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广州军区某集团军“工程师指挥员”方阵崛起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06月22日 13:44 解放军报

  张科进 占传剑 本报特约记者 胡训军

  一年前,广州军区某集团军将100名工科毕业生放到作训和营、连等主要军事岗位。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他们已成长为优秀指挥员。

  “工程师指挥员”方阵悄然崛起,带给人们许多思考。

  无心插柳柳成荫

  前年初,来自上级的一纸命令,将该集团军某机械化师新装备形成整体作战能力的时间表提前了整两年。用人的时候到了!师领导手中无将可点,仅基层装甲指挥干部的缺口率就达九成以上。

  为此,干部科的同志建议:历年来分配了不少工科大学生,他们的专业与新装备贴得最近,不如把他们放到军事岗位试试。

  行不行?当时,人才短缺急如星火,只好让他们先顶上再说。就这样,一批担任工程师的工科大学毕业生被推上了军事指挥员岗位。哪知,这些平时看起来并不太起眼的“学生官”,不到半年就脱颖而出,不但包揽了训练法规的编撰,还参与了所有重大课题的攻关以及战法训法的研练,成为一支虎虎有生气的主力军。

  对此,集团军党委高度重视,很快就向所属部队推广了这一经验,并从工科毕业生中遴选出100人放到军事指挥员的岗位。一年过去了,这些工科生不但站稳了脚跟,而且大有作为。

  时代呼唤新型军事人才

  为探寻“工程师指挥员”群体的崛起之因,5月下旬,记者来到该集团军采访。

  “工程师指挥员”群体的出现是装备更新的必然结果。某机械化师谭师长告诉记者:在加快我军由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的进程中,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和军事专业之间不断细化交叉,技术已渗透到了部队的每个角落。要能指挥好一支部队,必须先能够操作、运用和管理好手中的装备,熟悉技术的工科毕业生担任指挥员,是实现人装结合的一条捷径。

  某炮师朱师长说,未来战争把传感器、计算机、通信系统、指挥人员和作战平台捆绑在一起,工科毕业生经过系统的工程思维训练,善于合理地搭建指挥框架,科学排列指挥结点,详细地制定控制计划和处置程序,适应了未来战场的需要。

  谈到100名工科毕业生成为优秀指挥员的实践,被聘为国防大学研究生导师的某集团军刘军长意味深长地说:新军事变革是以信息革命为主导,涉及多门类、多学科领域,要担当起重任必须具备深厚的理工科知识。未来战场打的是全维战、系统战、一体战,有人因此将之称为“工程师的战争”。有什么样的战争就有什么样的指挥员,工科毕业生具备成为一名优秀指挥员的所有潜质,只要我们放手培养和使用,他们就能脱颖而出。

  从起点开始锻造

  “工程师指挥员”方阵的崛起,启发更多的领导关注工科毕业生的作用,从培养的起点开始下功夫,把他们放到军事实践中反复锻打磨炼。

  记者了解到,该集团军所属部队利用新装备形成战斗力、训练改革、心理战研究试点等契机,以课题攻关、课目演示、难题会诊等形式,将工科毕业生们推到前台挂帅。硕士营长任征宇刚分配到某机械化师,师党委就立即把他调到作训科委以重任,并让他参与重点课目的攻关。

  同时,集团军各级党委采取超常培养措施,让工科毕业生们早挑担子早成才。硕士连长刘正权,曾参与了炮兵数字化改革的试点工作。今年上半年党委直接将其从连长提拔为营长。前不久,该集团军又作出增加工科指挥员比率的决定,将80%以上的工科毕业生安排到重要的岗位,同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为他们弥补管理能力和带兵经验的不足,帮助他们扬长补短,尽快成为能挑重担、全面过硬的新型指挥员。

  编辑快语

  锻造“指技合一”人才

  武天敏

  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不仅改变着军事人才的知识结构,也改变着军队人才的组织结构。以往那种学军事的向领导指挥岗位发展,学理工的向科研专家道路上发展的人才分流方式,已不符合高技术战争的需要。事实证明,一支具有战略眼光、能够把握世界军事发展趋势、懂得信息化战争指挥和信息化军队建设的指挥军官队伍,必须以深厚的理工科知识为基础,这样就能较好地将专业技术的规律与指挥的能动性紧密结合,以适应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需要。我军探索出的“指技合一”军事人才培养之路,正是适应这一趋势做出的战略选择,在今后的发展中,必将显示出广阔的前景。(解放军报2004年06月22日第2版)

  相关专题:


推荐】【 】【打印】【关闭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