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民兵防震110”灾区建奇功——云南大姚抗震救灾一线见闻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10月22日 11:40 解放军报

  张万钧 黎宏刚 本报记者 姜兴华

  “大姚此次地震灾情重、伤亡少,除了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外,‘民兵防震110’立了大功。”国家地震局的有关领导称,云南的做法值得在全国推广。

  今天,记者冒着强烈余震,经过6个多小时的乘车和徒步,从驻地赶到了“民兵防震1
10”发源地的昙华乡丫古埂村。不想刚到村口,耳边突然传来“轰隆隆”的巨响,伴随着大地的颤抖,村子上空骤然响起了急促的哨音和敲击锅碗瓢盆的响声。村民随即撤离到村边插有“安全地带”标牌的平地上。从山崖上滚下的泥石和从村子的残墙断壁上落下的泥土,卷起阵阵尘烟。震波刚过,10名左臂挂着“民兵”字样标牌的青年,就立即清点人数,并向查看灾情的昙华乡党委书记毛清林报告:“全村325人在刚才的余震中无一伤亡。”

  村委会主任罗秀忠对记者说:“全村79户村民的房屋,‘10·16’地震全倒光了,所幸的是没有发生伤亡。”63岁的李云学老大爷用颤抖的声音说:“那晚上由于下雨,许多人和我一样怕冷,便偷偷回到在上次地震中幸存的危房内,但民兵先是苦口婆心劝说,后硬是坚持架着我们一个个回到帐篷。结果不一会儿,大地震就来了,全村上次没倒的房,全部变成了平地。如果不是民兵,村里不知要死伤多少人。”

  “‘民兵防震110’确实功不可没!”毛书记激动地告诉记者,“7·21”大地震中,地处震中的昙华乡死亡10人,受伤161人。前来救灾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针对大震后余震不断,除了帮灾民拆除危房、抢救伤员外,还向群众宣传防灾知识。“不能让群众被埋了才来抢救!”为了从根本上减少伤亡,楚雄军分区司令员普生有带着工作组蹲到乡里,并以丫古埂为试点,探索建立“民兵防震110”机制,将村里的10个民兵组织起来,昼夜在村头地角巡逻,除阻止住在防震棚的村民随意进入危险地带外,还建立了“防震报警”制度:发现地震前兆或遇上地震,就及时向村民发出信号,将村民转移到指定的安全地带。这一经验先是在全乡56个村民小组推广,随后又向全县辐射。

  记者从县抗震救灾指挥部了解到,随着“丫古模式”的推广,在“7·21”大地震后发生的700多次余震中,全县无一伤亡,“10·16”大地震也使伤亡人数降低到了最低限度。

  (本报云南大姚10月21日电)(解放军报 2003年10月22日 第4版)


推荐】【 】【打印】【关闭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有奖订阅-情爱技巧日日送,诱人大奖等你拿
  英语口语能速成? 新东方GMAT、IELTS新课 任汝芬率队冲刺2004考研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