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长篇特写:霓虹灯下好水兵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11月12日 15:15 解放军报

  上海,东海之滨一座充满活力与生机的城市。日出东方,开风气之先。

  上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急先锋,借改革之春风,两个文明建设比翼齐飞。

  作为这座大都市中的一员,东油621船驻泊在南接上海市最繁体的外滩北端中央商务区。左边一墙之隔是国际客运码头,背靠俄罗斯领事馆和数十家证券交易所。与世界瞩目的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隔江想望。东方明珠电视塔、亚洲第一高楼等120多座高级商务大厦尽收眼底。全船官兵在置身于改革开放的霓虹灯下,在感受上海、服务上海的同时,也借助上海优势,努力践行三个代表,不断提升部队战斗力,部队连续10年被上级评为先进单位,2002年被海军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单位,连续4年被上海市评为精神文明先进集体,荣立集体二等功两次、集体三等功一次,被人们誉为霓虹灯下好水兵。一

  只有不到的火候,没有炼不好的钢。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近十年来,621船支部的一班人换了一任又一任,但这一信条却始终没有变。

  事实是历史最好的注脚。

  九十年代初,地方经济发展迅速,军地反差越来越大,船靠在扬子江码头,浦东的幢幢高楼和外滩的繁华美景直挠得人痒痒的。外面的世界太精彩,一些人思想上动摇了: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有人就此打起了转业退伍的念头。

  原枪帆长童民驹,曾经是一名不错的干部,刚到船上的时候,他谦虚好学,工作勤奋,在战友们眼里,他是一个好党员好干部,他的内心深处,有着对事业的不懈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美好期待。

  然而,驻守在繁华的闹市里,面对闪烁的霓虹、升落的股市、流行的时尚、小资的情怀,再看看自己清苦的生活,童民驹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

  凭什么讲奉献的就得是军人呢?凭什么别人拥有的生活我就不能拥有呢? 一串串的问号,如同鬼魅的莹火缠绕着他。

  失衡的心理驱驶着他。一个错误的决定很快在他脑了里形成——离开部队,只有离开部队我才能拥有新的一切。

  他变了。船上的工作他不再关心,压床板泡病号,所有消极抵触的办法都成了他离开部队的手段。战友们劝导他,他听不进;领导们教育他,他不想听。在人生的道路上,他越滑越远越陷越深……最终被开除党籍,除名离队。

  这件事对童民驹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教训,也使621官兵陷入了深深地反思之中。

  1994年底,时任支部书记的徐四清同志组织支部一班人就童民驹问题展开了对如何针对大都市特点做好思想工作,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军心这一课题的讨论。他们认为,如何抵御糖衣炮弹的不良影响,使官兵做到八面来风不变心,酒绿灯红不变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但如何看清和理解改革开放大好形势的主流性,如何发挥好自身特有的地域优势,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让官兵把好人生航向,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从此,不论船开到哪里,也不论训练任务有多繁重,船上的爱国奉献、尊干爱兵、艰苦奋斗、革命人生观教育就从来没有间断过。教育中,他们积极利用驻地教育资源让科学的理论进入官兵的头脑、思想和工作。为更好地让官兵理解党的理论不断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在党的十六大后,他们专门请来上海交通大学陈章亮教授为官兵授课。目前船上四年以上70%的战士都已读完《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论三个代表》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读本》,并分别记录着厚厚的笔记。他们重视抓好启蒙教育,在新兵中广泛开展四个一活动,即带他们到附近的外滩、黄浦公园、外白渡桥和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走一走,从旧中国屈辱的历史中认清肩上的责任,从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中感受党的正确领导;领他们到南京路上好八连看一看,从好八连的本色中吸取精神营养;给他们讲一讲我军的优良传统和621船船史、船训,鼓励他们为船史再添光彩;教他们唱一唱《东油621船船歌》,用歌声激发他们的自豪感。为进一步提高官兵明辨是非的能力,他们经常聘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南京路上好警署、全军先进典型武警十中队、上海市劳模陶依嘉、一级战斗英雄邹吉才等为官兵现身说法,释难答疑。他们还结合上海市树文明新风,做文明新人活动,制订了《东油621船文明公约》、《东油621船船员三字经》等小册子,来规范官兵日常言行举止,并逐步形成了具有东油621船特色的三五学雷锋、四五祭先烈、五四讲传统、六一献爱心、七一歌颂党、八一树军威、十一颂辉煌等优良传统。

