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第五届全军学习成才标兵事迹激励官兵学习成才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05月30日 09:08 解放军报

  第五届全军学习成才标兵事迹激励官兵开展学习成才活动

  黄和平 精武有成为和平

   

  黄和平,1993年12月入伍,现任某部副连长。在赴委内瑞拉参加世界侦察兵强化训练中,面对挑战生理、心理极限的严酷训练,黄和平不畏艰险,顽强拼搏,被学校授予“最具有献身精神突击队员楷模”称号,为国家和军队赢得了荣誉。

  当一名侦察兵是黄和平多年的梦想和愿望。1993年,19岁的黄和平带着对绿色军营的向往参军。凭着良好素质和刻苦精神,他很快就当上了侦察兵。后来报考军校时,他再次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侦察兵专业。军校毕业时,面对能够留校任教的机遇,他毅然选择到基层部队建功立业。

  刚到部队,他白天和战友一起参加训练,晚上刻苦钻研军事理论和高科技知识。从军事报刊收集了大量军事训练方面的资料,光侦察兵专业资料就有300余万字、图片1000余张、音像资料20多盒。他把这些资料分门别类整理成册,认真学习研究。

  侦察兵所具备的特殊素质,仅靠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实践锻炼,他坚持在学中练、练中学。近年来,他敏锐地认识到,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将会成为侦察兵的神圣使命。于是,他把目光瞄准反恐领域,带领官兵研究出了“单兵综合作业”、“反恐怖应急射击”等多个训练课目,在所在部队乃至全军区首开先河。

  2001年,黄和平经过严格考核被选派到委内瑞拉“猎人”学校受训,在那700多天里,黄和平心中始终装着祖国,牢记重托,不辱使命,展示了中国军人的风采。

  学校规定,只有训练最优秀和完全遵守规定者,可以在次日升起自己国家的国旗,以示对侦察兵的奖赏。一天晚上,在参加破袭敌雷达目标的演练中,为不被“假设敌”抓捕,黄和平和队友选择了穿越“死亡谷”。出发时,他身背30公斤重的背囊,携带一挺15公斤重的德国“马克”重机枪及200发空爆弹。傍晚,天气突变,下起了大雨,风疾路滑,他不慎掉进深水沟里。太重的背包压得他喘不过气,手臂被划伤,鲜血直流,但为了祖国的荣誉,他顽强地爬了起来,拼命赶上了战友,一起冲向终点。次日早晨,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黄和平流下了激动的热泪。黄和平和队友们就是以这种坚忍不拔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一次又一次地把五星红旗升起在“猎人”学校上空。

  黄和平认为,出国受训并不只是为了吃苦受累,更重要的是向国外的同学们学习取经,为此黄和平处处留心,细心观察,整理记录了15万字的训练笔记和体会。这些珍贵的资料,对我军侦察兵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

  许峰 信息技术一尖兵

   

  许峰是某指挥自动化工作站主任兼高级工程师。1997年,他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2003年1月他又考入国防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7年来,许峰潜心研究网络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先后取得了重大军事科技成果7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先后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被军区表彰为“科技英才”和“学习成才标兵 ”,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

  近年来的几次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战争,对作战时间的统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此,许峰所在指挥自动化工作站成立了攻关小组,由许峰具体负责进行研究攻关。

  许峰和他的战友们,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反复试验采集60多万组数据加以分析。他们每天面对一组组枯燥无味的数据,细心地从中发现一些微妙变化,根据规律,采取措施将误差缩小到1秒。但许峰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平时训练、演习,误差1秒也许算不了什么,然而用于实战和高精尖武器系统,这短短的 1秒钟时间将会给作战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于是,他们在原来基础上又反复测试修正,直到将误差缩小到以毫秒计算,精确度比原来大大提高。2002年6月,这个项目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随着军队各级网络的建立和使用,信息防护问题日益突出,信息战成为部队训练的崭新课题。站里决定开发一套信息攻防软件,供部队训练使用,并把这个课题交给了许峰。受领任务后,许峰和站里几名同志合力攻关,手头没有资料可供借鉴,就一趟一趟地跑图书馆查,从网上找,向同学和战友借,到处搜集资料,然后一一分析研究。经过两个多月的连续攻关,他们基本完成了软件制作。

