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我没有发现生化武器 美国前武器核查官员叫板布什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01月25日 09:32 北京青年报

  伊拉克前武器核查小组组长戴维·凯23日刚一卸任就向布什政府公开发难。他在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时称,他不相信伊拉克大规模地藏匿了化学或者生物武器。

  -直接挑战布什政府

  “我不认为它们(生化武器)存在,”凯在接受路透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人们认为
伊拉克在上一次海湾战争(1991年)之后生产了许多(生化)武器,但是我并不认为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有大规模的生产计划。”

  在去年的伊拉克战争结束后,凯受命组建了伊拉克调查小组,率领上千人的专家队伍浩浩荡荡开赴伊拉克,寻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是在经过了长达几个月的仔细检查后却一无所获。

  凯在2003年底返回美国度完圣诞假期后向中央情报局提出不愿返回伊拉克继续工作。他在解释自己辞职的原因时说,是因为在一系列问题上和美国政府产生了矛盾,五角大楼不仅减少了向伊拉克调查小组提供的资源,并且要求他们将工作重点从寻找违禁武器转移到和游击队作战上来,引起凯的不满。

  凯强调说,他认为能在伊拉克找到的东西85%已经找到,而根据这些东西得出的结论是:伊拉克前政权在1991年海湾战争后没有重新启动大规模的违禁武器生产计划。伊拉克在海湾战争前的确有发展核武器的“初级计划”,但是在战后根本“没有恢复任何有意义的东西”。

  凯同时警告说,当美英临时当局在今年6月将权力移交给伊拉克人之后,寻找所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工作将变得更加困难。

  谈到自己今后的打算时,凯表示希望去私营部门工作,而不愿再为政府继续效力。

  路透社记者塔巴苏姆·扎卡里亚认为,凯的这番讲话直接对布什政府发出挑战,因为美国政府在去年3月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最大理由就是萨达姆政权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如今不仅连武器的踪影都没找到,连负责调查的美国官员都开始质疑,布什政府的战争理由如何让人相信?

  -继任者持同样观点

  更令白宫和五角大楼感到难堪的是,凯的继任者查尔斯·迪尔费尔也持同样的观点。

  美中央情报局局长特尼特23日宣布,美国资深武器核查专家查尔斯·迪尔费尔将接替戴维·凯出任美国伊拉克武器核查小组组长,继续在伊境内搜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迪尔费尔本月初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ABC)采访时表示,他对伊拉克是否拥有非常规武器表示怀疑。“凯和他的团队已经很努力地寻找了。我认为他们没找到的原因很可能是根本就不存在这些武器。”冯俊扬(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现年51岁的迪尔费尔在武器控制领域知名度很高。1993至2000年间,他是联合国武器核查机构中级别最高的美国人。他曾出任联合国监督伊拉克销毁化学、生物和核武器特别委员会副执行主席,并在该机构于2000年3月更名为联合国对伊拉克武器监测、核查和视察委员会前的4个月中担任代主席。

  他曾经作为联合国对伊武器核查机构谈判代表频繁访问巴格达,会见过绝大部分伊拉克武器部门高官,进入过萨达姆的总统官邸。离开联合国后,迪尔费尔加入了华盛顿的若干家“智囊库”。

  -民主党趁机开火

  凯的这番表白立刻被民主党人抓住了话柄,他们立刻向布什政府发难。

  “这越来越表明,我们在伊拉克武器的情报上出现了错误,”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的民主党参议员约翰·洛克菲勒说,“政府夸大了伊拉克的核威胁以及伊拉克与‘基地’的关系,从而导致了错误。而美国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凯博士今天发表的令人震惊的声明不能被忽视。这越来越清楚地表明,我们在情报上出现了许多问题,”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成员、来自加利福尼亚的民主党参议员简·哈曼说。

  民主党总统竞选人韦斯利·克拉克的国家安全顾问詹姆斯·鲁宾则指出,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前提已经被武器核查小组的寻找结果所否认。

  -白宫死不认错

  对于凯的讲话和由此带来的质疑,白宫的态度十分坚决,那就是死不认账。

  “我们仍然相信伊拉克调查小组能找到萨达姆·侯赛因政权的真相,这个政权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真相,”白宫发言人斯科特·麦克莱伦在2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美国副总统切尼日前在接受一次广播采访时说,美国并没有放弃在伊拉克寻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努力,“现在下结论仍然为时过早。”

  而布什本人则在本周发表国情咨文时继续为发动伊拉克战争辩解,“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那么这个独裁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计划将延续至今。”

  -供图/imginechina冯俊扬(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