  坚定的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激励着官兵。对621船支部来说,他们的目标就是要让每一名621船官兵都成为一块好钢,都成为能经受住各种诱惑和考验的好战士。

  有一年夏天,东油621船在执行任务时因防台风来到福建北部某小镇,在小镇码头停泊了十多天。小镇上有个台湾街,因台湾渔民在这里做生意频繁而得名。小街虽然不长,只有二百米左右,却汇聚发廊、按摩厅、舞厅、歌厅等消费娱乐场所40多家。621的官兵们没有一人涉足这些场所,他们以严整的军容、文明的举止赢得了当地人的青睐。当地某部政委在送行时称赞说,621船不愧来自文明的大都市,素质就是高。多年来,621船多次单独执行任务停靠过许多这样的沿海开放地区,没有一起人员涉足地方娱乐场所的事情发生。

  621船是一个集体的代名词,她的形象就是这样靠一个个好水兵来维护和展示的:士官邵奉华的妻子得了胃癌,船上官兵踊跃捐款,支部组织人员三次到邵奉华家乡探望;士官李春雨在街道上拾到一个装着一万元支票和一千多元现金的皮包,他通过警方寻找并将皮包归还给失主;战士傅杰外出路过外滩,遇到兜售黄色光碟的流动滩主,他及时报警,配合公安机关将此人捉拿归案。二

  仲夏,夜幕下的黄浦江格外迷人。

  停靠在码头上的加拿大海军渥太华号护卫舰上,音乐轻缦、欢笑声声。这是加国海军舰艇在即将结束对上海的访问返航回国前,举行的答谢招待会。621船士官王学平和其他几位战友一同应邀参加了这次酒会。他手举酒杯,一身戎装,不时用英语礼貌地与外军官兵寒喧问候。流利的对答、纯正的语音,使他显得无比的从容与自信。就连一向傲慢的外军大兵也不禁向他投来惊异钦佩的目光。

  然而,有谁知道,正是这个讲着一口流利英语的中国水兵,尽然是个连初中都没有念完的农村娃呢。

  有人说:一切成功的背后都有一段苦涩的艰辛。在王学平不为人知的记忆深处,同样有着令人尴尬的经历。

  1999年,英国海军舰艇编队来沪访问,期间,几名英国官兵用英语主动与王学平进行交谈,但在四川农村只念了两年初中的小王哪里听得懂英语,英国大兵们肩一耸摇摇头,悻悻地走了。王学平生平第一次感到了屈辱,如同给人扒开嘴硬给灌了二斤老白干,脸腾地红了……

  人们常说,军舰是友谊的桥梁,海军是文明的大使。要做文明的使者,先要做文化的使者。王学平的经历给全船上下极大的触动。英国军舰离开上海的那一天,船长和教导员特地去了一趟书店,抱回了一大叠英语教材。

  海军英语讲习班就这样在船上办起来了。

  知耻而后勇,王学平第一个报了名。

  从此,无论是假日休息,还是工作闲暇,只要一有空,小王就会静下心来学英语。越是学得多,他就越发现自己知识的贫乏;越是学得苦,就越发感到学习的乐趣。在知识的海洋里,王学平和战友们如同一只只久未饱餐的鱼儿,那一个个字母一组组单词都成了他们的佳肴美味。

  一次有同乡来部队看望他,见他站在甲板上旁若无人地大声诵读着英语,不禁笑了,小王,你可真行啊,中国话都说不好,念起洋文来了!

