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台海形势> 海峡两岸专题 > 正文

两岸民间贸易史证 台学者石狮破解“郊商文书”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05月13日 08:38

  中新社石狮五月十二日电题:台湾学者福建石狮破解“郊商文书”

  作者永传\秉源\国宏

  十二日,由台湾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刘序枫副研究员、林玉茹博士、林美如硕士等学者组成的“‘蚶鹿对渡’与郊商”考察组亲临福建石狮市实地考察,详尽了解明清期
间两岸民间贸易的历史渊源、贸易方式、郊商遗迹等情况,破解此前在台湾鹿港发现的“郊商文书”。

  郊商文书惊现台湾

  据刘序枫副研究员介绍,台湾“中央研究院”于一九九三年七月成立“台湾史研究所筹备处”。该筹备处常年重视民间土地契约文书与各种非官方资料的采集,设立“古文书室”,目前已搜集两万余件文书档案和图片资料。

  此前,该筹备处研究人员曾前往台湾鹿港开展田野调查,重点采集“蚶江鹿港对渡”与郊商的资料。他们发现光绪年间(一八七五至一九0八年)鹿港从事大米贸易的行郊中,以祖籍晋江的许志湖家族开创的“春盛号”和“谦和号”最有名气,许姓家族盛极一时。自从台湾沦陷于日本殖民之手后,台湾民族工商业备受摧残,许姓家族逐渐衰落。

  然而,台湾史研究所筹备处在文献征集中,意外发现一宗与许志湖家族有关的文书共九十余件。资料表明,台湾沦陷后,许志湖家族部分人员迁回晋江,并在石狮永宁开设“新有益”商行,继续从事大米贸易。许家与台湾亲戚之间往来的书信、贸易账单均出现在此次发现的文书中,成为“蚶江鹿港对渡”新的历史见证,具有重大历史价值。

  石狮“行郊”横空出世

  自古以来,闽、台民间贸易来往密切,清政府于乾隆四十九年(公元一七八四年)正式批准石狮蚶江与台湾鹿港对渡,从而奠定了福建石狮在对台贸易中的核心地位。为了适应两地贸易迅猛发展的需要,雍正年间石狮的行郊组织便横空出世。

  所谓的“行”,指的是商行。“郊”,则指类似同业公会性质的组织。设在石狮,专门与台湾鹿港贸易的称为“鹿港郊”;设在台湾,与蚶江、永宁、深沪、崇武等地贸易的称为“泉郊”;与厦门等地贸易的称为“厦郊”。

  在“三郊”全盛时期,仅台湾鹿港便有“泉郊”二百余家,“厦郊”约一百家。这些行郊一般具有地域性、行业性和家族性的特征,它们是闽、台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新形式,也成为当年闽台贸易高度繁荣的标志。

   郊商遗迹引起关注

  台湾学者一行饶有兴趣地听取了石狮市博物馆研究人员的介绍,还不时对古街遗留下来的古厝进行拍照。刘序枫先生说,漫步永宁古街如同置身于鹿港的古街巷,他还说,鹿港也有一条老街,名字就叫“永宁街”,从中可见证两地的血脉亲缘。

  在政协文史委员李显扬先生的帮助下,考察组一行最终找到了“东益号”郊商古大厝。据李显扬先生介绍,“东益号”系永宁高姓郊商创办,主要从事大米贸易,全盛时期在永宁下营一带建造古大厝三幢。在古厝中,记者发现大厝由于长期闲置,已显得残破不堪。但古厝上精美的图案、流畅的线条,及其建筑规模,仍令人惊叹不已。

  台湾学者林玉茹博士表示,能在永宁发现“东益号”郊商古厝,是此次考察的重大收获,对于破解许姓郊商文书具有重要意义。(完)

  相关专题:海峡两岸专题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