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运俘船沉入大海 中国渔民勇救盟军战俘(附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07月15日 08:52 环球时报

运送战俘的日本“里斯本丸”客轮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唐洪森 田庆华

  香港沦陷,英国战俘被运往日本

  1941年12月,日本在偷袭珍珠港的同时,开始从中国华南向香港发动进攻。14日,日军攻占九龙半岛的大部分,英军被压缩至维多利亚港口附近及香港本岛。25日,香港全部
沦陷,1200余名英国人死亡,大批英军包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籍官兵以及眷属被俘。日军占领香港后,即着手将英军战俘分批转送到日本继续关押。1942年9月25日,1861名英军战俘被集合在香港深水步营地的阅兵场上。经过很简单的身体检查后,战俘们每50人为一组,每组由1名军官带领,由深水步营地附近码头乘坐驳船,换上1艘7152吨级的客货船———“里斯本丸”。该船已经过改装,并且安装了一些军事设备,有别于普通商船或是客轮。“里斯本丸”既然用来运载战俘,在战时情况下,理应悬挂相关旗帜或明显标志,但“里斯本丸”未有任何标志。

  所有战俘及其眷属被安排进3个货舱,舱内空间狭窄,空气闷热,所有人都是肩并肩地挤坐在一起。许多人患有痢疾,腹泻严重,无法入睡。

  9月27日拂晓,“里斯本丸”启航北上,朝着公海方向驶往日本。在前4天航行中平安无事,天气也很好,但关押战俘的船舱底部却仿佛变成人间地狱,混浊的汗臭味和排泄物,令人难以忍受。

  美“鲈鱼”号潜艇击中“里斯本丸”

  1942年8月28日,隶属于美国太平洋舰队潜艇部队第81分队的“鲈鱼”号离开珍珠港基地执行第二次海上巡逻任务。

  9月30日晚,“鲈鱼”号潜伏在上海南部海域侦察。10月1日凌晨4时许,“鲈鱼”号发现了“里斯本丸”及9艘小舢板。潜艇指挥官决定与其保持一定距离,监控其动向。早晨6时左右,“里斯本丸”突然改变航向,“鲈鱼”号潜艇立即潜入水下准备发起攻击。7时04分,“鲈鱼”号近距离发射3枚鱼雷,但没有击中目标,紧接着发射出第4枚鱼雷。2分10秒之后,“里斯本丸”上响起了巨大的爆炸声,船体水下的燃料舱被击中。

  日军弃船,战俘惨遭厄运

  “里斯本丸”遇袭时,船上的人刚从睡梦中醒来,战俘们在船舱里等待早晨点名。一些病人提出到甲板上呼吸新鲜空气,但遭日本人拒绝。

  此时船舱里既无灯光照明,又隔断了新鲜空气的流通,令人窒息。

  当天下午,日本海军驱逐舰“黑潮”号赶到。17时许,“里斯本丸”上搭载的778名日本军人,先行转移到驱逐舰上。后来,另一艘日本运输船也赶来,把剩余的日军官兵转移到船上,留下押送俘虏的卫队将“里斯本丸”拖到浅水区。为防范舱内1800余名战俘骚动,日军封闭所有舱口,并钉上木条。英军斯图尔特上校当即提出抗议,请求拿掉一块木条,使船舱里能有一点空气流通,但遭到拒绝。

  10月2日拂晓,“里斯本丸”船体明显地左右摇晃起来。在危急时刻,斯图尔特上校决定组织一小队人员采取行动。豪威尔中校领先持刀奋力向上切割舱盖口木块和防水布,但未成功。上午8时10分,因船体即将下沉,船长允许弃船。运输船随即派出救生艇,带走大部分卫兵和船员,留下六七个卫兵在甲板上监视战俘,而不管战俘们死活。9时许,船体又出现较大幅度摇摆。这时,豪威尔中校找到了另一条通往舱口盖上的木梯,打开舱盖,与波特中校等4个人爬上甲板,与船长交涉。然而,船上的几个日军竟开枪射击,波特中校当即死亡,其余人逃回船舱。

  当“里斯本丸”最后一次晃动时,船尾迅即下沉,海水很快便灌进了已被打开的下舱里,最先集体遇难的是被关押在3号舱里的战俘。1号、2号舱的战俘们不顾一切地冲上甲板,纷纷跳入大海逃生。周围大小船上的日军非但不出手援救,且使用机枪、步枪射杀落水的英俘,驾船从落难的俘虏身上开过去。甚至当英军战俘好不容易才爬上日船垂挂的绳索时,又被日军野蛮地踢了下去。

