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北京军区某机械化集团军打造信息化钢铁运输线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06月29日 10:31 解放军报

  ●万峰 杨吉庆 本报记者 高艾苏

  本文提要

  信息化战争表明:光有战场“信息流”,没有“人员装备物资流”向一线输送,有些“信息”只不过是几束电波,难以构成全面的军事打击能力。怎样建设信息化的钢铁运输
线?北京军区一批军交运输指挥员聚集某集团军演兵场,开始了新的探索。

  “信息流”与“人员装备物资流”

  北京军区某集团军机动演练,战场环境按信息化战争设计,钢铁战车驰骋原野。

  信息网络是演练的重点。各种指令通过自动化指挥系统到达作战终端。可是,部队进入作战位置,保障车却“丢了”。后续物资的运输,远不像指挥所发送电波那样说到就到。

  率领机关组织战例分析。军区军交运输部部长郭国庆说:“任何战争形态,都是由人和武器构成的战斗力进行的较量。信息化战场,光有‘信息流’,没有 ‘人员装备物资流’向一线传送,有些‘信息’只不过是空中的电波,难以构成全面的军事打击能力。”

  面对高科技战场,集团军高度重视信息化条件下的运输线建设,新研制开发的“集团军后勤指挥辅助决策系统”,使整个运输过程进入信息化指挥网络。演兵场上,信息触角延伸在整个运输线,实时指挥,精确投送。车流中,首车的影像传输装置,让运输过程变得可视透明。配合信息化建设,他们进行“多功能物资装卸托盘车”等技术革新50多项,有22项获军队科技进步奖。

  为使军交运输能力和信息化战场相适应,集团军组织某师整建制在高速公路机动,全程进入信息化指挥。运输分队还练就了超强度连续行军20小时的本领。 “信息流”和“人员装备物资流”有机交融,“信息化钢铁运输线”开始从演练中打造。去年,集团军以师的规模进行上千公里的战场机动,再没有出现把运输线从信息网里“丢了”的事。

  “机械化作战”与“摩托化保障”

  塞外高原,暴雨如注。某机械化步兵团正进行大纵深连续突击。泥泞、沟壑、丘陵,都被钢铁履带碾在脚下。团长韩造树回望战场,却惊讶地发现:弹药车跟不上来。

  机械化部队越野能力强,突击速度快,火力发射速率高。保障一个团某种弹药基数,就需要数十台车。而运输线,还是靠摩托化的汽车轮子转。战场和道路情况复杂时,汽车轮子跟不上钢铁履带。

  怎么办?军交运输指挥员带着新问题集训,思路向深层次延伸。韩团长说: “机械化部队作战和摩托化运输保障的差距,从表象看,是运输和作战装备的性能不同;但从本质分析,是摩托化、机械化与信息化作战需求的差距。坚持以信息化为牵引,是提高机械化部队运输保障能力的根本途径。”

  摩托化运输要和信息化战场相适应,必须确立标准化、系统化、集约化保障的新观念。变革,就从汽车车厢板加装的一个个扳扣、一个个紧固皮带开始了。某机械化部队一线连队的装具箱,按小型化和组合式要求统一标准,战备物资重新进行“三分四定”,部分物资还用“抽屉式”分类存放。自制集装箱装上传送带,还有地角固定螺丝,演兵场上,物资不再上车“跳舞”,分发便捷快速。

  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式发展的大趋势,也赋予“汽车轮子”变革课题。轮胎虽变不成履带,但某机械化步兵团研制出“木履带”,遇到泥泞、坡地、水滩,汽车也可伴随坦克装甲车保障。

  “钢铁运输线”与“钢铁运输网”

  集团军组织网上对抗演练。随着战役纵深不断突破,油料补给线急需延伸。某师指挥员寻求公路保障,被告知公路受阻;调用铁路,铁路中断。情急中,运输油料科长建议:“师长,你可以申请空中支援啊!”

  不久,在集团军实兵演练中,果然出现了武装直升机空中投送油料的战场景观。烟尘弥漫的机械化部队进攻前沿,若干架次的直升机在空中轰鸣而至,悬停送油,及时保障了装甲机械化部队突击。

  在演练一线,集团军后勤部部长黄光雄欣喜地说:“过去,遇有军交运输保障任务,我们总想着‘地面一条线’。但在现代战场,保障样式越来越成为立体和多维的‘网状’———铁路、公路、水路、空中和管线输送全方位运用,才能满足信息化作战的要求。”

  “钢铁运输线”变成“钢铁运输网”,练兵又开新天地:自动化指挥方舱搭载武装直升机机动到前线指挥所。坦克装甲车开始也和登陆舰握手对话,登舰、岸滩驾驶、海上换乘等课目进入训练场。

  探索向更广袤的空间延伸。演兵场上,某机械化步兵团加载了自动化指挥系统,在战时,即使运输车队与指挥所联系受阻,军交指挥员仍可从多种信息渠道判断态势,制定应对策略,让军交运输真正成为信息化战场上打不垮、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