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中国空军地空导弹部队揭秘:高空侦察机的克星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07月12日 09:25 中国青年报

  我们是用竹竿把它捅下来的

  1959年10月7日,

  一个被永远载入世界防空史的日子。

  当天上午,一架RB-57D高空侦察机从台北起飞,凭借其高空优势越过沿途我歼击机的层层拦截,肆无忌惮地越徐州、过济南,向北京逼近。

  中午12时04分,北京郊区的秘密阵地上,3枚地空导弹拖着长长的火焰腾入长空。刚刚还逍遥自在的“RB-57D”顷刻粉身碎骨,驾机的国民党空军上尉王英钦当即毙命。

  这次战斗,开创了人类防空史上用地空导弹击落敌机的先河。消息传来,世界震惊。在外国人眼中依然是“小米加步枪”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何以能够击落当时最先进的美制高空侦察机?

  面对外国记者和友人的询问,时任外交部长陈毅元帅机警而诙谐地说:“我们是用竹竿把它捅下来的。”

  这支神秘的部队,就是当时刚刚组建仅10个月的中国第一支地空导弹部队———某部二营。组建40余年来,这支部队曾先后击落敌高空侦察机5架,荣立集体一等功3次,曾受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人的接见和检阅。中国十大元帅中,有5位曾到这个部队视察过。

  这支部队的成长足迹,正是中国空军地空导弹部队不断发展的缩影。日前,记者走进位于京郊的该部,探究它的英雄历程和积极投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最新动态。

  美U-2飞机前几天侵入苏联境内,他们只提了抗议,我们却把这种飞机打掉了

  新中国成立后,美蒋高空侦察机凭借其“高空优势”频频对我大陆上空侦察窜扰。我航空兵部队多次出动歼击机升空拦截,却因敌机飞行高度远远大于我机最高升限,只能望“高”兴叹。

  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经中央军委特批,1958年12月26日,我军地空导弹种子部队———二营正式组建。

  一批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优秀官兵奉命调入这支代号为“543”的神秘部队,用自己习惯于摆弄常规步枪和大炮的双手,来操作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地空导弹系统。

  从此,这些英勇善战的官兵开始迎接新的挑战:一堂堂深奥的兵器理论课,一次次艰涩的科技知识讲座,一项项复杂的战斗操作训练……官兵们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终于突破一道道难关,走进了神秘的导弹殿堂。

  击落RB-57D的首战告捷,让这支初建的部队名震中外。美蒋再也不敢轻举妄动,在此后两年多时间被迫停止对大陆的纵深战略侦察。

  1961年,美国将两架U-2型高空侦察机秘密运送到台湾。这是当时世界上飞行高度最高、性能最先进的侦察机,美国凭借它肆意飞到各国领空侦察,并猖狂地标榜“U—2不可击”。

  面对U-2的挑战,当时的空军首长做出大胆决策:带着导弹打“游击战”。

  1963年8月29日夜,二营官兵伪装成地质勘测队,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U-2经常窜扰侦察的江西南昌向塘阵地。

  9月9日8时32分,随着营长岳振华一声令下,3枚导弹如同三把神箭直插云霄。片刻,敌机翻滚着在南昌东南15公里处坠毁,深受蒋介石器重的“克难英雄”、国民党中校飞行员陈怀生当即毙命。

  我国击落U-2飞机的消息,再次令世界震惊,它又一次开创了地空导弹打游击的世界奇迹。周总理第一个打来电话祝贺:“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美U-2飞机前几天侵入苏联境内,他们只提了抗议,我们却把这种飞机打掉了。”

  一时间,中共击落U-2飞机成了世界舆论的重要话题,外国军事专家认为“对中国国防现代化应该重新估价”。

  打下一架飞机,就给他肩上加一颗星

  二营官兵还大胆革新苏联操作模式,自行创造了“近快战法”。1963年11月1日,二营官兵运用这个战法成功击落了加装电子告警回避系统的U-2飞机,从开天线到发射导弹击落敌机仅用了8秒!这个战法,获得1978年的首届全国科学大会奖。

  当二营再次击落U-2、击毙敌“飞虎英雄”李南屏的报告送到毛主席手中时,毛主席以急切的声音对周恩来总理说:“这支部队在哪里,我要见见他们。”

  1964年6月6日,国防部授予二营“英雄营”荣誉称号,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全营官兵,这也是毛主席惟一接见过的整建制营。

  营长岳振华成了共和国的英雄和美蒋空军谈虎色变的神秘人物。毛泽东主席说:“打下一架飞机,就给他肩上加一颗星。”连续击落3架敌机的岳振华被晋升为大校军衔。这样,中国人民解放军有了一位十分特殊的大校营长。而当时我军授衔规定,营级干部的基准军衔为大尉,最高才是少校。

