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南京军区总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育人机制透视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12月31日 07:17 解放军报

  王修来 本报特约记者 丁广阳 本报记者 陆荣军

  这是一个吸引国内医学博士眼光的平台。

  对于刚满两岁的南京军区总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来说,它的年轻与它的广泛影响力令同行瞩目:

  ———2001年3月,它是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的全国首家医疗系统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02年10月,它与复旦大学同台向全国介绍了培养尖端人才的经验,并受到国家人事部通报表彰;

  ———2003年,它再次攀上这座“象牙塔”的塔尖,成为全国首家医疗系统享有独立招收培养博士后资格的工作站。

  两年跨越三大步,南京军区总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的育人机制令记者神往。擦亮“金字招牌” 铸就“炼金熔炉”

  毋庸置疑,博士后工作站是一块令人羡慕的“金字招牌”,体现了一个单位的科技实力、地位。南京军区总医院在全国医疗系统率先捧回这块“金字招牌”后,却反复告诫自己:对于实现人才战略工程的目标,还只是迈出了万里长征第一步。

  开站之初,上海一所名牌大学刚刚毕业的外科李博士,带着一位院士的推荐信和30万元科研基金前来投站。一接触,原来这名博士生家庭背景显赫,并另有所图。他开门见山地说:“我不在乎钱,还要到另一个地方兼个职,只要能让我在论文上挂挂名,让我顺利出站就行。”

  这种既好来钱又省劲的“好事”,是一种不小的诱惑。而两位建站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黎介寿、黎磊石兄弟,却不同意这位李博士进站。李博士在总院吃了“闭门羹”后,满腹狐疑地抛出一番话:“我进站无非是镀镀金,你们何必与自己过不去呢?”

  “李博士现象”引发了总院决策层的深思:博士后流动站是国际通行的造就尖端人才的平台,是引领他们报效祖国和军队的起点。尽管我们这个平台才刚刚搭建,但追赶军事医学发展前沿时不我待,适应新的军事变革刻不容缓,必须精心呵护,把这个“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必须快马加鞭,把这个平台建成打造尖端人才的“炼金熔炉”。

  前瞻性的眼光,催生前瞻性的决策。他们投资1600万元改建了科研大楼,注入400万元作为科研启动资金,出资660万元购买了20套博士后公寓。经过反复酝酿,一个与时代发展接轨的育人新机制随之形成。“双向透明”机制引来“八方蛟龙”

  令人振奋的是,首批招生异常火爆,经层层遴选,86名博士参与竞争,6人成为“幸运儿”,其中1人是日本福岛大学的博士,1人是德国亚琛大学分子生物研究所的出站博士后。

  如今,这样的场景一年比一年火爆。这家栖身于军队医院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靠什么引来“八方蛟龙”?美籍华人、骨科博士周杰,在申请进站的“帖子”中道出其中奥秘:我几乎每天都浏览你们的网站,你们推行的“双向透明”育人新机制,真正体现了尊重人才、公开公正的“游戏规则”。

  ———招生不搞一厢情愿,签约之前双向兜底。对意向进站的博士,医院待若上宾,让他们逐项考察总院的科研平台。对博士进站条件也近乎苛刻:不仅要通过工作站、联系导师、导师组、学术委员会4次答辩,还要通过外语及专业知识的两次会考。

  ———服务不搞单方约定,实施全程双向监督。该站制订了详细的博士后为医院服务章程,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一目了然。同时,把医院为博士后服务的76条细则印成册子,并在网上公布,博士后享受什么待遇也一目了然。双方签约,谁也不得越“雷池”半步。

  ———奖惩不光“秋后算账”,还形成跟踪问效机制。每一名进站博士后都有明确的科研攻关目标,都有详细的阶段“进程表”。对没有按阶段计划完成攻关目标的,及时亮出“黄牌”;对完不成任务的实施“末位淘汰”。今年5月9日,刚刚出站的5名博士后深有体会地说:“进这个站,比考博士要难得多;在这个站,比读博士苦得多。”架起催生高素质人才的“支点”

  有位哲人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撬动地球。如果给一群优秀博士架起支点,那结果会是啥样?