  浙江渔民营救落难战俘

  “里斯本丸”出事的地点,位于浙江省宁波专区定海县东极乡青浜岛东北附近海面,今属舟山市普陀区东极镇管辖。距事发地点最近的青浜、庙子湖两个海岛,地处舟山群岛最东端的中街山列岛。两个海岛相距仅约1公里,岛上居民主要从事捕鱼。是时,定海县本岛及高亭(今岱山县境内)等周围一些重要岛屿虽已沦陷,但远海外岛仍为地方抗日武装所控制,这为营救英俘提供了便利条件。

  随着海难发生,大量落水人员和财物顺着潮流就近涌向青浜、庙子湖岛。贫苦渔民发现海上落难人数众多,当即自发地驾驶渔船救人。青浜岛由赵筱如、唐品根等5人发起,出动渔船30艘,救助44船次,营救英俘278人。庙子湖岛由沈万寿、吴其生等5人发起,出动渔船16艘,救助21船次,营救起英俘106人。

  救上青浜岛的英俘大部分被安排在“天后宫”庙宇内暂住,一部分人分散入住渔民家里。庙子湖岛上的英俘,则全部被接至各家中照料。大多数英俘仅着短裤背心,又经历了在海水中苦苦挣扎,体能消耗殆尽。目睹盟军战俘如此惨状,渔民慷慨地拿出全部大米、鱼干制品、番薯等食物让给英俘享用。同时还各自取出衣服,交给英俘穿。

  中国渔民朴实、热情、友好的举动,使英俘深受感动。然而两小岛骤增380多人,粮食供应顿感危机;同时岛民担心日本人再度回来抓捕。因此,赵筱如、唐如良等人连夜紧急会商,决定将盟军战俘速速送往内地政府助其归国。

  3日晨,自定海之沈家门港出动的日军舰艇5艘开抵东极海域,其中3艘驶至青浜岛、2艘驶至庙子湖岛,日军朝天鸣枪示威。正在会商的唐如良、许毓嵩立即提议,先将英军伊文思、詹姆斯顿、法伦斯3人送至青浜山后的小湾洞藏起来。很快,约200余名日军分路登陆,挨家挨户地搜查,到下午2时,又将两地英俘共计381人清出,重新押解上船后离去。4日至7日,日舰频至青浜、庙子湖附近海面巡弋。为将3名英俘及早护送到安全地带,赵筱如等人决定迅速将他们送给内地政府,并将此情况告知住在庙子湖岛的第四保保长沈品生。沈品生当即到葫芦岛,寻求定海县国民兵团抗敌自卫第四大队的缪凯运的帮助。缪凯运连夜赶至青浜岛会见了伊文思等人。因缪运凯通晓英语,与伊文思等沟通顺利。9日夜,3名英俘换上渔民服装,藏进一条船内,由唐品根等人驾船、缪凯运派船护航,转移至葫芦岛缪凯运的岳父杨福贵家。

  伊文思等3人在杨家受到妥善安置,情绪很快稳定下来。但经过连日折腾,3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伊文思发烧最重。已有准备的杨家从沈家门请来医生李启良帮助诊治,至10日天明进食热番薯稀饭,3人高烧减退。最后几经周折,3人被送往浙江省政府战时驻地云和县,再辗转抵达重庆,由英政府驻华使馆接回。

  在“里斯本丸”事件全程中,只有这3名英军俘虏逃脱日军之手。他们居留重庆期间,曾以亲身经历在广播电台上揭露日军暴行,引发国内外强烈公愤。

  为答谢中国人民的义举,英国政府指示驻华大使与中国政府联系,专门拨款赠给东极两岛居民。

  1949年2月17日,香港隆重悼念“里斯本丸”遇难之惨剧,并赞扬中国渔民勇救落海英俘之殊凡功绩。港督葛量洪代表英国政府亲自主持并致词。为感谢东极渔民的义举,英国政府特赠送“海安”号机动渔轮1艘,价值港币1.6万元,以及奖金和由盟军最高统帅部颁发的奖状。

  海难幸存者的去向

  在青浜、庙子湖两岛上重新被捕的英俘,连同以其他方式生还的幸存者,一起被日军送往上海集中。历经磨难而幸存下来的战俘们,此时衣着单薄,大部分人几乎是赤身裸体,为防寒冷,不得不用油涂抹全身,每天的食物仅是4块硬饼干、加水牛奶等,可谓衣不遮体,食不果腹。

  10月5日在上海码头,所有再次被捕的战俘们齐集一处点验,结果只剩970人,将近半数同胞丧生大海。抵达日本后,战俘们被分散到大阪、神户、广岛等地,生活状况更加恶劣,仅在第一个冬天,即有约200人死于咽喉病、腹泻、肺炎和营养不良症等。到战争结束,最终历尽苦难顽强存活下来的官兵才回国。

  世事沧桑,斗转星移,“里斯本丸”事件已过去60多年了。但其中折射出的历史,诸如二战中日军残杀并虐俘的暴行以及中国抗日军民勇救英俘的义举等,至今仍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