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加强人才梯队建设纪实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11月04日 10:13 解放军报

  从“个体拔尖”到“群体跨越”——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加强人才梯队建设纪实

  本报特约通讯员 叶佳波

  本文提要 积极贯彻人才战略工程,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是各级党委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不满足于培养个别拔尖的
科研骨干,努力提高全所科研人员的整体素质,形成了一个梯次结构合理、科研素质拔尖的人才方阵。

  尖子虽好可惜少 青黄不接点将难

  作为我军惟一的航空医学研究所,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拥有院士、空军首席专家这样的顶尖人才。几年前,两件相继发生的事,却让该所党委“一班人”感到“人才稀少”。

  飞行员新型抗荷、模拟训练系统性能优良,功能强大,飞行员受训后将如虎添翼。但新系统复杂,操作难度大,急需飞行仿真和数字模拟方面的专家。当时虽然所里有一些拔尖人才,但驾驭如此繁杂的系统工程,仅靠一两个人难以胜任。

  时隔不久,上级有关部门下达一项紧急任务,要求组建一支应急分队。由于所里这个专业的老专家已相继退休,人才出现了断档,所领导拿着花名册,翻了半天点不出“将”。这两件事,逼着“一班人”仔细审视人才队伍:虽然目前所里拥有一些顶尖人才,但全所高层次人才队伍明显老化,部分专业的中青年骨干尚不能独挑大梁,人才队伍青黄不接。

  “只有彻底解决人才断层现象,构建一支高低互补、前后衔接、梯次合理的人才队伍,才能承担起新时期的科研重任!”

  打破常规育英才 托举群体上台阶

  经过周密筹划,他们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建设改革措施。———更新人才观念,提高引进质量。针对电子信息、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等专业人才“引进难”的实际,所党委改变过去引进人才一味追求名牌大学高学历毕业生的做法,坚持“既求顶尖,更求顶用”原则,大胆到非名牌大学引进接收毕业生。从甘肃工业大学引进的李毅峰,入所3年来,先后参与离心机改造、国家重点型号工程抗荷系统生理鉴定等5项课题和任务,快速成长为科研骨干。———拓宽培养渠道,加速人才成长。他们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等学府签订研究生培养协议,每年选送专业技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入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在联合培养基础上,他们还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申报博士点,直接参与研究生、博士生的录取工作,并互聘博士生导师,在科研和教学实践中促研增智。3年来,全所先后有6名骨干被送学深造,缩短了高层次人才的成长周期。———加强带教培养,提升人才素质。他们根据学科建设、人才结构和科研需要,制定了《专业技术干部结对带教培养措施》,特邀1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对重大科研项目进行指导,聘请6位院士担任人才培养顾问,与50名专业骨干结成带教关系。3年来,在老专家悉心带教下,一批年轻骨干脱颖而出。

  人才建设成规模 科研攻坚结硕果

  经过几年打磨,该所一大批专业技术骨干成长为学科带头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空军首席专家1名,空军级专家5名,入选空军高层次人才29名,形成了一支由院士和知名专家领衔、高层次人才为第一方阵、中青年专家为技术骨干的航卫保障人才队伍,实现了人才由个体拔尖向群体领先的跨越。去年,该所被空军评为人才建设先进单位。

  人才成规模涌现,带动科研水涨船高,多项部队急需解决的课题取得突破性进展。某大型特种飞行救生物品的研制任务下达该所后,所党委大胆启用新人,放手让年仅31岁的技术骨干邓略牵头承担重任。经过两年艰苦攻关,邓略和课题组成功研制出救生样件,并在单人救生向集体救生、单种保障区域向多种保障区域等关键技术上取得创新性突破。首批入选空军级专家的研究室主任詹皓,打破科研“禁区”,在上百次实验后,研制总结出战时飞行员疲劳调节方案,提高了飞行员的战斗力。近年来,该所担当研制数十项总部、空军下达的科研课题,有26项获国家、军队大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病重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加息后如何买房还贷
楼虫帮您买楼支招


军事频道推荐
《轻兵器》专区
《环球飞行》专区
《坦克装甲车辆》
诺曼底登陆
台湾军力专题
警用装备展
国防电子展
中英军演专题
俄罗斯核军演
黑鹰坠落专题
JL9首飞专题
蓝岭访沪专题
俄罗斯核军演
黑鹰坠落专题
美国X战机计划
国际反恐专题
军事答疑平台
悬赏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