  同乡的挖苦,并没有挫伤他学习的劲头,反到给了他更大的动力--越是说我不行,我就越要学出点样儿来。

  700多个日日夜夜过去了。没有人知道小王为记住一个单词费了多少力,但是大家知道的是,这一年里,王学平成了船上第一批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的人,也是唯一一个没有初中文凭的人。

  知识给人力量,学习催人奋进。这几年,621船官兵说得最多的是学习,看得最重的是文化。为更好地履行特殊环境赋予的对外接待窗口这一特殊的使命,支部一班人带领官兵在船上先后开设了自学大专研读班、高中文化补习班、电脑培训班等12个班次,成立了文学赏析、英语对话、书法美术、音乐舞蹈、中外文化比较等5个兴趣小组……吃过没有文化的苦,更尝过拥有知识的甜,今天的621官兵,深深懂得其中的道理。身处在人人讲学习、处处尚知识的现代都市中,他们要把求知的触角探入更为广阔的天地里。

  他们以社会为课堂,与上海卫视党总支签定了共建协议,定期开展文化联谊、书画联展、体育比赛、智力竞赛、联欢等共建活动;组织官兵到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体味鲁迅、郭沫若、叶圣陶等文化名人的风采;到上海科技馆、城市规划馆、上海博物馆参观,感受历史与未来交织的城市文明;去上海音乐学院听《黄河》,到上海美术馆看画展,接受美的震撼与洗礼。官兵们在感受都市文明成果之中,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增强了求知欲和审美情趣。三

  一滴水可以成为滋润他人一生的甘霖,一缕阳光可以成为照耀他人一生的温暖。这句摘自东油621船军需陈益锋同志日记里的话揭示和浓缩了东油621船的官兵是如何努力成为大都市中传播精神文明的使者的。正是这种一滴水、一缕阳光的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621人时刻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上,把回报社会作为矢志不渝的追求,坚定不移地沿着雷锋的足迹,默默践行三个代表,在大都市中展现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

  1996年初春的北京,乍暖还寒。可人民大会堂里却洋溢着浓浓的春意。当时还是海军后勤学院学员的陈益锋在鲜花和掌声的包围中走上主席台,从全国人大副主任铁木耳·达瓦买提的手中接过我与希望工程征文一等奖证书。当他走下台时,两名小朋友眼含热泪,叫着陈叔叔向他扑过来。在场的记者迅即摄下了这感人的一幕。

  1995年初,陈益锋考入海军后勤学院时,与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取得了联系,开始定点资助广西巴马县燕洞乡中心小学的吕林焦同学和内蒙古库伦旗三道洼乡的江秋燕同学完成学业。尽管他的津贴费很微薄,但他坚持省吃俭用,把省下来的钱按月给吕林焦同学和江秋燕同学寄过去。同时,他还坚持给两名小朋友写信,鼓励他们战胜困难,好好读书。时值团中央、中国青年报社、全国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共同举办我与希望工程征文比赛。他把自己的故事写成了《我们共有一片蔚蓝》,获得了此次征文大赛的一等奖,并有机会与他资助的两名小朋友见了面。

  此次北京之行,给陈益锋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如果说他开始的行为出于一种朴素的感情,那么他后来所做的一切更多的是出于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和一种迫切的期望。尤其是在他毕业来到东油621船这个光荣的集体工作以后,他被更多的事感动着……

  1992年,战士唐洪亮乘上海长柏轮回家探亲,船行至连云港北部海域时,突然起火,火势凶猛,烟雾弥漫,乘客乱作一团。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小唐毫不犹豫,不顾个人安危,拿起灭火器,冲进起火舱室,凭着自己在部队练就的损管技术,投入到灭火的战斗中。大火被扑灭以后,唐洪亮未留姓名就悄然回乡。后来,有关人员在清点旅客物品时才发现他的士兵证。随即,《青岛日报》以《海军战士,你在哪里?》为题,报道了他的事迹,寻找他。时隔不久,上海媒体也对这一事件作了突出报道。交通部黄镇部长得知详情后,专门写信给部队领导,感谢部队培养出这么好的战士。唐洪亮因此荣立二等功。

