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热点聚焦:谁将成为神舟5号中国“第一宇航员”?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9月25日 16:14 21世纪经济报道

  许圣如、宋怡

  谁将成为中国“第一宇航员”,国人千年的“飞天梦想”何时真正实现,中国能否成为继苏美之后、第三个依靠自己力量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

  这一切的答案,即将水落石出。据一权威人士透露:“中国计划在10月首次发射载人
太空飞船,将在空中至少飞行一天。确切发射日期尚未敲定,要看届时的天气状况和飞船整体试验的进展情况而定,但肯定是在10月左右。”

  白天发射

  与以往神舟系列发射时间不同,神舟5号选择了白天。

  以往神舟飞船的发射时间一般在凌晨和子夜。据有关专家介绍,航天发射需要确定一天中的某一个时间段作为飞船发射的时机,这个时间段被称为“发射窗口”。原来神舟系列的发射窗口选择在夜晚,主要是便于飞船发射升空时,地面的光学跟踪测量仪易于捕捉到目标。而神舟5号选择白天发射,主要是考虑到白天温度将有利于发射人员工作,也易于在意外情况发生时,充分保障宇航员的人身安全。

  保障人员安全,成了首要任务。

  神舟5号与4号基本相似,由推进舱、轨道舱、返回舱和附加段组成。所不同的是5号的头部是圆柱体,而4号的头部是半球体。“神舟”4号里面装满了实验仪器和物品,而“神舟”5号舱内只有宇航员,几乎是空荡荡的,为的是尽可能给宇航员留出空间,其空间的平面大约为2.2米×2.5米,不足6平方米,可容纳3名宇航员。此外,神舟5号还留有将来与空间实验室对接的接口。

  在此次载人飞船神舟5号的发射中,长征2F火箭的逃逸系统将首次为宇航员的安全提供保护。在发射前15分钟,火箭上的自动故障检测处理系统可以自动进行故障检测,一旦有问题便会自动报警。

  发射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不仅要具有大的运载能力,而且因为要“载人”,所以一般要比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根据介绍,“长征”2F火箭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中国自己制造的火箭首次按照安全性进行设计,可靠性指标由不载人火箭的0.91提高到0.97,即发射100次火箭可能只有3次出现问题;航天员安全性指标为0.997,即发生1000次危险,只有3次救助失败。

  目前,神舟飞船的测控点为12个,陆上是北京、西安、渭南、青岛、厦门、喀什、卡拉奇和纳米比亚,海上是日本海、南美南端海域、大西洋和澳大利亚海域,分别由四艘“远望号”测控船承担,总部在北京。神舟5号返回的指令由远望三号测控船发出。5号将在酒泉发射中心发射,返回舱的主着陆场在内蒙古八王旗的一片戈壁,副着陆场在酒泉,这些安排都与神舟4号一样。

  神舟5号进一步完善了飞船应急救生系统,从飞船起飞到着陆都精心设计了救生方案。

  针对宇航员的安全问题,神舟5号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曾经表示,中国有信心保证宇航员的安全。他说:“我们在设计飞船时有一个原则,就是飞船的每一个系统要做到‘一次故障,正常飞行;二次故障,安全返回’。”

  谁将成为第一人

  14位宇航员,经过5年多来的培训,目前已选拔出三名作为“上天”的候选人。但这三位,未必都将坐到神舟5号上预留的三个位置。

  据有关专家介绍,14位宇航员中,其中2人是教官,男性,平均年龄30岁,10年以上驾龄,1000小时的高空飞行经验。他们的身高都在170厘米左右,体重65千克左右,大学以上学历,身体和心理素质一流。

  12位候选人参与进行第一次宇航飞行的培训,目前,中国宇航员正在北京西郊的航天城训练。“第一个宇航员团队的教官早在1997年就在俄罗斯加加林宇航员培训中心受过训。”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早在2002年11月珠海航展前夜,俄罗斯航天局局长尤里·高普切夫就指出俄罗斯准备与中国在航天研究及开发方面,进行广泛的合作。尽管双方在航天领域的合作规模还不大,但却在深入持续地发展。“几名中国专家作为教官和医生在俄罗斯加加林宇航员培训中心实习过,中国因此得以在自己的航天中心独立地挑选和培训自己的宇航员。”

