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世界屋脊护线人——青藏兵站部某团高工姚志祥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12月22日 14:06 解放军报

  本报记者 李学勇 范炬炜 本报特约记者 唐向东

  这里是“世界屋脊”,也被称为“生命禁区”。这里有一条横亘于青藏高原的能源大动脉———格拉(格尔木至拉萨)输油管线。它绵延1080公里,穿越昆仑山、风火山、唐古拉山等9座大山,跨越雪水河、沱沱河、拉萨河等108条大小河流,有900多公里在海拔4600米以上,560公里处于常年永冻区。这条管线承担了西藏地区几乎全部的油料输送。

  这里,有一位和输油管线同时落户在青藏高原的“护线人”。从30出头的青年到年过花甲的老兵,他守护着这条管线度过了28个春秋。28年来,他先后翻越唐古拉山、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230多次,20多次经历生死考验,在海拔4500米以上地区行程52万公里;先后荣立二等功、三等功,被评为全军和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他,就是青藏兵站部输油管线管理团高级工程师姚志祥。

  “人生很短,能把短暂的一生和国家需要结合在一起,我确实感到很幸福”

  2003年,姚志祥满60周岁。60年来,他竟从未过过一个像样的生日。年轻的时候没在意,上了高原以后,因为生日是2月28日,每年此时都是设备检修最紧张的时期,他肯定在线上,所以,每年的生日他都是在妻子女儿的祝贺电话中度过的。

  去年2月,姚志祥到广西参加学术年会,小女儿姚琳终于抓住了机会,拉上妈妈从武汉赶过去,正式给爸爸过了一个生日。饭桌上,姚志祥斟满一杯酒,说:“今天是我在酒桌上过的第一个生日。上高原快30年了,走的时候琳琳才1岁,我没有照顾好你们,辛苦你们的妈妈了。今天我先敬酒,第一杯敬老伴,如有下辈子,我还要娶你;第二杯敬女儿女婿,感谢你们对爸爸的理解。”说罢,姚志祥举起酒杯一饮而尽,老伴唐菊香脸上挂满了泪水。转眼就是将近30年啊,这些年,上有老母下有女儿,一家三代四个女人,只有她最清楚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而27年前姚志祥离家奔赴青藏线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那是1976年初,格尔木至拉萨输油管线工程即将竣工,总后征召20名技术人员支援高原。得知这一消息,1967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当时已是武汉3303工厂技术骨干的姚志祥萌发了一个强烈的念头———到高原去!回到家,面对年老体弱的岳母和两个尚在幼年的女儿,他却怎么也难对妻子开口。

  终于,一天晚上,姚志祥对妻子说出了去高原的决定。沉默,长时间令人难熬的沉默。最终,妻子开了口:“人家都是分居的拼命往一起调,你却反着来,到底图什么?”“菊香,那里修了一条往西藏输油的管线,你不知道,这条线有多重要,多么需要有人去维护。”“那跟咱们有多大关系?我只知道你对这个家有多重要。”“可你还知道我这个穷孩子是国家培养出来的,从小学上到大学全是靠助学金,现在国家需要人,咱知恩要图报。”“那得多久才能见一面啊?”“没关系,咱还在一条江边呢。我改一首诗给你:夫在长江头,妻在长江尾;相隔千万里,共饮一江水;为了国和家,永远不后悔。”唐菊香叹了口气:“好吧,你的选择不会错。”

  “付出这么多,值吗?”“值!”面对记者提问,姚志祥毫不犹豫,“在这儿我实现了人生价值。人生很短,能把短暂的一生和国家需要结合在一起,我确实感到很幸福。”

  “在青藏线这个离天最近的地方,生死往往就在咫尺之间。直面生与死的考验,战胜磨难,其乐无穷”

  1977年春节刚过,姚志祥带领25名战士,每人一个干粮袋、一把铁锹,开始了艰苦的野外巡线,这一走就是200天。200天里,他们每天徒步跋涉,冰雪解渴,干粮充饥,20余人在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累计行程30040公里。

  高寒缺氧、风雪交加,再加上过度疲劳,青藏高原终于把姚志祥这条硬汉击倒在巡线路上。昏迷不醒的姚志祥被战士们背回兵站,医生在诊断单上写道:“体温40℃,上呼吸道感染转肺炎。”战士们看了面面相觑,感冒———肺炎———肺水肿———死亡,这一死亡公式是由长眠于青藏高原的数百名官兵用生命写下的。团领导在电话中让姚志祥赶紧下山治疗,姚志祥说:“现在正是输油的关键期,这里只有我一名干部,不能下。我身体好,挺得住。”休息了几天,他又扛起铁锹,上线查巡。

  姚志祥常说:“在青藏线这离天最近的地方,生死往往就在咫尺之间。直面生与死的考验,战胜磨难,其乐无穷。”

