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军事观察: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快速决定性作战解读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10月7日 07:18 解放军报

  世界军事变革进程中的一次实战检验——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快速决定性作战解读

  何铁矛

  同人类历史上所有大的社会变革都需要反复实践一样,当前世界范围的军事变革也需要反复实践的推动和检验。只不过,这实践是特殊的实践———战争。战争不仅检验军事变
革的物质成果和思想成果,而且是对参战国家在军事变革中的观念、机制、行动和成效的客观检验和评价。前不久结束的伊拉克战争,就是对军事变革前沿成果的验证。

  世界军事变革带来的现代局部战争新特点

  由于世界军事变革带来的军事技术的空前进步,和以快速决定性作战为主要特征的军队作战方式的出现,现代局部战争在以往全纵深打击、非线性作战、战争烈度和杀伤力空前增大等特点的基础上,又有了一些新的特点。

  以效果为基础,作战目的直接指向摧毁敌装备设施,解除敌武装,“武器的批判”与“攻心”“夺气”高度统一。随着军事装备技术的发展,各国军队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就是技术构成的提高,作战力量主要体现为武器装备和设施、军队作战能力评价、双方作战力量对比,主要指数是指武器装备体系作战效能指数的综合,而不再是人数的简单计算和对比。基于这种变化,快速决定性作战强调以效果为基础,将作战目的集中指向摧毁敌装备、设施,解除敌武装,而不再是消灭敌“有生力量”。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十分重视“斩首”、“震慑”的攻心效应,但根本途径仍然是实实在在地摧毁伊军的每一辆坦克、每一门火炮或通过摧毁武器装备迫使伊士兵逃离,从而达到了解除伊军武装的目的。伊军拥有的坦克、火炮、飞机、战舰全部算上不过8000个—8300个目标,美(英)军共发射巡航导弹800余枚,激光制导炸弹19900余枚,按摧毁一个目标需精确弹药2枚计算(战后证实每个目标打击点平均需1.7枚),击毁伊军全部装备、解除其武装后,还有4000余枚可用于打击各种掩体、工事。加之美军强制播放300多小时战争效果电视节目,迅速控制伊军民的心理意志,使之不战自溃。这就是许多人期待的作战顶点为什么始终没有出现,许多人惊问“伊军30多万人哪里去了”的答案所在。

  力求非接触作战,作战方式趋向相对或绝对远程打击,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直接兑现。尽管弹道导弹的射程已从近程、中程、远程,到了洲际,机载空地导弹、空空导弹和地空、舰空导弹的射程也从十几公里、几十公里,扩大到了几百公里,快速决定性作战还是突破以往火力联合作战的局限,将陆、海、空军的火力融为一个有机整体,并根据战区军事地理和随机情形,力求使用当时能够调用的绝对或相对远程火力,力求对敌实施非接触作战,防区外攻击。为广泛达成非接触作战,美军在十来年的时间里,把联合作战的“联合点”从师降到分队级。在美军大量电视直播地面部队作战的背后,绝大部分地面目标却是由海、空军各种导弹及陆军远程炮火消灭的。地面部队则只远距离包围而力避近战。在消灭对手的同时,实现自己的“零伤亡”或最小伤亡,消灭敌人和保存自己直接兑现。

  武器装备高效化,作战进程容易达成快速反应和速战速决,“快速主导”从军队的主观能动性上升到客观必然性。军事变革使各种武器的火力反应速度以秒计;各种弹药的精度,包括巡航导弹、洲际弹道导弹的精度以米计;弹药威力使常规与核的界限趋向模糊;侦察装备的效能达到全方位、全天候、全频谱、高分辨;通信距离覆盖了兵力兵器可以达到的任何空间,速率达到了数千比特乃至上百兆比特。机动力、防护力也达到了空前水平。加油、供弹、修救等后装保障装备的效能也面目一新,今非昔比。

  随着各种武器装备的高效化,作战进程容易达成快速反应和速战速决。争取“快速主导”,控制作战进程和结局,不仅是作战双方的主观愿望,而且变成了不以双方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进程。不论进攻还是防御,不论战役还是战斗,快者胜,慢者败。

  实时精确的信息保障成为火力快速准确和整个战场“快速主导”的前提,火力与各种指挥、保障力量融为一个同步的整体。信息技术不仅广泛嵌入侦察监视系统,使得对各种目标情报和战场环境情况的感知和判断更加灵敏、快捷,而且嵌入火力、火控、指挥、通信、管理和各种支援保障系统,并将它们联结为一个有机整体,使得各种武器装备的操控高度自动化、智能化,指挥员指挥机关的相当一部分推理、判断、计算、表达也高度自动化、智能化。各级火力系统与指挥、保障系统融为一个同步运转的有机整体,而且战略、战役力量与战术力量之间也模糊了界限。