  就在汇报演示的前两天,许峰对这个软件进行最后的修改完善,一直干到凌晨2点多。眼看就要大功告成的时候,没想到由于极度疲劳导致操作失误,两天的心血顷刻间付诸东流。顿时,许峰的脑子里一片空白。但他并没有退缩,经过一点一点恢复,终于赶在天亮前完成了软件的修改和完善。总部领导观看汇报后,称赞“这个课目把研究的触角延伸到信息战的前沿”。

  为了追踪科技前沿,改善知识结构,学到更多的知识为部队服务,今年初,许峰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国防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许峰说他将倍加珍惜这一难得的机会,刻苦学习成才,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刘冰 矢志航天建功立业

   

  刘冰于1989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现为某试验训练基地主任、高级工程师。他曾先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并获得了2002年总装备部优秀人才奖和2003年全军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津贴,并当选第四届总装备部“十大学习成才标兵”。他参与完成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项目,获得了2002年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荣获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分配到基地不久,刘冰就深切感到,仅凭自己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远远不能胜任实践的需要,必须刻苦学习,掌握过硬本领。在随后的日子里,刘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苦读深钻,每逢随船出海参加调查、校飞或是执行实战任务,他都虚心向老同志学习请教,认真分析;每逢出差或下工厂、研究所,他不是奔波于各家书店,就是到有关技术单位查阅资料,为以后的工作打牢基础。

  分到基地刚满一年,刘冰就被指定独立负责某型指挥显示系统软件的编制工作。领导的信任使他的学习劲头更足了,常常在机房一干就到凌晨一两点。辛勤的努力换来了可喜的成果,刘冰大胆使用当时最新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方法,出色完成了改造工程中的技术工作。后来,这项成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从1994年开始,刘冰带着课题组的同志,来到飞船总体设计部门进行调研学习。面对庞杂的难题,刘冰和课题组成员进行了上百次的仿真计算和数据分析,可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随着对飞船跟踪测控任务特点和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刘冰感到,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全新任务,不能一味地沿用老套路去设计、构想测控总体技术方案。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创新,他率先提出了“工作段”的概念,终于找到了攻克影响和制约测控任务总体技术设计难题的“突破口”。19 99年,“神舟”一号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套方案的可行性得到了初步验证。

  在“神舟”二、三、四号飞船海上测控任务中,刘冰根据工程总体的测控任务要求,进一步提出并完善了对测量进行自动优化的实施方案,较好满足了测控任务的要求。他还带领课题组制定了测量船规避恶劣海况和“日凌”现象的应急处置原则,确立了测量船执行载人航天工程任务的海上工作模式。特别是针对“ 神舟”五号飞船载人的特点,他进一步优化、细化了海上测控方案和应急预案,高标准地完成了各项总体技术工作,为圆满完成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作出了突出贡献。

  刘冰还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积极搞好传帮带,使新来的年轻同志迅速进入角色。他亲自跑重点院校找生源,到其他单位挖人才,不断为室里增添新鲜血液。全室科技干部在他的带动影响下,已有17人入选基地人才库,先后有50多项成果获得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

  王建秀 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王建秀于1989年毕业于信息工程学院,1991年调入某部工作,现任该部自动化工作站站长。她先后获得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荣立二等功1次。2003年,她被上级批准享受首批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7月,被总政治部评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8月,她光荣出席了中国妇女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刚工作不久,一位同事请王建秀帮助解决计算机运用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由于从未遇到过类似问题,她也解释不清楚,弄得自己面红耳赤。这使王建秀强烈地意识到,在这个知识信息迅速增长的时代,“一觉醒来就落伍”绝非危言耸听,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才能胜任本职工作。从此以后,不管岗位、职务发生什么变化,她都把学习当作个人的追求和人生的最大乐趣,十多年如一日坚持着。

