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从破冰之旅到最好时期 中美关系的5个温馨时刻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02月04日 10:17 国际先驱导报

  改变世界的一周

  1970年10月1日,新中国的第21个国庆,《西行漫记》的作者、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毛泽东的邀请下,在一片欢腾声中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同年的12月18日,毛泽东在会见这位报道了红军长征的美国记者时说:“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

  两年后,毛泽东的“如果”便成为现实。1972年2月21日上午11时27分,尼克松的专机在北京首都机场着陆,尼克松总统老远就向在机场迎接的周恩来总理伸出手去,中美两国的领导人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

  尼克松随后在中国逗留的日子,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当我们握手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尼克松在事后这样说。在“另一个时代”的开端,中美两国在上海签署了第一个指导双边关系的文件——《中美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这个公报,不仅终结了中美多年的隔绝局面,在新的时代中,尤其是中美正式建交的25年中,也占据了重要位置。

  1979年的破冰之旅

  台湾一高级特务称要“给他点颜色看看”,在美国的蒋方人员策划着收买“意大利枪手”企图暗害他;美国一个极左组织扬言“要做一些使他永远难忘的事”;旅美的亲蒋组织和“台独”势力准备收买流氓打手,并胁迫一些台湾留学生和侨民在华盛顿等地“示威游行”……

  “他”就是邓小平,首位正式访美的中国高层领导人。

  1979年1月28日至2月5日,作为国务院副总理的他来到美国,进行了“破冰之旅”,使中国开始走上“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道路。

  就在邓小平访美28天前的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发表了第二个联合公报,宣布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30多年来的不正常状态成为历史。

  “8·17公报”护航80年代

  1982年3月2日,新华社评论员以《中美关系发展的关键时刻》为题的文章指出:“如果美国方面坚持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中美关系就会倒退……认为中国穷,有求于美,会吞下任何苦丸,而美无求于中国的观点是错误的,也是危险的。”这篇评论的严厉措辞,确实反映了当时中美关系的情况。3月底,中美双方的正式会谈和非正式磋商都无法取得进展,陷入僵局。

  事情在美国副总统布什来华会谈后取得转机。8月17日,经过了几个月的协商,中美双方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简称《八·一七公报》),美方承诺,向台湾出售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平,并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销售。专家指出,在整个80年代,中美关系因美向台出售武器、人权等问题出现了多次反复,但《八·一七公报》,却始终为中美关系护航。

  战略伙伴关系的1998

  1998年6月25日~7月3日,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中国。中美双方首次提出,要面向未来,建设中美两国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中美关系进入了90年代前所未有的良好时期,克林顿与江泽民的联合记者招待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美国方面视此为克林顿的“接触政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成功,中国也在没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主动宣布准备签署联合国的两项人权公约。

  作为回报,克林顿公开许诺他对台湾问题的“三不主义”,这同样被中国理解为中国采取对美国的温和外交政策的一大胜利。克林顿甚至在访华时也希望美国媒体能够“以平衡和全面的眼光展示一幅现代中国的图景”。而在美国,“接触论”也在广大公众与政界中甚得人心。中美关系在1998年达到了90年代的最高峰。

  2003,“30年来最好的时期”

  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世贸中心。

  那两座可以成为纽约地标的建筑物在刹那间的倒塌,使得美国的战略重心从那一天开始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小布什不再认为中国这个“战略竞争者”是其安全战略的重点,反恐战争又一次把中美拉到了一起。

  在整个2003年中,美国需要中国支持其全球反恐怖事业,中美关系再度“正常化”,甚至被鲍威尔称为“30年来最好的时期”。军事关系是两个国家关系良好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也是两国关系完全正常化不可或缺的一方面。“9·11”之后,两军之间的接触渐渐开始恢复,以2003年10月底中国国防部长曹刚川访美为标志,中美军事高层访问正常化。(国际先驱导报)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