  2000年8月,沱沱河加油站5座地下油罐破损渗水。姚志祥连夜和战士们一起清空了油料。为了抢时间,第二天,他和士官冉佐奎首先进入罐内清洗维修。有些地方看不清,他就取下防毒面具仔细察看。由于油气浓度太高,他被熏昏过去,战友们把他拉上来后,他脸色蜡黄,不省人事,十几分钟后才慢慢苏醒。他吃力地睁开眼:“我这是怎么了?难道真的老了?小冉!小冉呢?小冉上来了吗?”冉佐奎含泪抓住姚志祥的手:“我在这儿,您放心吧。”在姚志祥带领下,任务很快完成。

  1998年在雪水河泵站,姚志祥照例带领一名焊工首先在充满油气的环境下实施焊接。焊条刚一点着,只听“轰”的一声,一团火球把他们包围起来。待命消防的战士用灭火器对准他们一阵喷射。火被扑灭,二人除了眼珠,浑身雪白。

  “高原有许多空白点,有研究不完的课题,是探索者成就事业的舞台”

  姚志祥在大学学的是金属材料专业,管线输油对他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他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办公室的灯光几乎总是最后一个熄灭。随着管线的逐年老化,管道腐蚀穿孔、破裂时有发生。输油停一个小时,就会造成1.5万元的损失。带油焊接,是管道抢修中必须突破的难关。汽油的燃点是300℃,柴油是900℃,而焊接时电弧的温度高达3200℃。带油焊接,就像是坐在火药桶上放炮,在常人看来,几乎不可能。

  姚志祥就是要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他分析燃烧的必备条件:一是有可燃物,二是有氧气,三是达到燃点或以上温度。油气截不断,空气无孔不入,3200℃的电弧温度远高于油的燃点,只有在切断油料和氧气的接触上想办法。若能找到一种溶于油、不易燃、可塑性又好的填充介质,就能切断油和氧的联系。姚志祥苦苦思索着,一天,沉思间他一头撞在汽车上,忽地眼前一亮,黄油!驾驶员正在给汽车更换黄油。经过试验,一种用钙基脂黄油封堵实施带油焊接的科学方法终于问世,填补了国内空白。

  姚志祥不止一次对记者说,高原有许多空白点,有研究不完的课题,是探索者成就事业的舞台。姚志祥探索的范围之广,令人惊叹,除了主业,他还自学了机械制造、土木建筑、给水排水、锅炉与采暖等多个专业。他改造的锅炉20多年来节约经费5500多万元,设计建造的礼堂仍在使用。这些年来,他设计图纸3500余张,发表论文44篇,有3项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出版学术专著5部,其中4部被列为全军通用教材,还带出了88名技术骨干。

  “我就像一根焊条,只有焊在管线上才能发挥作用,才感到踏实”

  2001年6月的一天,武汉东湖碧波荡漾,湖畔杨柳依依,正在休假的姚志祥和老伴手挽手在湖边散步。分别20多年来,老两口只团聚过9次。随着年岁增大,他们越来越感到离不开对方了。望着倒映在湖中的夕阳,姚志祥突然对老伴说:“等我退了休,就在这里买一套房子,好好陪着你安度晚年,把欠你的时间还给你。”老伴高兴极了,当晚打电话给女儿:“你爸好像变了,肯下高原了,肯陪我了。”姚志祥在湖北省民政厅工作的妻弟也说:“趁我现在还在位,赶快退休回来吧。按你的资历,可以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住房。”

  第二年6月,青藏高原迎来了它最美丽的季节,一向开朗随和的姚志祥却显得心事重重。这一年他59岁,团领导刚找他谈过话:“老姚,年底你就该退休了,大家都舍不得你走,按规定你可以申请延长工作时间,但你和嫂子一直两地分居,大家又不忍心留你。是走是留,想听听你的想法。”

  那些天,姚志祥失眠了。30出头来高原,一晃快60岁了。这儿留下了他的青春、汗水、热血,难道真的要离开了吗?格拉输油管线就像是亲手拉扯大的孩子,他熟悉它的声音、气味,知道它的脾气、性情。离开了它,失去了研究的对象、奉献的场所,姚志祥觉得生命就好像被抽空了。这些,他的老伴也比谁都清楚,所以,当姚志祥给她打电话,说出留下来的想法后,她像20多年前一样,叹了口气说:“好吧,你的选择不会错。”姚志祥沉默片刻,缓缓说道:“老伴,我就像一根焊条,只有焊在管线上才能发挥作用,才感到踏实。”

  放下电话,姚志祥一口气写下一份十几页的申请书,要求继续留在高原工作。2003年初,总后政治部批准了他的申请。如今,又是两年快过去了,这位在高原奋斗了近30年的老科技工作者仍在守护着他梦牵魂绕的管线;如今,他和相濡以沫几十年、也已年过花甲的老伴,仍是“夫在长江头,妻在长江尾。”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杨振宁与女硕士订婚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家居家装实用图片集
窥视房地产业偷税黑洞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军事频道推荐
《轻兵器》专区
《环球飞行》专区
《坦克装甲车辆》
诺曼底登陆
台湾军力专题
警用装备展
国防电子展
中英军演专题
俄罗斯核军演
黑鹰坠落专题
JL9首飞专题
蓝岭访沪专题
俄罗斯核军演
黑鹰坠落专题
美国X战机计划
国际反恐专题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