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 正文

中国力量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11月24日 04:20 《环球飞行》

—— 中国航空工业纪实之五

  这是一个个笼罩着神秘光环的军工企业,

  为中国航空跻身世界五强立下汗马功勋;

  它们又都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

  伴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变革生存发展;

  当我们走进她们,

  看到的是一个辉煌的缔造飞翔之梦的世界:

  创业、艰辛、碰撞、彷徨,

  智慧、奉献、勇敢、豪情。

  航空报国,追求第一;

  实干图强,创新兴航。

  这绝不仅仅是一种理念,

  你会为它思考、感动与震撼……

航空溯源

——中国洪都航空工业集团

  在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革命圣地南昌,坐落着中国航空工业最早的发源地之一——洪都航空工业集团。这座在原国民党飞机修理厂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中国航空企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产量最多、一次性出口创汇最多的飞机主机制造厂。

新中国第一架飞机从这里诞生

江泽民总书记站在K-8飞机驾驶舱内

  中国革命的第一枪是在南昌打响的,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飞机也出在南昌!坐落于革命圣地南昌的洪都航空工业集团作为新中国最早的三大航空企业之一,不仅制造出了新中国的第一架飞机,而且为建设新的航空工业力量输送了大量人员与装备,可谓是建国初期“航空工业的摇篮”。伴随着共和国五十年的成长,这个“摇篮”并没有渐渐老化,而是不断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九项第一

  1951年4月23日,新中国的国家航空工业局决定在“八一”军旗升起的地方建立一个飞机制造厂。5月13日,第一批建设者到达南昌,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国民党时期与意大利在1934年合建的“国民党第二飞机制造厂和航空研究院”的一个旧址。一条1500米的碎石跑道残骸般躺在杂草丛中,一座孤独颓废的厂房对视着7座旧的机棚,30多台生满锈斑的机床。没有水,没有电,没有路,建设者面对着难以言状的困难……

  第一代洪都人以对祖国的一片赤诚,在建厂仅仅148天就开始修理从朝鲜战场上转下来的飞机。到年底,他们就修理交付38架雅克-18型飞机。这在世界航空史上也是一个创举。

  1954年4月1日,国家航空工业局一纸电令,批准工厂提前成批生产雅克18飞机,正式拉开了工厂由修理飞机转向整机试造的序幕。从此,洪都人以他们满腔的热忱和顽强的精神,在50年中创造了中国航空史上的“九项第一”。

  1.1954年7月3日,新中国第一架自制飞机--初教-5飞机在南昌飞上蓝天,揭开了新中国飞机制造史上的第一页。新华社以“光辉的开端”为题,将这一喜讯迅速传遍了世界。同年8月1日,毛泽东主席亲笔签署了给洪都全体职工的嘉勉信,称“这对建立我国的飞机制造业和增强国防力量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2.1957年12月24日,我国第一架多用途民用飞机--安-2运输机(现称运-5)在洪都诞生。次日,《人民日报》在第一版显著位置刊登了题为“我国航空工业新的重大成就,第一架多用途民用飞机诞生”的消息。洪都集团共生产安-2基本型和各种改进型飞机700多架,不仅在国内广泛使用,而且有70多架出口阿尔巴尼亚、朝鲜、越南、尼泊尔、柬埔寨等国。

  3.1958年8月27日,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架初级教练机--初教-6飞机凌空飞翔,它标志着新中国航空工业已从修理、仿制飞机发展到自行设计制造飞机的新阶段。初教-6飞机自批量生产至今已生产了2000多架,部分销往南亚、非洲等国家及阿尔巴尼亚、朝鲜等国,并大量装备我国飞行院校。1979年,初教-6飞机获国家颁发的质量金质奖章,成为我国第一种获得此项殊荣的飞机。

  4.1965年6月4日,洪都人又把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架超音速喷气式强击机--强-5送上蓝天,填补了我国航空工业的一项空白。强-5飞机不仅大批装备了我国空军,而且远销亚洲友好国家并获得好评,被载入《英国简氏航空年鉴》,被国际上正式认为是当代的成功机种之一。1985年,强-5飞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在1987年第37届巴黎航展上被誉为“亚洲明星”。

