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台湾空军“体检”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11月24日 03:26 《环球飞行》 | |
最近媒体报道, 台湾又要向美国购买30多架AH-64武装直升机,加上原来已经购买的150架F-16作战飞机、60架“幻影”2000作战飞机等,两岸一旦开战,大陆方面对台空军的胜算把握有多大呢? ![]() 引人关注的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两岸军力对比,引导着人们将重心聚焦在空中力量上。近几年来,两岸在发展军力上都将空中力量作为重点进行对抗性地发展,此起彼伏,成为两岸军事斗争的一个特别敏感的话题。 清点家底 最近有媒体指出,台湾又要向美国购买30多架AH-64武装直升机,加上原来已经购买的150架F-16作战飞机、60架“幻影”2000作战飞机等,两岸一旦开战,大陆方面对台空军的胜算把握有多大呢? 实际上,美国从1992年8月2日决定对台出售150架F-16战斗机开始,在这些年内,数十亿美元的三军装备,特别是空中装备已经陆续到达了台湾。 有一份美国对台军售的大体项目情况清单显示,美国对台出售空中装备总体上有44宗,主要包括: F-16战机150架; S-70C反潜直升机18架; AH-IW眼镜蛇武装直升机42架; OH-58D观测直升机26架; E-2T空中预警机5架; T-38教练机40架; S- 70CM反潜直升机10架; 爱国者、毒刺、霍克、标准等防空导弹。 此外还有法国卖给台湾的“幻影”2000 战斗机60架等。 ![]() 三大病症 看到这张台湾购买空中装备的清单,无不使人感到震惊。但是买来药品买不来健康,买来飞机、大炮买不来战斗力。就台湾空军而言,存在着三大病症。 “幻影”2000成“幻影” 首先是台湾当局没有航空工业作为空军的技术基础,光靠买飞机买导弹,花钱再多也难以形成持续的作战能力。尽管台军现已完成第二代武器装备的换装,第三代武器也已开始配备部队,拥有从美、法等国购置的F-16战斗机、“幻影“2000战斗机,看上去似乎拥有强大的空中力量,但实际上是“绣花枕头”。 台军主战武器从整体上属于发达国家上世纪8O年代的产品,大多为“二手货”,比不上发达国家现有的武器。台湾的唯利是图的洋朋友是从来不太考虑武器的质量问题的。这些武器存在严重的隐患,如系统不配套,质量存在缺陷。 例如从美国购买的15O架F-16战斗机就存在主发动机失效、刹车及间隙等39O项缺点,迄今为止已有5架在训练或演习中坠毁。目前,台湾的重要军工企业除台中山科学院所属实体外,仅限于台军联勤总部所属的几个军工厂,主要生产一般武器弹药,分布比较集中,其他的军工企业规模都很小,生产能力极为有限。台国防科技研究的整体水平也比较落后,结构不完整,技术不配套,更缺乏发展现代化武器装备的高精尖技术。近年来,台湾当局虽加大了科研与生产投入力度,但由于受自身能力所限,收效不大。从国外购进的装备一旦发生故障,只有拿到国外去修,这在战时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战场上”台独“势力寄以幻想的“幻影”2000等装备,可能真的要成为“21世纪的幻影”了。 “强网”成“漏网” 台湾空军的第二个病症就是战场条件受限,防御纵深太小。仅仅3.7万平方千米面积的台湾岛,任何一点距大陆的距离不足600千米远,几乎全部处于大陆作战飞机的作战半径之内;而且大陆目前在战斗机数量上对台湾占有绝对的优势,人民解放军对付防空雷达、指挥管制网络的电子战能力,以及大规模的常规近程弹道导弹和远程攻击巡航导弹对台湾机场和防空导弹的攻击具有强大的压制力。 台湾的空中战场预警、防护差,“强网”可能成“漏网”。“强网”就是空军把其指挥中心、空军防空指挥中心、飞行联队指挥中心、民航管制中心、陆军导弹指挥中心、海军作战中心、敌我识别系统以及E-2T统统连接起来的指挥、控制、通讯、计算机和情报系统。其中E-2T预警机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台军的空中预警防护能力主要是通过以E-2T预警机为核心的空中预警来实现,因而E-2T预警机的预警能力的发挥是整个强网系统功能的支撑点。