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外军新闻 > 正文

美国画家赴伊拉克写生 美化战争招来批评(组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12月18日 14:38 信息时报
美国画家赴伊拉克写生美化战争招来批评(组图)

史蒂夫·曼福德在为美军作战场面写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美国画家赴伊拉克写生美化战争招来批评(组图)

作品一:美军在巴格达街道上搜查反美武装分子。.


作品二:伊拉克儿童争抢美军士兵分发的糖果。


作品三:美军士兵战斗中为坦克装填炮弹。.
美国画家赴伊拉克写生美化战争招来批评(组图)

作品四:受伤的伊拉克人寻求美军医生的帮助。.

  美国当代画家虽然从不避讳政治,但他们的作品也少有涉及战争题材,纽约画家史蒂夫·曼福德却是一个例外。自去年4月始,他曾多次自告奋勇“嵌入”入伊作战的美军,在巴格达、提克里特等战事焦灼地区,对美军作战现场进行写生,其作品在美英展出时引起关注,但其美化战争的嫌疑也招来批评声音。

  曼福德的战场写生作品经常登载在一个名为“网络艺术杂志”的网站上,他在该网站的个人主页名为“巴格达日记”,作品主要是素描和油画,还有一些文字记录。作品大部分都是在战斗现场的即时写生,描述战斗中的人物和周围的环境,这与该网站上刊登的众多艺术作品差别很大,因此激发了浏览者激烈的观点交锋。

  曼福德最新的作品在本周展出,记录了驻伊美军第一骑兵师第三旅10月底在巴格达地区镇压反美武装分子的战斗情景,这是他第16次随军写生,也是最后一次进入伊拉克进行现场创作。

  曼福德此轮创作的第一幅作品就是美军士兵在巴格达街道上搜索的情景:武装直升机在乱糟糟的城市上空盘旋,搜寻武装分子的身影。由于可以近距离接触战斗场面,这些作品所反映的战争与众不同,“有些场景是你可以预想到的。10月中旬的某一天,一个年轻士兵被武装分子的狙击手击毙,当时我正跟着另一个年轻士兵穿过塔拉拉广场,这一切都在眼皮底下发生。”

  作品最后一幅描述的是悼念一名在战斗中丧生的美军少尉,他的死也颇具美国特色,是被伊拉克安全部队的新兵误杀,而不是死在武装分子手上。虽然主要目的是进行现场创作,但悼念仪式的沉重气氛也让曼福德深刻感受战争的残酷,“当所有人都以沉默向死者致哀时,我也禁不住流下眼泪,那些泪水就洒在素描的画板上”,他在作品的文字记录中这样写。

  为寻创作灵感自费前往伊拉克

  今年44岁的曼福德在纽约和伦敦的美术界小有名气,他的作品在这两个城市也颇受欢迎,题材主要集中在“野性与社会冲突的美国”。例如,他有一幅作品画的是汽车盯着高耸的摩天大楼,另一幅作品则是野外动物突袭进入普通的民居。曼福德在画技上给人印象深刻,但其作品的思想却常常让观者琢磨不透,跟许多当代画家一样,他似乎迷恋18世纪的美国艺术,但却没有办法使其得到创新。

  伊拉克战争的爆发让他找到了创新的灵感。他坦承自己的想法来自于他一直崇拜的美国画家温斯勒·哈默,哈默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画家,在美国内战中作为著名的《哈泼斯周刊》的记者被派往前线,用画笔记录战争,并留下了一些出色的作品。伊拉克战争爆发前,曼福德正在创作一系列有关越南题材的作品,战争的爆发让他难以掩盖到战场上创作的热情,“为什么不到伊拉克寻找灵感?”有了这样的想法后,曼福德立即行动。他打遍了美军基地的对外联络电话,希望能够跟随美军进入伊拉克,但他既不是记者,也不是摄影师,更没有知名媒体做后盾,因此没有一个作战单位敢接纳他。曼福德意识到唯一的办法是自己买票到伊拉克去,为此,他变卖了自己的一部分画作,还从同是画家的妻子那里拉了点赞助。2003年4月,曼福德的首次伊拉克之旅终于起程。他首先乘机飞到科威特,并在那里结识了一名法国记者,希望能借他的光一道前往巴格达,最终没有如愿。幸亏老天不负有心人,他碰巧认识了一名在科威特的银行区警卫的美军中尉斯科特·鲁特(现已退役并加入美国福克斯电视台担任军事评论员),在斯科特的帮助下,曼福德终于被允许跟随美军进入伊拉克。

