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军事评论:改革是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动力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10月14日 07:44 解放军报

  改革是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学习江泽民论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体会

  徐承云

  军委江主席指出:“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向前发展,动力在改革,出路也在改革”。身处伟大变革时代的中国军人,必须充分认清深化改革对于我军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重大意义
。改革,实现军队跨越式发展的动力

  众所周知,军事领域是对抗和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最注重创造与革新,最忌守旧与模仿。改革创新历来就是军队发展进步的动力。只有勇于直面自身问题,锐意改革创新,军队建设才能不断获得发展进步的生机。从这个意义上讲,在科学技术进步日益加速的信息时代,改革是任何军队必须始终面对的重大课题。

  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提出建设一支优良的现代化革命军队,正式确立“以保卫社会主义建设、防御帝国主义侵略”的建军总方针和总任务,两次大规模精简整编,减少军费开支,改革政策制度,颁布实行薪金制、军衔制、义务兵役制和三大条令,调整军队结构,完成了由单一军种向诸军兵种合成的转变,为我军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又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军队建设实际,提出建设一支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思想,确定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重视军事理论研究和诸军兵种合同作战能力的提高,对军队进行大幅度精简整编,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走上质量建军的道路,把我军现代化建设推向新的阶段。上世纪90年代以来,江泽民同志纵览全局、审时度势,制定了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一场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上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并以此统揽军队现代化建设全局,推动军队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即在军事斗争准备上,由应付一般条件下的战争向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变;在军队建设上,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随之,军事思想、军事观念不断创新发展,现代化建设在深化改革中阔步前进。进入新世纪后,江主席冷静观察形势,提出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战略思想,我军现代化建设向更高层次跃升。

  从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军队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和跃进,无一不是经过深入改革实现的。实践反复证明:改革是时代发展对军队建设的客观要求,只要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不停,改革就要持续进行。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大势促使军队改革的步伐加快

  当今世界,随着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武器装备产生了质的飞跃,现代战争形态、作战样式、组织结构、指挥方式、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革命性变化,由此带来一场世界范围内的军事变革蓬勃兴起。这是人类军事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深刻变革。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仍然要以改革做杠杆。

  进入21世纪,世界各主要国家军队纷纷开始研究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加速对本国军队的转型,以期凭借自身改革的速度和质量,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优势和主动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以不同方式,先后启动了军事变革。美国作为世界新军事变革的“领头雁”,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自上而下地全面推进军事改革,在大力研究开发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同时,加快部队结构重组和理论创新,积极建设数字化战场与数字化部队,部队信息化程度与作战能力大幅跃升,这种改革带来的综合效能与战略优势,在几场局部战争特别是伊拉克战争中得到充分展示。尽管如此,美军仍继续深入推进军事改革。据报道,美军将再推出40项改革措施,通过采取简化部队动员、让非军事人员担任目前由军人承担的与战斗无关的工作等办法,减轻军队压力,使其在不扩大规模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作战能力。除美军外,俄军也以压缩规模、优化结构、组建航天军、争夺制天权等为重点,全面推行军事改革,以促进信息化水平的全面提升;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军队,则分别推出各自的现代化纲领,努力发展最先进的军事科技,克服重重困难进行改革,以建立信息化的独立自主的防务力量……

