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台海形势 > 正文

港报:陈水扁借“公投制宪”在作“政治豪赌”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10月28日 14:32 中新社网站

  中新网10月28日电香港的文汇报今日刊登署名为泰武文的评论文章,以《危险的“麻烦制造者”》为题对日前岛内“独”派进行了所谓“公投制宪”游行进行了分析。

  文章指出,所谓“公投制宪”,完全是陈水扁假借“民粹”拿2300万台湾人民与大陆作“政治豪赌”;完全是陈水扁错估形势,得寸进尺,胁逼台湾民众游走于极端“台独”的边缘。如此这般,将使两岸关系更加险恶和不稳定、不确定。

  而在此之前,陈水扁步李登辉“9.6台湾正名”游行后尘,也走上街头参加所谓“10.25公投制宪”大游行。文章分析说,陈水扁不做他该做的事,却有时间从台北跑到高雄,赤膊上阵,大闹“一边一国”、“公投制宪”分裂中国活动。陈究竟为何在“大选”前三番五次拿“公投制宪”做文章?依笔者观察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是扁民调落后心发慌。距明年3月20日台湾地区“总统”选举投票日仅剩下不到5个月,岛内多家媒体多次民调显示,“连宋配”较陈水扁无论与谁配均领先,幅度最大时超过20%以上,最小时也领先5%左右。而且,原支持民进党的青年票和中南部票仓及民进党“铁票”也有所松动,说明陈三年多来的施政满意度不断下滑,要求明年“换党、换人做”的选民有所上升。

  就连美国国务院研究办公室设计委托台湾民调机构对全台25个县市1.4万多家庭的1089个电话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蓝绿支持度为二比一。当然,民进党中央内部民调出于提振士气或增强危机意识的“选战策略”需要,认为连宋“开高走低”,陈与连宋差距正在逐步缩小。更严峻的是,连宋互动渐入佳境,为泛蓝可能“东山再起”创造了第一步必备的条件,明年陈企图借连宋再次分裂而“渔翁得利”的机会几乎不存在。而泛蓝原有和现有的政治、社会基础正为竞选发挥重要作用。陈面对台湾民调越来越不利的选情和国亲合、“连宋配”初显成功的态势,急得心发慌,企图用“公投制宪”议题,加以掩饰,拉抬选情,自我安慰。

  二是“统独”牌效果不佳再出招。陈水扁与李登辉相互勾结,不断升高以“台湾正名”、“公投立法”、“台湾新宪法”为标志的极端“台独”言论,并决定2008年5月20日新“总统”就职时宣布实施“新宪法”,企图全力操作高度敏感的“统独”等议题,给陈水扁选情“加分”。然效果并不明显,岛内多数民众认为泛绿的极端“台独”理念和言论是“选举语言和选战策略”,多数民众希望尽早看到台湾经济的复苏和两岸关系能维持现状与稳定。由此,扁李又在“公投制宪”议题上变本加厉,试图进一步巩固“台独”基本教义派,再度激化两岸对立,加大攻击“连宋配”力度。甚至无中生有给泛蓝大扣“红帽子”,造谣国亲两党与大陆“眉来眼去”;大陆“暗助国亲两党”,民进党中央召开“中国明助或暗助连宋”记者会,指“国亲两党与中国隔海唱和,中国不是暗助是明助”。显然,陈水扁已是穷途末路,无奈什么都要“乱咬”,目的就是骗取岛内不明真相民众的选票。

  三是副手之争“暗潮汹涌”。陈水扁主政给人总的印象是,只会“选举”、不会执政;只会说假话、不会做实事,而且心胸狭隘;意识形态挂帅。因此,明年大选副手人选如选择一个符合“女性、年轻、包容、稳重”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陈的不足,发挥“加分”效应。但10月以来,陈先后两次讲话暗示“扁吕再配”,引起民进党内派系强烈反弹,就连陈嫡系“正义联机”也有反对声音。其中,有的认为“扁吕再配”,是陈觉得不能确保胜选而为自己2008年“东山再起”留条后路;有的认为是陈刻意放出“风向球”,让反吕声浪早点暴露由舆论逼吕退出并决定副手;甚至有认为“扁吕再配”是“不战而败、未战先败”。民进党内29位不同派系“立委”连署致函陈水扁,要求陈审慎决定“有助加分胜选”的副手。民进党内为副手人选闹得不可开交,自乱阵脚,陈见势不妙,为转移焦点,再次升高“公投制宪”议题,显然,又是一切为胜选的选战策略。

  文章指出,不论陈水扁玩弄什么样的“选举”花招,极其危险的是陈搭“大选车”,把过去不能讲、不敢讲、不便讲的“公投立法”、“制订新宪法”、“建立台湾国”等极端“台独”言论,都明目张胆地讲出来了。尤其,在没有“法源”的情况下,陈也要强行在大选投标日前或投票日举办“公投”,并已确定实施“新宪法”时间表。对陈水扁这位危险的“麻烦制造者”,两岸人民应引起高度警觉。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有奖订阅-情爱技巧日日送,诱人大奖等你拿
  英语口语能速成? 新东方GMAT、IELTS新课 任汝芬率队冲刺2004考研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