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军控专家:从中欧声明谈当前国际防扩散走向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12月10日 09:38 舰船知识网络版

  编者按:2004年12月8日,正在欧盟访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欧洲领导人在举行第七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后,共同发表《关于防扩散和军备控制问题的联合声明》,国际防扩散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亮点。应广大网民的要求,舰船知识网络版今天在北京专访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研究部高级研究员滕建群先生,就防扩散的基本含义、国际防扩散体制、当前国际防扩散的走势、大国在防扩散领域中的合作以及对此次《声明》的看法,回答了网民提出的几个问题。

  记:为更好了解国际防扩散问题,首先,我们想请滕建群先生就防扩散的基本含义做简要的介绍。

  滕:防扩散是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简要说法。二战以前虽然也有防止武器扩散的理论和实践,但真正义上的防扩散还是在二战结束以后,即核武器问世后,防扩散才被正式列入国际军备控制与裁军进程中的,而且早期的防扩散主要是指防止核武器及其技术的扩散。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发达国家扩大了防扩散的范围,把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的扩散也列入了其中,随后防止导弹及其他运载工具的扩散也包括其中。

  防扩散,包括有两方面内涵:一是横向扩散,即“有”向“无”的扩散;二是指纵向扩散,即“有”向“有”的扩散,使受扩散国的技术水平上到新台阶。现在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横向扩散,即第一种扩散。

  记:经过这么多年的演变,国际防扩散体制又是什么样子呢?

  滕:现有国际防扩散体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构成:《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保障监督制度、核供应国出口管制制度、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MTCR)、无核区条约等部分。其中《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是1968年签署、1970年生效的国际防扩散法律性文书,是国际防扩散体制的基石,规定了“有核国家”、“无核国家”以及获取核能力的界限。国际原子能机构是1957年建立的国际组织,任务是促进核能的和平利用和实施保障监督,以确保接受监督的核材料和核设施未被转用于军事核爆炸目的。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则对出口导弹的射程、战斗部重量都有相当严格的规定。

  应该指出的是,多年来国际防扩散制度为控制核生化武器及其动载工具的扩散做出重大贡献,但我们也听到对上述制度的批评意见。批评者则认为,部分条约和制度是大国垄断核生化技术而制订的,因此具有不公平性,因此部分国家拒绝接受或参加这样一些制度。

  记:我们注意到,去年10月中欧领导人会谈后双方发表的联合新闻公报中就提出防扩散问题,指出中欧高度重视多边防扩散、军控和裁军,支持为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朝鲜半岛扩散所做的必要努力,是不是可以说,在当前的国际安全环境下防扩散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滕:如果稍加留意的话,我们就会发现,过去几年里发生的许多重大国际事件,如朝鲜半岛核问题、去年的伊拉克战争、伊朗核问题、利比亚核问题等等,均与防扩散有关。美国去年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借口之一就是萨达姆政权拥有或企图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至今美军还未发现伊拉克有这样一些武器。

  确实,今天的国际防扩散已成为各国国家战略层次的核心内容。这与冷战期间的军备控制与裁军形成鲜明对比。冷战期间的军备控制与裁军主要是美国和苏联两家在折腾,而重点不在于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关键是双方如何保持战略稳定性,避免一切灭顶之灾的全面核大战。这一时期,防扩散在国际军备控制与裁军进程中的地位微不足道。

  但冷战结束后,防扩散越来越成为国家对外政策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之一,你刚才提到了在上次的中欧高层会谈中就说到防扩散问题。2003年12月,我国发表《中国的防扩散政策和措施》白皮书,与此同时,欧盟则发表了《应付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战略》报告,这有点不谋而合。至于美国更是把防扩散当成其对外政策的一面旗帜,而且把防扩散融入了反恐怖战争中。这在冷战期间是从来没有过的现象,说明防扩散在国家安全战略和对外政策中的地位大幅度上升。

  记:各国相继提升防扩散在国家安全战略和对外政策中的地位,应该有其原因,你如何分析这种地位的提升?

  滕:这种地位的提升至少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国际安全形势在冷战结束后发生深刻变化,地区性安全问题上升为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大国的注意力也在不断地转移。早在克林顿政府初期,美国就把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当成美国在冷战结束后面临的四大威胁之首。其他四种威胁是:地区冲突、经济安全和民主改革的倒退。二是技术的进步,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军事技术变革正冲击着人们的传统安全观念。今天核生化技术的门槛也在随着技术的普及越来越低,近年来,我们不断地看到普通百姓造出原始的放射性武器的报道。三是恐怖主义在全球盛行,国际社会一直在担心核生化武器落入恐怖分子之手。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报告称,2001年,美国实际受到两次大规模的恐怖袭击,一次是恐怖分子劫机撞击世贸大楼和美国国防部,另一次是10月遭受的炭疽攻击。这一切均说明,今天我们面对的世界变得更加不测和危险了。

  应付上述挑战,国家必须要有新的思维模式,必须把上述武器和技术的扩散扼杀在摇篮中,从源头上避免一场人类浩劫。这就是为什么各国提升防扩散地位的原因。

  记:面对上述严峻的挑战,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滕:上述严峻挑战是全人类要面对的,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关起门来就保证国家安全了,各国应该加强合作。我们现在看到的中欧防扩散和军控问题的声明就是这种强化合作的一个折影。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正成为大国展示其战略意图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外交合作的平台,主要国家以这种共同的利益需要为出发点,建立起相互协作的关系。这种协作就是对上述威胁做出的条件反射。近年来,中美、中俄、中欧在这一领域里的合作不断得以加强,可以说防扩散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改善大国关系的重要源动力。

  作为国家来说,应从更深层次思考上述武器扩散对国家安全所带来的影响,从思想观念、国家体制、国防建设、军队结构、民防教育等多方面强化国家对社会的保护能力。最近我们注意到,有人提出“打一场不使用化学武器的化学战”口号,意思是使用常规武器打击对方城市周围的化学工厂或化学品储备仓库,从而造成有毒气体的泄露,杀伤城市居民,其效力如同一场传统意义上的化学战。当然,如果交战一方真敢出此损招的话,那也就意味着战争的升级,战争发动者将会面临严惩。但“防患于未然”,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

  记:最后一个问题,你能否对刚刚发表的《中欧防扩散和军备控制问题的联合声明》做个评价?

  滕:我看了刚刚发表的声明,简单地可用三个“共同”来诠释它。第一是共同的立场,中欧双方在防扩散问题上立场是一致的。比方前面说的2003年12月双方不谋而合发表防扩散白皮书和战略报告,表达了相同的利益所在。我想,这是中欧在这一领域进行广泛合作的基础。第二是共同的关注,双方不但关注核生化武器的扩散,而且还关注与上述武器相关的材料、设备和技术的非法贸易,打击所有的非法采购网络。第三是共同的努力,双方一致同意,中欧是国际安全领域里的重要力量,对维护全球和地区和平与安全负有重要责任,将为推动国际防扩散体制的完善和发展做出共同的努力。

  谢谢网友提问。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我国局部发生流脑疫情
田亮被国家队除名
2005年春运 票务论坛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详图
《汉武大帝》连载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