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台海形势> 海峡两岸专题 > 正文

台籍抗日义勇队老队员:永难消淡的乡情(组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02月23日 09:48 新华网

2月22日,在“金华市台湾抗日义勇队”成立原址金华酒坊巷18号(现84号)门前,原“台湾抗日义勇队”成员王正南(左二),黄中一(左三),黄莘(右二)等回忆起当年的峥嵘岁月。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2月22日,在“金华市台湾抗日义勇队”成立原址金华酒坊巷18号(现84号)内,原“台湾抗日义勇队”成员黄中一(左)和黄莘(右)高唱“台湾抗日义勇队少年团”团歌。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新华网杭州2月22日电(张乐汪林义)“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这是近代民主革命先驱于右任先生晚年之作,其思乡之苦,令人感怀。于右任先生的感慨,恰是77岁的台籍老人王正南至今难解的心结。

  “我为两岸的统一奔走了60多年,可至今仍未见到祖国的完全统一……”21日上午,在台湾抗日义勇队的诞生地浙江金华,王正南先生与65年前的队友兼同胞们相逢,欣喜与
哀愁一并涌上心头。

  今年是台湾抗日义勇队成立65周年。生于台湾南部的王正南,就是这个当时祖国大陆赫赫有名的抗日台胞组织的成员。10岁时,他逃离被日本殖民统治的台湾,跟随抗日的父亲一起来到大陆。1939年,为了反抗日本侵略,由留居祖国大陆各地的台湾同胞组成的台湾抗日义勇队在浙江金华成立,王正南的父亲和两个哥哥成为首批成员,而尚且年幼的他,便担当起了义勇队下属的台湾少年团团长。

  父辈们深入抗战一线,瓦解日军、教化俘虏、治疗伤员,而王正南就和许多与他年龄相仿的台湾孩子一起,辗转浙江、江西、安徽、福建,用唱歌、跳舞、说快板、发传单的方式唤醒民众、宣传抗日。最多的时候,共有400名台胞加入到义勇队和少年团当中,最小的成员当时只有7岁。

  台湾抗日义勇队是当时参加祖国民族抗日斗争中人数最多、活动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台胞抗日团体。“保卫祖国、收复台湾”是义勇队的宗旨。“大陆与台湾唇齿相依,只有保卫住了祖国大陆,台湾当时才有可能摆脱殖民统治。”追抚往昔,王老先生解释当时众多台胞到大陆参与抗战的原因。

  抗战胜利后,义勇队随之解散,队员们有的回到了台湾,有的则选择了留在大陆。王正南选择了后者。然而之后两岸政治上的隔绝却让乡愁成了一湾浅浅的海峡,横亘在他与台湾、他与台湾亲人的中间。

  60年来,王正南一直为两岸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奔走。他出任台盟和全国台联的相关职务,呼吁两岸早日统一,担任地方台胞联谊会会长,为前来大陆投资的台商穿针引线、排忧解难。“历史证明,只有回到祖国的怀抱,台湾才有前途。”王正南解释说,当时,正因为有了台湾台胞与祖国人民的携手抗日,中国的抗日战争才能够最终胜利,而台湾也得以摆脱殖民统治,回归祖国怀抱。王说,这也是这么多年来他为何这样热衷两岸往来的原因。两岸早日统一是许多义勇队老队员的愿望,也是许多台胞和大陆人民的愿望。长期从事对台工作的浙江省台办工作人员张战物说,如果说在艰难困苦的岁月里,台湾与祖国不可分,那么在建设一个现代化强大的中国的今天,台湾与祖国更没有分离的理由。这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

  义勇队少年团老团员、72岁的台湾籍老人刘惠敏则援引抗日义勇队创始人李友邦的话深情地说:“台人眷恋祖国之情,实与日俱增,时间愈久,其情弥殷,固未尝一日忘也。此种眷恋之情,其隐藏于台人心中者,至深且厚。”对于那些亲历抗战的台胞来说,眷顾祖国之情永远不会消淡,而两岸统一则是他们毕生的努力和追求。

  相关专题:海峡两岸专题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