  5.1966年11月,洪都集团成功制造了新中国第一批海防导弹——“上游一号”。此后,洪都集团共研制了多种系列海防导弹,为海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6.1989年12月26日,我国首次按国际适航要求设计的新型农林专用飞机——农-5A飞机首飞成功。1992年8月,中国民航总局正式向洪都集团公司颁发了农-5A型飞机型号合格证书。农-5A飞机先后在黑龙江、湖南、湖北对小麦、芦苇、棉花和森林进行灭虫、除草作业,爱到用户好评。

  7.1990年11月21日,我国第一个自筹资金、国际合作、全新设计的外贸机种——K-8飞机在洪都跃上蓝天。这是洪都集团公司联合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自筹资金,与巴基斯坦合作研制的。K-8自首飞之后,多次参加国际航展并作飞行表演,并先后到缅甸、孟加拉、埃及等亚非10多个国家作飞行表演。K-8飞机以其美观的气动外形、先进的机载设备和优越的技术性能令世界航空界刮目相看。

  8.1999年12月27日,K-8飞机打败众多竞争对手,与埃及签定合作生产80架K-8E型飞机及生产线合同,开创了中国航空工业飞机整机生产出口之先河,中国教练机的生产技术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同时,K-8E型飞机及生产线出口合同也使洪都保持了中国航空工业产品出口额之最。

  进入新世纪,中国的航空工业也在向新型的企业制度接轨,其中实行股份制、面向社会融资,为中国的航空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实行股份制上,洪都也创造了一项第一。

  9. 2000年11月16日,“洪都航空”6000万A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顺利发行,并于同年12月15日挂牌上市,成为我国资本市场飞机整机上市第一股,募集资金9.1亿元。不同于其他航空企业将主机制造业剥离后重组上市,“洪都航空”把他们的飞机整机制造业务摆在公众面前,接受市场的检验,说明了洪都人的信心,也更加体现了洪都飞机的生命力。

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QFC1.1x4-1400橡皮囊液压机

两个唯一

  不可否认,洪都集团在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同时,它本身所具有的鲜明特征也使洪都集团在中国的主机厂中独具特色。

唯一一个“厂所结合”的中国主机厂

  传承前苏联航空工业的模式,中国航空工业也采用设计所和生产厂分离的模式,由设计所接到飞机型号任务后,进行研制与设计工作,然后交由相应的生产厂制造生产。然而,欧美的航空工业企业则是厂所合一,即飞机的研制设计部门只是飞机制造企业的一个组成机构。这种模式的最大好处是飞机从一开始立项就是市场行为,即企业为了创造利润,在经过精心调研、周密计划后而采取的行为,这种项目的成功性无疑会比较高。当今世界的著名飞机厂商,例如波音、空客、洛-马等都是这样的模式。

  洪都集团则是我国唯一一家设计所与生产厂结合的飞机制造企业,自筹资金、国际合作的K-8教练机项目的成功,则充分证实了洪都集团“厂所结合”模式的优越性。

  如今,洪都集团的飞机设计所已拥有静力强度、燃油、液压、电气、电子综合、火控、农业设备系统等实验室,建立了完善的螺旋桨式初级教练机系列、喷气式基础教练机系列、强击机系列、农林专用飞机系列、高级教练机系列等飞机总设计师系统。

  同时,洪都集团拥有配套齐全的加工生产能力,各种加工设备6000台(套),其中有精密大型数控设备200台,其五座标数控加工中心、数控型材拉弯机、橡皮囊液压机、蒙皮拉伸机等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加工体系及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

唯一一个既生产飞机、又生产导弹的中国主机厂

  洪都集团是我国中小型飞机的生产基地,从新中国第一架飞机“初教-5”,到自主研制、应用广泛的初级教练机“初教-6”,再到享誉国际的基础教练机K-8;从“歼-6”、“空中李向阳——歼-12”,到为保卫中国海空立下汗马功勋的轻型强击机“强-5”;从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的“运-5”、“农-5”,到广受航空运动爱好者欢迎的“海燕”轻型飞机,洪都集团创建至今已生产制造了4000多架飞机,创中国航空工业主机厂飞机产量之最。

