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台海形势 > 正文

关注台湾残障事业 感受台湾残障事业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12月05日 17:20 新华网

  记者手记:感受台湾残障事业

  新华网台北12月5日电(记者 陈键兴 范丽青)12月3日是世界身心障碍日,最近一周多来,岛内各界举办了多场与残障事业有关的活动,记者由此走近残障者这一身处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去感受他们的艰辛与不屈。近年来,岛内经济

  持续低迷,失业率不断上升,让残障人士的就业问题日趋严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1997年台湾出台“身心障碍保护法”替代原有的“身心障碍福利法”,将残障事业提升到“必须”的高度,但是落实情况并不令人满意。其中,就业部分的表现最为突出,超过五成五的企事业单位拒不进用残障人士,百人以上的企事业单位中有近两成宁可缴付罚款也不进用残障人士。

  有关人士分析认为,上述现象虽然反映出社会对残障人士的就业歧视仍然未能得到改变,但当局的政策更应尽快检讨:一方面是政策的“一刀切”思维,没有考虑到就业岗位应与残障者实际就业能力相适应,令一些确实没有适合残障者工作岗位的单位只能选择缴罚;另一方面,当局只管出台政策,却未考虑帮助用人单位推进办公场所无障碍化,很多单位考虑到进用残障人士需要配套进行工作环境重整,建设成本大大高于薪资成本,也只能宁罚不用。目前,岛内残障人士的失业率已高于一般民众失业率的两倍多。面对生活的逆境,面对社会的歧视以及沉溺在政治口水中的社会主流语境,残障者只能苦苦自救。他们不屈地扬起生命之帆,通过自己的不懈和智慧,凸显出人的骄傲。

  接受记者采访的脑性麻痹患者陈淑玲就是其中的一位。多少年的艰难打拼并未暗淡她脸上自信的笑容,采访结束后,她还向记者打听起祖国大陆残障事业的发展情况。还有岛内第一位视障艺术经纪人朱万花,她不仅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更创立了身心障碍者艺文推广协会,帮助更多的残障朋友实现多元化就业。

  生活处境的艰难并没有让残障者丢失对生命的热爱,岛内许多残障艺术爱好者以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咏唱出爱与美的动人乐章,从“光之舞艺团”、“鸟与水舞集”等残障舞蹈团体,到“西罗亚”、“展翼”等视障合唱团体,到众多的残障工艺美术家,他们演绎出一个曼妙绝伦的艺术空间。

  他们并不孤独,因为周遭有越来越多的爱心机构和人士陪伴着他们一同前行。走进伊甸社会福利基金会托管的基隆市身心障碍福利服务中心,记者感受到的不仅是形而上的大爱,更体味到了具体有形的专业与科学。

  自强自救:台湾脑性麻痹女孩拼出就业路

  新华网台北12月5日电(记者 陈键兴 范丽青)“生命是上天对我们最大的恩惠,不要放弃自己,要给自己机会不断学习!”先天性脑性麻痹患者陈淑玲艰难地在记者的本子上写下这句话。

  23岁的陈淑玲是台北市残障事业的形象代言人,她用自强不息、自食其力的生命之光,为残障者就业的问题作了最好的注脚:经济不景气与社会歧视都不能消泯生命的追求,残障者就业要自救。

  陈淑玲3岁时就被母亲送进了花莲福利院,如今在一间律师事务所从事文书工作,这一路走来的艰辛与努力是常人所难以想象的。脑性麻痹患者在行动和表达能力方面存在很大障碍,在福利院的十多年里,陈淑玲依靠坚强的意志刻苦地进行复健和学习,不仅站了起来,而且还在高中阶段取得了5张计算机专业证照,这是连健全的孩子都很难做到的。

  高中毕业后,18岁的陈淑玲为了把自己在福利院的床位让给更需要的人,依然决定独自前往台北谋生。但是,近年来台湾经济不景气使失业率不断上升,残障人士的就业情况更加严峻。在3年多的时间里,陈淑玲苦苦寻找工作,却屡屡受挫,没有人愿意聘请一位象她这样的重度残障者。

