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评论:新军事革命赋予军事研究与实践的逻辑观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04月23日 09:02 解放军报

  王新

  不理解时代,就不能理解战争。我们只有站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潮头看军事、看战争演进,才能认清其流向,看清其大势。"新军事革命,实质上是一场军事信息化革命。"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新军事变革从自发走向自觉。可以说,海湾战争虽然还带有机械化战争的诸多特征,但已经开始显露出信息化战争的曙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
拉克战争,都一次次检验着新军事变革的成果,留下了一步步向信息化战争迈进的脚印。新军事革命在促使战争形态变化的同时,也赋予了军事研究与实践顺应战争形态变化不可违逆的逻辑观念。

  一、战略研究与决策的逻辑观

  马汉的"海权"理论,杜黑的"制空权"理论,富勒的"机械化战争"理论,鲁登道夫的"总体战"理论,古德里安的"闪击战"理论,图哈切夫斯基的"大纵深作战"理论等等,都是工业时代的军事革命所"催化"的军事理论。核武器及远程投射工具的出现,使传统的战略思维方式、战略思想、战略理论体系受到极大的震动,由此出现了"核战略"这一崭新的理论。以信息技术为本质和核心的新军事革命为新军事战略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同时也确立了军事研究与实践的逻辑观念。

  战略选择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出发点。信息战让人谈虎色变,信息技术的威慑作用大大增强。遏制战争爆发,"不战而屈人之兵"成为战略决策者追求的最佳目标。即使在战争不可避免的形势下,所追求的战略目标也不再限于攻城掠地,不再强求彻底的军事胜利,而是把战略目标定在有限的国家利益范围内。因此,夺取综合性的战略优势,获得广阔的战略空间和决策的自由权,成为信息时代最佳的战略选择。

  战略重点以获取信息优势为入手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军事战略关注的重点是全面核战争,随着非核高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国际战略形势的发展变化,各国军事战略的重点纷纷转向对付核威慑条件下的常规战争。海湾战争后,世人看到了一种在核威慑条件下,以情报战、电子战、导弹战、计算机病毒战,以及C3I系统对抗为基本特点的信息战争,看到了夺取信息优势成战略全局的极端重要性。

  战略运作以全维时空为考量基点。历史上每一次军事技术进步,都开辟了新的作战领域,使战略对抗的范围相应扩大。信息技术应用于战争以后引起的军事革命,使有形的战场空间延伸到了无形的战场空间。现代战争的战场已扩大到了陆、海、空、天、电磁五维空间,战略空间立体性和多样性的特征更加明显,军事力量实际可以控制的与国家利益有关的地理范围扩大,军事战略中传统的地理边疆概念发生了变化,这表明军事战略所关注的空间大大拓展。

  战略手段以高效灵活为基准点。大量高新技术兵器的出现,为战略提供了更多的物质技术手段。精确制导武器、先进的探测设备和实时的指挥控制系统结合起来,不仅能提高打击的速度和精度,而且能实现有选择的杀伤。一批新概念武器已经或即将面世,其作用机理和功能与传统武器有很大不同,不依靠火力打击就能瘫痪敌作战系统、削弱敌作战能力。所以战略指导者对战略手段的选择较比任何一个时期灵活度更大,效能更高。

  战略力量运用以择优为着眼点。过去,一些军事大国参与地区冲突,往往需要大量地面部队介入。现在,不用或少用地面力量,主要使用空中力量和部署在远离目标的海上或陆地上的远程精确制导武器,就可对敌全纵深的战略目标实施"脚不沾地"的立体打击,在战略上实现"脱离接触,间接打击"。拥有信息技术优势的国家甚至只需使用"软杀伤"手段,就可以扰乱对方的战略信息系统,达到一定的军事、政治、经济目的。使用这种打击手段,既能减少附带伤害和政治影响,又能大大减少己方的物资消耗。因此,在新的军事革命中,谁领先一步,取得了优势,谁就具备了夺取战略主动权的物质条件。

  二、作战思想研究与运用的逻辑观

  新军事变革对作战思想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围绕着"制信息权"的争夺,作战思想的研究与运用,也形成了规范和指导性的逻辑观念。