  同时,洪都集团还是我国重要的海防导弹生产基地,这在中国的主机生产厂中也是绝无仅有的。1965年12月,洪都成功制造了新中国第一枚海防导弹——“上游一号”,迄今先后自行设计研制三大系列的15个型号海防导弹,并多次获得国家奖项。1999年,在国庆50周年阅兵上,洪都集团公司研制生产的“上游二号”海防导弹方阵通过天安门,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为发展和加强中国的海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教练机基地

  从新中国自行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初教-5”,到自主开发研制、应用广泛的初级教练机“初教-6”,再到享誉国际的基础教练机K-8,还有目前正在开发研制的高级教练机,洪都集团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为“中国的教练机基地”。

中国第一架飞机——初教-5

新中国第一架自已制造的飞机--仿制苏联雅克18的“初教-5”

  1954年7月3日下午5时15分,是一个令所有的中国人都欢呼雀跃的时刻。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架自已制造的飞机--仿制苏联的雅克18(后被称为“初教-5”)首飞成功,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从此由修理跨入了制造的新阶段。中国不能自己制造飞机的历史结束了!

  8月1日,毛泽东主席亲笔给洪都人签署了嘉勉信:“祝贺你们试制第一架雅克-18型飞机成功的胜利,这在建立我国的飞机制造业和增强国际力量上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雅克-18飞机是苏联雅克福烈夫设计局1946年设计的初级教练机,结构简单,构架式机身骨架,矩形中翼和两个梯形外翼,安装一台活塞式发动机和木质螺旋桨。起落架为后三点式。机身装有航行仪表、发动机仪表、无线电台和半罗盘、机内通话设备等。重量较轻,操纵容易,可在土跑道上起降,可以使学员在学会各种初级训练科目后,很快掌握飞机的使用性能。

  从1954年第一架初教5飞机制造成功至1958年10月奉令停产,初教5飞机共生产379架,全部交付空、海军和民航使用,为培养、训练中国早期飞行员做出了贡献。

中国飞行员的摇篮——初教-6

新中国第一架自主设计、自行研制的初级教练机——“初教-6”

  1957年,中国空军急需一种新型教练机,洪都人又打响了新的战斗——自行设计、制造初教-6飞机。1958年8月27日,新中国第一架自已设计、制造的螺旋桨初级教练机——初教-6跃上了蓝天,标志着新中国航空工业已从修理——仿制,发展到了自行设计飞机的新阶段。

  1961年,洪都针对初教-6飞机在试飞中暴露的四个主要问题,即:发动机汽缸头温度过低,滑油系统散热性能不好,有右编航现象及左右油箱耗油不均等,再次做了设计改进,重试制了定型试验机,至10月15日试飞全部结束,其飞行1800个起落,612飞行小时。 1962年1月5日,国务院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正式批准初教-6飞机定型投入批生产。

  1963年,初教-6所装的国产发动机活塞6和螺旋桨均已试制成功。从此,初教-6飞机零件和成品附件全部立足国内生产。

  1965年12月,加大功率的活塞6甲发动机定型投产。以后,装用活赛6甲的飞机命名为初教-6甲飞机。

  1964年至1966年,洪都改装了10架装有武器的初教-6乙飞机。

  1979年,初教-6飞机荣获国家质量金质奖,成为我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机种。

  初教-6各型飞机自投产以来至今共生产了2000多架,为我国成功地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飞行员,堪称中国飞行员成长的摇篮。

  如今,随着战斗机的发展换代,初教-6已不能满足培养新型战斗机飞行员的需要,但它依然在选拔飞行员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航校挑选飞行员苗子的试金石。同时,初教-6以它良好的操纵性和出色的安全性能受到广大航空爱好者的喜爱,在欧美航空俱乐部很受欢迎。这种性能稳定、安全可靠、完全由中国制造的飞机还将在新的飞行领域焕发新的生命力。

中国教练机的骄傲——K-8

K-8飞机1992年在新加坡航展作飞行表演,受到航空界的关注。

  随着喷气式飞机时代的发展,需要一种基础喷气教练机来培养现代飞行员。

  20世纪70年代初的一天,空军某航校飞来了4架国外的喷气式教练机,消息不胫而走。洪都人敏锐地意识到:共和国一定要有自己研制的喷气式教练机。几经奔走,几经周折,到70年代后期,洪都人在国家没有科研经费投入的状况下,自筹部分科研经费,超前风险投入,由设计部门展开了基础喷气式教练机的构思和预研工作。

