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以色列密谋偷袭伊朗核设施 偷袭计划现雏形(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10月13日 11:03 北京青年报
  石雨
以色列偷袭计划现雏形
  空军和摩萨德暗中作准备目标锁定伊朗六处核设施

  两周前,阿拉伯和英国媒体同时刊出一条相当惊人的消息:为防伊朗跻身世界核大国之列,以色列开始密谋偷袭伊朗核设施。偷袭的形式将重演当年突袭巴格达核反应堆一幕。不过,这条消息语焉不详,既没有透露究竟由谁来实施这一惊人的偷袭计划,也没有说明以军具备哪些偷袭的条件,更没有透露以军要打击的具体目标。然而,10月11日德国的《明镜》周刊、12日以色列的《耶路撒冷邮报》和美国的《洛杉矶时报》却刊出了大篇幅的报道,披露了以色列军方和以色列间谍机构摩萨德为偷袭伊朗核设施作各种准备的细节。更有意思的是,这些主流媒体同时刊出了以色列本身已经具备“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的内幕。

  “2004年是道坎”?

  10月11日,德国著名杂志《明镜》周刊刊出了一篇爆炸性的报道:为了阻止伊朗研发核武器,以色列军方和摩萨德间谍机构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对伊朗核设施实施先发制人打击的绝密行动计划,这些绝密计划目前已经制定完毕,交给了行动的实施方。

  《明镜》周刊报道说,两个月前,赫赫有名的以色列间谍机构摩萨德的一个特别行动小组接到了制定摧毁伊朗所有核设施的详细计划。两个月后,摩萨德如期完成使命,将一份完备的偷袭方案交给了偷袭行动的实施者———以色列空军。用向《明镜》周刊透露这一偷袭方案的以色列空军战斗轰炸机飞行员的话来说,偷袭计划“相当复杂,但有可操作性”。

  根据这一大胆的偷袭方案,以色列空军需在同一时间内彻底摧毁伊朗的六处核设施,其中包括三处根本不为外人所知道的核设施。只有六处核设施被彻底摧毁,伊朗才会像当年的伊拉克那样彻底失去核能研发能力。

  摩萨德认为,伊朗的核计划已经进入了十分先进的阶段,已经能够生产浓缩铀,如果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人员无法阻止其核武器研发步伐的话,那么伊朗一定会在两年内拥有核武器。今年8月,以色列一名少将公然表示:“如果伊朗的核武器研发计划不能被阻止的话,那么明年夏季将是一个转折点。一旦闯关成功的话,伊朗两年内将拥有核武器。”

  尽管这名少将拒绝谈论细节,但“2004年是道坎”的说法无疑是一种暗示。因为1981年6月,以军轰炸摧毁巴格达核反应堆之前,以色列也是先听任伊拉克行动,直到再过几周核反应堆就要启动的时候,以军闪电突袭巴格达,一举摧毁了核设施。

  F-15猛练“翅膀”

  以色列和伊朗相距1300公里。按摩萨德制定的绝密计划,偷袭任务非以色列空军现有的F-15和即将于12月到位的新型F-16战斗机莫属。

  以色列空军的F-15战斗机一直在进行远程奔袭演练。今年9月中旬,《耶路撒冷邮报》记者走访了以色列空军F-15战斗机中队基地。接待记者的一名空军准将毫不掩饰地说:“只要有目标,我们就能打击,哪怕目标是在几千公里之外。”在记者采访该准将期间,两人的谈话不时地被一架架双座的F-15起飞执行训练任务的轰鸣声打断。该将军说,有的F-15上天一飞就是好几个小时,像这么长时间的科目就是训练远程奔袭能力。更让人吃惊的是,该准将透露说,他指挥的3架F-15战机于9月中旬飞赴波兰,参加波兰空军建军85周年纪念活动,在返航途中,3架F-15故意绕道飞越奥斯维辛集中营。这项活动看似礼仪交往,可实际上却给以色列空军提供了一个极好的练“翅膀”的机会。

  目的是把伊朗拥有核武器的时间延后几年

  按照摩萨德制定的行动方案,以色列空军将对伊朗境内的至少六个核设施同时实施打击,只有这样才能

  实现打垮或者至少将伊朗拥有核武器时间延后几年的目的。

  摩萨德认为,伊朗从巴格达核设施遭受摧毁的事件中吸取了教训,特地将核设施分散在全国广大的地域内,这样可以防止以色列一次性将其所有的核设施全部摧毁。因此,摩萨德的计划就是同时对多个目标进行毁灭性打击。

  摩萨德之所以选了六处核设施下手,用美国专家的话说是:“伊朗的核设施其实很多,但关键设施就是那么几个,如果它们被彻底摧毁,那么伊朗核武器的研发步伐肯定会被延后好几年。”

  以色列偷袭伊朗核设施近期有明显迹象

  最近一段时间来,有关以色列可能偷袭伊朗核设施的报道已经不是一次两次出现。事实上,诸多迹象表明,这些报道并非空穴来风。以色列将军和政治家们说,近10年来,以色列对空军大量投资就是为了一旦需要对伊朗的核设施实施打击时,能有武器派上用场。以色列总理沙龙在最近一次访问美国的时候,直言不讳地对美国总统布什说,伊朗制造核武器的可能性比美国情报部门估计得要大,以色列不得不认真考虑“先发制人”的打击方案。

