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台海形势 > 正文

台海观察:陈水扁“务实外交”手段解读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10月28日 14:42 华夏经纬网

  利用“外交”搞“台独”,利用“拼外交”拉抬政绩,利用“务实外交”挑衅祖国大陆,已经成为民进党当局执政3年多来的基本施政纲领。只是面对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的客观现实,面对发展与中国的友好关系这一世界潮流,民进党当局在国际间进行分裂祖国活动的市场不大,空间有限,只有推出多种“戏本”,使出多种手段,百花齐放,应有尽有,以突破“外交困境”。

  全面出击

  在民进党当局看来,“台独”不设限,“外交”无死角,活动无限制,经费不封顶,要做到“外交战场处处烽火连天”,“大陆穷于应付,防不胜防”。第一是继续加强对美国、欧盟和日本的拉拢工作。发展台美、台欧和台日关系成为民进党当局的“外交重点”,只有保住这三块“外交基本面”,“务实外交”才能有基本的舞台,因此“外交资源”主要集中在美欧日方面。第二是减少薄弱环节。民进党当局开始把触角伸向东南亚、东北亚、中亚、中东欧、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实施“全方位外交出击”,扩及过去较少或尚未涉足蝗地区。如对俄罗斯及前苏联国家、蒙古、印度等,多次派高层人物赴这些地区活动。在对俄关系上,成立“台俄协会”,推动在俄增设办事处,开通台俄航线等。在台湾当局多方活动下,与埃及、蒙古、捷克互设办事处。第三是突击参与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民进党当局始终把参与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作为“务实外交”的重点,作为借机闹事,增加曝光率,扩大“台独”影响的重要途径。在参与联合国和WHO屡战屡败的情况下,民进党当局加大对非政府国际组织拉拢、游说的力度,伺机突破。第四是签订自由贸易协定(FAT)。把与其他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作为新的对外工作重点,以突破根本不存在的所谓“中国的国际政经封锁”、防止台湾被边陲化的危机。自由贸易协定的第一成果是巴拿马,双方已正式签订。第五是完成“外交领域脱中国化”。与全方位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的“攻击性外交”相呼应,民进党当局把外事场合的官方标志“国徽”换成梅花、正名“中华民国”为“台湾”、2003年9月推出新版加注英文“台湾”字样的“护照”等。事实上,民进党当局深知“全方位出击”用处不大,成效有限,之所以乐此不疲,一方面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到处去闹去叫,可以在国际间起到扩大声势的作用,迷惑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一方面是广种薄收,能收多少算多少,收到一点多一点。但是“广种薄收”也成了“白露里的雨——到一处害一处”,“务实外交”所到之处,给对象国增添了很多麻烦。

  主动点火

  随着祖国大陆国际地位不断上升,特别是“9·11事件”以后,不仅美国积极改善中美关系,而且国际社会也将关注目光转向反恐,对台湾问题的注意力相对降低。国际形势的这一变化,增加民进党当局被国际冷落的“恐慌感”,担心美国牺牲“台独”的利益和减少对“实质台独”的支持,担心台湾被国际社会边缘化。因此,由守势变攻势、化被动为主动,提高台湾的“曝光度”,借机挑拨中美矛盾和为中美关系制造障碍,成为民进党当局的“外交新思路”,相应的“外交新战术”是,坚持“游击战”,主动出击,拉长战线,制造事端,激化两岸在国际上的分裂与反分裂斗争。民进党当局认为,为了突破“外交困境”,扩大国际活动空间,凸显台湾“主权独立国家”地位,要抓住每年3月人权会议、5月世界卫生组织大会、9月联合国大会、10月APEC会议等固定的机会,打好“有准备之仗”,力争每年有一点回报。要利用国际上的大型活动,一些国家的典礼、节日、经建、灾害、私人关系等各种机会和各种理由,打好“外交突击战”,吕秀莲突闯印尼雅加达就是典型案例。民进党当局认为,“主动点火”贵在主动、创新,要有“新思路新突破”,要采取“攻击性外交策略”,异想天开地声称,“若是在APEC会议前,‘在各地搞得烽火连天’,北京就没时间和精力在APEC场合与台湾纠缠”。为达到“烽火连天”的效果,从陈水扁、吕秀莲、李登辉,到众多“部会”高层官员,寻找一切可能外出制造“一中一台”的机会。