  前几年,所在部队着手筹建办公局域网,对于这个新事物,王建秀以前也没有接触过。受领任务后,她一切从零开始,边学习边实践。为了攻克局域网与野战指挥网互联的难关,王建秀在办公室连续研读了7个昼夜,饿了吃方便面,困了就在微机桌上打个盹,7天下来体重减少了5公斤多。在机关工作10多年,王建秀挤出时间学习,基本上等同于又上了4年大学。

  王建秀还坚持把所学知识运用于部队实践,努力在服务“打赢”上下功夫、搞革新。

  一次,王建秀随部队领导下基层蹲点,发现教练员授课仍沿用陈旧的训练方式,她就想,能不能研制开发一种训练软件,用于电台的电化教学?这一想法得到领导的批准后,在长达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王建秀不分昼夜,一遍遍地构思、编程、修改。长时间的睡眠不足导致神经衰弱,头发成缕成缕地往下掉。但为了把课件及时赶出来,她仍然不顾一切地扎在研究工作中。3个月后,她研制出的这一软件在部队训练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经过修改完善,2000年获得了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1年,总装备部准备在王建秀所在部队召开装备战备现场会,根据上级要求,需要制作两个多媒体课件。当时部队首长考虑从北京请专家帮忙,王建秀得知这一消息后,4次请缨,把任务要了过来,并立下军令状。当天下午,她便和其他同志一起住进了训练场,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奋战。当时正值盛夏,晴天烈日难当,长时间的强紫外线照射,使王建秀身上起了许多疙瘩,痛痒难忍;雨天行动不便,休息时找个换衣服的地方都没有;到了晚上更是难熬,男同志挤进帐篷里休息,她只能一人在车内休息,车外蚊虫嗡嗡叫,她常常彻夜难眠。但王建秀没有因此而退缩,在领导和战友们的帮助下,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受到总部、军区首长和兄弟单位领导的高度评价。

  欧阳运华 瞄准前沿奋力攻关

   

  欧阳运华1987年入伍,现任武警水电第二总队八支队总工程师。他瞄准世界水电科技的前沿,孜孜不倦刻苦攻读,练就了精湛的专业技能,攻克了近百个技术难关,创造性地解决了三峡工程建设中的一道道世界级难题。2003年,他当选为第六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被总部表彰为“作战部队专业技术一线岗位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专家”。他曾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6 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三峡工程举世瞩目,而武警水电部队承担的三峡永久船闸是当今世界水头最高、规模最大、级数最多、技术最复杂的船闸。其中,人字门安装又是重中之重,攻克了这个难关就打通了整个工程的咽喉。工程进入全面攻坚之际,指挥部首长亲自点将,任命武警水电第二总队八支队总工程师欧阳运华为人字门安装的项目部主任和总工程师。

  接到任务,欧阳运华既感到光荣,又感到责任重大。他面临的是“世界第一门”的测量、吊装和焊接3个世界级难题,涉及多门学科知识、20多个工艺,没有先例也没有经验可借鉴。于是,他白天实地勘察、搜集数据,晚上细心整理、反复论证,仅用一个月就拿出了完整的设计方案。

  人字门单扇重850吨,两扇合并,面积比3个篮球场还大,安装后门体的水平和垂直误差必须控制在2毫米以内,关闭后要求滴水不漏,按现有的测量技术根本无法达到。欧阳运华知难而进,带着测量人员在相当于15层楼高的工地上反复勘察测量,设计发明了强制归心装置,将工作效率提高了3倍,仅用20天时间,就完成了计划两个月完成的测量任务。

  人字门的每扇闸门由12节组成,有的单节就重达100多吨,垂直吊装高度达7 0米,安装时要两台吊机合作,将闸门在空中翻转90度。如此高难度的安装在中外安装史上尚属首例。但这个问题不解决,整个安装就无法进行。欧阳运华彻夜难眠,苦思无果。一天中午,他到饭堂就餐,战士手中晃动的带耳饭盒激发了他的灵感,如果将吊耳加固,增加滑轮,平稳承重,吊装承重力可以减少一半。于是他提出了双节连续吊装方案,该方案被水电行业专家誉为吊装的经典之作。每套人字门焊缝总长6500多米,钢板最厚达60毫米,焊接技术难度大,质量要求高,按照原有的焊接工艺,很难达到标准。欧阳运华以自己十多年积累的经验,将焊接中的合理次序、焊接位置、焊接工艺参数和焊后的热处理整合成一套新工艺,结果使闸门焊接优良率达到90%。

