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国际观察:从海地局势动荡看发展道路的选择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02月25日 00:57 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齐紫剑

  近日,海地局势的动荡持续升级:先是发生严重暴力冲突,随后反对派宣布建立“主权国家”,23日美国向海地派兵保护本国使馆的安全。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个加勒比岛国共有两次成为国际社会的焦点:除此次严重的政治危机外,另一次是1994年美国出兵海地,使流亡国外的民选总统阿里斯蒂德回国复职。近10年间,海地的政治体制没有变化,阿
里斯蒂德在2000年选举后继续当政,但海地自身的发展却走进了一个“怪圈”:“民主体制”下的政治运作成为引发危机的导火索,贫富矛盾成为局势动荡的根源,海地仍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国际社会需又一次艰难地帮助海地稳定局势。将海地的这两个“焦点”事件联系起来看,人们似乎不难发现:一个国家甚至一个地区必须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面临的现实问题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某种政治体制、经济模式或价值观念并非繁荣与发展的“万灵药”,对其照搬往往导致严重后果。

  1997年至1999年间,海地总理一职空缺,政府陷入危机;2000年5月的立法选举遭到大多数反对党抵制,引发政治危机;2000年11月,阿里斯蒂德在大选中获胜再次当选总统,反对派指责选举存在舞弊行为,结果造成朝野严重对立,并导致总理辞职和内阁改组。政局混乱致使政府政令难行,贫富矛盾无法得到缓解,社会贫困化加剧,民众的不满情绪日益增多,最后导致当前的危机爆发。

  在此次海地危机发展的过程中,帮助海地恢复“民主”的美国并未表现出过分积极的态度或采取更有效的措施,这多少反映出它的“尴尬”。美国历来视拉美为其后院,海地距美国南部的佛罗里达州仅965公里,海地危机并非与美国的利益无关。但是,在重兵护送下恢复的“民主”在10年后却产生出现在的这种“怪胎”,是美国始料未及的。美国也无法对危机中的任何一方表示支持: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明确表示美“拒绝民选总统被武力赶下台的主张”;但美国又对阿里斯蒂德在“民主”体制下的做法感到不满,白宫发言人麦克莱伦表示:“海地治理的方式当然需要出现变化。”

  海地危机的发生并非偶然,它凸现出一些拉美国家在选择自身发展道路的某些“误区”。墨西哥学者巴尔加斯·埃尔南德斯指出,近20年来,拉美经历了一个多重过渡阶段,这不仅影响了经济体制,也影响了政治、社会和文化体制,它加重了社会代价和经济代价,也创造了各种现代体制的孤岛,这些体制有明显的缺陷,与整体社会的特点相距甚远。从经济方面看,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教授达尼·罗德里克认为,采用西方国家所推销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拉美国家的经济或者减慢了发展速度,或者陷入停滞不前,而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功的一些国家则拒绝了这样的经济理念,采用了比较务实的做法。

  海地、拉美如此,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千差万别的其他地区也是如此。对于正致力于推行“中东民主化”、在全球输出自己价值观念的国家来说,海地危机的发生也许是一个严重警告。(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