  进入80年代,从国外反馈的信息表明,不少国家急需优秀的基础喷气教练机,教练机市场十分可观。机遇出现了,巴基斯坦对洪都集团研制的新型教练机兴趣浓厚。经过中航技总公司和洪都集团两年坚持不懈的努力,1986年8月,在伊斯兰堡签订了中巴合作研制K-8飞机的协议书。

  洪都人深深懂得K-8飞机要做到试制快、转批快、投入市场快的重要性,他们以只争期夕的精神顽强拼搏,终于在1990年11月21日,实现了K-8飞机首飞;1992年12月通过了设计技术鉴定。自工程零点到首飞成功,洪都人只用了42个月的时间,在没有原准机的参照而技术要求又比较高的条件下,研制出了K-8飞机。

  为了扩大销售,洪都人积极主动配合中航技总公司参与国际市场竞争。K-8飞机首飞成功后,曾多次参加巴黎、新加坡、珠海等国际航展,先后到缅甸、孟加拉、埃及等亚非10多个国家作飞行表演。K-8飞机以其美观的外形、气动性能优良、先进的机载设备和优越的技术性能令世界航空界刮目相看。

  1999年在埃及与国外几种教练机竞标,作评估飞行,埃及选中了K-8飞机,于2000年签订了合作生产80架飞机,并提供生产线和建立飞机研发中心的合同。这是我国航空工业一次性出口飞机数量最多、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这个合同的签署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已从出口航空产品发展到出口整条飞机生产线,开创了我国对外输出飞机设计制造技术的历史先河。这是我国第一次向国外输出整架飞机生产线和设计技术,为我国航空工业在国际市场上争得了一席之地。

  K-8飞机自首飞成功10年来,已发展成了基础教练机系列,并已批量进入国际市场,截止2002年8月已向6个国家交付124架。作为K-8系列飞机的国内型基础教练机也已成功地装备了中国的飞行学院。

  K-8为基础/高级教练机,装一台TFE731-2A-2A涡轮风扇发动机,串列座舱,下单机、两侧进气,能完成四种气象条件下的基础训练和部分高级训练任务。能外挂训练弹、炸弹、火箭、航炮、导弹及副油箱,可完成攻击训练任务,并有近距攻击能力。飞机主技术数据:翼展9.63m,全长11.6m,机高4.21m,机翼面积17.02m2,正常起飞重量3700kg,最大起飞重量4468kg。主要性能数据:最大平飞速度800km/h,最大爬升率30m/s,实用升限13600m,航程1560km,最大航程(带2×250L副油箱)2140km,续航时间3.2h,最大续航时间(带2×250L副油箱)4.2h。

K-8的成功主要表现为十大特点

  1.具有高低速兼顾,满意的飞行品质和机动能力,并有良好的失速特性。翼机平面形状为梯形,选用NACA64族层流翼型,进行弯扭设计,在机翼根部23%展长范围进行前缘修型。升降舵操纵不用助力器,设计升降舵随动调整片,左侧调整片增设电动机构,在飞行中配平杆力。为提高增升效率,设计半翼展中2.34米按等百分比后退320毫米的单缝襟翼,由于翼展长,设计了三根滑轨及运动协调机构。上述措施,使飞机获得良好的升降特性,大攻角特性和高低速的纵向和横航向良好的飞行品质。经过大量试验,完成了尾旋预测及验证试飞,能有效地改出尾旋。

  2. 配装TFE731-2A涡轮风扇发动机,油耗低、噪音小、寿命长。两侧进气的进气道唇口周边变厚度,外唇口用DAC-1翼型,内管道为超椭园构形,保证了大攻角和大侧滑角条件下的气流稳定。设计了收敛扩散形混合尾喷管,发动机安装推力获得增益。

  3.具有良好的座舱环境。圆弧风档和长2.65米的整体右侧翻座舱盖,后舱视界比前舱高280毫米,座舱视界优于国际同类教练机。增压座舱,配装高效的空调系统,能实现地面空调,可使温度始终控制在20~30摄氏度之间。采用兰白光照明,有利于夜航。

