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长城的另一面:“伟大”意义值得商榷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04月03日 12:31 中新社网站

  长城,在中国人的心里,不仅是古代一个伟大的工程,还是一种精神的象徵。查《现代汉语词典》,长城“指万里长城,也用来比喻坚强雄厚的力量、不可逾越的障碍等: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长城给予国人的那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及普遍的认同感,超出了一般人的想像。

  所以,当中国第一个太空人杨利伟从太空旅行回来后说,“我没有看到长城”,不
仅惹来争议,更让好些国人感到窝心。不知道杨利伟上太空之前,有没有人交代给他从太空看长城的任务。不过,但凡是中国人遨游太空,即使没有这个任务,差不多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想要印证一下。毕竟很早就听外国太空人说,从太空看地球,唯一能看到的人工建筑,就是中国的长城。长期以来,我们把这当作中华民族的骄傲而自豪,包括用来教育下一代。还好,新加坡的一家报纸三月十四日报道,美国资深宇航员吉恩.塞尔南坚持说,在外太空能够用肉眼看见中国的长城!要从教科书上删去这一说法的,要三思而后行了!

  纯科学验证不易

  塞尔南负责过阿波罗十七号登月计划,是目前为止最后一个在月球表面行走的人。他对新加坡的《星期日海峡时报》说,他从地球轨道上看见了长城,尽管他在月球上时并不能做到这一点。报道还说,塞尔南最近在新加坡举行的亚洲航空展览会上说:“在高度为一百六十公里至三百二十公里的地球轨道上,中国的长城的确是肉眼看得见的。”这下争议更是沸沸扬扬了。看来,要平息这场争论,光是站在地球上显然解决不了问题,最好的办法是:要么委托下一次上太空的老外帮我们印证一下,要么等神舟六号飞船上天的时候,把这当作一个任务交给太空人。

  不过,即使如此,这事儿还是比较玄。除了委托老外或作为任务交给咱们自己的太空人完成,不一定有可行性之外,从太空看长城这个命题本身,还有许多不确定性。试想想:即使是太空人可以专门来做这件事,那么,从太空的哪个位置看长城,才算太空?地球有自转和公转,有白天和黑夜,太空船背对著地球上长城所在方位的时候,以及即使是对著地球上长城这一面,但地球上是黑夜的时候,光用肉眼恐怕看不到;另外,在太空用太空望远镜看算不算?何况太空人在太空来去匆匆,没有看到长城并不等於不能看到;用纯科学的方法作理论上的验证似乎也不那么容易。要有一个科学的又能让人们能普遍接受的结论,殊不容易。

  “伟大”意义值得商榷

  长城,是中国一个跨二十多个世纪的大工程。我们现在所说的长城,通常是指秦始皇从西元前二一四年起修筑的,一直修到明朝,延续不断修筑了两千多年,总计长度达五万多千米,可谓“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早在几百年前就与古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一九八七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由长城激发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完全可以理解。不过同时,我们也得清醒地认识到:长城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项工程,其本身的意义,仅用“伟大”来概括不一定完整,有些方面甚至还值得商榷。

  比如,作为一项浩大工程,充满血泪。修筑长城的工程巨大惊人,仅以明代修筑的长城估算,需用砖石五千万立方米,土方一亿五千万立方米。用来铺筑宽十米、厚三十五厘米的道路,可以绕地球两周有余。历代为修筑长城动用的劳动力数量更是惊人。据历史文献记载:秦代修长城除动用三十至五十万军队外,还徵用民夫四五十万人,多时达到一百五十万人。北齐为修长城一次徵发民夫一百八十万人。《隋史》中也有多次徵发民夫数万、数十万乃至百万人修长城的记载。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工程的残酷性可以想像,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多大的灾难,更是难以统计。历朝历代,哭长城的,绝不止一个秦代的孟姜女!统治者修长城的目的,现在也不宜过分宣扬,弄不好有伤民族感情。修筑长城,秦汉为拒匈奴,南北朝要防突厥、契丹,隋防突厥,辽、金防女真、蒙古……一直到明拒清人,不过是在华夏民族大家庭内,中原民族抵御北方民族的一个手段罢了。

  在中华民族走向大一统的过程中,长城承载著诸多不堪回首的往事。长城工程固然浩大,实际效用并不大。虽然既有通风报信的烽火台,又有用作攻防的城垛和瓮城之类,但建成后,长城的军事功能在战役中并没有发挥多大作用。对统治者来说,心理上的一种安慰比军事实用价值要大得多;事实也证明,修建了长城,并不就能高枕无忧了。清朝以来,长城基本上被废弃,渐成一条不连贯的残垣断壁,迄今如是。同是中国古代浩大又伟大的工程,都江堰、京杭大运河甫一建成,即惠及百姓,至今仍然发挥著实际的效用。从这个角度看,长城显然没有可比性。

  只能说明过去

  此外,还有人对修长城的战略理念也不赞成,把长城看作是束缚古代中国发展的桎梏。比如,有人认为,“长城的实质是卫国,修长城是消极的防御而非积极的进攻。这种消极防御的思想客观上起到了两个作用,一是外面的不要进来,二是里面的不要出去”。更有甚者,有人认为“中国修长城,以及在此基础建立起来的防卫而不主动进攻的思想,使中国在世界历史上失去了两次重要的发展机遇。第一次,在陆地上中国失去了向北方扩展的机会。第二次,在海上中国失去了成为世界航海大国的机遇”。凡此种种,莫衷一是。

  当然,我们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去责备古人。不管怎么说,长城成为现代中国的骄傲和象徵,举世公认。作为闻名世界的伟大工程,她也像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一样,只能说明过去,表明“我的祖先比你强”。这种精神胜利法,在现代社会,已经不能起什么作用了。

  长城是一个客观存在。她在国人心目中的伟大和崇高与否,和能否从太空看到,没有必然的关系。过多地纠缠於这种无谓的论争,怕是会贻笑大方的。与其如此,倒不如老老实实做好长城的旅游开发,造福於民,使之可以泽被后世,乃至万世。

  来源:香港文汇报;作者:斯雄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