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特写:在中国驻伊拉克使馆门房栖身的伊拉克人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01月11日 12:40 新华网

  新华网巴格达1月11日电在中国使馆门房栖身的伊拉克人

  新华社记者聂晓阳李骥志

  美国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后,成千上万巴格达市民失去了家园。现年22岁的伊娜斯和他们的命运一样,只好和丈夫一家在一个特别的栖身之地——被武装分子抢劫一空的中
国驻伊拉克使馆的门房里临时安“家”。

  伊娜斯一家10口在去年4月底美英联军攻占巴格达后不久就搬进了人去楼空的中国使馆的门房,见证了在权力真空和绝对贫穷驱使下,伊拉克劫匪对包括中国使馆在内的前政府大楼和外交机构的疯狂洗掠。现在,他们仍然住在那里,但正为中国外交官重返巴格达后他们的去处发愁。

  “我们是战争的受害者,”伊娜斯对新华社记者说,“战前我们租住的屋子被逃往国外的房东卖了,我们失去了住所,在战乱中又找不到工作,就只好先在这里落脚。”

  “我丈夫一家先住进使馆,我父母急于把我嫁出去好省出一个人口粮,我和丈夫就在这里结了婚,成了这里的第十名住客,”伊娜斯说。

  她说,她一直梦想能有一个盛大体面的婚礼,但是战争破灭了她的梦,“我常常自嘲,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没有别的姑娘像我一样,是在一个外国使馆里成的亲”。

  伊娜斯的婆婆萨吉达说,儿媳妇的婚礼是在去年7月的一个星期一举行的。“负责保卫使馆的警察参加了婚礼,他们还朝天鸣枪以示祝贺,这一切真的很难忘。”

  萨吉达说,他们住在这里实在是出于无奈,“如果中国人回来了,我们会立即搬走”。当被问到准备搬到何处时,她说并没有地方可去,只能再去寻找目前暂时还空着的房子。

  来自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的消息说,目前像伊娜斯一家这样占据着前政府大楼、外交机构甚至已经被解散的伊拉克前军队营房的人家至少有几千家,政府在安置他们的问题上也是一筹莫展。根据有关方面估计,要基本解决因为战争造成的失业者的住房问题,伊拉克需要建造100万套住房。

  联合国有关机构的最新统计表明,部分伊拉克人在战后陆续启动的重建中找到了新的工作,但是大批的伊拉克前政府和企业人员却长时间找不到工作,伊拉克目前的失业率已超过50%。

  对于千千万万个像伊娜斯一样来自贫穷家庭的人来说,哪怕仅仅是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能够抵御风寒的小屋,也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完)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有奖订阅-情爱技巧日日送,诱人大奖等你拿
  英语口语能速成? 新东方GMAT、IELTS新课 任汝芬率队冲刺2004考研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