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军事历史专区 > 正文

军史回眸:中国顾问团运筹帷幄 决胜奠边府战役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03月12日 12:52 环球时报

中国顾问团4位首长:(左起)梅嘉生、邓逸凡、罗贵波、韦国清。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越南人民军攻占奠边府。

  ●钱江

  

奠边府战役共歼灭法军1.6万人,击落击毁飞机62架,从根本上动摇了法国在印度支那的统治

  1953年秋,新任法国印度支那远征军司令纳瓦尔为扭转战局,于11月20日向越南西
北边境靠近老挝的奠边府盆地空降两个营共1827人,逐出越南守军。此后,法军继续向奠边府空投部队,前后共达1.6万人。奠边府战役的胜利推动了当时举行的日内瓦会议,使会议最终达成了实现印度支那和平的协议。

  绝妙战机出现1953年11月20日,法军空降奠边府的消息传到越北越南劳动党中央根据地时,中国军事顾问团团长韦国清、副团长梅嘉生和作战顾问茹夫一正在越军总部参加师以上干部会议,以确定未来旱季作战计划的实施方案。这次会议从19日持续到24日。

  “绝妙的战机出现了!”一个念头马上从中国军事顾问团团长韦国清脑海里跳了出来,副团长梅嘉生也几乎同时得出相同的结论。

  “这是一个好消息!”越军副总参谋长黄文泰也认为:“它意味着,我们已经成功地把6个营的法国伞兵从红河三角洲调动到了越西北,调到了奠边府。接下来,就应该把他们钉在奠边府,并且把更多的法军吸引过去。”

  越军总部会议立即改变议程,商讨奠边府战局。

  黄文泰事后回忆,当时的会议对法军作战动机提出了几种设想。因为越军已经占领了西北地区90%的地域,一种可能是法军要在西北守住莱州和奠边府,互为支援。另一种可能是法军将只守其中之一;如果只守一地,那么他们可能选中的是奠边府。再有一种可能是法军虚晃一枪,然后很快从这两处撤走,重演去年秋天法军固守西北盆地那产,在消耗越军后全部从空中撤走的故事。

  不管怎么设想,法军空降奠边府都是一个天大的错误。纳瓦尔将一个千载难逢的战机拱手托出,它至少说明,纳瓦尔若不是对越军新增添的重炮和高射炮力量毫无所知,就是估量得太低了。3个月前,西进的越军主力憋足劲要打那产,那产之敌却于8月间突然消失。眼下,越军手里有了中国装备的榴弹炮团和两个高射炮营,正好可以用来打奠边府。

  越军应该抓住天赐良机,迅速开向奠边府,实施重大战役。在这一点上,越军总司令武元甲、副总参谋长黄文泰和韦国清、梅嘉生、茹夫一想到一起了。

  问题仅仅在于,纳瓦尔占领奠边府要干什么?越军除了已经确定要开向越西北的两个半师3万余人,还要不要增添新的力量?

  韦国清、梅嘉生的警卫员刘焕成、周洪波发现,得知了法军占领奠边府的消息后,韦国清、梅嘉生、茹夫一显得相当兴奋,在办公室进进出出。韦国清住所的灯光一直亮到凌晨。韦国清的睡眠很不好,为了不打扰他休息,军事顾问团工作人员取消了早操。

  

中国顾问的思考

  韦国清在陈毅、粟裕统帅下的第三野战军中有“小诸葛”之称,他的睡眠之差也是很有名的。用他自己的话说:“一打起仗来,我几天几夜不眠是很平常的,经常是打完一个战役才有一个好觉。”所以,参谋人员在韦国清睡觉时因军情紧急而叫起他来都成了一个习惯,因为这时他们往往解救了正因无法入睡而苦恼的韦国清。

  来到越南的韦国清将全部身心投入了战场,不管身体情况如何,他总是置之不顾,工作起来不分昼夜。他深知,身为越军总顾问,这与他当年亲自率兵上阵有许多不同之处,他的思考更需周密,处理问题更要讲究方法。韦国清非常明白,在战争中,战役战术的制定和实施、武器装备的加强和完善固然重要,但是在战役决策过程中,指挥群体间的协调配合,或是分歧、龃龉,也会对战争进程产生深刻的影响。

  韦国清的信念非常坚定:越军应该直向西北与法军决战,为此必须取得武元甲的同意。梅嘉生完全支持韦国清的意见。

  韦国清很快接到了来自北京的回电,解放军总参谋部赞同越军主力去西北实施大战役的决心。胡志明主席也同意武元甲向他做的报告,他要求越军总军委拟订更详尽的计划,然后由越南劳动党中央政治局会议作最后决定。

  朝着敌人围过去11月23日,武元甲在各师师长参加的高级军事会议上就法军空降奠边府以后的军事行动作了部署,提出了冬春作战的总方针。

  武元甲首先分析了法军的动向:“敌军指挥官的目的,也许是想守住奠边府和莱州,但以奠边府为首要目标,莱州则是次要的守卫点。如果发现我军的威胁加大,他也许会从其中的一个据点撤兵去增援另一个。我们不知道他究竟重视哪一个,但估计就是奠边府。要是真的如此,他会在那里掘壕据守,或是从那里撤出。”

  武元甲惋惜地说,由于缺乏准确的情报,他一时无法判断法军动向,但是,他肯定地说:“如果法军撤走,他们就要丢失土地;如果向那里增援,则势必分散机动力量。至于究竟应该怎么办,法军也许还没有拿定主意,或者要依据我军的行动再作决定。”