  2002年1月,经国家权威部门验收,人字门安装工程比三峡工程优良标准率高出4个百分点。

  马立新 知识作桨驰骋海疆

   

  马立新于1983年入伍,军事学硕士,现任海军某部代理艇长。他曾先后被舰队评为“精武建功标兵”、“优等军事指挥员”、“优秀基层干部”。2003年,他被表彰为“海军学习成才标兵”、“全军优秀硕士研究生”。

  1998年,已是潜艇全训艇长的马立新得到消息,上级分配给部队一个舰艇长报考军事学研究生名额。要不要报考,马立新陷入了沉思。当时,他在艇上已干了9年,潜艇整体结构、武备性能、战术运用已相当熟悉,部队党委已经把他列为副参谋长、教练艇长的候选对象。“最苦最难的日子熬过来了”,不少同学和战友劝他还是先把职务解决了,以后还有学习机会。但他深深地认识到,随着军事科技的迅猛发展,战争形态、作战样式、武器装备、指挥手段等正在发生深刻而重大的变化,如果不及时进行“充电”,提高科技素养、更新作战理念,就跟不上我军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带着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马立新于1999年初考入了海军指挥学院合同战术研究生班。

  进校后,马立新充分利用院校师资力量雄厚、军事资料丰富的有利条件,抓住机会努力学习。两年的时间,他出色地完成了各门课程的学习任务,还利用业余时间研读了数十种军事书籍,收集整理了50多万字的学习资料,撰写了多篇论文。毕业时,他被学院评为“优秀学员”,导师在他的学员鉴定表上写下了“勤奋好学,极具发展潜力”的评语。

  2002年,还在环球航行途中的马立新被海军任命为国产新型潜艇代理艇长。正是在他出海期间,部队已经组织全艇官兵进行了一个多月的理论学习。舰艇编队刚刚停靠码头,他来不及和战友告别,便拎上行李连夜赶回部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他白天和战士一起学理论,晚上熄灯后,就一个人关在储藏室里,边学习边研究。遇有不懂的甘当“小学生”,虚心向教员、艇员请教,再不行就向千里之外的导师和其他专家请教。硬是凭着一股钻劲韧劲,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系统掌握了新型潜艇的构造、操纵理论和设备原理。

  接艇期间,他更是一刻都不放松,白天与全艇官兵一起拿着图纸上艇摸管路、练技术,熟悉装备结构和工作原理;晚上翻阅厚达1米多高的装备图册和完工资料,细致地了解每个系统、每台装备的战技术性能。就这样,马立新爬遍了潜艇的每一个角落,摸遍了每一根管路,查阅了100多册50多万字的各类资料,终于完整地掌握了潜艇“十大系统”、“两大设备”的构造与性能,为新型潜艇的试航和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褚瑞遨游学海强素质

   

  褚瑞现为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生,曾获得过国际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全国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北京理工大学国际优秀学生奖,2次荣立三等功,获光华奖学金1次。目前正在承担若干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

  读本科的时候,一次期末考试,褚瑞的成绩很不错,心里不禁沾沾自喜。放假回家,他发现一位在地方上大学的同学正在看一本英文版的大学数学课本。褚瑞借来一看,却怎么也看不懂。“同样是大学生,怎么连人家的教科书都看不懂?”褚瑞开始和自己较上了劲。于是,褚瑞抽出大量时间来学数学,从微积分看起,不断地做习题,并又看了许多数学专著,从每一小点去抠,不放过任何疑问。总结这次经验,褚瑞说:“对每一门功课,不仅要学好该门课的课本知识,更应由此延伸开来,涉猎广泛的相关知识,注重理解和应用,在理解中把握,在应用中求深。”

