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神五”功臣黄春平南大细说中国“飞天”梦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12月05日 21:19 人民网

  人民网江苏12月5日电 12月4日下午,南京大学浦口校区力行馆内济济一堂。

  神州五号火箭发射总指挥、首次载人飞行航天功臣、南京大学兼职教授黄春平用他一贯醇厚的闽南普通话,引领数百名学子穿越时空的隧道,与他一道品味着中国千年来为圆飞天梦想所经历的忧伤与喜悦,平淡与辉煌。

  神五发射的情景历历在目

  关于火箭和飞船的关系,黄春平打了一个精妙的比方:它们好象是芭蕾舞中的男女演员,火箭是托举为主的男演员,飞船是备受注目的女演员。有了“男演员”成功的托举,飞船才会有举世轰动的精彩亮相。虽然火箭上天后燃烧了自己,一无所有。

  面对国家巨额的投资,带着全国人民的厚望,每一次发射对黄春平和他的同事们来说,都背负着很大的心理压力。每次发射现场他的兜里都装着救心丸和消化甘油,那是他怕万一承受不了发射时的紧张而备下的。但他从来没用过。

  和历次黄春平主持、指挥的运载火箭发射相比,2003年10月15日更加刻骨铭心。“这是比以往任何一次的安全性更高,影响更广,科技含量更大的发射,因为是载人飞行,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们担负的责任就更大,压力也更大。因为失败不起,没有退路,只能成功。”10月14日零点,黄春平从基地的宿舍出发,15日凌晨1点,各路人马正式上岗,各就各位,这时距离点火还有8个小时,黄春平没有象以往那样邀上几个牌友,打一场“拱猪”大战来减压,而是洗个澡就睡下了,这一觉竟然睡了4个小时,他知道这个时候再急也没有用。而这个时候他最需要做的是稳定大家的心态,让他们相信自己。“平时对待质量问题要一路否定,才有在关键时刻的肯定。”

  最紧张的时刻是火箭点火的那一刻。“火箭是玩火的,一旦点着离开发射台,谁也控制不了,出了问题就无可救药。而且,火箭点着了不是马上就升空。它有一个降压过程。一旦神箭6秒内还不腾起,我们就准备关机、断电。”嘀嗒,嘀嗒,当时几秒钟的功夫就象几分钟、几小时那么漫长。数到3。7秒时,长二F火箭终于带着盛开的菊花般的尾焰腾空而起,基地顿时响起一片鼓掌声。黄春平不能凑这个热闹,他依然紧张地盯着面前的荧光屏,紧张地注视着上面的两条曲线:飞行速度/时间曲线和飞行高度/时间曲线。

  在送别杨利伟时,在场的很多人都哭了,黄春平的夫人那天也被接到发射现场,她也哭了。“当时我没哭,但看到杨利伟出征前向我们挥挥手的刹那,我不由自主地流泪了。”

  中国载人航天任重道远

  作为我国运载火箭技术专家和航天系统工程管理创新者,黄春平主持了多种运载火箭的研制生产及三十几次火箭发射,多次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奇迹。在他的记忆里,航天事业是一项大喜大悲的事业,火箭发射的成功与失败都令他不能忘怀。

  1997年6月5日,在史无前例的长征三号遥十四火箭发射当天,就在点火前的40分钟,发射场上空气候突变,电闪雷鸣,暴雨如注,而火箭最怕的就是触雷。担任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总指挥的黄春平和总设计师当即决定:不能实施发射。但是,火箭已经加注了液氢液氧燃料,一旦泄漏,就会引发爆炸,箭毁人亡的悲剧在所难免。他立刻投入到紧张的思考与备战之中,从土办法到高技术办法,黄春平能想的都想了,能试的都试了,非常见效。白天忙活完,他还得在夜里经常召开会议,讨论下一步的解决方案,就在航天史上绝无仅有的氢氧燃料同时泄出的那个晚上,黄春平一刻也没有睡,一直在忙着组织为火箭清理、重新加注燃料。5天后,6月10日,黄春平克服了多项技术难题,精心组织了再次发射,圆满完成了上级领导布置的任务,这也是黄春平有史以来遭遇到的技术难度最大的一次挑战。

