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台海形势> 台湾军力专题 > 正文

世界安全特稿:美在台海威慑政策是灵丹妙药吗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06月28日 09:29 世界安全

  声明:如需转载必须获得口头授权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刊证实或同意其观点)

  (美)托马斯·克里斯坦森

  水之道 编译

  威慑政策要取得效果取决于两个方面——既要实施威胁,同时又要保证威胁的必要限度。

  有学者认为,传统理论中的安全困境理论依然适用于东亚。美国为了维护东亚的稳定必须保持其在该地区的绝对主导地位,在遏制台湾海峡冲突方面尤为如此。台湾问题一直是大陆的一块心病,大陆也一直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着对台政策。因此,美国需要拥有平衡以下两方面的能力:一、明确承诺并使世人相信其防卫台湾的义务,而且,必要时代表台湾的利益介入危机;二、从政治上保证美国现在或将来并没有意图利用其主导地位通过推动台湾的独立来损害中国的核心安全利益。

  国际安全政治有两种典型模式:威慑模式和螺旋型模式(即安全困境)。通常情况下,这两种模式应当是相关联的。那些奉行威慑政策的国家也最为关注安全困境问题。

  以朝鲜战争中的中美冲突为例,在战争爆发以前,美国的威胁并不充分,以至于无法威慑朝鲜的进攻。但是,当美国介入战争并决定跨过38度线时,美国忽视了它的介入给中国带来的忧虑。美国没有与中国沟通并使中国相信:一旦美国打败了朝鲜,它不会将战火引向中国。正是由于缺乏美国的保证,中国担心美国也将入侵中国,尽管中国也认识到当时中美之间的实力悬殊,也并不希望与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发生冲突,但最后仍然决定出兵朝鲜,从而导致了战争的升级。

  对外交政策的制定者来说,真正的安全困境是如何在不过度刺激对方的情况下保持足够强硬的态度。一些有条件实施进攻的国家可能因为国力虚弱或缺乏决心而没有采取攻击性行动,但如果它们感觉到自身的不安全,他们将孤注一掷进行猛烈反击。因此,要威慑就必须实施威胁,同时必须要使被威胁的对象相信,只要它承诺不采取攻击性行动,其核心利益就不会受到侵犯。从这个角度说,在与美国有利益差异并存在潜在冲突(但又可以避免和遏制战争)的国家打交道的过程中,很可能会产生安全困境。简而言之,某个国家很可能与它试图要威慑的国家爆发冲突。

  台湾问题:剪不断、理还乱的安全困境

  由于台湾问题涉及中国、美国和日本,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因此安全困境理论实际上并不适用于东亚安全形势。中国的目标是要实现与台湾的统一,甚至在必要时不惜以武力统一。但是,鉴于历史原因和国内政治,大陆对台政策基本上还是防御性的。大陆的领导人之所以采取防御性战略,是因为至少20世纪90年代以前,两岸还是有共识的,即在某种抽象意义上说,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管这个中国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指中华民国。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李登辉为代表的台北的高层官员开始挑战这一共识。

  阻止台湾走向与大陆的永久性分裂并实现与台湾的最终统一是所有中国民族主义者的核心利益。但出于种种原因,考虑到与台湾的关系影响到国内稳定,中国对台政策还是非常审慎的。

  当前,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是关系到中国国内稳定的关键问题。经济增长的目标与民族主义的目标是两个难以统一的目标。要实现经济增长就必须扩大引进外资并与美国、台湾和日本这三个最大的经济伙伴保持良好的经贸关系,发动对台湾的攻击不仅可能造成军事上的灾难,也可能会使中国的经济伙伴疏远与它的关系。尽管中国为了统一台湾不惜与军事上占优势的敌人一战。因此,威慑政策可能会有效果,但不会那么简单。

  尽管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基本上属于防御性质的,但中国领导人出于以下原因仍然认为它是一种威胁。首先,如果机动的、舰载的导弹防御系统将台湾置于其保护伞之下,,中国的短程和中程弹道导弹可能将不起作用,离开了弹道导弹这个“撒手锏”,大陆的高压政策的效果将大大削弱。其次,如果美国与日本合作研制导弹防御系统(正如现在计划的那样),装备这种舰载系统的日本海军有可能会介入台湾海峡冲突。第三,如果美国将这种系统转让给台湾,大陆的分析家认为这将恢复华盛顿与台北的准同盟关系,因为台湾的系统的运作离不开美国太平洋地区军事情报网的支持。大陆的分析家担心这种准同盟关系将意味着美国(可能还包括日本)对台湾安全的无条件承诺。他们坚持认为,将台湾纳入美日同盟体系将损害台北调节与大陆的关系的可能性,也将增加台湾外交冒险主义抬头的可能性。

  中国的战略家认为,中国不是南联盟,也不是伊拉克,美国不会轻易发动对中国的常规进攻,因为中国拥有核武器。中国领导人希望战争升级的危险会限制美国的常规反应,从而降低其对台高压政策的成本。

  台湾问题的复杂性还在于美日同盟关系。因为美国在日本拥有海军和空军基地,美国在应付地区和全球危机或冲突(包括台湾海峡冲突)过程中需要日本的支援。“9·11事件”后,日本加快了为美国提供军事支援的步伐。但由于担心日本军国主义复活,中国对日本极不信任,日本的介入只会使问题更为恶化。为了劝阻日本与美国发展更为积极的合作关系,为了给华盛顿施压,中国越来越强烈地反对美国在日本部署弹道导弹和对地攻击巡航导弹。

  为何对北京进行威慑的同时还要消除其忧虑?

