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军事评论:军事变革时期的军事与经济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01月20日 11:47 解放军报

  余爱水

  简单地看,军事与经济是相互冲突的,多予军事就会损失经济。但在世界新军事变革急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军事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并不像人们所认识的那样单纯。军事与经济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交织互动,共同驱动着历史变革的车轮滚滚向前。谁对这一基本规律把握准确,谁就能在激烈竞争中稳操胜券,否则,就会遭到惩罚。

  从新的视角审视军事与经济的矛盾

  周期性与骤需性。军事力量的增强需要漫长的过程。新型武器装备的研发不像一般民品生产,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搞出来,它是一件极富挑战性、探索性、曲折性的事情。比如,一种新型导弹和战机,从设计、定型、生产到装备部队并形成战斗力,需要20年以上的时间。而战争的爆发没有预告期,从面临战争威胁到战争爆发,甚至是骤然间的事。战争对军力的骤需性与军力发展的周期性矛盾,决定了军事发展必须有较大的提前量,在危机逼近之前,即把一定的经济力转化为军事力,从而把战争骤然性化解为周期性、远离性。

  自主性与被迫性。军事与经济相互间矛盾的调解,可以根据国家利益和战略来进行,正确选择发展道路、总体规模和追求目标,这是主动性的一面。但是,战争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应战一方往往是被迫、无奈的,而造成这种被迫应战的局面,大都是由于失去了掌握命运的主动权,换句话说,是没有主动处理好军事与经济的互动关系,在所谓的和平时期,重经济轻军事,“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大祸临头时,悔之晚矣。当年的罗马帝国,二战前的法国,都是如此。所以说,军事力量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军事力量在任何时候都是国家对外政策所依托的最后手段。特别是在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方面,是军事力量而不是经济力量起主导作用。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在世界舞台上就没有发言权和影响力。

  可求性与受制性。军力的发展可以借助外力,如武器装备可以向别国购买,这样可以节省时间,甚至弥补战略性短缺,把更多的力量集中到经济建设上。但是,这条路充满“陷阱”,一旦战争降临,这种用钞票换来的军力,瞬间就会变成套在脖子的绳索:或武器装备失灵,或零配件短缺,连弹药的供应也无法保证……英阿马岛战争,阿根廷曾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平时的可求性与战时的受制性矛盾告诉我们,不论是经济强盛时期,还是相对弱势时期,都不要对外人抱有幻想,不能忘记以持续发展的军力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势。

  负重性与无补性。发展军事必然消耗经济,会给经济带来一定的负担。但是,这种负重性又不容回避,因为没有成本的投入,就不可能有效益的产出。发展军事对国家效益而言,是必须付出的“成本”,是国家为获得长远利益而暂时付出的“代价”。在一定比例内,成本越高利益越大;成本越低风险反而增大。如果一个国家不愿承担发展军事所付出的代价,那么,一旦战争灾难降临便难逃厄运。这种无补性损失与负重性损失孰轻孰重,一目了然。目前,世界格局剧变,我国国防安全面临着威胁与挑战,需要花大力气发展强大的军力。

  深刻认识军事对经济的驱动作用

  科技牵动。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强劲发展,得益于科技发展的连续突破。在科技发展中,军事科技往往首当其冲,成为“领头羊”。现代科学技术的研制一开始往往是因军事上的需要而着手进行的。例如,原子能技术是以二战时美国针对法西斯德国而开展的原子弹研究为开端的,以后才逐渐转移到民间用途上来。美国航天技术,主要投资者是国防部,同时它也是主要的、优先的用户。当今,在令人瞩目的电子、激光、核能、电脑软件、生物工程等前沿科学技术方面,无一不是首先从军事科技领域中产生进而溢出、辐射、散发到民用科技上,牵动民用科技加快发展起来的。美国率先发起军事变革,其军事科技的领先和军事科技对民用科技的牵动,是诸多因素中比重最大、最根本、最关键的因素。

  消费拉动。国家对国防的投入并不是石沉大海,抛开军事对国家战略利益的回报,仅从经济学角度看,军事消费也是国家整个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队的生产消费、生活消费、战备训练消费最终都要回到社会经济的大系统中来。这种消费性回报所创造的价值,据有关方面测算,大约在11%至17%之间,取之于民又用之于民。在整个国家需求拉动的宏观经济中,军力投入在消耗的同时,又以消费的形式产生着应有的贡献,并不是国家投入多少钱就完全损耗多少钱。国外防务经济学家认为,因为国防投资系政府公共开支,所以,能对国家宏观经济起着一般性财政政策相同的功效。军事开支可以创造总需求,增加生产能力的利用率;在经济生活出现需求缺口时,现有资本存量利用率的提高,将会提高经济增长率。美国经济评论家弗里德曼说:“历史告诉我们,国防开支会刺激经济发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不是‘新政’结束了大萧条。越战期间盛行的观点认为,美国的繁荣完全依赖于国防开支。”国家通过增加军事开支,将军事开支转化为军事采购,可以弥补需求的不足,从而带动经济增长。