在海湾战争中,美军的预警机系统大出风头,但当预警机生硬地移置到台湾后,则是“桔生淮北”,只有桔之苦而无桔之甜了。原因有二:其一,在海湾战争中,预警机是安全地部署在战场的后方,完全处于伊军的打击能力之外。而在台湾,攻守之势全变,狭小的台岛空间使得自身又无任何防护能力的预警机在战争中将无处藏身,其不堪一击的脆弱性毕现。因而在战争中,E-2T不是台军之优而是台军的一块好“鸡肋”。其二,作为一种信息化武器系统,E-2T的优越性作用在于能在战场的全维空间进行信息传递,而台军的“万国牌”武器装备是各成一体,各自为战。 面对空中导弹的威胁,台军力求构建一个完整的导弹防御系统。 台军将整体防空部署分为战术型和战略型两大部分,战术型是指7600米以下的中低空防御,主要对付来袭战机;战略型指7600米以上的中高空防御,主要对付来袭弹道导弹。在这个空层又分高空和低空两部分,高空层系指在大气层外拦截并直接命中摧毁来袭导弹,目前台军并不具备相关技术,就连美军也还在测验阶段;低空层防御主要有陆基“爱国者”PAC一2型导弹(200枚),分别部署在台北周边的松山、万里、五指山、南港、新店和林口等6个主要阵地和机动阵地。PAC-2的有效射程144千米,射高24千米,其雷达可同时跟踪和识别l00个目标并制导9枚导弹进行防御。1998年底,台军在南部的九鹏基地对PAC-2进行了实弹发射试验,结果“试射了若干导弹,只有1个目标被摧毁”。并且3套“爱国者”导弹,想防卫台湾50个重点政治、军事目标,显然力不从心。在大陆的空中优势面前,台湾空军的”强网“并不强,而是张破洞百出的”漏网“。 美国国防部于1999年2月10日向国会提出的《台湾海峡安全情势》报告的最终结论是“解放军有能力以空战与导弹战攻击台湾 ”。可见,美国人对台当局“以武抗统”的底气到底有多足是非常明了的。 C31系统是台湾作战的眼睛、耳朵和神经,但是这一系统“天生”就有“残疾”,缺少空天系统的整体支持。而空中战争所具有的突然性往往能以迅猛之势扩大战果,结束战争,因而指挥系统的不全,将意味着在战争中“台独”势力随时都有可能遭受突然性的打击。台湾有4架预警机,但是预警机滞空时间短,4架预警机要担负作战任务,仅靠所谓的“空基”是不够的,需要陆海空天四“基”构成系统,才可称得上比较完整。而台湾只有陆海空三“基”,没有“天基”。台军武器装备来源于多个国家,质量、性能、操作规程各不相同,难以形成综合战斗力,其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缺少以军用卫星为主的天基支援与保障系统,使先进武器的威力大打折扣。 台湾空军地面目标暴露,已经是心腹大患。从空中战场的角度看,力量的较量是在空中,但力量的支撑点却在地面。台军偏执性地发展空中装备,而没有注意到空军之巢在地面,既便是“无敌的空中猛禽”也不能永远呆在空中。而台军的地面目标却先天性地具有易遭受攻击的“优势”,尤其是空军的“眼睛”雷达与“栖息”的机场更是如此。 台湾方面除本岛外,在外岛金门、马祖都部署了雷达。这些雷达由于岛与岛的空间位置不合适,很多都是孤立的。只要在本岛上打掉一个雷达系统,口子就撕开了。台湾空军现有9个主要军用机场分三线部署,分布在桃园、新竹、嘉义、公馆、台南、马公、屏东、台东和花莲。其机场设施虽完善,并建有飞机掩体,但多数靠近海岸,近的不足5千米,毫无防御纵深。不可改变的地理特点使得台湾的空军基地处于大陆各种强大火力的打击范围内,这使台湾空军随时有可能失去后勤保障而丧失战斗力。台湾军方以超过500亿元的巨资和近7年的时间实施“佳山洞库计划”,在台湾东部实施机堡工程地下化,这证明台湾军方完全明白地理现实造成的致命弱点,否则不会如此费力地企图以人工改变自然地理。台湾军方为此耗费了巨额资金和时间,而收效却不成比例,实为得不偿失。至今其诸多弱点仍无根本改变。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空军建设之初,并不强大的海、空力量面对并不辽阔的台湾海峡,往往因为装备上的限制只能望海而兴叹。