  曾经有一段时间,中国的分析家相对自信地认为,即使不采取军事高压政策,北京也有能力促使台湾调整其与大陆的关系。当时的中国也愿意接受美国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因为中美之间具有共同的经济、政治和经济利益。

  在1999年-2000年期间,中国开始大力推进其军队建设,其目的就是对台湾施以高压。中国大量地从俄罗斯采购先进武器装备,引进先进技术,模拟军事演习也暗示了中国在认真地进行军事进攻的准备,有可能在2010左右的某个时间发动对台湾的攻击。中国推进军队建设始于大陆对两岸关系长远走向的担忧,而这种担忧又源于美国对南联盟的军事干涉、美国对中国大使馆的轰炸、李登辉“两国论”的出笼以及2000年3月主张台湾独立的陈水扁的上台。中国发表《2000年台湾问题白皮书》,白皮书将台湾以含糊其辞地方式拒绝与大陆谈判统一事宜视为开战的理由。

  但到了2001年初,中国的分析家又开始对不依靠军事高压就能对台湾施以影响的能力恢复了乐观态度。造成这种态度的转变主要因为台湾的经济不断滑坡、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开始逐渐进行调整,在“9·11事件”后也开始与美国进行一定程度地反恐合作。中美的合作并不意味着中国对台湾问题的乐观。北京很可能担心美国反恐失败将导致美国经济的滑坡,而这又将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此外,中国也希望打击基地组织,因为基地组织与中国西部的伊斯兰好战分子有着密切联系。但不可否认,北京对台湾问题的乐观态度也是一个因素。

  从长远来看,中美在台湾问题上发生直接冲突的危险是存在的。中国不断发展其军事力量的目的可能不是控制和占领台湾,也不是缩小与美国的军事差距,大陆看起来正在刻意寻求一种更为可靠的方式,大陆也想让美国知道,如果美国介入台湾危机,美国将承担危机升级或自身伤亡的危险,同时,大陆也警告日本,日本不要为美军在台湾海峡的军事行动提供支援。尽管中国面临许多严峻的困难,但上述目标的实现总比占领台湾或打败美军要容易一些。此外,中国的历史还表明,中国会不顾衰弱的军事实力而不惜动武。实现上述目标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安全问题,但中国领导人认为这能够逐步地影响和改变不利于中国长远安全利益的安全形势的发展。

  出于军事与经济上的原因,中国并不想发动战争,但如果必要,它将不惜与军事上处于优势的敌人一战,因此,威慑中国对台湾发动战争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有效的威慑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可靠的威胁和消除忧虑,就台湾问题而言,美国将很难平衡和把握好这两方面的因素。考虑到中国大陆大力加强军事力量,美国和台湾也就必须巩固军事安全。美国实施可靠的威慑的难度相对较大,因为台湾的意图不仅仅只是击败大陆的进攻,它似乎想拥有对抗大陆高压政策的能力。由于中国的一些战略家夸大了美国对自身伤亡的恐惧、美国队盟国的依赖以及美国经济对其安全政策的影响,美国必须不仅仅显示其击败中国军队的能力,而且还要证明它能够以有限伤亡快速、全面地击败中国军队。

  由于中国大陆不可能单方面降低对台湾的威胁,军备控制问题似乎也不可能得到解决。因此,美国需要寻求政治途径使北京消除对台湾走向独立的忧虑。其中一个办法就是要让大陆相信台湾走向独立是不符合美国的安全利益的。美国还需强调,美国在台湾维持现有地位问题上是拥有重大利益的,如果台湾违背美国利益选择宣布独立,美国将不会为台湾而战。

  美国对台湾安全的明确而又有条件的承诺可能最有利于美国的利益,在两岸的军备控制无法找到解决办法的情况下尤为如此。大陆的领导人可能并不喜欢美国的这种态度,但他们很可能相信这种立场是坦诚而又可信的。消除忧虑政策的目标当然不是取悦大陆,而是为了避免战争。

  大陆担心的是台湾在美国的支持下最终走向独立,而不是台北在短期内宣布独立,这样的担心可能导致在未来的10年里台湾海峡将有一战。在台湾问题上,要解决好棘手的威慑挑战问题,最好的办法可能是,美国必须以明确的、可信的方式,以与美国的政治价值观和安全利益相一致的方式消除大陆的担心。美国对台湾的承诺是针对其民主和自由,而不是针对其主权,这将有助于美国加强与美国的军事安全、促进与台湾的军事联系、在必要时以及可能的情况下巩固对美国前沿部署的军队的保卫而不至于引发冲突。

  相关专题:台湾军力专题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