  多种手法

  民进党当局在“务实外交”手法上,第一是多头并进。采取包括政治、经贸、文化、事务、私人访问等多种名目和形式,使出各种手段,增进与重要和关键性国家以及国际组织的实质关系,既凸显台湾的“国际存在”,又因不涉及政治定位问题,可减少对象国的疑虑,进而避免由于祖国大陆的强烈反应而引发的风险。第二是进行“全民外交”。民进党当局声称“对外工作不仅是公务员的工作,而是全民的责任和义务”,要“结合政府与民间的总体力量,全力推展务实外交”。为推动这一政策,早在2000年开办“全民外交事务研习班”,培养“全民外交”骨干。第三是多元出击。为使“外交战场”处处“烽火连天”,民进党当局继承李登辉的“务实外交”手法的同时,大力推动所谓“多元外交”,竭力调动各方面资源、采取各种可能的手段,通过多个渠道寻求“外交突破”。除了惯用的“元首外交”、“经援外交”、“国会外交”、“政党外交”、“过境外交”、“收买外交”、“度假外交”外,还有“夫人外交”、“宗教外交”、“文化外交”、“闯关外交”、“点火外交”、“烽火外交”,以及外劳、能源、粮食、卫生、环保、防疫等无所不用其极,以进行所谓“跨洲之旅”、“合作共荣之旅”、“民主友谊之旅”、“关怀之旅”、“破冰之旅”、“睦谊之旅”、“锡安之旅”。尤其是“夫人外交”在2002年实施后,又在2003年7月再次重演;“美元外交”则成为长盛不衰的基本手段,只是使用起来效果一般,但是代价过大;“闯关外交”成功率过低。在“多种手法”中,李登辉也成为民进党当局在国际间推行“一中一台”的工具,多次到日本、欧洲和美国进行活动。此外,为扩大影响,民进党当局还动员和利用海外“台独”分子、“台独”组织,在国际上从事当局不便公开进行的“台独外交”活动。

  多样口号

  民进党当局在推行“务实外交”时,与李登辉一样把“台湾经验”作为招牌的同时,更多的使用“柔性化”的口号。第一是混淆概念和矛盾,有意将国家主权问题与意识形态问题相混淆,打出了“民主外交”、“人权外交”的旗号,迎合西方的“主流价值”,以博得西方国家的同情。台湾当局为了抗拒统一,甚至不惜配合国际反华势力,声称未来要特别强调台湾在“民主”方面的“概念与成就”,以“近年来在民主方面的成就和经验,以及国际社会给我们的肯定作为基础,进一步开展国际活动”;要提醒国际社会,台湾“已成为一个讲人道、重人权、开放的民主国家,必须受到尊重”。第二是以“柔性”、“低调”等手法,减轻拓展对外关系的阻力。民进党当局在开展“务实外交”的过程中,对过去的手法也进行相应调整,提出“柔性外交”这一模糊概念。所谓“柔性外交”是把“外交手法”、“外交形象”更加软化,“外交政策”相应地“柔性化”。因为在李登辉中后期,为了尽快达到其分裂祖国的目的,公开叫嚣在国际上“闹得越大越好”、“闹得越凶越好”,结果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民进党当局变换手法,在处理对外关系上,更多地采取低调、迂回的姿态,以换取更多的同情和支持,同时积极推行以宗教、文化、科技、“民主”、“人权”、环保、爱心、和平等“柔性力量”为内容的“柔性外交”,有意通过这些“软性力量”,减少“外交”阻力,企图“平静地走向分裂,和平地走向‘台独’”。

  “全面出击”带来大面积受害和歉收,“外交战场处处烽火连天”烧的是民进党当局,其一次次“出击”迫使祖国大陆进行一次次自卫,成为在世界外交舞台上一次次宣传一个中国原则的机会。因此,“全面出击”、“主动点火”给国际外交界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结果必然是自取其辱、四处碰壁,加剧自身的“困境”。“多种手法、多样口号”在特定的条件下,有可能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不可能改变国际交往的原则,不可能改变绝大多数国家遵守“一个中国政策”的格局。总之,正常途径得不到的东西,利用非正常手段更难得到;通过非正常手段得到的东西只能是暂时的、浅薄的、靠不住的,“外交”上尤为如此。(刘红)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有奖订阅-情爱技巧日日送,诱人大奖等你拿
  英语口语能速成? 新东方GMAT、IELTS新课 任汝芬率队冲刺2004考研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