  以色列国防军内部的一项重大战略是:绝对不允许“以色列的敌人”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英国《简氏防务评论》称:“几乎可以完全肯定地说,在伊朗制造出核导弹之前,以色列一定会对其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以色列国防军退役将军罗姆说:“如果有人问我,以色列能对伊朗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吗?我肯定地回答说:当然能。”

  资料

  以实施先发制人远程打击早有先例

  1981年以色列对巴格达核反应堆的袭击是最典型的例子。

  1985年10月,以色列空军为了报复巴激进分子在塞浦路斯一艘游艇上杀害三名以色列人,下令战机远程奔袭2060公里,袭击巴解在突尼斯的总部。

  另外,以色列赴乌干达营救人质的远程奔袭行动更是世界经典战例。

  链接一

  以色列考虑动用的偷袭利器

  摩萨德考虑动用的袭击利器当然是空军:在加油机、电子战机、空中预警机的掩护下,以色列空军一天出动300架次的远程奔袭作战是没有问题的,并且还能留出预备队对阿拉伯其他国家作出反应。F-15I战斗机:现驻纳杰夫空军基地的25架F-15I战斗机将是偷袭伊朗核设施的骨干力量。F-15I的标准作战半径是1450公里,无需空中加油便可抵达中东地区任何一个地点,并且安全返航。如果进行空中加油的话,那么它的作战半径更是扩大到4000公里。因此,F-15I可以对伊朗实施打击,中途无需空中加油,更无需在中途基地逗留。以色列空军宣布,25架F-15I已经具备完全战力。

  F-16I战斗机:从美国购买的100架F-16I战斗机将于今年12月开始运抵以色列。在此之前,以色列空军拥有的F-16各型战机如果奔袭伊朗核设施都需空中加油(1981年远程奔袭伊拉克巴格达核设施时倒没有进行空中加油,但参加行动的飞机落地后已经用光了油箱里的最后一滴油),而F-16I不同,加挂了副油箱后,它的作战半径和F-15I一样。不过鉴于以色列空军曾经表示,一个F-16I中队从成军到具备完全战力需一年时间,所以到2004年12月,以色列的F-16I也就具有作战能力,因此能成为空袭伊朗核设施的中坚力量。

  袭击伊朗核设施的兵器:主要有GBU-15导弹、激光或者电子制导炸弹、“萨姆逊”诱饵弹以及F-15携载的具有隐形能力的巡航导弹。

  链接二被锁定的伊朗六处核设施

  列入摩萨德“必须打击目标”的六处核设施:伊朗南部海岸的布什尔反应堆,该核反应堆有两座,在1980年至1988年的两伊战争期间曾6次遭伊拉克战机轰炸,整个核心部分被摧毁,但伊朗现已修复;第二个重要目标是阿克拉的重水工厂,这里生产制造核武器所需要的钚;第三个目标是距离“纳塔兹-哈桑公路”北100公里的离心机设施,不过这一设施深藏在地下,上面有好几层掩体;第四个目标是伊斯法罕省的伊朗国家钢铁公司,因为该公司生产与研发核武器相关的金属制件;第五个目标是设拉子附近的UF6设施;第六处设施不详。

  摩萨德锁定的六个偷袭目标中,布什尔反应堆的偷袭难度不大,因为它是一个固定的设施,又在地面上,而且是在伊朗南部海岸,以色列空军无需多深入伊朗国境便可将其摧毁。其他五处核设施多在伊朗的腹地,以色列战机将利用伊朗山脉的缺口潜入腹地,对其实施突袭,但这有相当的难度,而且在时间协调上还得同步进行,这就使得袭击难上加难。

  分析

  以害怕中东别国拥有核武器的原因

  当伊拉克可能拥有核武器的时候,以色列毫不犹豫地对其核反应堆进行了轰炸;当伊朗被传可能开发核武器的时候,以色列放风要对其实施军事打击。那么,以色列为什么如此担心中东别国拥有核武器呢?

  首先,以色列国土狭小,面积比美国的新泽西州还小,人口仅有600万。一旦别国如伊朗拥有核武器,再加上已经具备的可以打到以色列领土的导弹,那么以色列自己拥有的核武器将失去任何的优势,甚至面临灭顶之灾。

  其次,如果别国也拥有核武器,那么以色列现有的核威慑优势将彻底失去。一名西方资深安全官员称:“核武器让以色列尝到了最大的政治甜头。如这点优势都失去的话,那么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处境将举步维艰。”

  再次,保持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地区惟一铁杆盟友的地位。自1969年以来,美国就默认了以色列发展核武器的努力,并且没有强迫它签署核不扩散条约。布什政府的一名高级官员坦言:“我们忍受以色列的核武器就像忍受英国和法国拥有核武器一样,我们从不认为以色列对美国会是威胁。”

  文并供图

  图为伊朗一处核设施的卫星图片

  以色列空军将是实施偷袭计划的主力军

  以色列的F-15战斗机将是偷袭计划的骨干力量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有奖订阅-情爱技巧日日送,诱人大奖等你拿
  英语口语能速成? 新东方GMAT、IELTS新课 任汝芬率队冲刺2004考研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