  你们的兵器现在算不上最先进,但你们的军人素质,堪称世界一流

  共和国35周年的盛大阅兵式上,

  一支银色的箭群方队从宏伟的天安门前隆隆通过,引起无数双眼睛的高度关注。

  这支威武的地空导弹摩托化方阵,就是战果卓著的二营。昔日的“543”、“地质勘测队”,第一次从神秘的帷幕中走出来,以地空导弹兵的公开身份,雄姿英发通过中华第一街。

  1986年,二营被中央军委确立为对外开放单位,成为展示中国军人风采的一个窗口,先后接待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军事代表团。美国国防大学将官班军事代表团团长亨廷顿·哈迪斯上将对二营官兵赞誉道:“我去过很多国家的军队,你们的兵器现在算不上最先进,但你们的军人素质,堪称世界一流,中国军队了不起。”

  而国人通过参观,才知道驻守京门的还有这样一支神奇的部队,许多人情不自禁地在那一摞摞签名簿上赠言,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这支英雄劲旅的钦佩和爱戴:“祖国领空有你们守卫,我们一百个放心”。

  “英雄营”要想续写辉煌,就必须摆脱荣誉之负

  进入21世纪,世界局势的动荡和扑面而来的军事变革浪潮,不断地冲撞洗礼着“英雄营”。

  随着大量高科技数字化装备的应用,残酷的现实摆在官兵面前:许多在电子管时代非常出色的技术骨干和训练、作战方法,已经很难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要。在讨论会上,时任营教导员罗仁涛说:“‘英雄营’是靠打胜仗扬名天下的,在世界新军事变革迅猛发展的今天,‘英雄营’要想续写辉煌,就必须摆脱荣誉之负,直面现代化的挑战,超越自我!”

  经过激烈的讨论,大家取得共识:“英雄营”的继续前进犹如华山一条道———那就是全面提高科技素质,特别是掌握高新武器装备的能力,走“科技强军”之路。

  大浪淘沙,壮士断腕。二营主官清醒地认识到:要打赢未来战争,人才是决定因素。他们忍痛报请上级,让一批曾有过突出贡献的技术骨干转业。

  随后,一批批具有新思想、掌握新知识的大学生干部陆续补充到技术和指挥岗位。这些干部的到来,给官兵们带来了强烈的“冲击波”,全营上下掀起学习高科技知识的热潮。他们率先建立了电脑学习室、外军资料库。干部结合未来战争作战任务,系统地学习信息化理论、高技术战争谋略、外军新武器装备原理等现代化知识;新战士一入伍,就迅速补上光电学、信息学、高等数学等知识。

  如今,全营已有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9名,连以上主官全部是本科以上学历,146名官兵拿到专科以上学历,56人拿到计算机等级证书。全营形成以硕士研究生为牵引、本科生为主体的专家型军官队伍和一专多能的士官队伍。同时,为全军地空导弹部队培养和输送骨干1000多人,其中走上将军岗位的有9人,走上团以上领导岗位的190多人。

  从1977年至今参加的历次演习和实弹打靶中,二营发射的所有导弹全部精确命中目标

  注入高科技理念的“英雄营”以脱胎换骨的勇气向陈旧观念冲击。他们不断尝试,不断创新———

  为了使训练与实战对接,“英雄营”和科研单位合力攻关,于2003年研制出空军第一套地空导弹战勤演练综合系统,并首先装备到了“英雄营”。该系统能够模拟世界上各种先进战机和导弹信号,设置背景信号数据库和地理信息库,通过任意选择作战区域、虚拟逼真战场环境,模拟各种作战对手,带动整个跟踪、指挥、演练、射击一体化战法战术训练。在赋予战术背景的实战条件下,他们可以昨天抗击第三代“战机”,今天抗击“巡航导弹”,明天打“隐形飞机”。

  在与不同“敌”机的对抗中,官兵不断开窍:如何对目标实施连续抗击?如何在干扰条件下发现目标?如何规避敌机的远程轰炸?如何在电磁环境下歼灭敌机……他们不断挖掘新装备的潜能,调整训练方法,把训法引向向战法过渡的更深层次的改革。并结合伊拉克战争等实战研究,编写了多部军事和战法论文集,受到上级机关的高度评价。

  为了提高部队的信息化作战能力,他们将自动化指挥方舱等信息化装备“嫁接”到新装备上,使指挥所情报容量、处理能力和传递速度成倍增长,装备的战斗性能成倍提高。他们还利用遥感、数传、电磁、仿真等高新技术,使部队的机动能力、快反速度、抗干扰手段有了重大突破。

  为了适应各种气候条件下作战,“英雄营”官兵从隆冬的塞北茫茫雪域到盛夏的江南炙热大地,从大漠风口到雷雨实验区,穷尽各种所能,不断挑战训练极限,在“战火”锤炼中全面提高部队的“撤、走、进、打、藏”的一体化作战能力。

  二营官兵的创新和探索取得了骄人成绩:从1977年至今参加的历次演习和实弹打靶中,面对各种苛刻的条件,二营发射的所有导弹全部精确命中目标,成为名副其实的“百发百中”营。

  不仅如此,他们还创造了新式导弹有效杀伤区的极限数据,填补了新型装备无战斗操作规程的空白,推出了导弹连续准备、连续装填、连续转移发射的“三连续”等17套新训法和9套管法,检验和完善了在信息化条件下抗干扰、反轰炸的5套新战法,具备了全天候快速机动作战的能力。

  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英雄营”写下了自己新的辉煌。(记者 杨得志 通讯员 王道华 李建文)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