  从扩大处研究与运筹。新军事革命促成了战争内涵的扩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打赢战争的要求更高。在农业时代,只需消灭敌武装部队,就可打赢战争。在工业时代,除了消灭敌国军队外,还要摧毁其军事设施的工业基础。在信息时代,不仅要消灭敌国进行战争的"物质基础",还要控制和摧毁敌信息系统,而且首要打击目标就是该系统。第二,战争范围拓宽,使战争扩大到外层空间。这主要是因为进行信息战的重要系统--空间监视、定位、导航、通信系统就部署在那里。

  从短暂处考量与谋划。由新军事革命催生的信息战争的持续时间是短暂的,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打击手段精度高,而且打击的目标又是敌军"大脑"等要害部位,因而可迫其很快就范。另一方面是,在信息时代比在工业时代,交战双方追求的战争目标更有限,不是彻底降服或消灭对方,而是达成有限的政治目的。

  从一体化处探究与决策。由于信息的流动加快,且不受军种和时空的限制,作战的一体化程度是空前的。首先,陆、海、空、天战将高度一体化。这不仅表现在大规模交战中,在小规模武装冲突中也是如此。第二,军种作战的界线将不易区分。比如,摧毁对方坦克的兵器,可能不是已方的坦克,而是已方海军潜艇发射的"智能"导弹。第三,战区作战行动将联为一体,信息时代的部队能实时掌握信息,昼夜快速机动,因而将使"工业时代发展起来的分散实施的战役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在整个战区实施的一体化作战行动"。第四,战略级、战役级、战术级作战的界限将模糊不清。由于信息化兵器为迅速达成战争目的提供了有效手段,不动用大部队,有时也可达成战略、战役目标。

  从质量处变通与使用。信息化战争中集中兵力的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于精确打击兵器和隐形兵器的使用,将使集中兵力以达成战役乃至战略目标成为可能,因而集中兵力的重点将由战术级向战役级和战略级转化;由主要集中人员变为主要集中火力和信息,由主要集中兵力兵器的数量变为主要集中其质量。集中兵力将更加迅速、准确,而且往往在运动中进行。

  三、军队组织结构研究与编建的逻辑观

  工业时代的战争,要求以"火力杀伤系统"为基础确定军队结构,信息时代的战争,则要求以"信息为基础"组建部队。基础变了,军队的体制编制也必然发生重大变化。托夫勒指出,在信息时代,"打赢战争要靠军队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因此军队规模将缩小"。

  构成比例是研究与编建的初始点。为了适应打信息战的要求,军队内部构成的变化将呈现下述趋势:在陆、海、空三军兵力的对比上,陆军兵力所占比便将下降,海、空军兵力比例将上升;在保障部队中,技术保障兵力将增加,勤务保障兵力将减少;在轻型与重部队的对比上,轻型部队的比例将上升,重型部队的比例将下降;在官兵比例上,军官的份额将增大,士兵的份额将缩小;在军官的构成上,技术军官的比例将增大,指挥与一般参谋军官的比例将缩小。另外,还可能出现新的军兵种,如天军、计算机兵等。为了顺应信息化战争的需要,军队组织结构的研究与编建,首先要搭建起科学的构成比例框架。

  "三化"建设是研究与编建的入手点。信息化战争赋予军队编制的基本特征是:机动灵活,便于指挥、控制、便于信息流动;装备轻,便于部署;战斗力强、指挥层次少,指挥人员多能,指挥机构精干。小型化、一体化、多能化是研究与编建的首要取向。

  部队小型化。一是各级部队的兵力将减少,二是各级部队的地位和作用将有显著提高。部队编成一体化,是指部队的合成化程度将由兵种合成向军种合成过渡。部队多能化。要求各级部队从编成上适用在各种作战条件下,在各种强度的战争中,遂行多种作战任务,其中包括实施"非战争行动"。而且,陆、海、空军的作战部队,还可能打破传统的军种作战界限,实施其他军种的作战行动,即地面部队实施海战、空战,海、空军部队实施地面作战等。

  四、武器装备研究与建设的逻辑观

  当今世界新军事革命、新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个显著标志是武器装备升级换代的速度陡升。各主要军事强国为抢夺未来战争的制高点,纷纷加快了以信息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步伐,形成了以高技术武器装备为核心的竞争态势。透视近几场局部战争,人们不难看到武器装备的研究与建设的逻辑观念。

