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备动态 > 正文

俄罗斯太空计划的基础是新型太空船和运载火箭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11月09日 12:40 中国航天信息中心

  [俄罗斯新闻社2004年10月29日报道] 俄罗斯作为一个领先的航天大国,不仅是依靠成功的航天飞行的次数,而且还依靠它在这一领域中制订长期计划的能力。现在,从一系列试验飞行的开始进行和新型运载火箭和太空船的继续研发活动中,都可以看到这一点。

  例如,萨马拉进步航天中心的"联盟-2"火箭将于近日进行首次试飞,"快船"(Kliper)天地往返航天器也已被列入俄罗斯2005~2025联邦航天计划中。

  "联盟-2"尽管外形与较老型航天器相似,却是一种地地道道的新型运载火箭。它的货运能力提高了700千克。第一批火箭将能够把11吨载荷运送到近地轨道,将来当火箭的第三级装配了Voronezh工厂制造的新型发动机后,运载能力将再增加500千克。除了它的技术性能很高之外,新型运载火箭与其前身的不同之处在于:新型火箭的所有部件全部由俄罗斯制造。

  新型火箭有一个特殊的客户,它的大运载能力将使俄罗斯能够实现一个最具雄心的商业发射服务计划:从欧洲航天局的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发射。2003年五月,在一个欧洲航天局成员国部长级会议上,达成了一份关于此项3.44亿欧元发射计划的谅解。

  作为该计划的一个参与者,俄罗斯将能够在航天发射市场上占有一个细分的领域。现在欧洲没有像"联盟"号那样的中级运载火箭。由于库鲁比拜克努尔更接近赤道,因此从库鲁发射的俄罗斯航天器运载能力将增加三倍,由1.5吨提高到4吨。

  增加运载能力只是"联盟-2"的改进之一。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该新型运载火箭装备了全新的先进数字控制系统,可以使运载火箭把航天器推入更精确的静止轨道。这一点对卫星飞行任务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新型控制系统使运载火箭鼻部的长度由7.7米增加到11.4米、直径由3.7米增加到4.1米。这意味着货物的尺寸也可以相应增加(在世界市场上,将1千克货物送入轨道大约花费3万美元)。

  新型运载火箭的发射前准备工作,需要的人数也比较少。目前,"联盟"号需要70人来完成发射前准备工作,而"联盟-2"只需要15~20人。操纵新型控制系统只需要2个人,而老系统则需要40人。

  莫斯科的Lavochkin航空航天研究所--进步航天中心的一个合作者,已经为"联盟-2"研发了"弗雷加特"(Fregat)助推器单元。该助推器可以帮助航天器进入近地轨道,也可以将它们推入其它行星轨道。

  俄罗斯联邦航天局(FSA)发言人瓦切斯拉夫·代维邓科(Vyacheslav Davidenko)称,在即将进行的试验中,"火箭的控制系统将在发射前的准备过程中和发射后的飞行中受到检测。运载火箭及其携带的货物上的力载荷数据将被分析,并与设计数据相比较。"该运载火箭将携带一个与一颗卫星同尺寸、等重量的模拟货物。该模拟货物将被送入一个开放轨道,然后坠入太平洋。

  将来,"联盟-2"运载火箭可以把"快船"(Kliper)航天飞机送入一个近地轨道。FSA副主任Nikolai Moiseyev称,建造"快船"至少需要五年。"快船"重约14.5吨,它可以和国际空间站对接一年,或自主飞行15天进行太空探索或太空旅行。该航天器可以进行25次太空之行。

  根据Energia公司设计师兼新航天器设计者Boris Sotnikov称,新飞船组合了"联盟"号太空船和独一无二的"暴风雪"(buran)航天飞机的优点。"联盟"号运载俄美宇航员飞向空间站,"暴风雪"则遗憾地没能加入俄罗斯太空舰队行列。"快船"轻于"暴风雪",使用了"暴风雪"的热防护和导航系统。

  与"联盟"号不同,"快船"可以运送6人和700千克货物在轨飞行("联盟"号只能运送3人和300千克货物)。它还是一个更舒适、安全的航天器。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很容易地被改装用于轮换宇航员和空间站撤离,也可以用于行星际飞行。

  因此,至少在未来二十年内,"联盟-2"运载火箭和"快船"航天飞机将是世界上无可匹敌的。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病重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加息后如何买房还贷
楼虫帮您买楼支招


军事频道推荐
《轻兵器》专区
《环球飞行》专区
《坦克装甲车辆》
诺曼底登陆
台湾军力专题
警用装备展
国防电子展
中英军演专题
俄罗斯核军演
黑鹰坠落专题
JL9首飞专题
蓝岭访沪专题
俄罗斯核军演
黑鹰坠落专题
美国X战机计划
国际反恐专题
军事答疑平台
悬赏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