  先进的集体孕育优秀的个人,优秀的个人为集体增添光彩。经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为军旗添辉、为驻地争彩已成为东油621船官兵的自觉行动。近几年来,船上官兵先后参加了东方明珠、南浦大桥、金茂大厦、上海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上海图书馆、浦东国际机场等一大批市政重点工程的建设;定期到杨浦大桥、虹口体育场、外滩人民英雄纪念碑、黄浦江越江隧道等上海主要景点打扫卫生、种草植树;为南京东路警署、嘉兴路工商所等数十家单位职工进行军训等。特别是在参加浦东杨高路的建设中,船党支部主动请缨,要求工程指挥部把最脏、最累的任务交给官兵,并组成党员突击队,开展党员亮证活动,把每个党员的姓名、入党时间制成胸卡,用6天时间完成了10天才能完成的任务,受到上海市民和工程指挥部的高度赞扬。期间,即将到期的士官邵奉华的妻子不幸患了胃癌,但邵奉华硬是等到工程结束才向领导说明情况。工程指挥部的领导得知后,非常感动,硬是委托指挥部的其他同志与船领导一起三赴邵奉华的家乡浙江表示感谢和慰问。

  2003年3月20日,对东油621船的官兵来说,这只是又一个平凡的为民服务的日子。但对家住上海市静安区的张老伯来说,却是一个令他难忘的日子。

  621船的副机电长孟峰在给他理发的时候,近70岁的张老伯不无伤感的说:我每月20号来南京路上理发已将近6年了,尽管你们这些小伙子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我始终没觉着你们变过。,

  张老伯,那是因为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变呀! 孟峰笑了。

  张老伯动情的说:下个月我就要搬迁到很远的地方去了,要想找解放军战士理发就难了,是你们让我感到了社会的温暖。

  临别的时候,张老伯拉住小孟的手,眼含热泪连声道谢,久久不愿离去。

  也难怪张老伯这么动情。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以来,为鼓励官兵自觉践行三个代表,争做霓虹灯下好水兵,621船支部积极开展了情系第二故乡,服务上海市民的系列活动。船党支部和南京路上好八连、南京路上好警等全国先进单位结成共建关系,每月定期开展一些便民服务活动。仅去年一年,他们就为上海市民测量血压400余人次,理发380人次,提供法律咨询100余人次,深受群众的欢迎。在上海,市民们每每遇到身穿水兵服的海军战士,都会投去敬佩的目光。

  人们都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可就是这些流水的兵们在沐浴八面来风的黄浦江边塑造了一群好水兵群体,在闪烁的霓虹灯下用自己的飘带岁月筑起了一道最亮丽的传播精神文明的风景线。水兵在市民中树立的良好形象,也引起了上海媒体的关注,上海电视台报导了621船救助贫困学生的感人事迹。他们的爱心募捐箱帮助了陈圣衍同学从初一上到了高一,不但被所在的学校评为三好学生,还荣获的上海市黄浦区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军需陈益锋捐助的两名小学生已顺利的完成了初中学业。去年的一天,当621船15名官兵应邀参加上海卫视的好运传家宝节目,主持人拿出一个古玩让观众来鉴定时,河北籍战士李强身穿洁白的水兵礼服,面对观众侃侃而谈。他丰富的知识和举手投足之间透出的英武气质,令很多观众为之鼓掌。四

  八月的夕阳似乎有意和人们过不去,逞了一天威风后仍不愿离去,依旧施展着余威。人称万国建筑博物馆的外滩已是霓虹闪烁,给本来就很闷热的傍晚,又增添了几分令人难以承受的燥热感,东方明珠下靠泊在黄浦江边的东油621船依然高昂着船头。