  把"一体化"作为研制与配备的总揽。以往,评价一支军队是否现代化,往往是从这支军队拥有多少飞机、坦克、火炮和军舰等武器装备来衡量。而如今的评价标准,则是这支军队的武器装备体系之间整体能力,单件武器装备和单个战斗单元是否实现横向联结,形成一体,具有通用性和联动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国防部制定一系列国防科学发展战略和科学技术计划,把武器装备"一体化"摆到战略层次,给予最优先的保障。美《21世纪部队计划》规定,陆军的现役主要武器平台2015年前后将被淘汰。目前,美军第一代装备已全部淘汰,第三代装备的比例,海军达90%以上,陆军达52%,第四代、第五代装备也在积极发展之中,预计至2020年前后,美军的主战武器装备将全部实现"一体化"。据报道,美陆军计划从2004-2009年投资220亿美元,开发"LINK-18"系统,将未来士兵与空中、地面平台和传感器联结在一起。俄罗斯把研究自己的"一体化"武器装备,作为武装力量建设特别优先的任务。英、法、德、意等北约成员国以发展武器装备"一体化"为契机,全面提高北约成员国的信息作战能力。亚洲一些国家也在积极创造条件启动和实施武器装备"一体化"建设。

  把"智能化"作为研究与开发的着眼和归宿。随着计算机及其智能因素向武器装备中渗透,使越来越多的武器装备具有较高的智能化特征。就精确制导武器而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对目标的发现和摧毁,并做到首发命中击毁目标,仅靠人工引导是不现实的,必须使制导武器具有人工智能。与精确制导武器相比,智能化制导武器是一种"会思考"的武器系统。可以"有意识"地自主搜索、发现、识别、攻击高价值目标的能力,还能够区分不同目标及其型号,筛选、判断和有选择地攻击敌方目标的薄弱环节和易损部位,实现命中点的选择,达到命中即杀伤的效果,有的还具有辨别自然语言的能力。据数据统计分析:装有智能系统的制导武器,在战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弹药的命中精度将提高3倍。在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所用的90%炸弹都是所谓的"智能炸弹"。除此之外,无人作战系统,作战模拟系统等都离不开"智能化"。

  把"多元多能"作为制造和使用的首要考量。信息化弹药花样翻新,目前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精确制导武器已达700多种;电子战武器系统层出不穷,目前,电子战武器装备把多种电子战手段有机结合成一个多平台综合、多功能综合和多频段综合的电子战系统、无人电子侦察机、电子干扰无人机、诱饵无人机不断升级换代;新机理信息作战武器名目繁多,像计算机病毒武器、计算机黑客进攻武器、人工智能和思维控制武器、网络探测和网络侦听系统;网络软杀伤攻击系统和网络硬杀伤武器。

  五、把"多途径并举"作为研究与发展第一要则

  纵观世界各国的信息作战武器装备发展历程,由于国情军情不同,大都遵从这样一种逻辑观念:通过自主研制、外购和挖潜改造等途径并举来提升武器装备整体的信息化水平。

  以自主研制为本。即依托国家科技基础平台发展,坚持依靠科技全面推进军事力量的发展,把军用和民用技术力量集中起来重点攻关,围绕遥感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等关键性的技术和精确制导武器系统、电子战武器系统以及作为中枢神经的C4I系统(即通信、指挥、控制、计算机和情报)等关键性的信息武器进行自主研制,确保武器装备的可靠性和保密性。

  以外购加速。主要是从发达国家引进成套军事装备和技术,以满足本国军事需求。这种军事装备发展模式的最大优势,就是形成战斗力快,能在短时间内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以挖潜改造促进。对转型期内的传统武器装备,在国家统一规划和计划下,依据军事需求,运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改善武器装备的性能,实现信息技术和主战武器的融合与重组,以较少的经费投入,和快捷的方法提高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水平。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推 荐 专 题
《轻兵器》专区
《环球飞行》专区
《坦克装甲车辆》
台湾军力专题
俄罗斯核军演
黑鹰坠落专题
JL9首飞专题
蓝岭访沪专题
俄罗斯核军演
黑鹰坠落专题
美国X战机计划
国际反恐专题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