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南京军区某团多渠道培育人才提高官兵科技素质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05月31日 07:45 解放军报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本报记者 姜宁 沈海荣 本报特约记者 冮伯友 许岩胜
  本文提要:拥有全新装备的南京军区某导弹团面对人才紧缺的矛盾,坚持走院校培养与岗位育才并举的道路,在较短时间里便使广大基层官兵整体科技素质有了大幅提升,以崭新的人才方阵擎起劈空利剑。

  南京军区某导弹团是一支充满神奇色彩的高技术部队:他们从接装到战斗力形成仅半年时间;组建几年来已18次出色完成重大军事演练任务,取得了实弹射击(除弹体自身原因外)全部命中的佳绩。他们创造战斗力快速增长的奥秘是:通过广泛开展岗位育才,打造崭新的人才方阵。以未来作战需求牵引人才培养

  几年前,当先进的导弹战车隆隆开进刚组建的南京军区某导弹团时,官兵们曾充满喜悦和自豪。

  然而没过多久,一次例行装备维护却遭遇了“尴尬”:一辆战车出现雷达转塔不能旋转的情况,官兵们反复折腾也找不出原因,经专家排查只是一个简单的操作失误。由此,团党委“一班人”清醒意识到:没有高素质人才,即使有了新装备也难以发挥效能,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新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的关键。

  随后,一场育才攻坚战在该团打响。他们确立“把每个官兵都当作人才培养”的育才观,相继出台了《人才建设三年规划》、《关于鼓励官兵岗位成才实施意见》等,全团上下围绕新装备开展学习成才活动如火如荼。

  新型装备系统没有现成的训练模式,缺乏维护保养技术资料。他们发挥骨干人才“酵母”作用,在全团形成了人才共生效应。他们抽调18名骨干组成9个攻关小组,编写了300多万字的系统操作规程等。然后,采取先理论后操作、先基础后应用的升级学习法,组织全团官兵进行为期半年强化培训。同时,采取一名骨干带3名新手的“一带三”方式进行传帮带,初步形成人才的滚动发展效应。高级工程师张晓兴接受厂方培训后,团里赋予其帮带3名骨干任务。他带领3名战友刻苦攻关,先后有3项革新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

  某型装备系统涉及30多个专业,操作使用、维护保养岗位有上百个。团党委提出“把每个岗位当作成才平台”的理念,鼓励官兵立足岗位成才。被官兵们誉为“导弹专家”的许光锋立足岗位成才,他任修理所长时,实现了修理普通装备到高技术装备维护的第一次飞跃;任团装备处长时,实现了维修特定装备到技术维护“通才”的第二次飞跃;任团参谋长时,实现了“单一技术型”到“指技合一型”的第三次飞跃。立足岗位成才,在该团已成为官兵们的自觉行动。大学生士兵肖小勇入伍6年来换过5个岗位,当操作手是“全优操作手”,当油机员是“技术能手”,当班长是优秀“四会”教练员,去年被破格提为干部。

  以装备发展需求牵引人才培养,大大缓解了人才紧缺矛盾。全团70%官兵提高了学历层次,大专以上学历干部从20%上升到64%,42%官兵通过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90%干部能运用网络开展教育训练,45%指挥员被评为“优等指挥员”,90%发射手成为“全能操作手”。在重大军事演练中锤炼官兵才能

  这是世纪之交一次重大军事演练,共和国威武之师的精兵强将汇聚京郊某地,接受军委领导的检阅。

  作为受阅的新型高技术部队,重任在肩的导弹团官兵异常兴奋。这时,有人提出:此次演练非同寻常,部队刚组建,技术保障能力有限,请几位专家伴随保障比较稳妥。团党委经再三考虑认为:这既是检验部队战斗力的难得机遇,也是锤炼各类人才的好机会。党委坚决否定了请“保姆”的建议,精心挑选15名骨干组成保障组,鼓励官兵们在实践中提高能力素质。

  演练准备期间,技术保障组全天候伴随保障,先后检修各类装备120多台次,排除故障70多起,成功解决了“制导雷达转塔失控”等5个技术难题。发射演练那天,操作人员在技术保障组的伴随保障下,创造了5发5中的佳绩。

  在演练实践中摔打官兵,是该团超常规育才的一个举措。近年来,他们把演练中遇到的难题当课题,把课题攻关作为官兵成才平台,在攻克难题中催生人才。

  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导弹发射。去年9月,东海某发射场上,海风呼啸,战车雷达迅速“咬”住目标。可就在导弹接近目标的一刹那,却发生偏移目标自爆的意外。

  发射现场气氛顿时凝固。带队的团长王维立沉着冷静,决定将查清发射失败原因与育才有机结合起来。于是,他们运用与国防科大共同研制的“战车作战数据分析系统”排查原因,结果发现:发射操作程序完全正常,是弹体内部数据出现差错,属于保护性自毁。演练场硝烟尚未散尽,该团组织官兵围绕实弹发射进行系统梳理,发射组分析了发射过程,进一步规范了发射操作程序;保障组查找出20多个问题,并调整充实了保障方案;革新组经过反复论证,确立了10多个革新试验课题。

  几年来,该团先后18次执行重大军事演练任务,演练实践成为催生人才的重要途径,一批专家型人才脱颖而出,先后获得60多项科研成果,其中16项获军队科技进步奖。用信息化建设平台提升育才质量

  初夏时节,记者走进该团模拟训练中心,一幅幅三维作战态势图映入眼帘,轻点鼠标,大屏幕上瞬间出现战机轰鸣、导弹呼啸、铁流滚滚的壮观场面。这是该团模拟实施四级指挥所协同作战指挥的镜头。

  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浪潮,该团党委作出“构建团队局域网,培育信息化人才”的决定。团政委胡卫东带领10多名官兵论证设计方案,着手建设通到基层营连的宽带局域网。同时,团里还建起多媒体电教室、语音学习室、电子图书室等。如今,集网上训练、网上教育、网上管理等九大功能为一体的局域网,从根本上提高了部队战备训练、装备保障等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让信息化建设与人才培养同步,是该团提升育才质量的显著特色。在构建网络的同时,团党委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平台,加大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力度。他们采取“借才引智”等方法,每季度邀请军地有关专家开设信息网络知识讲座;建立远程专家支援系统,聘请军地25名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先后选送32名干部到军地院校攻读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派出60多名技术骨干赴有关科研院所培训。同时,他们还经常开展网页和多媒体课件制作竞赛,在网上开辟了“神剑论坛”、“在线交流”等30多个栏目,使信息化平台成为官兵求知成才的广阔天地。

  如今,该团信息化建设平台已成为催生人才的“倍增器”。围绕某型装备的管理使用,他们研制开发了“质量管理系统”、“维护专家系统”等10多个软件,同时培育出一批相关人才。针对战车模数变换器组合故障率高的问题,三营技术室官兵在装备处长谢平带领下,大胆进行组合替代研制攻关。他们借助团信息化平台,历时两个多月对上千个元器件反复测试分析,先后解决28个技术难题。样机研制成功后,经有关专家检测,技术参数完全能满足战车要求。

  今日利剑在手,明日缚住苍龙。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征途上,该团精心打造人才方阵,谱写出一曲曲谋打赢的铿锵乐章。

  (压题照片由朱志刚摄)(解放军报 2004年05月31日 第1版)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