  4.以电子飞行仪表为中心,通过数据总线与塔台、无线电罗盘、仪表着陆系统、大气机、航姿系统及无线电高度表交联,组成导航飞行系统,并配备了备份飞行仪表。

  5.采用液压控制,不用冷气系统,可避免高寒地区冷气结冰,又简化了维护,减小再次起飞准备时间。由液压泵和电动泵提供主液压系统和辅液压液系的动力源。采用脚刹,配有刹车电磁防滑系统。液压驱动的前轮转向装置,有利于小半径转弯。

  6.飞机有5个外挂点,可悬挂航炮吊舱、训练弹、250千克炸弹、火箭、导弹和副油箱,可完成攻击训练,并具有一定的近距支援攻击能力。自行设计的航炮吊舱,属国内首创。

  7.在国内首次实现直接穿舱弹射救生,零高度零速度弹射座椅除带有穿舱器外还设有爆破器,不抛盖,直接穿舱弹射,提高了救生的可靠性。

  8.进行全机可靠性、维修性设计。编制可靠性和维修性大纲,确定平均故障间隔飞行小时等5项可靠性、维修性设计指标。进行飞行仪表、起落架收放系统等重要系统余度设计及全机可靠性、维修性设计工作。为提高飞机维护的可达性、开敞性,飞机共开设134个口盖,58%是快卸的,口盖总面积达22.4平方米,占飞机总表面积的27.7%。其中机身口盖103个,机身口盖总面积13.13平方米,占机身表面积的34.6%。后机身腹部开设了长1.95米的发动机舱口,设置两个快卸舱门,通过安装车拆装发动机,更换发动机只需56分钟。K8飞机的可靠性、维修性设计降低了飞机全寿命使用维护费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9. 采用结构抗疲劳设计。为了提高结构疲劳强度,达到飞机结构使用寿命8000飞行小时、日历年限20年的要求。按结构抗疲劳设计准则选择材料和控制应力水平,进行部件及模拟件疲劳试验。大量采用先进连接件,全冠头埋头铆钉用于气密座舱,能实现自密封铆接,干涉配合。采用埋头干涉螺栓,使蒙皮直孔部分及埋头窝都能实现干涉配合。关键部件的孔采用FTL公司开缝衬套冷挤压强化技术。

  10.采用整体共固化多墙结构复合材料垂尾和NOMEX蜂窝结构方向舵,减重效果22%,连接件减少76%。使用洪都公司自行研制并经航空总公司专家鉴定的中、高温固化的低成本树脂体系(NY9200AZ和NY9200G)。评审意见称“该项研究工作立足国内,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其配方设计和工艺性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未来的高级教练机

洪都集团设想中的高级教练机

  随着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第三代、第四代战斗机逐渐服役,老的战斗机型终将被淘汰。在没有合适的高级教练机的情况下,通常采用战斗机改型的教练机或者增加双座同型教练机,不但价格昂贵,而且不能适应训练要求。高级教练机价格一般只相当于第三代、第四代战斗机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且训练效率大为提高。因此,为了培养新型战斗机的飞机员,高级教练机的需求也应运而生。

  在高级教练机领域,洪都人也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他们认为,新型高级教练机的主要使命和任务是:

  *在飞行学院作为高级教练机,训练掌握高级驾驶技术和部分专门训练;

  *在空军基地,作为战斗机入门教练机,通过战术训练完成基础改装训练,并代替部分现役飞机的同型教练机的功能;

  *一机二型,经改装必要的机载设备和武器配置,可形成具有空防能力和对地攻击能力的先进轻型对地攻击机。

  据此,洪都人认为应该设计一种具有高机动性能的超音速高级教练机/攻击机,马赫数大于1.4,视界优良,具有高可靠性和良好的维护性,配备现代化的、与先进战斗机相匹敌的飞控与导航系统,强大的外挂武器管理系统,以满足培训第三代、第四代战斗机飞行员的需求。

  与初教-6和K-8不同,洪都人在高级教练机项目上不仅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而且也将遇到中国国内的竞争对手。然而,害怕竞争就不会有好产品,相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洪都人会创造又一个辉煌。

身手不凡的轻型战鹰

  从为中国飞机由“螺旋桨”到“喷气式”打下良好基础的“歼-6”,到中国最轻的歼击机“歼-12”,再到为保卫中国海空立下汗马功勋,至今仍在不断改型、装备部队的“强-5”强击机,洪都集团的轻型战斗机系列也很有特色。

