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船网友评论:从历史角度看台湾之独立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12月14日 22:45 舰船知识网络版 | |
(网管按语:本文是署名为“挽月抚风”的网友于12月14日发表在“海军论坛”里的论帖) 台湾,太平洋上一座美丽的岛屿,面积三万余平方公里,人口二千八百万。相对于960万平方公里的大陆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但他的存在与否,却直接影响着中国国运的盛衰。历史上的几次惨痛教训告诉我们,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国家的完整与否决定着这个国家 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莫过于汉唐,击败了强悍的游牧民族,解除了北方的军事威胁才有可能创建盛世。而汉对匈奴的胜利,关键是得到了西域,控制了西域既斩断了匈奴的命脉西域各附庸国的军队和中原本土的主力互相策应,当汉军主力击败匈奴军队后,西域的军队如一道长城,阻止着匈奴向水草丰盛,人口繁多的中亚地区迁移休养。匈奴人无奈的逃向漠北苦寒地区时,他衰亡的命运也就无可避免了。同样,汉失西域。国运便江河日下。所以终汉一朝,对西域的努力可谓前赴后继,不惜代价。 再看唐,很多人都认为唐对朝鲜半岛的战争是为了弦耀国力和武功,确实不然,唐和隋对朝鲜半岛一系列的军事行动的主要目的还是在于解除胁下之痛,想把朝鲜半岛牢牢控制在手中。因为当时突厥的军力相当强大,唐对突厥是倾国以对,试想,当唐举国之兵迎战突厥时敌对的高丽和百济对于空虚的唐的后方意味着什么? 宋是中国历史上最悲壮的一个朝代,终宋一朝,军事失败的惨痛时刻折辱着宋的君主和人民,而宋频频失利的原因要追溯到后晋时代,晋主石敬瑭的一次无耻的卖国行为(割让燕云16州)遗害了几百年!宋立朝后,以百战之师欲取燕云而未遂,亡国的恶梦从此开始。尽管宋的经济,文化,政治成就让北方游牧民族望尘莫及,但军事上的失败抵消了这一差距。契丹以及后来的女真人胜则以骑兵之厉,横扫华北平原,败则倨燕云之险,坐老中原雄兵。宋无计可施,几百年的建设成果,转眼毁于铁蹄之下,国力也在这种无休止的失败中损失殆尽当然,如果不是契丹,女真,党项,蒙古等游牧族自相灭杀,宋绝对苛延不了几年。 再说近代,康熙帝不收回台湾,中国的鸦片战争也就等不到1840年了,民国政府若能全力保主东北,抗战之处也就不会一溃千里,险遭亡国了。 所以今日之台湾,正如汉之西域,唐之高丽,北宋之燕云,民国之东北。他如同我们民族通向未来的一把钥匙,得之兴,失则亡。得则如矫龙出海,直接面向大洋,掐住日本的脖子,抓住南海诸国的小辨,更把炮口伸向了老美的大门。失则困于近海之中,给敌人一个舒服的跳板,国力从此受到牵袢,无法涉足于南海,于印度也只能被动防守,更无力于俄罗斯角琢中亚。 美国人为中国这条巨龙设置了座坚固的牢笼,而出口就在海洋,台湾是海洋的锁钥,我们绝不能把这把钥匙丢失,否则,就将是第二个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