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外军新闻 > 正文

美国菲律宾再次“肩并肩” 演习规模近年罕见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02月24日 12:34 北京青年报

  从2月23日起到3月4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和菲律宾武装部队在菲律宾举行代号为“肩并肩2004”的年度实弹演习。这次演习由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与菲律宾国防部指导,美军太平洋总部和菲武装部队司令部组织协调,美菲联合特遣部队具体实施。旨在提高两国军队共同应对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和政局动乱的协同作战能力,加强两国军事关系和完善美菲两国军事合作机制。

  -美菲开始“肩并肩”,反恐救灾一把抓

  当地时间2月23日上午,菲律宾南部地区“特纳特卡维特”海军陆战队兵营滩头边,一辆接一辆迷彩绿美国海军陆战队水陆两栖战车从近海隆隆驶向海滩的情景拉开了代号为“肩并肩2004”美菲联合大军演的序幕。

  参演人数近年最多:2652名美国军人和2278名菲律宾军人参加这一演习。除了近5000名两国的陆海空陆战队官兵外,美菲两军还派出了46架攻击机和运输机参加,演习的规模为近年来罕见。

  在这次为期两个星期的军事演习中,两国部队将演出一场模拟武装分子袭击菲律宾马兰帕亚天然气田的“好戏”,以考验美菲军队应急协同作战能力。

  演习将在菲西部巴拉望岛等地进行,其背景设定是:巴拉望岛马兰帕亚地区遭受一场罕见的疟疾袭击,正当当局全力控制疫情时,受国际恐怖组织支持的菲律宾反政府武装企图强占该地区海上石油平台,并准备将这一平台作为发动恐怖攻击的立足点。参加演习的美菲部队将在此场景下模拟如何击退武装分子的突然袭击。

  菲美军方之所以把马兰帕亚天然气田选定为反恐演习地,是因为这一气田是菲律宾的一处重要经济设施。马兰帕亚天然气田投资总额为45亿美元,是菲律宾迄今为止最大的外资项目,菲律宾壳牌勘探公司和谢夫隆-德士古石油公司共拥有这一气田运营商45%的股份。马兰帕亚天然气田可开采天然气储量约有708亿立方米,原油储量约有8500万桶,正在为三座总装机容量270万千瓦的发电厂供气。

  -反政府武装强烈反对,威胁要跟美军交火

  今年的演习方案一公布就立即遭到菲律宾第一大反对派——菲律宾“民族民主阵线”的强烈反对。因为演习的一个区域定在马尼拉以北的吕宋岛的丁阿兰湾。美菲计划在这个马尼拉以北约110公里的海湾进行海滩登陆演习。而这一地区是“民族民主阵线”所属“新人民军”的活动区。“新人民军”领导人担心菲政府将演习地点选在距离他们的据点不远的地方是为了借助美军的力量对他们实施侦察,并可能寻找机会消灭他们。

  因此,2月11日菲总统阿罗约刚刚宣布将与美军联合举行“肩并肩2004”演习后不久,“新人民军”的发言人罗萨尔就警告说,如果受到挑衅将消灭所有进入他们领地的美军及菲政府军。他说:“我们将试图避免麻烦,但我们必须做好准备。不论是谁,只要挑衅都将成为我们战术性反击的目标。”

  另外一个左翼组织的领导人称,在“新人民军”的领地附近搞演习是政府平叛行动的一部分,这是对最近在挪威举行的和平谈判的一个打击。他们也批评华盛顿以向菲律宾部署部队的方式在亚洲投射力量,并称菲律宾已经成为“美国的走卒”。

  -美国军演意在加大军事存在

  许多军事观察家敏锐地注意到,美军在本地区的军事存在越来越明显,已经隐现美国在当地的新战略意图。

  美国在本地区的利益主要有三项:第一,确保本地区战略航道的畅通,包括马六甲、笺他、望加锡、台湾、巴士等海峡和南沙群岛与越南之间航道的安全,以保证美、日等西方国家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转;第二,保护美国在本地区400多亿美元的投资和近900亿美元的贸易等经济利益;第三,在本地区保持一定的军事存在。

  为了保护这些利益,美国在本地区采取的政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加大介入的力度,防止在本地区出现占支配地位的大国,协调与有关国家的关系;二是扩大在本地区的军事同盟基础。除与新加坡、印尼和马来西亚签订使用这些国家军事设施的协议外,继续保持与菲、泰的军事同盟关系,积极寻求替代苏比克、克拉克等基地的基地,同时在地区外发展与日本和澳大利亚的双边军事同盟关系,实行南北“双锚”战略,一旦本地区有事,可从南北两个方向进行干预;三是积极介入“东盟地区论坛”,作为其双边军事同盟的补充。力求将“东盟地区论坛”纳入其“新太平洋共同体”的框架之内,并谋求攫取该论坛的主导权;四是增强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存在。

  美军增强在本地区军事存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加大在本地区的联合军事演习力度。这主要表现在除了和传统盟友举行例行性联合军事演习外,还在不断举行新的演习,扩大演习的参演对象,力图通过这些演习形成以美国为主导的区域性军事合作机制。2000年10月,美国与日本、韩国及新加坡海军首次在新加坡沿海举行代号为“太平洋抵达2000”的潜艇救援演习。2001年4月到5月,美国又与菲律宾、澳大利亚、泰国、新加坡军队首次举行“协同挑战”演习。2002年,美国与菲律宾等国在菲律宾举行了扩大范围的“协同挑战”演习,日本航空自卫队首次派遣C-130运输机参加了该演习;第二,扩大与周边国家的军事合作范围。这主要表现在与菲律宾的军事合作。(文/余川 张平锋)