  在一堂《操作系统》课上,老师在讲授其中的一项知识,褚瑞的脑子里却忽然冒出了一个念头,“这个项目的一般应用我知道了,但是换一个角度想,如果让它在非常规的情况下工作,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褚瑞越想越觉得这个问题似乎不那么简单,决定课后做一做试验。于是,刚一下课,褚瑞就急不可耐地直奔机房,试验一直从晚上10点进行到次日早上5点。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不眠之夜后,褚瑞终于成功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完善,褚瑞把试验结果用在了自己的一个软件作品中,没想到在网络上大受欢迎。2001年,这个作品在全国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

  褚瑞感慨地说:“这个作品的最初思路,可以说是源于一次上课时的灵光一闪,或许这样的灵光一闪,每个人都可能会碰到,关键就是要把握住机会,捕捉自己的灵感,敢想敢动手,勇于向未知领域进军。如果我当初有了一点思路,却懒得仔细分析和探索,就不会在全国竞赛中获奖,这样一个机会,也就白白地失去了。”

  1999年,褚瑞代表学校参加了ACM程序设计大赛。这项由美国计算机协会组织的竞赛,是目前全世界最负盛名的程序设计比赛。比赛一共进行5个小时,褚瑞和他的战友们在前4个小时都没有取得进展,无论如何程序也不能正常运行。身后其他大学的学生也和褚瑞他们一样没有办法,就干脆放弃尝试了,开始说笑甚至打闹。而褚瑞和他的战友们始终在坚持,心往一起想,劲往一处使,错误一个个地被发现并攻克,终于,在比赛的最后关头迎来了转机,程序运行成功。

  郭天德 平凡岗位兵“专家”

   

  郭天德于1990年3月入伍,1994年毕业于西安通信学院,现任某部电话站班长。入伍15年来,他坚守特殊而平凡的岗位,矢志国防通信事业,铸造了一名普通士兵的人生辉煌。他曾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连续5年被评为“优秀士兵”,2000年被某部评为“优秀士兵标兵”。

  “人到电话通,不误一秒钟”是对该项工作的基本要求。郭天德从事这一专业之后,坚持在刻苦训练中锤炼过硬本领。他白天认真值勤,晚上就蹲在机房里,加班加点学习业务,把废旧的某类机器一台一台地拆卸、组装、检修,遇到琢磨不透的难题,就从专业书本里面找答案、到责任技师那里去取经,还总结了适合自己特点的“逆向学习法”。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下来,他对该类机器的电路和附属元件摸了个透熟,即使在密闭的修理室关上灯也能一一摸出来;而装备上的主要参数和技术性能指标,他也了如指掌。不管出现什么故障,他都能手到病除。

  一年夏天,郭天德受领了外出执行通信保障的任务。由于当时任务很紧急,申请调用机器已经来不及,郭天德当即提出修复故障机进行补充。时间紧迫,他收集了所有准备交厂家维修的故障机,一部一部进行测试,一个故障一个故障进行排查。凭着娴熟过硬的业务技术,郭天德用整整一个通宵的时间,组装、修复了11部功能完备的机器,确保了保障任务的完成。

  值勤过程中,值班室多次收到用户关于某型机器杂音大的故障报告。作为直接负责维护的一线人员,郭天德感到自己有责任解决这一难题。

  他带领全班人员汇总了过去该型号机器产生杂音的所有故障,逐一进行测试和分析,与标准元器件数值进行比较,对各部分电路进行压缩判断,记录了6000 多个数据。经过100多个日夜、上千次的试验,他终于找到了根源。为了尽快解决问题,郭天德利用业余时间,加班加点系统学习了低频电子线路等理论知识,反复对照相关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研究。为了搞清一个集成块的参数特性,他跑遍京城十几家书店和图书馆查阅资料。没有需要的先进精密仪器,郭天德就利用万用表、示波器等简单器材一点一点琢磨测试。为了测试环境空气温度对元器件的影响,他特意在夏天的烈日下进行试验,一天下来肩膀就晒脱了皮;在测试空气湿度对元器件的影响时,他专门选择潮湿闷热的地下室进行测试,那里蚊子成群,他的身上被叮满了包。经过上百次的试验,他终于研制出了能够消除杂音的专用智能电源,经专家鉴定委员会鉴定,完全符合作战指标要求。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