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大国兴衰的启迪与中国崛起之路:威胁何来?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02月25日 13:54 环球时报

  -通过什么方式才能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这一问题比简单论证中华民族是个热爱和平的民族要复杂得多。我们应对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麻烦和困难作出比较充分的估计

  -中国从大国到强国尚需经历相当长的时期。一个强国不仅要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而且应赢得国际社会足够的尊重

  -中国的崛起会引起某些国家的不安,“中国威胁论”有可能伴随中国崛起的全过程。因此,我们需要与其他国家沟通,加强合作

  清华-环球论坛讨论时间:2004年1月特邀嘉宾:

  吴建民:中国外交学院院长

  谷源洋: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前所长

  牛军: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系副主任

  大国兴衰有无规律可循

  谷源洋:大国兴衰是客观存在的现实,说到底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过去150年间,大国有兴有衰。有学者测算,1820年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法国、英国、美国分别占5.4%、5.2%、1.8%,而中国和印度则分别占28.7%和16%。但是,资本主义对外扩张改变了原有的大国力量格局,世界大体经历了英国独领风骚、英法德群起称雄的时代;在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卷入二战,遭受毁灭性打击的时候,美国又借着战争逐步壮大起来,并在战后以胜利者的姿态确立了美国为霸主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冷战结束后,欧洲作用减弱,日本经济不景气,而美国靠着科技革命带来的“新经济”极大地提升了综合国力,使昔日的超级大国仅剩下美国自己。

  在过去150多年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大国和强国都出现在资本主义国家中;二是世界经济一直处于资本主义的支配和主导之下。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是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和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而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其次是资本主义国家加速产业调整和更新速度,促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第三是资本主义国家曾经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行疯狂掠夺和盘剥。二战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解放和独立,催生了新的主权国家,这也是导致某些列强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当今时代,任何国家都难以再通过军事战争手段主宰世界,而是主要依靠科技和文化力量去赢得世界,发展自己。

  牛军:大国兴衰似无共同规律可言,如果说有,除中国以外,几乎所有大国的兴衰都与扩张的成败有关。美国就是通过扩张实现其崛起的,先是统一13个州,然后是南北战争,向西部扩张,接着是两次世界大战。战争的根源,说穿了就是争夺市场和资源,而市场、资源又为大规模扩张提供了必要条件。

  为什么我们会面临“中国威胁论”?美国为首的西方依据自身的历史经验,必然会认为没有哪个大国崛起不是通过扩张实现的。当今时代,客观上已经没有扩张的条件了。中国的发展不是依靠扩张,而是依靠进入全球体系,通过提供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赢得海外市场,我们是花钱买资源。中国虽然不会再走过去列强那种通过扩张谋求崛起的道路,但在当今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也需要面对一些现实的问题。假设一旦某个国家切断了我国通过东南亚的石油补给线,我们是否要建立强大的海军以谋求战略要地的安全,或许就会成为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

  所以,通过什么方式才能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我们必须认真思考。这比我们简单论证中华民族是个热爱和平的民族要复杂得多。我们需要对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更多的麻烦和困难作出比较充分的估计,并提出能够用和平方式有效地加以解决的观点和逻辑。

  吴建民:从历史上看,一些新的大国崛起后,必然会打破原有的世界格局。所谓格局,是指国际关系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力量结构状态。旧格局打破后,会出现一个新格局,这是一个国家权力与利益再分配的过程。这个过程在历史上有很多次是通过战争实现的。二战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崛起不一定要搞扩张。日本和德国作为世界强国重新崛起就没有搞武力扩张。相反,前苏联搞扩张最终反而解体。一个国家崛起的条件概括起来是两条:第一条,国家要崛起,外部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第二条,它要找到一条能够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能够解放生产力。当然,确保国内的社会政治稳定,也是必要条件。

  中国:大国还是强国

  谷源洋:从经济角度看,经济强国肯定是大国,但大国不一定是强国。有的学者认为,如果一国经济总量超过1万亿美元,就可以称之为经济大国,如果同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就堪称经济强国。根据这样的界定标准,中国现在的经济总量为1.3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000美元,而美国和日本人均都超过3万美元。与美日相比,我们还存在很大差距。从综合国力看,有人测算,如果以美国为100的话,那么欧洲为70、日本为50、中国为25。中国从大国走向强国尚需经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一个强国不仅要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而且应赢得国际社会足够的尊重。

  国际上对中国的发展有两种不同倾向的估计:一是“中国经济崩溃论”,认为中国将告别高速增长阶段,陷入低速增长或停滞状态,甚至引发经济崩溃。二是“中国经济威胁论”。有人预测,到2015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9.9万亿美元。甚至说2020年就将超过美国。这些看法都是错误的。

  牛军:毛泽东1935年曾经说过:“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所谓理想的大国,就是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是单纯体现在GDP所占世界的百分比上。我有一位欧洲朋友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事件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因为从中能够看到未来世界的一种发展趋势。

