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2003我们一同走过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12月29日 07:13 解放军报

  岁末将至,又到了回顾的季节。迎着新年的曙光,回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重新梳理那些跌宕起伏的重大事件,再次回味那曾经的遭遇、考验和惊喜,有太多太多的镜头定格于我们的记忆,有太多太多的感动留存于我们的心底。

  历史如何评价今天,可能是后人的事情;而我们如何评价今天,则影响着我们的未来。——编者关键词一:政府换届执政为民谱新篇

  2003年,是中国各级政府的换届之年。“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成了各级政府执政为民的响亮口号。当胡锦涛总书记冒着严寒走进灾区,拉着灾民的手嘘寒问暖,当吴邦国委员长深入矿井一线,当温家宝总理为农民工追讨工钱……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亲民务实的为政风格,更是实实在在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2003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也是“人”的权利和“民”的利益越来越受重视的一年:

  ———尊重公民权利。颇具人文关怀色彩的居民身份证法今年出台,明确规定警察不能随意检查居民的身份证,没有携带身份证的外来人员不再被视为“三无人员”。

  ———关心困难群体。实施了21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从收容遣送到救助管理的转变,充分展示了“以民为本”的执政思路。

  ———保证公民知情权。我国第一部与“政务透明化”相关的地方法规《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年初生效。一些国家机关和各地的新闻发言人相继登台亮相,标志着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开始全面推行。……

  【岁末感言】党和政府亲民务实的执政理念,赢得了亿万群众的信任。正是凭着这种信任,党和政府团结、带领各族人民经受住了非典和各种灾害的严峻考验,赢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迈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实的第一步。关键词二:抗击非典风雨过后见彩虹

  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在今年春天由南向北袭击了大半个中国,全国26个省、区、市相继出现疫情,我国经济陷入了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从未有过的低谷。

  面对危难,党中央、国务院果敢决策:一手抓防治非典这件大事不松劲,一手抓发展经济这个中心不动摇。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赴国难。中华民族在这场灾难面前表现出了令全世界瞩目的凝聚力。非典给共和国留下太多的反思,但共和国没有因为非典而徘徊。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世人难以预料的辉煌成果。国家统计局透露: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今年将突破11万亿元,全年经济增长预计将达到8.5%。

  【岁末感言】一场非典,让我们看到了众志成城的力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要,责任和良知的不可缺失。非典是一场灾难、一场考验,同时也是一次检阅,它使我们的民族经历了一次洗礼,使政府、卫生部门、家庭及每个人都受到一次震动。有些东西可以随着时间而淡忘,有些东西却不能、也不应该淡忘。关键词三:振兴东北“老基地”成新热土

  东北曾经是“共和国的长子”,那里诞生了新中国工业无数个“第一”。奔涌的钢水,破浪的巨轮,飞驰的汽车……那是一段多么辉煌的岁月!令人遗憾的是,一个时期以来,东北落伍了。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计划体制的束缚,思想认识的误区,发展思路的局限……

  当时间的列车呼啸着驶入2003年,新世纪的东北迎来了振兴的曙光。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作出新的重大部署:在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同时,开始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

  东北热了,东北活了,东北的新闻也多了:国资委列出振兴东北中央企业的时间表;铁道部谋划畅通东北地区铁路口岸运输的新举措;国家发改委批准首批振兴东北的100个工业项目……

  东北地区已进入改革开放的前沿,成为一片充满新希望的热土。

  【岁末感言】说起东北,就会想起共和国版图上那个“雄鸡之首”。“雄鸡一唱天下白”。新中国成立后,东北这个老工业基地曾经高歌奋进,谱写了辉煌的乐章。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共和国的“雄鸡之首”又开始迎着新世纪的朝阳引吭高歌。放眼白山黑水、辽河两岸,处处群情振奋,热流涌动,生机勃发。这一切预示着,东北老工业基地重振雄风的日子不远了。关键词四:载人航天寄托中国腾飞梦

  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刷新了中国航天史册。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的微笑,在神州大地掀起了爱国主义的热浪。

  我国载人航天的辉煌是几代人默默奋斗的结果。作为继“两弹一星”后我国尖端科技领域的又一重大工程,载人航天工程承继了无数前辈创业者留下的宝贵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就在发射“神舟”五号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附近,有一个烈士陵园,600多位为中国航天事业献身的英灵长眠在那里,平均年龄只有24岁。今天,我们终于可以告慰他们的英灵。

  载人航天的辉煌也是综合国力的体现。全国一百多个行业、三千多家单位、一万余名科研人员,共同参与了“神舟”飞船各项目的研制、建设和试验。没有千万人的默契配合、通力合作,飞天梦想就不可能变成现实。

  【岁末感言】随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直上九天的耀眼光芒,成千上万航天人以自己的智慧、心血和无私奉献共同铸就的载人航天精神,已化作民族奋进的精神火炬,激励人们昂然踏上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新的征程。关键词五:国有资产改革来得如此迅猛

  2003年4月6日,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门口悄然挂出新成立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牌匾。遗憾的是,几乎没有记者摄下这一镜头。然而,这一天却注定要成为国资改革的新起点。

  这一天,国资委成了打理7万亿元国有资产的“超级大老板”。随后,国资委对189家中央企业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出台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依法监督管理国有资产迈出了重大步伐。

