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国际论坛:中国该支持“人道主义干涉”吗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05月10日 17:23 环球时报

  ●“人道主义”是高尚的。但人道主义“国际干涉”就需要警惕。强国欺负弱小国家,是“国际社会”的通行法则,而且从来都是在冠冕堂皇的理由下进行的

  ●人道主义干涉很可能成为少数强国推行新帝国主义的口实,成为推翻某些大国不喜欢的政权的口实

  ●不是谁号称代表“国际社会”,把自己的对外行动贴上“人道主义”标签,中国就必须服从谁。也正因为如此,这种原则体现了中国对国际正义的强烈责任感

  “国际人道主义干涉”成为当代世界政治的时髦名词,常为信奉“国际社会”一词的人津津乐道,西方国家也热衷于宣扬。正因为如此,有些西方学者指责中国不积极支持美国发动的国际人道主义干涉,说中国不肯承担一个大国应当承担的责任。他们认为,中国不积极支持国际人道主义干涉,原因在于中国抱残守缺,把“主权”看得太重,而且特别担心西方干涉自己内部的“人道主义”问题。

  “人道主义”是高尚的。但人道主义“国际干涉”就需要警惕。强国欺负弱小国家,是“国际社会”的通行法则,而且从来都是在冠冕堂皇的理由下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就是这样,今天并没有什么改变。中国今天依然算不上强大,有的强国还想欺负我们。所以,我国没有理由不警惕“国际人道主义干涉”,不能因为别人祭起一面冠冕堂皇的旗子,就必须随后跟上。

  “国际人道主义干涉”,其前提应该是,那种“国际干涉”的确是“人道主义”的,能够缓解大规模人道灾难。然而,这样的国际人道主义干涉会遇到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什么是外部世界可以、能够、而且应该进行干涉的“人道灾难”?人道灾难指的是大规模平民死亡及流离失所,而且当事国的政府丧失了控制局面的能力。国际干涉需要正当性。原则上说,我们需要透明的、各国能接受的标准,以区分人道灾难与国内战争和国内冲突。内战和国内冲突可能导致人道灾难,却未必是不可自主控制的,比如俄罗斯之于车臣。内战和内部冲突为外部强国“拉偏架”提供上好的机会。美国内战是19世纪最血腥的战争,却未必是人道灾难。当时美国政府非常反对英国的“国际人道主义干涉”,因为英国是来“拉偏架”的。

  第二,谁来决定是否满足国际干涉标准?许多穷国、弱国的政治体制不成熟,内部社会频繁出现麻烦。然而,不能任由一个或者几个强国把自己进行的对外战争随便贴上“人道主义”标签,然后就迫使其他国家予以支持。人道主义干涉很可能成为少数强国推行新帝国主义的口实,成为推翻某些大国不喜欢的政权的口实。北约,特别是美国,在前南斯拉夫进行“人道主义”干涉,显然是出于政治目的。而当年卢旺达明显需要人道主义干涉,但在联合国得到大多数国家支持的干涉提议却被美国否决了。

  第三,谁来决定采用什么手段进行干涉?原则上说,应当由国际组织按照一定的程序,依照既定的人道主义目的,来决定干涉的手段。而今,一些以人道主义名义进行的干涉,已经成为制造人道灾难的罪魁祸首。北约在前南斯拉夫境内进行的干涉是个典型。在科索沃干涉之前,那里有国内冲突,但远没到失控的地步,连内战都算不上。大规模的难民流离失所,是在北约发动轰炸之后才发生的。北约采取了什么手段进行“人道主义干涉”?轰炸民用设施,断绝民用水、电,使用大量贫铀弹进行环境战,炸毁当地化工厂进行实际上的化学战,炸毁生物工厂进行实际上的生物战,炸毁医院、学校、新闻通讯设施,还以“附带伤亡”的名义炸死了大量平民。美国官方明确声称,只管炸,不管重建。

  “国际干涉”在那里制造了一场人道大灾难,七八年后的今天,还不能恢复。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原则上支持国际人道主义行动,但要求有透明统一的标准,要求有公正的国际机构和程序来决定干预标准,而且要求人道主义干涉的手段必须服从人道主义目的。在这样的要求得到满足之前,中国只能对每一个干涉案例做出独立自主的决断。笔者认为,这三条要求是维护国际人道主义干涉之正义性的基本保障。正因为如此,不是谁号称代表“国际社会”,把自己的对外行动贴上“人道主义”标签,中国就必须服从谁。也正因为如此,这种原则体现了中国对国际正义的强烈责任感。(作者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作者:潘维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推 荐 专 题
《轻兵器》专区
《环球飞行》专区
《坦克装甲车辆》
台湾军力专题
俄罗斯核军演
黑鹰坠落专题
JL9首飞专题
蓝岭访沪专题
俄罗斯核军演
黑鹰坠落专题
美国X战机计划
国际反恐专题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