歼-6飞机

歼-6飞机

  歼-6飞机是按照苏联米格-19图纸仿制而成的超音速歼击机。米格-19在苏联于1951年开始研制,1954年底试飞完成,平飞速度达到音速的1.4倍,1955年装备部队。该机采取从机头进气型式,装两台涡轮喷气发动机,采用大后掠角的梯形机翼和全动式水平尾翼。飞机最大平飞速度每小时1452千米,实用升限17500米,最大航程2200千米。

  1958年8月洪都集团接受了仿制米格-19∏和米格19∏M飞机的任务,并准备通过仿制,把该厂由螺旋桨式飞机厂转变为喷气式飞机厂。经过全厂历时一年的艰苦努力,1959年9月28日,终于在南昌制造出第一架全天候截击机米格-19∏(国内型号歼-6甲)。11月28日通过国家鉴定,随后生产了7架。1959年3月,又按苏联提供的图纸资料,仿制可携带4枚导弹的前线截击机米格-19∏M(国内型号歼-6乙),1963年,第一架米格-19∏M试飞合格,以后自己生产制造了19架(机号14121的歼6乙飞机收藏在中国航空博物馆)。

  洪都通过歼击机的仿制,学习和掌握了喷气式飞机制造技术,为自行研制喷气式强击机打下了基础。

“空中李向阳”歼-12

歼-12飞机

  歼-12飞机是洪都集团自行设计研制的、中国最轻的超音速轻型歼击机。

  1969年,中国空军在分析研究国际一些局部战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研制一种短距起落、机动性好、中低空性能突出,使用维护简单的超音速轻型歼击机,飞机被命名为歼-12。

  歼-12是中国脱开米格飞机系列的格局,完全自行设计的新式飞机。飞机为单座,从机头进气,装一台涡喷6乙发动机,机翼上装有双缝襟翼和前缘缝翼,采用机体和机翼整体油箱。在机身两侧装有辅助进气门,防止起飞时尘土吸入进气道。机上装有两门航炮。

  歼-12飞机于1969年7月开始设计,8月批准总体设计方案,然后用一年零五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主要风洞试验、图纸设计、强度试验和系统地面试验并制成3架飞机。首架 于1970年12月26日首飞上天。

  歼-12飞机的突出特点是“轻、短、灵”。轻,飞机的正常起飞重量只有4.5吨,它的几何尺寸和最大截面积也是同类飞机中最小的;短,它的起飞着陆滑跑距离均在500米之内,是国内现役飞机中最短的;灵,飞机的爬升,盘旋性能、操纵性、跟随性均优于歼-6飞机。其良好的机动性能使歼-12获得了“空中李向阳”的美称。

  由于种种原因,歼-12飞机没有列装部队,一共只制造了6架。但它的研制,为我国独立自主地开展轻型歼击机的研究积累了经验。由于它的研制,体现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创新精神,被列为中国航空博物馆的馆标。

强-5原型机

  强-5飞机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架超音速喷气式飞机。该机总体布局特点是:从机身两侧进气,缩短进气道长度,提高进气效率;采用锥形机头,扩大气行员的视界,为水平轰炸创造条件,同时也为安装雷达和其它电子设备提供空间;按照跨音速面积律设计蜂腰状机身,以降低跨音速阻力;选取面积较大,后掠角较小的后掠机翼,以提高升力特性,使之具有较好的盘旋性能;设置面积较大的水平尾翼,以增强纵向稳定性;采用向后上方开启的活动座舱盖和流线较好的大背脊;具有携带多种对地攻击武器,进行多种方式的对地攻击能力。强-5飞机具有良好的低空性能和攻击火力,在立体空中作战中处于不可或缺的位置。

“亚洲明星”强-5

挂弹的强-5乙型机

  法国“超军旗”强击机一举击沉英国现代化导弹驱逐舰“谢菲尔德号”,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国也有不逊于“超军旗”的强击机“强-5”。

  1958年,洪都集团接到了研制中国第一架超音速喷气式强击机的任务。

  历尽波折的强-5飞机终于在1965年6月4日首飞成功,从开始研制到正式生产,历时10年零4个月,揭开了我国自行设计制造超音速喷气式强击机并大量装备部队的历史,填补了我国航空工业的空白,并标志着我国飞机制造业将从螺旋桨时代跨入喷气式时代。

