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读书还要会读书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12月07日 06:21 解放军报 | |
明朝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对“读书”有一段言近旨远、耐人寻味的论述。 人生在世,忙于生计,读书的时间从何而来?陈继儒说:“夜者日之余,雨者月之余,冬者岁之余。当此三余,人事稍疏,正可一意学问。”意思是,夜晚是一天所剩下的时间,下雨天是一月所剩下的时间,冬天则是一年所剩下的时间,在这三种剩余的时间里,人事纷扰较少,正好可用来专心读书。 时至今日,这“三余”之说似有不妥之处,但“夜者日之余”却是无误的。古人有“一月得四十五日”之说,因为“一月之中,又得夜半十五日,共四十五日”。眼下,常听到不少人说自己忙得没时间读书,理由看似充分,实则是找借口。有人曾算过这样一笔账:如果你今年20岁,到60岁退休,40年中如果每天晚上挤出2个小时用于学习和研究,你就抓住了整整10年的时间。倘若如古人所说,挤出“夜半”的光阴,那可就抓住了20年的时间。一个人有10年或20年的时间读书,要想学而有成,还有何难? 喜欢读书是好事,然而喜读书还要善读书。陈继儒说:“有书癖而无剪裁,徒号书橱。”意思是,有读书的癖好,却对书中的知识不加选择和取舍,这样的人读了书只不过像藏书的书橱罢了。有的人读书很入迷,但不加选择,良莠不分,且见什么信什么,让自己脑袋成了别人的“跑马场”,结果常有误入歧途的悲剧发生,让人痛惜。对此,陈继儒说:“读了很多书,又能使自己不被书中的文字所局限,保持了未读书人的单纯,就可说是善于读书的人了。所谓享受世上的清福,也没有比这样的福气更大的了。”当然,善读书更要善用书。读书的目的在于选择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并融会贯通,运用于实际之中。如果空有满腹诗书却不能消化运用,正如大将不会领兵打仗,空有十万甲兵一样,那就成了地道的书橱了。读书不能毫无主见,但也不能带着一己之见。陈继儒说:“眼里无点灰尘,方可读书千卷。”读书带着一己之见,就永远只能接受自以为正确的道理,而不能接受与自己意见不同的观点,因为“灰尘”挡住了眼睛,如此读书,其结果必然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抱残守缺以为神奇,不仅读书的热情不会持久,而且思想永远不会深刻起来。只有广收博纳,博采众长,方可丰富自己,成熟自己。(来源:解放军报第7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