  直到2年前,一位热心公益的律师接纳了陈淑玲,当时的那段对话耐人寻味——律师问陈淑玲,是要把她当残障人士看待给予照顾,还是把她当健全人进行训练?她选择了后者。在工作中,陈淑玲付出了几倍于常人的勤勉,行动不便的她除了处理文书资料外,还能挤公车到法院送诉状、到邮局寄信。此外,她还在攻读法律函授学位,为进一步的发展做准备。

  尽管已经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但陈淑玲很明白自己始终是一个患有脑性麻痹的残障者,她的工作时间可能比健全人短,可能随时因为健康的原因退休。所以,陈淑玲生活得很节俭,虽然每月仅有22000元新台币的薪水,但存款已经有20多万元。

  陈淑玲应该说是幸运的,而更多的残障人士仍在失业中苦苦求生。12月3日世界身心障碍日前后,岛内各界纷纷提出呼吁,要求当局和社会重视解决残障人士就业问题。

  台湾9999人力银行公布的最新调查显示,台湾目前有110万残障人口,劳动参与率仅三成,失业率较一般民众高出3倍多。该机构负责人杨肯诚表示,台湾残障者就业处境在过去几年的不景气中一路跌至谷底,职场歧视让这个弱势群体面对不断加剧的生存压力,自杀率增高让人深深忧虑。

  身处社会边缘的残障人士,如何能在景气低迷中寻到出头日?对于正被政治口水和选举花招淹没的台湾社会,这样的质问显得无力和无奈。

  弦月之美:台湾残障艺术闪亮生命舞台

  新华网台北12月5日电(记者 陈键兴 范丽青)12月的台北天气清冷,过了晚间10点,街上已是行人寥落。台北市中山北路的一处地下过街通道里,一个单薄矮小的身影踽踽远去,步履蹒跚。

  每天晚上6点到10点,是这位籍籍无名的残障歌手表演的时间。一把破旧的吉他,一只短短的口琴,还有那条义肢踩出的节拍,将灰暗的地下通道变成了舞台。在台湾,有很多这样的舞台,舞台的主角生活在社会边缘,却骄傲地演绎出真诚的生命。

  “鸟与水舞集”是台湾第一支由截肢者、视障者和侏儒症患者组成的舞团,老师都是义工,舞者要自掏腰包制作服装。舞者徐婉琪,9岁时因为车祸失去了一只脚,装义肢已近30年。为了不让臀部肌肉萎缩,她在丈夫的鼓励下参加了“鸟与水舞集”,跟着舞蹈家颜翠珍学舞。一年多来的每个月里,她都要数次从花莲飞到台北上课,丈夫还特地为她在家里改装了一间舞蹈室。

  如今,徐婉琪已经深深地爱上了那个舞台,爱上了随音乐翻滚、摆动和单脚跳跃,爱上了用心创造出来的幸福。她的团友胡淑君说:“与其说练舞是为了复健,倒不如说是对自己的鼓励。在舞蹈中,我们发现了人生有更多的可能!”

  台湾伊甸社会福利基金会副执行长黄琢嵩对记者说,过去,残障人士的精神生活相对贫乏,更多的是个体性的,也多以康复为目的,是低层次、低水平的。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残障艺术爱好者和艺术团体,开始将艺术实践提升到创作的高度,凭借残障者对艺术的独到理解描绘出社会精神领域不可或缺的风景。

  画本作家几米的作品《地下铁》描写的是盲女进入地下铁的奇幻经历,由视障者组成的“光之舞艺团”不久前将这一作品搬上了舞台。全盲团长陈一诚无法看到原绘本,通过朋友的转述尽力揣摩,他对作品也有自己的理解:每回走进地下铁,“那种如迷宫一样让人不知往哪里走的感觉”,令他心有顾虑。

  《地下铁》里的盲女大约15岁,也是扮演者李怡慧逐渐失去光明的年纪。“其实我哪里也不想去,会有人在地下铁等我吗?”几米的这句话让她感受深切。初中时因为黄斑病变导致轻微弱视的李怡慧说,每次走进地下铁真有“误入丛林”的感觉,确实希望有人在地下铁出口等自己。“光之舞”,带人走进《地下铁》的艺术空间,更走进了真切的盲人内心世界。