但如今强大的海军力量相对于微不足道的台湾海军来说,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占有绝对的优势,特别是在海上封锁和水下作战方面,更是令台湾海军望而却步。 中国空军的超音速机群,只要短短的几分钟就可从中线飞越海峡到达台北市上空。如果大陆强行轰炸台湾空军机场,台湾将措手不及,根本无法抵挡。几十年前解放军最大的武器是从国民党军手中缴获的落后火炮,而它有限的射程竟不能覆盖仅在几千米外的金门岛。如今大陆的巨型地对地导弹,可以准确地击中并摧毁任何一个对大陆构成威胁的台空军机场。 与台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陆沿海机场众多,足以容纳大量的参战飞机。而且机场的纵深梯次配置,防空系统日趋完善,即使台湾空军竭尽全力也难以将其摧毁。 “气血两亏” 台湾空军的第三个病症是战争经济潜力小,战争能力承受极为脆弱。经济是基础,直接影响着战争的进程与节奏。从高技术局部战争看,战争与经济的关系更为密切,战争准备与实施的巨额消耗,使现代战争越来越像一场拼经济技术实力的军事经济仗。如美军在3年侵朝战争中的消耗为540亿美元,在11年的侵越战争中消耗为1300亿美元,而在短短的42天的海湾战争中消耗610亿美元。尤其是战争由地面向空中发展,空中战争的消耗更大。台湾经济在未来空战中只能是“不能承受之重了”。 台湾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决定了台湾的经济具有以下弱点:对国外资源的依赖性强,物资储备相当缺乏,对海上运输的依赖性强,对沿海港口城市的依赖性大。台湾有四大港口,南端的高雄港,北部的基隆港,西海岸中部的台中港,台东的花莲港。其中以高雄和基隆两港最为重要。一旦发生战争,一方面对战略物资的需求急剧增加,另一方面又会由于海上封锁、轰炸破坏等使其供应量锐减,少量的战略物资储备也会遭到相当程度的破坏,海上运输通道被切断,沿海重要港口城市如高雄、基隆等将遭到轰炸而无法使用,工业生产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台湾的经济将很快陷入瘫痪状态。没有经济上的支持,战争的机器将不能运转。此外,经济结构单一,金融体系脆弱.动员能力不足,决定了台湾的战争经济体系是后天性畸形发展的,其经济实力不能有效转化为军事实力。 台湾是全球最大的武器输入市场之一,据统计显示,台湾在1997年总购入的军备约40.49亿美元。法国也于1991年~1992年出售6艘拉法叶级巡防舰和60架“幻影”战机给台湾,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台湾第二大武器供应国。 1998年,台湾购买军火的费用竟然高达46亿美元,高居全球之冠,其中绝大多数的军火是由美国提供的。买来的装备并不是经济繁荣的助推剂,而是威胁经济发展的定时炸弹。 去年小布什上台后,与台湾一笔军火竟然达到了42亿美元的空前规模,连进攻性的潜艇也在出售之列,真可谓不惜血本了。 但同以上三点相比,大陆在空中力量的发展上,近几年正处在一个转变过程当中。同台湾相比,大陆的飞机也在换代,技术、质量差距也在缩小,包括飞豹等作战飞机的服役,大大缩小了与台湾空军的质量差距。特别是某些先进飞机在单机性能指数上部分地超过了F-16和“幻影”2000飞机。F-16和“幻影”2000飞机属于轻型制空战斗机,比起中国大陆的重型作战飞机来,在航程、载弹,特别是对地攻击能力上,都不占优势。 ![]() ![]() ![]() ![]() 大陆自主生产的歼八、歼七等系列作战飞机的质量、数量已具相当规模。因此,如无大的意外,在空中力量对比上,大陆握有先机、数量、战场和出师有名等诸多有利条件,其夺取制空权的胜算把握是比较大的。当然,就登岛作战而言,台湾新进的30多架AH-64武装直升机对大陆海上兵力输送是一个严重的威胁,但在总体制空权丧失的情况下,台军想依赖区区直升机来阻挡大陆的三军联合登岛船队,其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欲知详细内容,请与《环球飞行》杂志社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