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航天集团成功完成全年任务 浩渺太空舞中国龙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12月27日 12:57 中国航天报

  打开太空深邃的屏幕,中国航天书写的“五星高照一船报捷”的历史,耀眼醒目。 

  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胜利,这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又一壮举,也是中国航天铸造一流的成功实践。 

  五战五捷靠的是核心技术 

  2003年,中国航天史册上增添了一串新的辉煌记录—— 

  5月25日,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获得成功。 

  10月15日,长征二号F火箭将中国第一位航天员送上太空;第二天,神舟五号飞船平安返回,航天员杨利伟微笑着自主出舱,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变成现实。 

  10月21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发射中巴合作的资源一号卫星02星和创新一号小卫星获得成功;22日资源一号卫星传回第一张图片,质量较01星有了明显提高。 

  11月3日,我国第18颗返回式卫星由长征二号丁火箭托举升空,18天后成功返回,取得丰硕试验成果。 

  11月15日,长征三号甲火箭将中星20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20日卫星定点成功。 

  特别是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一个月内,四次发射,四次告捷,这样的发射密度在中国航天史上是空前的。国外媒体惊呼:中国人进军宇宙的能力令人惊叹,太空舞起了中国龙…… 

  这种评论是有道理的,因为五次发射涉及的所有型号产品全部是“中国制造”,是中国人通过自己掌握的核心技术来完成的。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2002年~2005年改革与建设纲要》中明确提出,宇航产品是航天科技集团的三大主业之一,要围绕主业“发展核心技术,形成优势产品,实现产业化”,并进而指出为把集团公司建成国际一流公司,构建拥有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高科技航天企业集团,必须“形成并加速提升核心竞争力”。核心技术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宇航型号,作为航天科技集团的“看家”产品,其核心技术含金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集团核心竞争力的强弱。今年的一系列发射活动,在集团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天平上增加了一个重重的砝码。 

  按照国际惯例,成功率在90%以上的火箭可以认为进入了国际一流水平。今年5月25日,长征系列火箭第70次出征,使长征系列火箭的成功率从89.8%提高到了90%。此后,长征系列火箭又连续数次发射成功,使其成功率超过了90%;特别是自1996年10月以来,长征系列火箭已连续32次获得成功,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具备发射载人飞船和地球同步轨道、太阳同步轨道、近地轨道卫星能力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经昂首进入了“国际一流”行列。 

  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返回,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大大提升了中国在国际航天领域的地位。神舟飞船与国外当代先进的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实用性强、具备留轨能力等特点,而且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在许多技术上有自身的优越性,应当说与“国际一流”的飞船各具特色、难分高下。 

  但是,在掌握卫星核心技术,特别是大容量、长寿命、高可靠卫星核心技术等方面,我们与“国际一流”相比,还有着不小的差距。这提示我们,虽然在铸造一流的征程上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但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切不可沾沾自喜、盲目乐观。 

  密集发射干的是规模经济 

  密集发射,对于中国航天来说,是一个生疏的字眼;规模经济,是我们迈向“国际一流”必经的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年10月至11月的四次发射,便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连续多次、每次间隔一周的密集发射,虽然对俄、美来说也许不是新鲜事,但对中国来说却是破天荒头一回。它是四种“力”的凝聚,一是中国的综合国力,二是中国航天的实力,三是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凝聚力,四是系统工程管理的能力。只有在科研生产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之后,实施这样的发射才有可能;也只有具备了强大的系统工程管理能力之后,这种多条战线并行作战的大规模战役才有可能上演。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多年来苦苦追求的规模经济在这一年里已初见端倪。 

  2003年,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宇航型号任务异常繁重;上半年的非典疫情,又给按时完成进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集团公司领导深入一线,亲自过问、检查型号研制进度,协调有关问题;集团公司宇航部按照年初的计划,进行了科学的调度和管理,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出色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型号两总系统按照责任令的要求,严格遵守计划节点,狠抓型号产品质量。与此同时,基础管理得到了加强,责任制层层落实,设计标准规范,操作细则到位,出厂评审、放行准则一应俱全。

  多个型号齐头并进“急行军”,终于在10~11月间胜利会师,促成了一“船”飞天,四星高照。这说明,以往困扰我们多年的多型号并举能力大大提高。由于系统工程管理能力的提高,过去,火箭、卫星从进发射场到发射,准备时间往往要两三个月甚至更长,而现在已经缩短到了一个多月甚至更短,使得组织高密度的发射从过去理论上的可能变成眼下的现实。这也为集团公司宇航型号“形成优势产品,实现产业化”,从而为实现铸造国际一流宇航公司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有奖订阅-情爱技巧日日送,诱人大奖等你拿
  英语口语能速成? 新东方GMAT、IELTS新课 任汝芬率队冲刺2004考研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