  在艺术的无限空间里,虽然生活在社会的边缘,虽然历经艰辛与坎坷,但台湾残障人却创造出了如幻如歌的曼妙世界。

  12月3日是世界身心障碍日,近期岛内残障艺术工作团体推出了多台公益演出,一个个舞台展现出一幅幅别样的生命图景。“弦月满月都是月,满月弦月一样美。肢体虽有残缺,生命依旧圆满。”即将上演的一台名为“弦月之美”的残障艺术晚会在广告语中写道。

  无障碍的家——记基隆市身心障碍福利服务中心

  新华网台北12月5日电(记者 陈键兴 范丽青)小王是个智障者,每天上午9点到下午4点,他都会在基隆市身心障碍福利服务中心的陶艺庇护工场里工作。

  “对于象小王这样的残障者来说,庇护工场的意义,首先就是让他们学会遵守工作时间。”负责管理该服务中心的伊甸社会福利基金会副执行长黄琢嵩对记者说。庇护工场的陶艺工作被专业老师划分成数十个简单的工序,主要是让中、重度残障朋友们在这里培养工作意愿、工作态度和人际互动的能力。

  庇护工场是记者在基隆市身心障碍服务中心看到的第一个服务项目,其中的专业认知和人本关照给人印象深刻。

  除了陶艺庇护工厂之外,服务中心还设有“洗衣庇护自强商店”。记者看到,这里的洗衣设备和专业洗衣店无异,几位残障学员正在认真地做着分拣登记,次序井然,环境整洁。服务中心行政组长李士青不无骄傲地告诉记者,洗衣店现在已经能对外接活了。

  黄琢嵩说,过去,台湾那些能力不足以适应竞争性就业市场的残障者,不是闲置,就是被送到隔离式的养护机构,在缺乏刺激的状况下,能力更加退化。庇护工场和庇护商店可以为残障者提供一个充分保护和协助的工作环境,使他们能够获得职业评估、辅导和训练,逐步提高生活和就业能力,做好迈向竞争性就业市场的准备,也为确实无力参与竞争的残障者提供长期庇护性就业服务。

  2楼残障儿童早期疗育中心的楼道里摆着几辆色彩鲜艳的轮椅,墙上贴着许多照片和图画,从几间屋子里传出孩子们的说话声,这里又象个幼稚园。

  “这些看着象玩具的东西,都是根据医疗原理设计的复健用具。”李士青对记者说,成长不能等待,为残障儿童提供早期疗育是一种人性化、主动而完整的服务,它利用各专业整合性的服务来解决发展迟缓或发展障碍的儿童的各种医疗、教育、家庭及社会相关问题,一方面开发孩子的潜力,一方面减轻他们的障碍程度,让他们能增强过正常生活的能力。

  服务中心的3楼以上是针对重度残障者设立的全日养护服务专区。记者来的这天正好赶上当地一家教会在这里做辅导讲座,二三十个重障人士聚在楼层活动室里,热闹得很。记者原本以为这里该象个医院,现在看来倒仿佛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

  全日养护服务专区确实是以家的理念建构的。黄琢嵩告诉记者,这里的房间都按照居家布局,两室一厅,每“户”都配有冰箱、电视。这里的每间屋子都很大,可以摆5张床位,方便重障人士行动。

  在康疗室里,各种复健设施齐全,配备标准和医院是一样的。康疗室里还有一排电视屏幕,借此可以观察到每个房间以及楼道的即时情况。黄琢嵩介绍说,安置监视器材,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在住的残障者不发生意外,同时也是要监控是否发生虐待行为。

  走出基隆市身心障碍服务中心的大楼,黄琢嵩递给记者一本服务中心的介绍手册,扉页上写着:“身心障碍者往往容易因为对服务的不熟悉、资源的有限、训练的缺乏、民众接受度的不足、经济能力的匮乏……等等内、外在原因,而筑起一道道自我封闭的墙——邀请您一同伸出双手帮助身心障碍者走出障碍的墙!”(完)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有奖订阅-情爱技巧日日送,诱人大奖等你拿
  英语口语能速成? 新东方GMAT、IELTS新课 任汝芬率队冲刺2004考研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