  报告,撞针更换完毕。迅速立正的郭立杰挺立在621船船首的37炮旁,报告完便用一种急切的眼神看着手拿秒表的班长孙祝军。

  18秒1孙祝军眼睛盯着秒表立即回复。

  再来一次显得有点失落但又憋着一股气的郭立杰来不及擦汗就钻到37炮炮膛下面。

  随着孙祝军预备开始的号令,郭立杰两只手又开始操作起来,…….。

  17秒2孙祝军高举秒表在船头兴奋地大叫起来。郭立杰双手用力拉着孙祝军举着秒表的手臂,双脚都踮了起来,试图抢过班长手中的秒表想看个究竟。

  这次竞赛没问题,准是你第一。班长十分自信地说着,仍然用力高举着秒表,好象举着一块得胜的奖牌。

  看到结果的郭立杰这时才用沾着油污的手擦了擦满脸的汗珠,脸上留下了年轮般的油迹,随即绽放出带着憧憬的微笑,黑黝黝的脸上放着霓虹般的光亮。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队组织的贯彻落实新大纲,提高综合保障能力基础训练比武中,郭立杰一人便获得了二项第一名,一项第二名的好成绩。这次更换撞针他仅用了17秒,比第二名少用了4秒,打破了海军17秒56的最好成绩,大队业务长在比武现场便兴奋地说:郭立杰我给你请功!

  五彩缤纷的霓虹灯,川流不息的人群,浦江对面一座座拨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对驻泊于外滩附近的东油621船官兵来说已是司空见惯,然而和平繁荣的景象并没有使他们忘记作为军人的职责,相反更使他们感到肩上所担负的重任,当兵打仗的使命感越发强烈。耐住寂寞,静下心来想打赢、谋打赢的动力一直激励着621船官兵练就打赢本领。像郭立杰这样苦练勤练的人在621船上有许多。

  苦练勤练能使官兵熟练掌握手中武器,然而面对未来海战,如何解决训练难题,提高训练层次,更是621船全体官兵共同思考并努力解决的问题。1998年,他们提出既要苦练,更要智练的思路,先后成立了科技兴训小组、武器挖潜小组、训练质量监督小组等,查找制约部队战斗力建设的瓶颈问题,并发扬军事民主,定期在官兵中开展我为打赢献一计活动,官兵们纷纷献计献策,训练充满活力。他们还广泛开展群众性的训法、战法研讨活动,近3年来,先后取得了12项战法训法研讨成果,拓展了训练和作战空间。

  叮……叮……

  连续的火警铃声再一次响起,广播中又一次作出了机舱起火,机电部门人员迅速组织灭火!的部署。在机电部门人员的迅速行动下,柴油输油管造成的第二次起火被扑灭了。

  陈海浩,你拿着灭火器守在这儿,其他人员各就各位。机电长不放心地下着命令,驱散了人员,便去船指报告情况。

  部署解除了。

  为什么这儿老是起火?喜欢搞个明白的主机班长王广辉带着问号眼睛盯着刚才起火的管路,看不出究竟,索性蹲了下来,眼睛仍然盯着那根管子。他伸出右手去摸那根管子,试图搞个明白,手臂碰到了旁边的排气管,手突然象触电似地缩了回来。原来如此!晃然大悟的王广辉这才站起来,并不停地用力甩动着右手,不会儿手臂上便隆起了一道红痕。

  原来在厂修时刚换的管路设计不科学,造成柴油输油管漏油,旁边的排烟管温度一升高,便引燃了输油管。王广辉不仅找出了原因,而且主动提出要改进管路。对症下药病定除。船抛锚后,王广辉一个晚上没睡觉便对管路进行了改造,管路易燃的问题解决了。船载着3000号油料安全抵达了目的地。

  向创新要内动力,向创新要战斗力!既是621船板报上常见的标语,更是全船官兵的自觉行动。船领导想方没法为官兵们的创新铺路搭桥。官兵们借助上海的技术优势,和一些院校及科研所取得联系,成立了科技夜校,利用业余时间充电;成立了科研小组,对装备器材进行革新攻关。船上活跃着一群象王广辉这样的革新小能人。他们都有一股不揭迷底不罢休的钻劲。

  去年9月份,621船在某海区训练时,主机气缸进水,几名技术骨干从下午5点开始找原因,终于在第二天凌晨3点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进行了改进。既排除了故障又保证了第二天训练的正常进行。