  国资改革长期没有解决的国有经济布局过宽过散的问题,成为国资委挂牌后的工作重点。从4月到9月,就有48户中央大企业进行产权和股权转让,其中83%转让给了非国有企业和外商企业,涉及的金额是220亿元人民币。

  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意味着,股份制将成为中央企业主要实现形式。

  1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资委《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对国有企业改制全过程进行规范。

  【岁末感言】中国改革20多年,国企改革也进行了20多年。随着改革的深化,大中型国企的改革一次次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每一次经济理论的突破和创新,都带来了国企改革的深化和经济活力的迸发。随着“股份制成为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的改革逐步到位,我们可以深信,国企改革的春天很快就要来到了。关键词六:关注“三农”基础夯实百业兴

  10月初,我国部分地区粮食和农副产品价格小幅上扬。尽管市场波澜不惊、秩序依然,但这一信号还是很快引起了人们对“三农”问题的再度关注。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基本问题。过去一年中,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对解决新形势下的“三农”问题给予了更大关注。

  新年伊始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10月下旬召开的全国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要求,各级政府采取更直接、更明确、更有力的综合性措施,加大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人们高兴地看到,一系列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新举措正在相继出台;新的农业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已经正式公布施行;国债和新增财政资金的使用开始进一步向“三农”倾斜。

  【岁末感言】2003年,首次提出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一种国情判断,更体现为一种战略意图。没有农民的增收,没有农业的进步,就没有全面的小康。从一定意义上说,多给农业一些支持,多给农村一些倾斜,多给农民一些实惠,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关键词七:科学抗灾危机处理显国力

  2003年,我国灾难之多实属罕见。除了肆虐全球的非典疫情,还有发生在2月和12月的新疆两次地震,6月和7月,淮河洪水殃及民生;9月,黄河下游发生漫滩;10月,云南、甘肃接连地震……中国幅员辽阔、多灾多难的特点,在这一年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灾难、灾难,有灾必有难。然而,回首2003年,我们也发现另一个令人欣喜的特点:因为有了科学的预报、充足的预备和明确的预案,2003年,灾不少,“难”却不是预料的那么大:

  巴楚地震,抗震部队10个小时赶到灾区救援,为减少损失创造了条件;云南大姚“10·16”地震,由于提前三天准确预报,仅造成3人死亡;抗击非典,小汤山医院7天7夜建成启用,非典之战从此开始转折;淮河分洪,两万百姓一天之内全部撤离,因灾伤亡只有十几人,远低于1991年的500多……

  灾难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我国不断发展的科技实力、快速壮大的经济实力以及各级政府日渐成熟的危机处理能力。

  【岁末感言】灾难当然不是好事。然而“多难兴邦”。对于个人而言,苦难可以成为财富,成为通向成功的阶梯;对于一个国家、一届政府而言,一场灾难不啻一场磨炼。经历过灾难的磨砺与考验,我们的国家必将积蓄起新的力量、崛起新的希望、奔向新的高度。关键词八:稳定汇率升值压力考验信心

  2003年的夏天并不平静。中国刚刚度过了非典危机,又面临着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一些试图把本国经济低迷、复苏乏力等问题归咎于中国的汇率政策,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论调甚嚣尘上。然而,中国领导人明确表示,中国将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我国政府坚持人民币不升值,是处于对经济稳定发展的考虑。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国内不同地区经济差别很大,失业率也较高,保持汇率的长期稳定对经济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看,人民币也没有被低估,汇率水平是合理的。

  这一立场受到国际社会许多人士的支持和肯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勒表示,该组织反对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对中国施加压力。中国稳定人民币汇率的做法曾经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作出过积极贡献,这是不应当被忘记的。

  【岁末感言】人民币汇率的压力考验着中国人的信心。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顶住了压力。如果说,6年前坚持人民币不贬值是为了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那么今年中国政府做出人民币不升值的决定仍是基于同样的理由。经济环境每天都在变幻,我们维护地区和世界经济稳定的郑重承诺却始终没变。关键词九:三中全会确立科学发展观

  改革开放以来,每一届党的三中全会对于国家经济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十六届三中全会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经济工作的重点将是质量,而不仅仅是数量。追求的目标将是结构协调,而不仅仅是总量高涨。

  人们注意到,一些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已经开始改变“唯GDP是尊”,而浙江湖州因为淡化GDP考核,一时成为热门话题。政绩考核的背后更为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到了一个关键点,如果不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上做文章,高增长就会让人怀疑还能支撑多久。

  【岁末感言】回首2003年,我们可圈可点的成果很多很多,需要反思检讨的问题也不少:开发区大肆圈地,房地产遍地开花,全国电力紧张……在大干快上的背后,我们或多或少地看到了一些地方片面追求GDP的负面影响。而三中全会最重要的功绩,就是确立了科学的发展观。这一重大理论的价值和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让我们看得越来越清晰,将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

  (采写:于春光、高吉全、欧灿、洪文军、吕志勋)(解放军报 2003年12月29日 第10版)


推荐】【 】【打印】【关闭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有奖订阅-情爱技巧日日送,诱人大奖等你拿
  英语口语能速成? 新东方GMAT、IELTS新课 任汝芬率队冲刺2004考研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