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为圆飞天梦(配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10月1日 07:07 解放军报

科技人员正在工作。朱九通摄
  本报记者 范炬炜

  每次走进位于京郊航天城内神秘的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记者总会感受到一种难以表述、让人微微心颤的气氛。

  这里似乎总是很静谧,在那些绿树掩映的高大建筑中,一切工作都在静静地、有条不紊地进行;这里又似乎总是鼓荡着一种激昂的情绪,每一张面孔都展露着自豪和自信。国庆假日在即,不少地方下午已放假了,而研究所的气氛一如既往———为着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许多人早就没有“节假日”的概念了。

  64岁的汪恭质研究员,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正聚精会神地在“空间医学技术研究组”加班。同来加班的还有与他年龄相仿的两位老搭档———研究员毕可绪和高级实验师曾玉章。

  196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的汪老,曾率先在国内提出“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开展空间生命研究”的命题,并长期主持围绕航天员的航天医学研究和空间生物技术应用研究。如今,汪老和另外两位老人,都已退休4年了,仍然风雨无阻,天天来上班。

  “那你们是接受返聘啦?”记者不经意地一问,三位老人乐了:“不,我们不拿一分钱补助,完全是尽义务!”

  尽义务?是的,尽义务。汪老说:“我们三人长期共事,十分默契。共同的心愿,就是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飞天梦再尽一份力。”他将目光移向窗外的蓝天:“盼了多少年啦,就让我们干到中国航天员飞上太空的那一天吧!”

  当记者转身来到“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技术研究室”时,32岁的女主管设计师余青霓正在赶写技术报告。她身边的同事说:“余青霓是搞特种材料研究的,她自己也是特种材料制成的。”记者了解到,当年“神舟”二号飞行试验前夕,接受飞船新型冷却液研制任务的余青霓已身孕8个月。“挺身而出”的她每天在摆满化学试剂的实验室里一熬就是通宵,居然做到了出科研成果和生孩子两不误———飞船飞行试验证明她主持研制的课题完全符合技术指标,与此同时,她生下的男孩也十分健康活泼。

  不久前,余青霓又领受了研制“神舟”飞船舱内“一氧化碳滤除装置”的重任。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加上无数次失败,她主持的这项研究终于实现了“零出口”的突破。一说起课题研究,面带倦容的余青霓立刻精神十足。

  谈到将来的载人航天飞行,余青霓的笑容更是灿烂:“中国人就要上天了,我是托起中国航天员的一分子,想起来很开心。”她真诚地告诉记者:“我上大学时同宿舍住6个人,现在5个在国外,但我心甘情愿留在这里。能参加载人航天这个伟大事业,这是我一生的骄傲。”

  走进“特种服装与防护研究室”,看见助理研究员刘冀念的身影,使记者心中顿起涟漪———瘦削的身骨,弯成弓形的腰背,鼻梁上一副厚厚的近视眼镜,像啤酒瓶底。这完全是一个伏案多年、辛勤耕耘的老者形象,而他,才刚刚29岁。

  “我是负责航天服头盔设计的。”刘冀念说,“每天画图样、改图纸、做试验,1996年大学毕业以来,这就是我的主要工作内容。”

  他领着记者来到制作间,观看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航天员舱内航天服,把他负责设计的航天服头盔细细地讲了个遍。他说:“有时一个小部件要反复试验,就是过不了关,能把人给急死!”他倒没被急死,却真是累坏了眼睛,累弯了腰。几年过去,他和同事们终于研制出完全符合载人航天飞行要求的航天服,安全可靠,舒适漂亮。

  当记者对他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时,他淡淡一笑说:“当年前苏联的加加林第一个上太空,全世界的人都记得他,可谁会记得为他做航天服的人?不过,我们自己记得自己。”记者看到,说这句话时,在他那厚厚的玻璃镜片后面,双目炯炯发亮,又有些湿润。与刘冀念握手告别时,记者在心中默默对他说:“会有更多人记得你,记得你们!”

  晚上,记者驱车驶出航天城,街上行人稀少,人们都聚集在家,与亲朋好友一起欢庆祖国的生日。回首遥望,航天城里的不少地方正灯火通明……

  (本报北京9月30日讯)

  (解放军报 2003年10月01日 第4版)

  

推荐】【 】【打印】【关闭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有奖订阅-情爱技巧日日送,诱人大奖等你拿
  英语口语能速成? 新东方GMAT、IELTS新课 任汝芬率队冲刺2004考研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