  军事变革进程中高技术局部战争呈现出的新问题

  战争的结局基本服从统计学,武器装备出现“时代差”的情况下,“以劣胜优”便成为一道十分难解的题。毛泽东在强调发挥指挥员主观指导能力时,就首先承认“军事家不能超越物质条件许可范围外企图战争的胜利”,而是“必须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争取战争的胜利”。当军事变革把以往的“优劣差”变成了“时代差”时,靠“以劣胜优”谋略取胜的几率已经很低。伊拉克战争,美军以武器装备效能的绝对优势对伊军的绝对劣势(6比1—8比1),胜败是注定的。

  具备远程精确火力优势方占据作战主动权,劣势方要想变被动为主动非常困难。近现代战争从枪战到炮战、导弹战,从火力合同到火力联合,到信息化火力联合,实际上都是源于一个简单而重要的原理———远程精确火力是源头优势,谁占有远程精确火力的优势谁就占有作战行动的主动权。所以,国际军备竞赛首要的就是投射距离及精度的竞赛。军事变革中由于各种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各种武器的射程还在向更远延伸,向更精确发展。从海湾、科索沃、阿富汗,到伊拉克战争,由于双方在远程且精确火力上过于悬殊,形成强者为刀俎,弱者为鱼肉。弱者虽有变被动为主动的愿望,却完全无可奈何。

  质量和效率型精兵可以迅速夺取并扩张胜利,数量型军队靠持久战扭转败局的机会正在消失。高技术条件下,高质量和高效率的精兵(包括武器效能、指挥效能、训练素质和牺牲精神)不仅可以在小规模局部战争中一举达成作战目的,而且能够在较大规模局部战争中迅速地从夺取局部胜利到扩张胜利,积小胜为大胜。这是因为:第一,质量和效率型精兵每次作战的结果,即“断其一指”消灭敌方兵器的数量,立即被带入第二轮较量的参战实力变化;第二,质量和效率型精兵的火力投射之远之精,可以克服战场空间之大带来的行动障碍,在作战频率和节奏上不再给对方以时间。数量型军队在质量效率型精兵的高速度高频率进攻面前,不但没有机会利用空间,而且不能在很短的敌进攻间隙时间内组织起有效的反击,因而几乎不会出现可供其利用的战机。

  所以,保持军事变革强势的国家用一减再减后的精兵打赢了一场又一场局部战争。而在军事变革中落后国家的数量型军队连持久战的机会都没有得到。

  信息优势可以迅速转化为火力优势和打击效果,信息落后一方在失利后往往不再有挽回的条件。信息优势迅速转化为火力优势,使美军能够如其作战构想《震慑》中所说,“将海上、空中、地面和空间力量融为一体,对诸多目标进行无情的一个波次接一个波次的连续打击”。目标被发现就意味着被消灭。而且,从发现目标到作出火力反应的时间已从海湾战争时的22小时缩短到伊拉克战争的10分钟左右。

  这次伊拉克战争,作为“太空部署”、“光速到达”的第一批作战力量,美军使用了186颗卫星。伊各主要地区、城市每10分钟左右就被侦照一遍,加上近百架无人机、直升机的重点侦察监视,反复发现核实目标的周期还要短得多。地面上,美军的士兵作为特种部队(1万多人)被派到敌后搞地面侦察和引导空中火力。从太空到地面的侦察监视的天罗地网,又直接链接着美军各级指挥机构和随时在伊上空待战的飞机。在极快节奏的“发现———打击”之下,如果被发现被攻击一方信息技术落后,既得不到被发现被攻击的告警,又无力作出规避或拦截的火力反应,根本就没有了挽回的条件。

  世界军事变革对弱势国家军队建设的警示

  伊拉克战争是历史给世界军事变革中落后国家军队的一次可贵的警示。落后国家军队应该深刻汲取战败者的教训,以战胜者在军事变革中的表现和成绩为参照,急起直追,大力推进军事技术、作战方式方法、作战组织体制和军事变革领导体制、军事理论创新机制和人才培养诸方面的改革。其中特别是要建立责权明确的军事变革领导体制,制定相应的军事政策与法规,指定足够的相关试验部队,实施有力的经费物资保障,从而建立起有效的军事变革与创新机制。通过变革,要具备以下六种最低限度的作战能力:

  一是战区防空反导能力。这次伊战,美军早知伊面对面导弹和航空兵还击能力很弱的情况下,仍然启用3颗导弹预警卫星与地海面火力拦截系统组成战区反导系统,同时在开战之初首先使用足够的巡航导弹远程火力,彻底摧毁伊军原本已经很弱的防空力量,从而使各种远程、中程对地面火力成为美军的单方优势。而伊军方面正是失去了防空火力体系,才使得美军各种远、中程火力包括飞行器如入无人之境。因此,弱势防御国家必须建立防空反导能力,使自己的首脑指挥系统、远中程火力打击力量、若干方向、地区军事、经济等战争潜力重心免遭敌远中程火力特别是首波火力的毁灭性打击,从而保持实施远中程火力反击(报复)的能力,保持尔后持续较量的能力。