  从此算起,曼福德先后往返伊拉克三次,总计在那里呆了10个半月,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巴格达度过的。美军待他也不薄,只要跟随美军出外执行任务,防弹衣、头盔、护目镜、耳机,记者有的他都能得到,最大的不同是,记者带着笔和摄象机,而他带的则是画笔、油墨、水彩和画板。

  被批美化战争欲访伦敦受抵制

  最初的随军写生中,曼福德大部分时间都必须呆在美军基地内,根据士兵的日常生活进行创作,描述士兵如何值勤,看到最多的就是士兵搬运给养、处理日常的往来公文、看电视或者打牌消遣,偶而为站岗的士兵素描,或者跟着他们去附近的村庄搜查武装分子,有时机会好的话,他还能乘着美军坦克跟他们一同巡逻。正是与美军的亲密接触使他只看到战争中相对和平的一面,而忽视其残酷实质。

  街头写生引人围观

  在曼福德最后三次随军写生中,主要目标是探寻战争中的巴格达。他到巴格达的街道上为遇到的人素描。大部分情况下,他的创作活动都很安全,只有最后一次写生时,他感觉受到秘密监视。通常情况下,围观他写生的当地居民都对他的行为感到好奇,曼福德说”“伊拉克人很和善,心胸也宽,他们虽然憎恨美军士兵的存在,但大部分还是想瞧瞧美国人到底什么样。”

  写生过程中,曼福德有幸结识了几位伊拉克画家,在他们的帮助下,曼福德才对巴格达有了更多的了解。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曼福德知悉,由于萨达姆时代的一些限制因素,直白的表达对现实不满可能引火上身,因此,伊拉克的画家多走“抽象派路线”。

  由于创作对象十分宽泛,“巴格达日记”与一般的新闻有了很大的不同,而记述的内容则主要是当地的轶闻趣事和视觉印象,因此读起来也比新闻稿件吸引人。此外,“巴格达日记”与普通博客文字也有区别,虽然是在战斗现场进行写生和素描以及文字记录,曼福德通常都得到回到美军基地后才为写生和素描作品进行修改和上色,有时,他甚至会等回到纽约后,再把作品完成。正是因此,曼福德的作品件件精雕细琢,选材也很少有重复。有些作品线条简单,显然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创作,有些作品则构图复杂,油墨水彩上得也很精细。另有一些大型的战斗场面,曼福德准备以后找时间集中完成创作。

  描述战斗场面最耗心思,曼福德说:“有时我会一直坐在一个地点画,因为周围的人知道我在干什么,我也就没什么好怕的,有些人害怕上报纸不愿被记者拍照,但却愿意让我画他们,我们之间有很好的交流。”

  反战立场逐渐改变

  战争类的艺术作品通常有明确的政治倾向,曼福德的作品显然更多的只是侧重画作的描述和记录功能,缺乏明确的政治姿态。受到美军优待的曼福德对美军的印象还不错,这改变了他对这场战争最初的态度,因此,这些作品中很少涉及美军的黑暗面。同时,这也为他的作品带来缺憾,当这些描述战争情景的作品在伦敦展出时,有人批评曼福德作品中的伊拉克太过平静,美军士兵个个慈善友好,这与新闻中的报道明显不符,有美化战争之嫌,并抵制他前往伦敦访问。

  曼福德自己的解释也许最能说明问题,他从来没去过费卢杰那样战斗残酷的地方,虽然美军有暴行,但他并没有看到,“我在伊拉克的时间中有90%都是处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很难理解我的作品,我本人并不持反战立场。”曼福德坦承最初去伊拉克是为了证明这场战争的错误,而现在他受到美军宣传的影响,坚定地站在美军一边,希望美国取得胜利。本版编译 阿哲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我国局部发生流脑疫情
田亮被国家队除名
2005年春运 票务论坛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详图
《汉武大帝》连载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