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凤凰战地女记者隗静抢车进入伊拉克 没上人身险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04月04日 16:52 北京娱乐信报

  隗静是凤凰卫视的一名记者,而她也是全球华人记者中惟一获准随美军采访伊拉克战争的女记者。这位战地女记者的战地日记,以女性独有细腻的笔触描述了伊拉克战争。后天,隗静就要来到北京,为她的这本书签售。

  战地记者没有人身保险

  2003年3月4日星期二

  飞往阿姆斯特丹的航班上

  摸爬滚打地上了飞机,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我把头靠在椅子背上,闭着眼回忆过去的几个月。

  2002年12月,我收到了华盛顿外国记者中心发来的报名表,说媒体可以自愿参加随军行动。但只有经过“严格挑选”的媒体,才能获得随军资格。我想,去亲自游说才有一线希望。

  美国国防部公共事务处的布莱尔少校是主管随军报名的关键人物。经朋友介绍,我直接来到他办公桌前,这名陆军军官正对着电话机说,“把你的名字和社会保险号码电邮给我,让我想想办法。但是我真的什么都不能保证。”

  我生怕他会给我同样的答复。而他挂上了电话后,给我的就是同样的答复。

  “你现在有没有一分钟?就一分钟。”他看看表,点头说:“就一分钟。”“我听说,你们会限制反战国家的记者随军,是真的吗?”我问。“谁说的?不对。我们在筛选过程中有许多不同的标准。”“你知道吗?凤凰卫视是向13亿中国人播放的电视台。中国政府和许多中国人反对你们对伊拉克开战,是因为他们认为你们没有足够的理由和证据发起战争。但是,如果你们真的进入伊拉克,”我顿了一下,“如果在你们找到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时候,有我们的电视画面作证,那不是很有说服力吗?”“是。”他点点头。“所以,帮我们找一个比较好的随军单位。”

  2月14日,情人节那天,我接到了获准随军采访的通知。

  3月3日,是我们出发之前的最后一天。我和萧燕接到凤凰卫视美洲台买不到战地人身保险的通知,说是保险公司都觉得,在战地采访的风险太大,不愿充当这种“冤大头”。我们的选择是,要么去冒险,万一出事按“工伤事故”处理;要么就放弃。

  “唉,听天由命吧。”我们没时间多想,就在公司标明“不负责保险赔偿”的备忘录上签了字。

  抢车进入伊拉克

  2003年3月26日星期三

  伊拉克萨扶湾

  5点多起床,因为是去伊拉克,我还穿上了防弹衣,拿着头盔,全副武装。接近中午12点,一位负责人把大家分配到不同的车上。我和萧燕虽然最早到却没有车。我第一次慌了阵脚,我不能错过第一次进入伊拉克的机会!

  突然间,看到两三个志愿者正分别登上两辆救护车。我赶忙叫了萧燕上了另一辆车,里面坐着一个小伙子,我一边说我们是记者一边往车上爬。几秒钟之内,救护车里已经塞进七八个记者。几经周折,包括半路上被科威特军警赶下救护车、站在零公里边境等着再搭车,我和萧燕终于坐车跨过了科伊边境的联合国非军事区,进入美军把守的伊拉克边境小镇萨扶湾。

  这是一个坐落在沙漠中的穷困村落,远远地可以看到一片低矮的土坯房。车队缓缓前进,几乎是试探性的,这是自1991年的海湾战争以来,科威特人第一次有组织地进入伊拉克。

  我坐的车里异样地安静,没一个人讲话。在快要停车时,车窗外的嘈杂声打破了沉默,原来是闻讯而来的村民组织起一场小型示威,向科威特人和外国记者们喊:“萨达姆好!不要美国人!”

  自从下车的一刻开始,我的眼中、耳中就浸满了第一次见到伊拉克人的样子和声音。许多许多的男人、许多许多布满灰尘的旧长袍、许多许多愤怒的阿拉伯语……

  在发放救援物资的卡车边,拥挤不堪。没有组织,没有秩序,年轻的男人推搡着爬上卡车,把一箱箱食品搬下来堆在路边;年长的或年幼的就负责看管,让力气大的再回去抢。惟一欣慰的是,看到小孩子大眼睛里闪烁着无限的快乐。

  我希望了解伊拉克人对这场战争、对萨达姆的真实看法。可因为大多数人不懂英语而十分困难。他们的感想也非常令人困惑:一半的人说萨达姆好,另一半说不好;比较统一的是对美国的看法,不希望美国占领伊拉克。

  可能是女记者不多的缘故,我被一群十几岁的男孩子围住,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害羞地比划着,问能不能吻我的脸颊,我欣然低下头。他的脸上顿时浮现出一个腼腆的、满足的微笑。这下可在他的伙伴们中造成了轰动,一会儿又来了第二个、第三个。这时我开始摇头拒绝。可是至此我已经被一群男孩子团团围住……我严肃起来,却走不出包围圈,幸好《环球时报》的胡锡进把我拉出人群。

  顺利进入巴格达

  2003年4月13日星期日

  巴格达萨达姆国际机场

  我们把看到的最新情况做成一条新闻传回香港。从纳西里耶到巴格达的车程只有五六个小时,我抵不住诱惑,和萧燕商量抓紧时间去巴格达。我们的车在欧广联同事们惊诧和几乎是敬佩的目光中开上了去巴格达的公路。所有的人都叮嘱说:“一定要在天黑之前进入巴格达!”因为抢劫和零星交火一般都发生在天黑以后。

  下午3点左右出发,沿途不时看到打着白色、黑色或绿色旗子徒步跋涉的男人。起初还以为是自动解甲归田的伊拉克逃兵,后来才知道他们是赶着去圣城卡尔巴拉朝拜的什叶派穆斯林。在萨达姆的统治下,什叶派穆斯林是不能像逊尼派一样到卡尔巴拉朝拜的。

  在一段僻静的公路上,远远地看到一辆美军的悍马,后面跟着一辆破旧不堪的公共汽车,车窗上都缠着铁丝网,里面满满地挤着一车衣衫破烂的伊拉克人。他们的面容消瘦,表情无奈,有的双手扒住铁丝网好像希望能够爬出来。“是战俘!”我和萧燕半天才反应过来,可是再想拍摄已经太晚。

  我们按照地图上的标记和依然准确的伊拉克路标一路向巴格达推进,傍晚时分已经到了巴格达的南郊。越是接近巴格达,战争的痕迹就越是明显。道路两旁不时看到被炸毁的军车、大炮、坦克,甚至有直升机。有的路段上还留着被烧焦的军车和残余的灰烬,地面上留下大片焦土和重型战车轧出的车辙。

  在巴格达城外碰到一支进城驻防的坦克部队。我在一片轰隆声中看着一辆辆坦克从身边开过,有的机枪手的上身探出车外,紧张地注视着周围的动向。日落后天色很快暗了下来。晚上8点多,我们来到一座拱形大门前,旁边的路标上赫然写着:巴格达。我不敢相信自己就这样站在了历史面前。(北京娱乐信报记者李英/整理)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