  他们这样问也这样做了,用全新的服务理念为博士后架起撬开科学殿堂的“支点”,为军队培养和储备了一批站在科学前沿,在军事医学关键领域攻关的高精尖人才。

  医院决策层说:你有多大才,我搭多大台,让他们从英雄无用武之地中解脱出来。外科博士嵇武承担的“拓展腹腔镜在普外科应用”研究课题,是国际外科医学界攻关的一个方向,国内应用研究刚刚起步,一时间难以找到相匹配的实验室。嵇博士心急,他的联系导师黎介寿院士和医院领导更急,几经周折,为他争取到了香港“王宽诚教育基金”,把“支点”架到了境外,取得了去高水平实验室攻关的机遇。

  导师们说:科学不相信资历,我们只相信真理,让他们从“缩手缩脚”中解脱出来。周广臣读博士时是全优生,进站前就获得了两个省部级基金项目资助。他投师亚洲肾脏病协会主席黎磊石院士门下,开始感到压力很大,放不开手脚。黎院士一针见血地指出:“唯唯诺诺,就会扼杀可贵的创造力;缩手缩脚,就会在探索中止步不前。”黎院士甘为人梯,把育人的支点搭在自己肩头,放手让他担纲一个肾移植小组领头人,周博士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在临床研究中频频“显山露水”。

  博士后工作站的同志说:博士后的科研时间贵如金,让他们从“百务缠身”中解脱出来,跑基金项目、报科研成果、找科研设施、解后顾之忧,这类导致工作分心走神的难题,在这里工作的博士后没有这种体验。这个站的工作人员把国内外所有相关基金项目信息,编制成软件上网供博士后查阅,正如这个站的王站长所说:“我们的宗旨,就是要把博士后弯腰‘捡美元’的时间和精力挤出来搞科研。”一个始料未及的“裂变效应”

  科学的魅力往往超乎常人的想象。这个站崭新的育人机制和理念,不仅催生了高素质人才的跨越式生长,还显现出一波又一波让人意想不到的连锁效应。

  让博士后毛广平始料未及的是,进站短短两年,他就在军事战创伤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一举获得7项国家专利。谈起这一“成果裂变”,他感慨地告诉记者:“我的好多同学是‘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空谈空叹缺乏机遇。而这个平台,最易于发挥我个人的才智。”毛博士后慎重地向医院提出入伍申请,被特招留院工作。进站的35名博士后都有毛广平这种“始料未及”的感觉,带来的直接效应就是催生了科研成果的“裂变”。近两年间,这个站共获得国家科研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8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59篇,攻克了12项“胃肠微型机器人活体内蠕动”等一批国际国内的医学难题。

  让总院领导始料未及的是,博士后科研工作的育人机制在总院内部也引发了一连串的“裂变效应”。过去那种“外来人才受排挤”、“关门闭户搞研究”的旧观念被冲击的荡然无存,“网上评估制”、“竞争上岗制”、“末位淘汰制”得以在全院顺利推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全院学习研究蔚然成风。

  始料未及的“裂变效应”还在延伸。他们创办的中国博士后论坛网,成为国内外博士后互动的平台和关注的热点,其点击率在全国同类专业网站中一直高居榜首。最近,他们被国家人事部推荐为博士后管理示范单位,仅今年前4个月就引来全国22家博士后设站单位前来取经。

  深水方能出蛟龙。国家人事部领导的一番评价,道出了南京军区总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朝气与活力:他们高起点培养尖端人才的工程,还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解放军报2003年12月31日第10版)


推荐】【 】【打印】【关闭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有奖订阅-情爱技巧日日送,诱人大奖等你拿
  英语口语能速成? 新东方GMAT、IELTS新课 任汝芬率队冲刺2004考研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