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某研究局“高大空间军事工程辐射供暖”攻关纪实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05月12日 10:13 解放军报

  冬去春来,工作在“三北”寒冷地区大型厂房、洞库里的官兵们会心地笑了,这年冬天,他们终于摆脱了寒冷的折磨,在温暖的工作环境中完成了维修保障任务。空军工程设计研究局实施的“高大空间军事工程辐射供暖”项目,解决了多年来高大空间军事工程的供暖难题。这里,我们特刊发此文,以使广大读者了解该项目实施背后的故事。   ———编辑

  记得小时候经常唱一首名为《种太阳》的儿歌,希望长大以后能播种太阳,把种出
的太阳挂在冬天,让每一个角落都变得温暖。如今,空军工程设计研究局真的使这个像童话一般美好的愿望变成了现实,把“太阳”种在了“三北”地区的战鹰维修厂房、洞库。

  立项:缘起飞机“晒太阳”

  那年冬天,空军工程设计研究局的专家们到某飞行学院推广“小区供暖节能控制系统”时发现:遇到阳光明媚的日子,这个学院的机务人员就把一架架战鹰拖到机库外面检查维护。天气如此寒冷,为什么要在库外工作呢?通过了解才知道,由于机库内的温度过低,供暖设备在较大空间内“力不从心”,赶上晴天的时候,室外温度要比室内温度稍高一些,所以才把飞机拖出来“晒太阳”。不知不觉中“晒飞机”成了一种习惯。

  该局随即成立了调研小组,深入到“三北”地区的飞机定检厂、航空兵场站进行实地考察。调查发现,长期以来,我军高大空间军事工程一般采用的是传统对流采暖系统。然而,这种传统的供热系统不仅热效率低,而且维修量大,热损相当严重,其温度根本无法满足高大空间军事工程的供暖需求,就是效果最好的也只是将室内温度维持在五六摄氏度,严重影响了部队正常的机务维护。

  此前,有人曾尝试着采用蒸汽辐射板采暖系统和暖风机这两种供暖方式,但因为始终摆脱不了用锅炉作热源的方法,不能让温度保持恒定,蒸汽辐射板采暖系统的热气层集聚在上方10米以上,官兵们根本感觉不到一丝暖气,使用暖风机,也由于温度太低,吹到身上已经变成凉风了。

  科研人员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发达国家的重要高大空间场所,采用的是一种仿照太阳辐射原理发明的“柔强辐射供暖系统”。这种技术,是利用可燃气体(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经过发生器后,转化为能量集中且热效应显著的热射线———红外线,它有辐射强度和温度双重作用,可以营造符合人体散热要求的热状态。经过反复考察论证,科研人员一致认为这套设备在我国同样适用。因此,该局确立了“高大空间军事工程辐射供暖国产化研究”课题。

  攻关:三年苦战终有果

  担负这项技术研究的攻关小组,是由5名暖通专家组成。3年多里有多少个不眠之夜,恐怕他们自己也记不清楚了,但最令这些专家们记忆犹新的不是攻关的艰苦过程,而是寻找实验合作伙伴的艰难。由于这是一项大家都没见过的技术,无法预测它的前景,谁也不敢轻易合作。仅加工“真空泵”的实验样机一项,他们几乎跑遍了京城所有的风机制造厂,几经辗转终于谈成了一家合作公司。真空泵是整个实验项目的重要环节,根据我军大型设施的实际情况,必须将其设计得既能在风量、风压等方面达到标准,又能将能耗降为最低,一般情况下要通过10余次对比实验,对风机的形状、叶片的角度、外壳的形式不断完善后才能逐步实现。

  2001年寒冬,在测试“高大空间军事工程辐射供暖”系统的实际性能时,几名测试人员把自己锁在大型飞机维修库里,一关就是24个小时。为了保证测试温度差的精确性,一昼夜里,他们每隔一个小时作一次温度记录。功夫不负有心人,测试结果表明,他们经过3年艰苦攻关研究的项目,不仅高效节能,而且安全舒适、操作方便。

  推广:科技之花送温暖

  尽管这项技术的成功,受到了国内专家们的高度赞扬。但要尽快在部队大面积推广使用,使它及时转化为保障力,却使攻关小组的同志们费尽了周折。由于传统的供暖方式不理想,驻寒区部队基本上都经历了不断改造管道,不断加大锅炉功率,钱没有少花,劲没有少费,可效果都不明显的过程。久而久之,部队对供暖设备更新失去了信心,再也不愿意浪费资金和精力了。

  看着1000多个日夜的心血不能推广应用,专家们心急如焚。抱着决不能让科研成果束之高阁的决心,他们踏上了为成果找“婆家”的艰苦历程。他们带着详尽的理论依据、可靠的实验和测试结果奔波于“三北”地区,耐心地为官兵讲解,好不容易说服了某场站同意试用一下。这个场站的官兵没有想到,供暖设备能如此简单和现代化。没有横七竖八的管道,自动控制系统只是一个比笔记本电脑略大一点、液晶显示的柜式机器,系统还被人性化地设计为中文显示,开关设备和调节室内温度只需按一下钮就可以完成了。辐射管就像是平时用的日光灯管一样吊在厂房的空中,它利用真空负压装置,通过发生器把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贯穿全身,再通过经特殊处理的涂层,产生类似太阳红外线的热能辐射波,直接加热人和物体,不仅舒适,而且避免了传统供暖的中间消耗。维护人员减少了90%,初投资减少了24万元,室内温度却提升了15℃左右,大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随后,我军某飞机维修库也采用了这套新的供暖设备。当有人问起这种设备效果如何时,一个战士竖着大拇指说:“自从用了这项技术以后,我们可以自己控制温度,白天把温度设在22℃左右,就像在头顶安了个太阳暖融融的,一点冬天的感觉都没有,再也不用穿着大衣干活了,晚上我们把温度调在5℃,保持战机正常需要就行了。”

  随着这项技术逐步推广和荣膺全军科技进步奖,驻“三北”地区的不少单位都慕名而来,主动要求将这种“人造太阳”种在他们的库房里。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推 荐 专 题
《轻兵器》专区
《环球飞行》专区
《坦克装甲车辆》
台湾军力专题
俄罗斯核军演
黑鹰坠落专题
JL9首飞专题
蓝岭访沪专题
俄罗斯核军演
黑鹰坠落专题
美国X战机计划
国际反恐专题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