  面对如此逼人的形势和挑战,安于现状,固守旧制,不思改革,其结局只能是被世界军事变革所抛弃,惟有大力改革创新,才能为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大的历史任务。恩格斯在论述19世纪欧洲军队改革时曾指出:“当技术革命的浪潮正在四周汹涌澎湃的时候,让这些保守的偏见在军队中占统治地位,是没有好处的。我们需要更新、更勇敢的头脑。”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拓宽了我们的思维空间和观察视野,为我们发展先进军事技术带来了便利;先行者们推进军事改革的发展历程,积累了可供借鉴的丰富经验和教训,为我们少走弯路、避免失误、实现跨越,真正发挥后发优势提供了可能;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各国军队纷纷变革的潮流,形成了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浓厚氛围,更为我们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推动因素。对我军现代化建设而言,世界新军事变革既是挑战,更为缩短与发达国家军队的差距创造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军事改革的时机已经非常成熟”,只有“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才能真正推动军队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重在解决我军现代化建设中的突出矛盾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事物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的过程;而改革的意义就在于:把不适应发展和进步的旧事物改造成能够促进发展和进步的新事物的过程,就是解决矛盾的过程。也就是说,发展是解决矛盾的过程,而解决矛盾靠的是改革,改革就是发展,发展离不开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成就,就是通过改革,不断解决制约生产力发展的突出矛盾,从而大大解放、发展了生产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指引下,我军进行了不懈的改革、探索和创新,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显著提高。但必须看到,与发达国家军队相比,与现代战争的要求相比,与新军事变革的趋势相比,我军的现代化建设还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向更高层次迈进,如:军事理论研究特别是对高技术战争的研究还很不深入、很不系统,联合作战理论、信息战理论、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理论等研究创新比较滞后;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相对落后,信息化程度低,夺取制空、制海、制电磁权的能力相对较弱;体制编制不够科学,官兵比例、机关与部队比例、作战部队与非作战部队比例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离“精兵、合成、高效”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不够健全顺畅;军事人才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复合型指挥人才、智囊型参谋人才和专家型科技人才比较缺乏,官兵文化水平和科技素质偏低,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我军的现代化建设就很难向前推进,跨越式发展就只能成为一句空话;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就在于进行深入系统的改革。认识不到这一点,安于现状,不思改革,我军现代化建设中的矛盾就会愈加复杂和突出,就难以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努力建立更加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

  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深入发展,我军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越来越多,而这些矛盾和问题也越来越多地表现为机制性和结构性,在组织领导、作战指挥、军事训练、人才培养、后勤装备保障、军事理论研究等各个方面,都逐渐暴露出一些机制体制和政策制度上的弊端,严重影响和束缚着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现有的各个方面体制进行充分的研究论证和大胆的改革创新,逐步建立起更加科学高效的运行体制,从而解决制约我军现代化建设发展的突出矛盾。

  编制体制问题属于深层次问题,要解决这个最困难的问题,必须有足够的改革勇气和改革智慧。正因为如此,江主席对军队体制改革问题十分重视,多次强调指出:“军事、政治、后勤、装备等各项工作,都要贯彻改革创新精神,在改革创新中谋发展、求突破……要通过改革,建立起科学的领导、指挥、管理、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我军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增强我军的作战能力”。在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论述中,对优化编成结构、调整政策制度、健全法规体系、完善联勤体制、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完善国防动员等体制方面的问题,都做了充分而深入的论述。由此可见,从体制这一难题入手进行改革创新,对于推进军队的全面改革,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编制体制是实现人与武器有机结合、实现战斗力资源最佳配置的核心环节。自古以来,根据战争形态的变化、武器装备的发展和人员素质的提高,及时对军队的编制体制进行调整改革,一直是军队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甚至被西方军事专家认为是军队改革的“龙头工程”。据悉,西方运筹学界曾对上个世纪50年代之前的160多个著名战例进行定量分析,其结果是:指挥系统对战局胜负的作用,相当于参战部队战斗力总和的40%。按照“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这40%的力量,既来自指挥员及参谋军官的个人素质,更来自与装备相适应的指挥体制,以及保障信息畅通与协调一致的整体功能。这充分说明:科学合理的编制体制可以出军事效益、可以出战斗力,已是军事领域不争的事实。尤其是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革命对军队现代化建设全方位的冲击,传统编制体制与信息化战争需要的落差,使得编制体制改革显得更加紧迫、更加重要。为应对新军事变革的挑战,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信息化目标牵引下的军队结构改革,强调压缩规模,优化结构,提高军队高技术含量,缩短信息流程,简化指挥程序,使军队力量由人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作战编成由传统合成化向模块化、一体化、多样化转变,指挥体制由垂直树状式向扁平网状式转变。我军编制体制虽经过几次大的调整改革,向“精兵、合成、高效”的目标大步迈进,但不合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仍然只是一支机械化半机械化军队,还不能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要求。必须着眼“打得赢”、“不变质”的目标,按照减少数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理顺关系的总体思路,大力推进编制体制调整改革,下决心解决存在的组织结构矛盾,真正从深层突破军队建设的“瓶颈”,从而为我军现代化建设由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跨越提供有力保证和支持。

  江主席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强调,要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这是适应世界军事发展大势,与时俱进推进我军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完成这一任务,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投身到军队变革的伟大实践中去,以披荆斩棘、改革创新的昂扬精神,把我军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解放军报2003年10月14日第6版)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有奖订阅-情爱技巧日日送,诱人大奖等你拿
  英语口语能速成? 新东方GMAT、IELTS新课 任汝芬率队冲刺2004考研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