  所谓强国,说到底是它在世界上有超过其他国家的影响力。强国必定是一个世界性的国家,与世界有着很紧密的关系,要有较强的“影响力”,或者说有较强的塑造自己生存发展环境的能力,在涉及到自己国家利益的重大问题上,有较强的战略选择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说是综合国力的体现,有些是体现在硬实力上,有些则体现在软实力上,包括智力因素。我同意谷先生的观点,中国现在是大国,但还不是强国。简单地说,中国受到国内太多因素的制约,甚至在一些涉及我们重大战略利益的问题上,有时都感到取舍困难。对这方面的困难应该有比较客观的估计。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当今世界是群雄并起,并不是中国“一花独放”,还要考虑到未来一个时期,我们可能遇到比现在更为复杂的国际格局,这意味着我们可能受到更多的一时无法逾越的限制。

  吴建民:就我个人经历而言,1994年到2003年,我在国外当了9年大使,深感中国受到的国际尊重在上升,中国经济在增长,世界在重新认识中国。我在法国当大使的时候,希拉克总统曾对我说:“中国的崛起是必然的,而且崛起的速度比你们预料的要快。”我觉得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一个很重要的转折,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我现在见到法国领导人,他们对中国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仍然表示感谢。他们事先都估计,中国货币肯定要贬值。但是,中国顶住压力,保持了人民币币值的稳定,这促使他们重新认识中国。金融危机的压力不是想顶就能够顶住的,这说明中国经济有它内在的活力,同时说明中国政府负责任。有这两条,才顶住了金融危机的压力,为世界经济的稳定作出了贡献。

  大国兴衰的启迪与中国的崛起之路

  谷源洋: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因此,我们的发展不是建立在对外扩张的基础上,而是实行了和平发展的战略。当然,我们可以从西方大国兴衰的过程中吸取某些带有规律性的经验和教训。时代的发展变化,说到底是由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的。所以我们要不断进行理论和制度创新,努力实行生产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施“引进-消化-改造-原创”的科技发展战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要积极、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规则的制定,在国际分工中加速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要重视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总之,中国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今后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一是取决于国内因素,二是取决于国际因素,二者缺一不可。中国未来的发展既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政治环境,也需要一个世界经济良好发展的国际经济环境。大国兴衰的实质是,有的国家从世界的“中心”向“外围”滑落,有的国家则从“外围”逐渐走向“中心”。我觉得,中国崛起是必然的,但是,我们很可能遇到预料不到的困难。对此,我们头脑一定要清醒再清醒一点。要少说大话,多踏踏实实地苦干。

  牛军:目前,中国学术界热衷于议论中国崛起的机遇期问题。我想反过来提出问题:德国和日本在冷战时代发展起来有没有机遇期呢?其实,德、日的发展主要是因为跟了美国,不用承担巨额的军费,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经济上。当时核战争的危险高于现在,这些国家不也发展了吗?另外,和平环境是否必然有利于发展?战争是否就绝对不利于发展?我们可以看看美国的崛起,它摆脱孤立主义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心恰恰是通过两次世界大战。对美国来说,是和平环境还是战争环境对它产生的作用更大?又如,美国在中东发动战争,我们面临的压力就相对减少了。事物的发展是辨证的。中国的发展机遇是中国与国际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有很大的发挥空间的,在国际政治中部分体现为驾驭形势和塑造环境的能力。

  吴建民:我赞成中国应和平崛起。中国的崛起会引起某些国家的不安,“中国威胁论”有可能伴随中国崛起的全过程。因此,我们需要与其他国家沟通,加强合作。

  首先,中国的和平崛起要使我们的周边邻国乐于接受。过去,“中国威胁论”的最大市场在周边。十年来,中国与东盟的关系的发展说明,中国的崛起给东盟带来的是机会和利益。

  其次,中国的和平崛起需要从中华民族文化的角度入手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我在欧洲时感到,近年来很多欧洲人对中国文化越来越敬佩。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会重新认识中华文化的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充满爱好和平的思想和智慧,例如“以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从文化角度上去阐述,可能更容易被别人所接受。

  第三,中国的和平崛起要充分利用机遇规避风险。总的看,我们面临的有利条件居多,一是在可预见的将来,看不到爆发世界大战的前景;二是我们找到了一条适合于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但另一方面,中国的崛起还面临许多风险。在国际上,最大的风险是中国会否被推到前苏联的位置上去,成为众矢之的。

  第四,中国的和平崛起需要有一个地区依托。美国搞北美自由贸易区,现在又想建立泛美自由贸易区,这说明头号超级大国都需要有地区依托。因为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不是哪个国家能够单独应付的,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也不是哪个国家能够单独把握的。前几年,欧洲金融市场还有人袭击意大利里拉、法国法郎,而欧元出现后,这些袭击就没有了。如果亚洲有一个类似欧洲的货币联盟,1997年的金融危机对亚洲的冲击就不会那么大。可见形成地区自由贸易区,加强金融领域合作,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既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亚洲邻国的利益。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