  据知情人透露,神舟5号飞船上有三个座位,但这次肯定不会上三名宇航员。根据这位人士推测,5号只上一人的几率较大,有可能上去当天就返回。

  中国“三座式”的飞船,很大程度上让人想起俄罗斯的“联盟号”。俄罗斯航天局也有人士认为:中国在沿着俄罗斯的痕迹走下去。

  “加加林当初的飞船是单座的,那时没有其他的飞船。现在,中国可以一次就向太空送三位宇航员。但在这种情况,需要一个复制式的机组人员。”

  俄罗斯在1961年也为第一次飞行挑选了3名宇航员:加加林,季托夫,涅留波夫。后两者分别为备用一号和二号。但由于心理测试没过关,最后上天的是排在三号的加加林。

  在这样一个时刻,北京航天城,这个培养中国首批宇航员的摇篮,凝聚着世界和中国的目光。

  据到过训练基地的有关人士介绍,航天城里有一个“冲击塔室”,内有一座约4层楼高的绿色铁塔。它的作用是模拟飞船返回地球的冲击环境,从而加强人的抗冲击耐力,研究各种方式的防护措施。

  宇航员的安全和健康的研究是空间技术发展的一个重点,宇航员训练中心里有各种各样为使宇航员适应太空生活而设置的模拟舱。低压舱是一座淡绿色的T形舱,内有工作舱、休息舱和卫生舱3部分。当宇航员穿上特制的航天服走进低压舱之后,舱内的空气都被抽掉,宇航员此时就开始进入“太空”。狭小的舱内既没有电视也没有音响,就连做一些摇摆幅度较大的健身活动也很受限制,没有电话,不准通信,与社会完全隔绝。

  天象仪室是宇航员模拟训练中的最后一个关卡,宇航员升空执行任务之前必须在这里熟悉星空图,找出自己将要走过的路线,一旦载人飞船的自动导航系统出现故障,宇航员就不得不启动手动装置来寻找回家的路了。

  “所有宇航员正在进行正常集训,他们的所有情况我们不能向外界透露一丝一毫。”记者的采访请求总是被航天城对外宣传部门的官员这样婉言拒绝。

  记者手记:上天干什么?

  “这可能是这段时间最有意义事情,相关股票最少短线有一博。”申银万国研发部的一位人员非常注意这段时间航天系股票的变动。

  但这显然不是“送人上天”的目标。

  一份报告指出,美国经济在“阿波罗计划”的刺激下,增长飞速。更为重要的,其带来的技术突破,直接促成了20世纪若干重大技术进步。而“星球大战计划”所带来的技术突进,也使美国成为信息时代的领导者。

  此外,“从科学和技术的观点看,研制与试验载人飞船的经验将比他们的宇航员在新飞船上能实际完成的任何事情都重要。因为它们对提高计算机、航天材料、制造技术、电子设备、系统集成、试验等方面的水平,以及获取研制导航、姿态控制、推进和生命保障各主要子系统的经验都有益处,而且对军民两用航天项目都是极其需要的。”一位专家说。

  另一位专家表示,目前,大量早期的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成果已经转化为产业,成为空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空间计划获得的技术已经为美国经济增加了2万亿美元。

  在本世纪的头10年,预期的高额利润将吸引大批资金注入到全球空间工业,大约为6500亿-8000亿美元。到2010年,美国在空间的资产将达到5000亿-6000亿美元,大约相当于现在美国在欧洲的资产。美国在空间上的投入产出比将达到1∶10。到2020年,美国空间工业的产值将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15%。“在实现这些预期目标的过程中,空间科学与应用将是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专家称。

  中国自1975年以来,已成功地发射了17颗返回式卫星。卫星在完成主任务的同时,进行了多项卫星搭载实验,在空间材料科学方面取得了多项令人鼓舞的成果。通过转移这些高技术成果,可产生新的高技术生长点并带动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此外,空间提供了微重力、高真空、超洁净以及无容器环境,为新材料研究与开发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条件。除了通过空间环境探索一些地面难以弄清的物理现象外,利用在空间所进行的材料加工研究的结果指导地面材料加工工艺是现阶段开展空间材料研究的主要目的。

  作为一个要解决12亿人口温饱问题的农业大国,我国从1987年开始用返回式卫星搭载植物种子,并回收种子在地面进行种植、观察、选择和多代培育。在利用空间特殊环境诱导植物性状变异,以培育性状优良的新品种及创造新的种子资源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开拓了“空间诱变育种”这一新领域。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有奖订阅-情爱技巧日日送,诱人大奖等你拿
  英语口语能速成? 新东方GMAT、IELTS新课 任汝芬率队冲刺2004考研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