  曾获得编队打漂雷第一名的37炮班班长孙祝军,利用厂修时机,主动提出改进船头设计方案,要克服由于船头过高无法进行短距离射击的不足。通过厂方的技术论证,设计方案被采纳,弥补了原有的缺陷。

  近几年来,621船官兵共取得24项革新成果。同时他们将这些成果运用于训练,使训练效益大大提高,多次完成了险、难、急、重等任务。也练就了621船官兵勇敢顽强的战斗作风。

  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执行完运油任务的621船连夜从青岛返航,犹如卸掉重负的远行人,一身轻松疾走如飞,在黄海海面上全速航行。行至半夜,忽然狂风大作,风鼓起涌浪如一道道厚重的铁墙向船劈砸过来,吹着桅杆发出刺耳的嚎叫。大风浪航行部署随着指挥员下达的口令,全体官兵迅速行动起来,船员们训练有素地立即各就各位。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

  报告船长,航速半节。航海长急促地向指挥员报告。

  附近没有合适停靠点,船只能进不能退。卸载后的621船稳性下降,船首忽而被高高举起象要腾空直立,忽而又重重摔下象要直插海里,并发出阵阵的轰鸣声,船随时都有沉没的危险。战士们大多晕起船来。许多战士都吐了,有的吐出了酸水,有的吐出胆汁,然而全体船员没有一人离开自己的战位。操舵兵孙艳忠的眉头和嘴角被撞出两道血口,血直往下淌,一只手刚想举起擦一擦脸上的血迹,就被摔到地板上,他抹了抹血迹,解开腰带艰难地站立起来,用腰带将自己绑在舵台上……621船全体官兵和恶风狂浪战斗到天明。

  事后,据气象部门报告此次风浪实属罕见,能安全回来,实在奇迹。可他们却说:人心齐,泰山移。

  敢于迎接挑战必须要有勇气和信心,敢于胜利要有过人的技能、连续顽强的作风和齐心协力的精神。

  1997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晚上,领受了为出访编队补油任务的621船顶着7至9级的大风,艰难地向预定点驶去,船突然不再前进。是不是锚掉进水里了?大家心里疑惑着,只有到船头才能确定,但风浪太大,船首还时而被埋进水中,人过去显然十分危险,弄不好便会被风浪吞没。

  我去看看!班长李丰强毅然要求自已去看个究竟。

  他拿来旗绳拴在腰上,在天桥上匍匐向前,并一段一段地系着绳子。犹如飞渡铁索桥,终于到了船头,并加固了锚链。

  原来铁锚并没掉进海里,船只不能向前是因为正顶着风,风力过大。立即修订航向避开正风向,船这才挪开身子向目的地驶去。

  大风浪条件下的夜间补给是难度大危险性高的科目,训练科目中一般没有要求。但需要补给的编队就在前面。真正的战斗各种情况都可能出现,况且军令如山,任务必须完成。此时的海面一片漆黑,接受舰打开探照灯,621船一边与风浪斗争,一边不断修正航向,调整船位。船左右前后摇摆,实施补给的官兵们站不稳,人人用背包带将自己捆在战位上。凭着过硬的技术成功地实施了补给,确保了编队圆满完成任务。一次纪录又被621船创造出来。

  621船不是战斗舰艇,但她是战斗舰艇的海上生命线,621船全体官兵把军事过硬、保障有力作为第一追求,他们驻泊上海学上海,学上海的务实,踏踏实实地苦练和智练,练就了过硬的技术,练就了顽强的作风,连续多年被评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上海人以上海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而骄傲,转化到工作上更多的是责任,621船全体官兵也同样深知肩上的重任。在所在大队党委建设责任班子,培养能力机关,带出素质部队的建设目标要求下,他们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军事高科技知识武装头脑,争创一流,永做霓虹灯下好水兵,将与霓虹一样光彩耀目。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有奖订阅-情爱技巧日日送,诱人大奖等你拿
  英语口语能速成? 新东方GMAT、IELTS新课 任汝芬率队冲刺2004考研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