  -链接一:美菲“肩并肩”为哪般

  和往年一样,“肩并肩2004”演习立即遭到了菲律宾各方的强烈反对。

  这一演习是根据《菲美共同防御条约》来满足美菲双方的训练与战备需求而举行的。首次“肩并肩”演习是在1991年举行的,到1995年由于在《来访部队协议》问题上发生争议,菲律宾中止了该演习。因为该协议规定,美军除可以使用菲律宾的22个海港外不享有特别的豁免权,还可在菲休息和娱乐,除为对菲政治极其重要的事件外,不必为其在菲犯下的罪行负责。但是,由于美菲双方战略上的需求,1999年菲律宾国会不顾国内的反对,重新审议并批准了新的《来访部队协议》,并于2000年恢复了“肩并肩”联合军事演习。

  然而,许多菲律宾人认为,这一演习只是菲律宾政府为提高菲在东南亚地区的地位,加重在处理周边事务上的筹码所做出的一种姿态,并没有得到菲律宾社会的广泛支持。演习从开始举行的时候起就一直遭到菲国内反美人士的反对,特别是2002年该演习加入反恐科目后,经常是在菲律宾反美人士的抗议声中举行。2002年1月举行的美菲联合“肩并肩”军事演习首次将打击“阿布沙耶夫”集团的反恐科目加入进来,并允许美军无限期地停留在菲律宾。这引起菲律宾国内的极大不满,菲国立法部门和法律界对这次演习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们认为这次演习破坏了菲律宾的主权,违背了菲律宾的法律,因为首先,“阿布沙耶夫”问题是菲内政,不需美国以演习名义参与打击。

  以前参议员、现菲律宾律师工会主席恩里莱为代表的一批法学专家认为,“阿布沙耶夫”绑匪是国内犯罪集团,不是外来入侵者,对菲律宾的主权不构成威胁。根据国际法和菲宪法,美无权插手菲内政。参院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参议员比亚顺也说,他曾参加过无数次菲美联合演习,但菲方从未有过把参演美军直接放到国内冲突前线的先例。他认为,所谓“美军协助菲军进行反恐训练、提供后勤支援”主旨,根本立不住脚。其次,美军不能久驻而不撤。《访问部队协议》明文规定,来菲参加演习的美军停留时间不能超过4个月,以教授实战打恐技巧为名,长期驻菲“6个月到1年”,说不过去。当时的菲美军方高层均对“演习”结束的时间讳莫如深。(文/余冬)

  -链接二:美加强军事存在的战略企图

  美国加强在东南亚地区军事存在的战略企图:第一,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美国对这一地区在其亚太战略中的重要性有一个重新认识的过程。在冷战时期,东南亚曾一度是美苏争夺的重要地区之一,这特别表现在越南战争后期。越战结束后,该地区在美国亚太战略中的地位逐渐下降。冷战结束后初期,这种下降达到最低点。当时美国官方将亚太地区分为三个次区域安全区,即东北亚、东南亚及南太平洋,并认为每一个次区域安全区的问题及参与国各不相同。

  在1990年4月提出的第一份亚太战略框架报告中,老布什政府列出了在冷战结束后美国仍要在该地区大体上维持冷战时驻军规模的三条理由,其中有两条是以东北亚局势为主。1993年克林顿政府上台后提出建立“新太平洋共同体”,对东南亚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开始推动恢复1992年终止的与菲律宾的军事关系,包括军事演习、美舰访菲和军事训练等。2000年以来,美国开始考虑将军事战略的重点由欧洲向亚太地区转移。

  当前,美国正在重点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同盟、前沿军事存在和力量投送能力。亚太地区在美全球战略中的重要性正在上升。美国为维护和保持其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将其在亚太地区驻军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支撑力量。

  第二,反恐战争的需要。“9·11”恐怖袭击美国事件发生后,美国在全球开始反恐战争,第一阶段重点打击在阿富汗的“基地”组织及其支持者“塔利班”组织。与此同时,美国越来越重视在东南亚开展反恐战争必要性。美国务院确定在45个国家中有“基地”等恐怖组织的分支机构,其中包括在菲律宾南部的阿布沙耶夫恐怖主义团伙以及在马来西亚的恐怖主义团伙。

  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前总司令丹尼斯·布莱尔曾说,亚太地区的恐怖主义威胁是由“同‘基地’组织有联系的、敌视美国和美国盟友的地方性团伙”构成的。这些团伙阴谋策划攻击“美国武装力量、使馆和其他公民,并向‘基地’组织成员提供过境帮助”。布莱尔认为,自“9·11”事件以来,“在美国本土和在整个亚太地区”打击恐怖主义已经成为美军太平洋司令部的“首要任务”。

  第三,在该地区保持一定数量的军事力量,为可能发生的应急事件作准备。军事演习是美军保持军事存在的一种主要形式,在亚太地区保持军事存在是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基石。美国现在在亚太地区驻有10万人的大军,主要分布在韩国、日本和关岛等太平洋地区的战略要地。但是,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交通要道的东南亚地区的长驻部队却不多,不足以应付这一地区可能出现的地区性危机。为了解决在这一地区军事基地少,该地区有相当数量的军事力量,在出现地区性危机时,随时调用。同时,也可以利用这种军事存在方式达到威慑的效果。(文/冰川)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