  说到这里,武元甲充满了自信:“不管敌人的指挥部里再发生什么,敌军空降奠边府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千载难逢之机。敌人会发觉他已经进入了两难境地,往西北屯兵则分散了机动力量,不往那里去吧又怕丢了整个西北。”

  武元甲确定了这个冬春旱季作战的方针:“将西北作为主要战场”。他宣布:“我们的任务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在西北新解放区提高人民的政治觉悟,建立根据地,进一步分散敌人的力量,进而夺取上寮。”

  武元甲告诉大家,为了完成这个战役,总部决心调2—3个师向西北进发。

  “我军之一部要迅速向西北出动,防止莱州之敌撤走。如敌人撤退,则在途中将其消灭一部分。我军主力则布置其后,寻找战机。如果敌人向奠边府增援,我们也将调集更多的部队到西北去。”

  武元甲规定:“红河三角洲地区为次要战场。”要在红河三角洲吸引敌人的重兵集团,扰乱敌人的后方,伺机消灭小股敌人,发展游击根据地。

  方针既定,在武元甲讲话的次日,韦国清在会议上也讲了话。他指出,在中国革命的进程中,毛泽东曾长期经营中国西北的陕甘宁地区,在那里生活了13年,最后依托西北根据地夺取了全中国。他希望越军官兵以此为借鉴,充分重视即将在西北地区展开的重大战役。

  这次重要的军事会议与法军空降奠边府的时间正好重叠,对越军确定下一步战役的展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议开得很紧张,内容紧凑。参加会议的中国顾问茹夫一本来是每天记日记的,但是他参加这个会议的日记却是几天并在一起写的:“1953年11月21日至24日:5天来,主要参加友方作战会议,在会议中听取友方各部队汇报。这个会议,准备达一周,开会4天,个别交谈两天,共6天。主要解决了作战方向和作战方案(方向:西北和平原;方案:攻坚和运动战)。会议中和友方个别交谈了出发前的一些准备和中寮作战方案问题。会议期间敌情变化:奠边府敌突然空降4个营,其意图尚不能真正判明。”

  紧接着,越军总部在11月下旬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传达冬季作战计划。越军副总参谋长黄文泰亲率308师向西北地区移动。

  

运筹帷幄奠胜局

  在这段时间里,韦国清、梅嘉生特别注意集结在红河三角洲内的法军科尼集群的动向。他们关心,一旦越军主力西去,科尼会不会拼力进攻越军的中央根据地?为此,他们派军事顾问薛碧天前往靠近红河三角洲的游击根据地,与在那里主持工作的越军将领朱文晋会合,判断红河三角洲法军的动向。薛碧天认为在旱季到来之前,未见红河三角洲法军有较大行动的迹象。他带给韦国清的无疑是个好消息。

  解除了中央根据地的后顾之忧,越军316师于11月中旬首先向西北进军。

  316师出动之时,这个师的中国顾问空缺,韦国清急电总参谋部,要求尽快派出一名有朝鲜战场作战经验的师级顾问赶到越南,协助316师作战。根据韦国清的要求,解放军某师参谋长徐成功奉命入越担任316师顾问。

  韦国清、梅嘉生、茹夫一会同武元甲、黄文泰和越军作战局局长何文楼、副局长陈文光、杜德坚等人,制定了新的作战计划。韦国清与武元甲议定,调整作战计划,整个西北战役作战分两步走。先打莱州,再战奠边府。在进攻奠边府时,需要增调步兵和重炮兵、高射炮兵以及工兵。由于过度紧张,韦国清甚至在一次会议过程中发生虚脱,突然倒在地上,把军事顾问团团部的人吓得不轻。

  根据韦国清、梅嘉生的要求,在广西边境,为越军运送弹药的卡车日夜不绝;在云南南部,由中国援助的大批粮食集中起来,运往与莱州、奠边府最近的金平县境内囤积。

  12月6日,在胡志明主持下,越南劳动党政治局举行会议,武元甲作了《关于法军在奠边府空降后总军委的作战决心》的报告。罗贵波、韦国清列席了会议,对越军总军委的作战方案进行了审议。这次会议批准了总军委的作战决心和计划,并决定成立以武元甲为总指挥的西北战役前线指挥部,成立以政府副总理范文同为主席的“中央前线供给委员会”,以保障战役后勤。陈登宁受命全权负责西北前线的道路修筑和后勤供应。

  

奠边府战役及其意义

  从1953年12月起,越南人民军集中4个主力步兵师共4万多人,长途奔袭,将法军精锐部队1万余人包围在奠边府。随后,越军惟一的工兵炮兵师也赶到前线,重要的是,他们历尽艰辛,将中国援助的重型榴弹炮拉到奠边府战场。

  武元甲亲临前线指挥部,和以范文同为主席的“中央前线供给委员会”负责战役后勤保障。中国顾问团团长韦国清、副团长梅嘉生和越军作战局中国顾问茹夫一在奠边府前线协助指挥。中国军事顾问于步血、董仁、徐成功分别担任越军主力师308、312、316师顾问,协助师长指挥。中国顾问马达卫(后为原野)是越军炮兵顾问。在广西境内未完成集训的越军高射炮营亦赶往奠边府,中国高炮顾问甚至配属到了连一级单位。

  越军于1954年3月13日发起进攻。法军采用“添油战术”,不断向奠边府战场空投伞兵补充战场损失。5月7日,奠边府法军司令卡斯特里率部投降。此役共歼灭法军1.6万人,击落击毁飞机62架,使法军在印度支那的精锐兵力几乎全部丧尽,从根本上动摇了法国在印度支那的统治。奠边府战役的胜利推动了正在举行的日内瓦会议,使会议最终达成了实现印度支那和平的协议。

  相关专题:军事历史专区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