  二是相对够用的远程精确且快速反应的面对面火力打击能力。由于最好的防御是以攻为守,同时,建成进攻能力的成本只是防御能力成本的几十分之一,所以,世界军事变革中发达国家普遍积极建设远程精确打击力量,提高远战威力。发展远程精确打击力量是落后国家必须补上的必修课。只要防御国家军队有了一定数量规模的从战役范围到战术范围的相对远程精确且快速反应的面对面火力打击能力,就能给来犯强敌造成不可承受的火力毁伤,就有了远中程火力反击(报复)的权利。这不仅能使防御国家赢得战争,进而还可以慑止战争。多年来,强势国家军队不敢轻易向其他较强国家发动战争,恐怕其中与相对远程精确火力的“均势”不无关系。

  三是与火力体系相适应的侦察监视能力。侦察监视体系既是与火力体系高度融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相对独立的军事力量体系。没有发达的侦察监视体系作保障,无论战区反导系统和远、中程火力还都够不上体系,不可能形成作战能力。侦察监视体系应具备以下三方面的功能特点:一是侦察监视的空间范围大,覆盖敌兵器“前沿部署”及其火力空间。二是情报信息传递快,为己方决策部署特别是火力拦截或反击留有够用的反应时间。三是情报质量高,对支持己方做出正确反应特别是合理的火力反应价值高。这次伊战,美军的侦察监视充分达到了范围大、速度快、质量高,从而保证了整个联合火力体系优势的发挥。而伊军火力体系的坍塌,正是始于侦察监视体系的残废。

  战区防空反导能力,相对够用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和相应的侦察监视能力,是弱势防御国家军队最低军事力量需求的重心所在。它们构成了攻防双方信息化联合火力战能力的主干,是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前半期———远、中程火力交战阶段的主体,在不以争夺地盘为目的的战争中,它们几乎就是双方交战力量的全部。

  四是快速指挥决策和联合战术兵团以下部(分)队作战力量内部可靠不间断的指挥通信能力。美军快速决定性作战的快速反应,很重要的得益于其联合作战及参战军兵种部队指挥决策的自动化智能化。军事变革必须从变革指挥决策概念和条令做起,科学详尽地规定各级指挥决策的依据、权限、流程、标准、评估指标与方法体系,用计算机网络的扁平一体化决策(至少是辅助决策)取代人工经验型逐级建议决策,从而突破“瓶颈”,实现从决策到联合火力打击的一体化快速反应。

  由于未来战争激烈对抗和弱势国家保障能力的不足,弱势防御军队要做到从统帅部到基层部(分)队指挥通信全部可靠不间断是很困难的。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必须收缩范围,将联合战术兵团以下的联合作战师、军种合同战术团(旅)、兵种专业营、群、队作为重点。如果这三级力量的战术级内部可靠不间断的指挥做不到,部队就不可能做出任何有意义的实际行动。而只要这三级力量的内部指挥通信可靠不间断,它们还在按计划或者自主决断指挥着所属分队顽强有效地行动,强敌的进攻意图就不能轻易地顺利实现,己方上级指挥员的组织指挥和友邻的协同就有了基础。

  五是“停下就打,打了就走”的战斗机动能力和战役战术反机动能力。在快速决定性作战条件下,防御方除单兵、兵组以外的任何较大型武器单元被发现就意味着被射(攻)击,因而必须在强敌一个“发现—定位—射(攻)击—弹着”的火力反应周期之内完成一次战斗动作。否则,在一个阵地(位)上停留时间超过了这个周期,就可能受到毁灭性打击。而且只有当敌人的火力打击开始的时候,防御方才能开始做出反应。真正可以利用的反应时间还在敌射弹飞行时间以内。这就对稍大型武器装备的战斗转换、射击(作业)准备和机动的快速灵活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这次伊拉克战争,伊军在自己的国土上几乎没有设置任何反机动的障碍,而任由美军长驱直入,兵临城下,迅速压缩了伊军的防御空间,也剥夺了伊军本来可能用于战斗射击准备的时间,不能不算是一个低级错误。因为与联合(合同)火力对抗直接相关联的机动和反机动对双方的胜负影响很大,因此,必须加强反机动力量主要是快速布雷和遮断交通力量的建设,战时当己方需要赢得时间调整部署,做好战斗准备时,迟滞敌前进,使之不能迅速前出到射程可及己方的距离。当己方进攻、反击时,使敌不能迅速后退,逃出己方射程之外。

  六是首脑指挥机关和主要兵器的一定防护及伪装能力。防护工程和伪装也是作战力量。伊拉克战争及此前的阿富汗战争证明,坚不可摧的指挥工程和阵地工程能够有效地抗击敌强大火力突击,挫败敌“斩首”、“震慑”的战略战役企图,保持续战能力。因此弱势防御国家不可不重视首脑指挥机关和主要兵器的工程防护与伪装能力。

  具备上述六种最低限度的作战能力是弱势防御地位国家从被打败进入到打赢的门槛。跨入这个门槛,不仅可以打赢,而且很可能由“最低军事力量均势”形成不战而屈强敌之兵的格局。(解放军报2003年10月07日第3版)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有奖订阅-情爱技巧日日送,诱人大奖等你拿
  英语口语能速成? 新东方GMAT、IELTS新课 任汝芬率队冲刺2004考研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