  强-5飞机不仅大批装备了我国空军,而且远销亚洲友好国家并获得好评,被载入《英国简氏航空年鉴》,被国际上正式认为是当代的机种之一。1985年,强5飞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在1987年第37届巴黎航展上被誉为“亚洲明星”。

  强-5经过不断的改型,可以称得上是生命力极强的一个优良机种,已生产各型共900多架,出口100多架,至今仍服役于中外空海军部队。

强-5的几种主要改型机

  强5基本型飞机研制成功后,为了满足部队和对外出口的需要,先后又进行了强5甲、强5乙、强5Ⅰ、强5ⅠA、强5Ⅱ、强5Ⅲ、强5ⅢA、强5ⅡA和强5M等多种改型。

  特种武器机(强5甲型) 1972年1月7日,在中国进行的罗泊湖原子弹实验中,用强5甲飞机成功地进行了原子弹甩投,完成了我国第四次原子弹实验。

  鱼雷攻击机(强5乙型) 在强5原型机基础上取消机身弹舱,扩大主油箱,增加5号油箱;安装甲-13型雷达和多卜勒雷达、自动驾驶仪和45号瞄准具;机翼中部可挂两枚56-45式鱼雷;装两台涡喷6甲发动机。

  加大航程机(强5Ⅰ型和强5ⅠA型) 强5Ⅰ型机主要改进有7项:即:将炸弹舱改为油箱舱,扩大主油箱,增设软油箱;调整机身外挂,增加载投量;改用涡喷6甲Ⅲ发动机;更改起落架系统;着陆阻力伞舱上移,缩短着陆滑跑距离;改用Ⅰ型火箭弹射座椅,加装海上救生设备;增装50瓦短波单边带电台。

  强5IA飞机的改进则是在上述基础上再增加4项,即:安装护尾告警器和干扰投放器;换装新型射击轰炸瞄准是;采用压力加油;增加外挂火箭和多种炸弹。强5IA飞机于1985年1月设计定型。

  强5Ⅱ型飞机 1982年5月,空军引进全向告警雷达系统,决定在强5ⅠA飞机上进行改装。增装RW-1045全向告警系统和941消极干扰器(取消原有的930护尾器),定名强5Ⅱ型飞机

  强5Ⅲ型飞机 强5Ⅲ飞机是在强5Ⅰ的基础上,研制的出口型飞机。

  强5Ⅲ型机外销后,在国外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在国外与英美同类飞机表演比赛中获总分第一。在国外一次盛大的飞行表演中,强5飞机在低空进行了特技表演,当它离地80米倒飞通过检阅台时,一位将军激动地对中国代表团说:“这是你们的骄傲,也是我们的骄傲!”,为中国航空工业赢得了声誉。

  强5M型飞机 与国外合作联合研制的强5M飞机,新增电子导航/攻击系统,采用惯导、平显、中心计算机、雷达测具器,改造电源、燃油系统,改进电子对抗、通讯、照明系统、加装电子设备的冷系统。改进后的强5M飞机可在各种气象条件下实现全球导航,自主式自动导航,携带并可发射空空导弹。

大显神通的民用飞机

  洪都集团利用出色的小型飞机研制技术,生产制造了运-5、农-5、“海燕”等民用飞机,并在公务机、支线客机等领域进行调研与探讨。它们以其机动灵活、经济高效的特点活跃在中国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运-5飞机

  1956年10月,根据国内民航事业发展的需要,洪都集团仿制苏式安-2型飞机(国产型号为运-5)。

  安-2飞机是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制的小型多用途运输机,具有较好的低空性和经济性,使用维护简单,安全可靠,即使发动机空中停车,飞机仍能安全滑翔着落。飞机采用普通的双翼布局,起落架是固定式后三点,可在平坦的场地或草地上起飞降落,装有一台活塞式发动机和一具四叶金属螺旋桨。

  1957年10月,运-5成功首飞。

  运-5飞机是我国自己制造的,也是仿制批量最大、投产时间最长的第一种运输机,既提供给军队,也提供给民航,基本型是运输机。在成批生产过程中,根据使用部门的不同要求,相继研制生产了多种型号的改型机,如农业机、旅客机、人工降雨试验机,领航轰炸教练机,跳伞机、水上飞机等。它的航迹遍及祖国的山南海北。还提供给亚欧一些国家,成为中外交流的见证。