  黄春平坦言,载人航天飞行工程其实是全国大协作的结果,是集体的功劳,而不是某一个人的,面对接踵而来的荣誉,他感到的是一种压力。“喜悦过后,要有清醒的头脑。掌声过后,一切从零开始。”有人曾劝他功成身退,为自己画个圆满的句号。但是他觉得他不能这么自私,他还想再为祖国效力。

  谈及中国载人航天飞行下一步的发展思路,黄春平坦言任重道远,还有好几件事要做。总的来说,我国的火箭技术已迈入国际先进行列,但运载火箭的花样太多,有十几种,需要进一步组合化、系列化、标准化。不久的将来,我们还要研制出无毒、无污染的推进器,大推力的运载火箭,以及可重复使用的火箭。对于我国载人飞行的前景,黄春平从科学家的角度分析道,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仅是我国载人航天飞行工程的第一步,是第一期工程。估计后年我们还要发射神舟六号;第二步就是建立短期有人照料、长期无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如果单从技术层面预测的话我国2010年左右就能建立;第三步就是建立长期有人照料、20吨重的空间站。当然,更远的将来还可以探月和登月。

  你们要有坚定的信念

  “基础一定要打好,你们都很聪明,否则考不上大学。同时,自己还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这是我的深切体会。”

  对于求学之道,黄春平动情地说起了自己少年求学时的艰苦。他笑言自己做过工、种过地、扛过枪、跨过江。

  他7岁就去给别人当厨工,洗菜、摆筷子,干了2年,解放时就剩父亲、母亲和他的三口之家还欠人家3千多斤谷子。上初中一年级时,不到50岁的父亲去世了。母亲只好出去给别人当保姆挣钱,那时家里2岁的弟弟和七岁的妹妹全靠上初中的黄春平照顾。那时,学校离家有10里路,直到高中前黄春平连草鞋也买不起,都是光着脚板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一到夏天脚上全是蚊子叮的大包。有一次,他光脚上山砍柴,已长满老茧的脚掌还是给硬而带刺的灌木枝戳了一个很深的口子,顿时血流如注,他把脚简单包扎了一下,便一瘸一拐地下山回家,柴当然也没砍成。“至今,我的手上、脚上的伤疤还清晰可见。现在别人都说我身体很好,不像65岁的人,这不是吃的好,那个时候一年有2/3的时间吃地瓜,而是那个时候跑路跑出来的。后来我参加过福建省运动会上的800、1500米比赛,因为既有速度又有耐力。”从初二到高二的那段时间,黄春平每天早上他5点起床,自己做饭、吃完饭后就把弟妹喊醒,帮他们穿衣、洗漱、做好中饭,才去上学;下午一下课就以最快的速度步行回家,照顾他们吃完饭、上了床之后,自己才能点上煤油灯,在家上晚自习。

  黄春平一心想念书,小学只上了2年半,然后以第6名的成绩考进初中,中学时数学连续考过好几次满分,好学、肯吃苦、经常还辅导同学的他深得老师的喜爱。初中毕业他想考中专,但爱才的老师一定让他要上普通中学,他又以优异的成绩免升入本校高中。考上了北京的大学后,一个月只有4元钱的生活费,就这样,他还要从自己可怜的生活费里挤出一点寄往家里。有一个夏天,为了节省回家的费用,他背着在学校买的几个馒头,拎着一张破凉席,每到一个火车站,把席子就地一铺,凑合一夜。一路倒了几趟慢车,才从北京回到福建的家。从初中到大学,他一直靠甲等奖学金完成学业。直到工作以后,黄春平的境况才逐渐好起来。“可能是以前太多的苦难,练就了我现在处变不惊、乐观平和的心态”。

  已为南大兼职教授的黄春平对南大的学子们也寄予了厚望。他希望同学们能够好好学习,将来学成之后也能投入国家的航天事业,为国家的繁荣强大作出自己的努力。(罗静)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有奖订阅-情爱技巧日日送,诱人大奖等你拿
  英语口语能速成? 新东方GMAT、IELTS新课 任汝芬率队冲刺2004考研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