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解放军总后勤部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纪实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12月02日 08:36 人民网

  唐向东

  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优秀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响应党的号召,加入到军队后勤现代化建设之中。尤其是近10年来,总后各级党委认真贯彻江泽民主席作出的“军地并举”重要指示,不断加大依托国民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工作力度,使军队后勤人才队伍呈现出稳步推进、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据统计,目前总后系统已拥有携笔从戎的地方大学生近1万
名,占专业技术干部总数的1/3,其中80%以上都是我军后勤现代化建设的中坚骨干,许多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专家教授,有的还成了我军的高级将领。

  世纪伊始,新军事变革的大潮波涌而至,聚集在“八一”军旗下的莘莘学子,必将担负起科技强军、科技兴后勤的伟业重任!

  “学生官”筑起后勤科技人才“高地”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起,总后系统各级党委按照军委总部的要求部署,每年开始陆续吸纳一批携笔从戎的地方高校毕业生,至今已先后从全国200多所地方高校直接接收地方大学生6000多名。令人欣喜的是,这些看似文弱的“学生官”,却在各自岗位上取得了可喜成就:他们共获得了国家、军队科技成果奖励1680多项,1260多人荣立三等功以上奖励;2370多人评上了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涌现出12名院士、880多名研究生导师和900多名学科带头人,形成了一个国内外影响较大、竞争力较强的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群体。

  这些“学生官”之所以能筑起我军后勤建设的新一代人才“高地”,主要在3个方面凸现出他们的优势:

  一是知识全面、功底扎实。据调查,总后系统每年接收的大学生干部,在知识结构、能力素质、成才潜质等方面,都是同期生长干部中的佼佼者。

  二是创新意识强,事业起点高。从问卷调查情况看,每一个大学生干部入伍后,都有一种强烈的进取欲望和创新意识;70%以上的大学生干部希望在科研一线有所作为,有的一入伍就瞄准世界前沿刻苦攻关。

  三是知识更新快,发展后劲大。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军后勤的科研、管理和保障手段等都在悄然发生变化。许多单位领导反映,大学生干部能很快适应新技术、新装备、新思想,一旦给他们一个事业舞台,其优势和潜力就会发挥得淋漓尽致。

  九十年代中期,一份关于学科发展与人才现状的调查报告,一度引起总后党委领导的极度焦虑:由于人才匮乏,造成总后1/3的后勤学科找不到合适的学科接班人,一些传统的优势学科开始面临滑坡,许多军事学科建设更是人才难求……面对困境,其时惟一的出路只有改革———拓宽人才培养渠道,走出一条依托国民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路子。

  于是,总后党委正式将“依托培养工程”列入总后“九五”、“十五”建设规划,并经过多年探索,逐步形成了一个直接接收毕业生与选拔招收国防生、补充生长干部与特招专业人才、联合办学与送学培养、提高学历教育与在职继续教育相结合的依托培养新模式:

  ———依托地方高校招收急需人才。所属医教研单位根据学科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合理制定招收计划,并在北京、东北、华北、中南、西北、西南地区分别建立了固定基地,形成接收网络。

  ———通过招收国防生补充紧缺人才。从2000年开始,他们从直接选拔接收延伸到招生和在校学习期间,先后在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和北京大学医学部,开展了在校选拔国防生、从普通高中毕业生中选拔国防生的工作。

  ———面向国内外特招拔尖人才。采取设立特聘教授岗位、建立总后优秀人才工作站、“三星”人才科技网站等渠道,对特别优秀的人才实行先签约、后审批的方式,面向国内外引进学科带头人和拔尖人才。

  广开渠道纳良才,引得一批又一批风华正茂的青年博士、硕士毕业生,从大学校园源源不断地走进绿色军营,为我军后勤科研事业注入无限生机与活力……

  用科学机制搭起事业舞台

  “你有多大才,我搭多大台”。这是总后系统各级党委对每个大学生干部的郑重承诺。

  几年来,总后党委先后颁发了一系列关于优秀大学生干部培养使用的制度措施,并建立了优秀后备人才数据库,制定了优秀人才使用和管理细则,在大学生干部职级晋升、人才选拔、交流培养、出国留学等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灵活有效的激励措施。

  所属单位各级党委更是制定了许多大学生干部培养使用的具体办法,普遍对大学生干部的任职和培养锻炼实行跟踪考察和管理。他们积极支持大学生干部承担各类重大课题,执行各种急难险重任务;大学生干部上岗工作一段时间后,各级党委及时对每个大学生干部进行调查摸底,以确保最大限度地做到专业对口,尽其所长。尤其在用人机制上,各级党委坚持打破论资排辈的用人观念,对学有专长、发展潜力大的大学生干部,做到不拘一格用人才。军事医学科学院应用分子生物学研究室主任陈微,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后一入伍,院领导就专门给她配备了科研设备,下拨了专项经费;在她博士毕业时,院领导又破格让她担起研究室副主任的重任。如今,这位年仅37岁的清华“才女”不仅承担了国家“863”、“973”、自然科学基金和全军重大科研项目14项,还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今年非典期间,她带领科室人员奋力攻关,在国内率先推出了防治非典的新药成果,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勉励和好评。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3年12月02日 第二版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有奖订阅-情爱技巧日日送,诱人大奖等你拿
  英语口语能速成? 新东方GMAT、IELTS新课 任汝芬率队冲刺2004考研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