  从1958年至1968年,洪都集团共生产各型运-5飞机728架,1970年奉令转石家庄飞机厂生产。

“井岗山4号”飞机

“井岗山4号”飞机

  “井岗山4号”飞机是由洪都集团自行设计制造的短途多用途轻型军用运输机。1969年5月,提出设计方案,有效载荷1500千克,可运送15名伞兵或8名伤病员;适当改装后,可作森林防火、空中勘矿、农业播种灭虫或作轻便短途运输机。1969年9月,该机定名为“井岗山4号”。1970年9月30日,第一架“井岗山4号”飞机首飞成功。到1971年5月26日共计完成了29次起落和试飞,留空时间46小时56分。

  “井岗山4号”具有起落性能好,工艺装备简单,机身后部为大开门敞开结构,便于货物装卸和较大型设备或车辆进出等特点。最大平飞速度每小时337千米,最大航程860千米。

  1972年3月,该机因所选用国外发动机的供应等问题一时无法解决而中止了研制。虽然没有正式投入生产,“井岗山4号”的研制为我国小型运输机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海燕”飞机

“海燕”飞机

  “海燕”飞机是洪都在初教-6飞机的基础上改型研制而成的多用途民用专业机。该机采用单驾驶、单发动机、下单翼、可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装上喷洒设备后,可进行农林业喷洒作业,换装观察设备可进行空中巡逻观察、摄影。

  洪都集团于1985年4月自筹资金进行“海燕”飞机研制,5月开始设计改装,8月17日首飞成功。1986年应农牧渔业部东海区渔政分局邀请,到东海舰队上海基地进行渔政监察试用,受到好评。

  该机最大平飞速度每小时297千米,最大航程780千米。

农-5飞机

农-5飞机

  农-5飞机是洪都集团研制的新一代农林业专用机。该机采用单驾驶、单发动机、下单翼、固定式前三点起落架布局。

  1987年11月,洪都集团为促进中国农林专业飞机和通用航空事业的发展,通过参加竞标,经航空航天工业部确定,研制商载为800千克的单驾驶、单发动机的农林专业飞机。1988年3月,航空航天部批复飞机立项报告,确定分两步走,第一步,先研制装进口发动机和螺旋桨的农-5A型飞机;第二步,研制装国产发动机和螺旋桨的农-5飞机。1989年1月完成详细设计,1989年12月26日在南昌飞机制造公司试飞站首飞成功。1990年起进行调整试飞和适航验证试飞,1992年8月和1995年6月分别取得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农-5飞机型号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

  农-5飞机装有美国莱康明公司的八缸水平对置400马力活塞式发动机和哈札尔公司的恒速可变矩三叶金属螺旋桨。前机身为合金钢管构架,具有高耐坠毁能力;机翼采用“超临界翼型”,改善飞机低速特性;座舱为微增压密封结构,并配有加温通风滤毒装置,使座舱内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飞机采用前三点起落架,滑行灵活、稳定,抗摆震和抗侧风能力强;低压轮胎使飞机便于在简易跑道和草地上起降。飞机最大平飞速度每小时220千米,实用升限4280米,续航时间2小时,作业最大商载960千克。

  农-5飞机备有液体喷洒、固体料的播撒系统和门盒操纵系统,通过对门盒的操纵,可实现液料、固体料的投放,进行播种、施肥、除草、森林防火及农林业害虫防治。该机已先后在江西、广东山区、黑龙江三江平原、湖北农场等地区对农作物、松林进行了作业服务,用户普遍反映,农-5飞机布局合理,系统可靠,维护方便,操纵灵活,飞行安全,作业经济,不失为一种安全、经济、实用的农林专业机。

  农-5飞机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架农林专用飞机,也是第一个按照国家民航局规定的程序,从型号设计之初就实施适航管理和适航审查的飞机。




欲知详细内容,请与《环球飞行》杂志社联系。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有奖订阅-情爱技巧日日送,诱人大奖等你拿
  英语口语能速成? 新东方GMAT、IELTS新课 任汝芬率队冲刺2004考研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