  生产联动。军事工业生产与民用工业生产是紧密相联的,军事工业的大多数原材料来自于民用,军工企业在保证军事需求的同时,也把剩余生产能力用于创造民用产品。国防工业生产军品的同时,创造了许多需求,它需要许多中间产品的生产与之相适应,开发这些中间产品会带动民用工业的发展;国防工业本身也可以生产一些民品,以满足各部门的需要,如飞机制造公司既可以生产军用飞机,又能生产民用飞机。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可以产生新的知识、技术和材料,它们被运用于民用部门,会增加民用工业的生产能力;国防工业生产武器装备,减少了武器装备的进口,节省了外汇,相应增加了民用工业品的进口……军工和民工在技术、装备、材料全方位的结合、互助,有利于军事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就业带动。军人也是一种职业,只不过是一种特殊职业。有多少个军人,就意味着多少个就业岗位。军事投入在军工企业涉及的人数也相当多,在发展军工的同时,也在解决着一大批老百姓的就业问题。由于军工与民用企业的联动关系,对军事的投入所产生的就业效应同时也辐射到民用企业之中。军工每产生一份对民用企业的需求,就在制造着一份新的就业机会。经济学家研究表明,在国防工业密集的地区,地区经济增长对于国防相关投资的依赖程度很高;国防投资的就业乘数不低于非国防投资的就业乘数,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更高。在美国,每增加10亿美元的国防开支,就会新增加2.5万至3.5万个就业岗位;美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基本依赖于军事工业复合体;扩大军事采购成为美国政府地区经济政策及整个国民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以科索沃战争为例,科索沃战争所追加的120亿美元国防投资,使得美国1999年第一季度经济强劲增长,当季增长率高达4.5%,当年经济增长率更是高达6%,居西方各国之首;失业率则降至4.2%,为近30年最低。

  转移流动。军事对经济的直接互动,还体现在对地方经济建设的支援上。比如,军队每年都有一大批官兵转业复员到地方,这些人经过军队这所大学校的培养锻炼,综合素质都很高,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尖端人才,必将为社会经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还有,在国家和地方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危急时刻,军人始终是一种无法替代的突击力量,能够为国家和人民挽回巨大的经济损失及无法用经济衡量的各种损失,像’98抗洪、抗击非典、大兴安岭救火、飞播造林……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促进军事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保持足够而适度的军事规模。军事规模过大,会拖经济的后腿;军事规模不够,容易造成战略被动,甚至危及国家安全。因此,必须要保持足够而适度的规模。这种规模不是固定不变的,是随国际形势发展和国家综合实力变化而改变的。国际安全环境恶化,就需要扩展军事规模;反之,规模可以压缩。此外,从战略上谋划军事发展规模,应当在国家经济能够承受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满足安全环境对军事规模的需求。军事规模的变化,要建立在对国际形势科学分析判断和综合国力的科学评价之上,如果能建立一种科学的评估系统和数学模型,就可以得出合理的军事支出和综合国力之比,特别是军费与GDP的比例。近期几场局部战争的最终结局,使强势国家意识到要想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必须保持巨大的军事优势,才能当得成长远“霸主”;而弱势国家也意识到,要改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被动局面,必须扭转军事上的劣势。于是,扩大军费开支规模、增强国防实力便成了多数国家的共同行动。美国国会刚刚通过的2004财年国防预算高达4013亿美元,准备在未来5年内将军费开支继续增加,到2007年提高到451 0亿美元。俄罗斯2002年度的军费预算急剧增加700亿卢布,总额达到95亿美元( 2841.6亿卢布)。印度2002年的军费高达8100亿卢比(约合164亿美元)。日本自1987年以1.004%突破1%的限制比例后,10多年来已屡次突破这一限额,2002年的国防预算高达50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超级军事支出大国。韩国国防部去年6月11日公布了向国会提交的2004年国防费预算方案,预算金额为22.35万亿韩元(约合186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了28.3%,实现了韩国军方多年来希望国防费突破国内生产总值(GDP)3%的愿望,达到3.2%(2002年为2.7%),增幅为近年来少见。各国军费不断增长的态势,反映了其军事战略和国防政策的走向,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目前,我国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综合国力已经有了较好的水平,现在需要保持军事规模持续、合理、健康的发展,以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安全环境需求。

  依法对军费实施严格管理。军费使用是十分严肃的事情,在实际开支中,特别要杜绝“化缘”的现象,如不该花钱的地方花了,迫切需要钱的地方却出现短缺。经费一旦投下去,必须讲求效益,切莫忽视全程监控管理,导致“半拉子”工程、“报废”工程。引进国外武器装备,必须让懂行的专家出去考察,否则,可能导致在经济上吃亏,或装备不够配套,给后续工作带来麻烦。我们经费不足,更加要强调严格管理,更加要追求总体效费比。要保持军费的合理开支,必须加强科学管理,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建立严格的依法理财机制,使军事效费比真正达到最佳程度,同等的经费产生比过去高得多的军事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推动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迈出崭新步伐。

  最大限度地实现军民兼容。在和平时期,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按战时需要经常保持一支庞大的常备军,也不可能生产和储备过多的作战物资。世界各国军队现代化的经验告诉我们,武器装备愈是现代化,对国家经济状况的依赖就愈大。实践证明,实行军民兼容,有利于减少平时军费开支,保证国家集中力量抓好经济建设,有利于发展和积蓄战争潜力,提高战时持续保障能力。国防建设实行军民兼容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必须从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来谋划和运作。目前,我国军民兼容的状况与打赢现代高技术战争的要求还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一些人国防观念淡化,缺乏忧患意识,应付战争的思想准备不足;军民兼容没能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没有完全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领导体制还不够完善。这些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当前和当后一个时期,应着重在基础设施建设、高科技领域和军民通用领域等方面广泛实现军民兼容,大力推进军事与经济良性互动,把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引向深入。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