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兰州军区某装甲团参谋长张帆:敢驱铁骑征昆仑(配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9月20日 06:56 解放军报

本报记者 徐双喜 本报特约记者 樊增民 马颖
  铁甲隆隆,锐不可当。

  初秋时节,兰州军区某装甲团又一次拉开了高原寒区作战模拟演练的序幕。部队渡黄河、踏贺兰、穿戈壁、趟沙漠,向千里之外的作战地域快速奔袭。驾驭指挥车走在最前面的,就是该团参谋长张帆。昆仑难阻英雄志

  一年前,张帆随军区工作组走边防。遥遥边关万里,他记下了40多篇日记,拍下了千余幅反映高原特征的照片。稀薄缺氧的空气,突兀高耸的山峰,沟壑纵横的冰川,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超出了他的想象。他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不由忧心四起:如果未来战争在这里展开,仗怎么打?

  带着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张帆定下决心做一次大胆尝试。仅过了一个星期,他就将一份经过自己深思熟虑的《关于组织部队成建制进驻高原寒区训练的建议报告》分呈团党委和上级有关部门,建议着眼未来高原战场,组织部队进驻高原寒区进行适应性训练,让官兵们了解高原,适应高原,锤炼高原打赢能力。

  张帆的想法与党委的决策不谋而合。当年6月,张帆奉命率部首次长途奔袭数千公里,开赴昆仑山,成为全军首支成建制上昆仑山训练的装甲团队。两个多月的实地训练中,他们探索完成了30多个试验课题,采集某新型坦克、步战车和火炮在高原寒区的作战参数1200多组。

  此后,张帆又连续两次率团从贺兰山脚奔赴风雪昆仑,逐步将训练地域从海拔3000米推进到5000多米,进行了全天候、全地域、高强度、高难度的全新训练,并成功完成了实兵、实车、实弹合同战术演练。

  他千方百计搜集高原寒区的各种资料,潜心研究高原生存、训练、作战方法,还带领司令部人员编写了《高原适应性训练手册》、《高原“十难”问题研究》等10多本教材,使团队的高原训练更加科学规范,涌现出一批熟悉高原、适应高原作战的“高原通”。

  远征昆仑归来,张帆的目光看得更远。军区首长来团调研,他大胆进言:“应选派内地干部轮换到高原代职,以熟悉未来作战环境。”他的建议引起了军区领导的高度重视。目前,全区已有近百名各级指挥员走上高原边防代职锻炼。科学开路闯难关

  一辆装甲车陷在沙河中,官兵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其拖了出来。初上高原,一只只“拦路虎”横亘在部队面前:行路难,隐蔽难,生存难,连呼吸都难,这样的条件咋打仗呀?

  “千难万难,真干起来就不难!”张帆鼓励官兵说。他带头摸索装甲兵高原训练的科学规律,向制约高原战斗力的一道道难关发起冲击。

  高原昼夜温差大,尤其是晚上睡眠,官兵们不胜其寒。张帆琢磨,能不能利用装甲车发动机的余热取暖。在团党委的领导下,攻关小组经过多次改进,一种设计精巧的保温帐篷应运而生。循着这一思路,他们边实践边探索,很快解决了高原野炊、防护、伪装等20多个“吃、住、藏”方面的难题。

  茫茫昆仑,峰峦叠嶂。特殊的高原地形给动中通联带来不便,影响了部队指挥和快速机动作战能力。看到山谷中凸起的山脊,张帆突然灵机一动,将某型电台设置在山间高地上,利用它的自动转信功能,如同设置了一个差转台,通过它实现了行军梯队的互联互通。从此,坦克群高原机动作战,再也不用担心顾此失彼、首尾不能相接了。与此同时,他大胆创新,在团队现有的装备之间建立无线宽带数据网,初步实现了指挥手段的信息化。

  “每解决一个难题,未来战争就增加一分胜算!”张帆所在团有不少是新列装的新装备,昆仑练兵,一些不适应高原作战的弱点暴露了出来。张帆受命在全团挑选了20余名专业技术骨干,成立革新小组,一项项进行攻关。被誉为“开路先锋”的某新型综合扫雷车,在高原开阔地带开辟通道时极易遭受打击。张帆带领大家查阅资料,向专家请教,经过20多次论证实践,最后将研制出的烟幕抛射装置嫁接到扫雷车上,经演练战火洗礼,威力倍增。在团党委的支持下,革新小组先后研制出“牵引车自动挂钩装置”、“坦克教练射击电流放大器”、“导弹简易发射模拟器”等18项革新成果,其中5项获集团军以上科技革新成果奖。

  近几年来,团司令部有不少战法成果在上级获奖,可张帆并不满足,他把创新的着力点紧紧盯在未来作战上。针对高原适应性训练暴露出的野战指挥难、对空防护难、组织协同难等10多项难题,他带领部属大胆探索,总结出23项战法训法成果,其中4项被总部肯定,2项被编入教材。履难赴险练劲旅

  大雪突至,气温骤降到-20℃。团会议室里,一场关于“雪地拉练”的激烈争论已接近尾声。

  “平时我们总说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未来战争不会选择天气。现在大雪纷飞,气候严寒,与高原的气候条件极其相似,可谓天赐练兵良机。只要我们科学组织,就不会出问题。”张帆的话得到了团长任小平、政委宋晓国和其他常委认同。一声警报在营区拉响,铁流滚滚,长长的拉练队伍消失在冰雪茫茫的大漠戈壁中。

  昆仑演兵战事急。指挥所要求张帆带队连夜赶到某集结地域。不巧,一场大雨不期而至,使前方必经路上的一条山谷变成了湍急的河流。怎么办?有人建议,反正是演练,缓一缓再说,否则,出了问题谁也负不起责任。张帆却紧皱眉头,仰头看了看天,又下到河里走了走。回到队伍前把手一挥,命令部队全速开进。装甲车轰鸣着一辆接一辆驰过河水。当最后一辆装甲车成功渡河不久,山洪便裹挟着石块倾泻而下。他们来不及喘一口气,一路奔袭,按时抵达指定地域。官兵们击掌相庆:这险值得冒,这苦值得吃。

  吃苦并不仅仅在昆仑。尽管在高原进行适应性训练的时间有限,但张帆探索出的“低驻高训”训法,同样让官兵们吃了不少苦头:为模拟高原稀薄空气,他让官兵们带着阻氧罩过障碍,跑5公里,进行战术训练;针对高原山高坡陡谷深的实际,他组织坦克、步战车在断崖、冲沟、土岭、沟壑上通行,锤炼快速机动硬功;他将“敌”目标设在炮火直瞄射程之外,让官兵探索远距离打击能力。

  在团党委领导下,张帆紧贴实战练兵,从严从难摔打部队,团里涌现了一批能征善战的高原作战人才。近几年来,不仅张帆本人被兰州军区、总部表彰为“科技练兵先进个人”和“全军深化训练内容先进个人”,而且团司令部连续3年被评为“先进司令部”,团队连续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

  (解放军报 2003年09月20日 第1版)

  

推荐】【 】【打印】【关闭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有奖订阅-情爱技巧日日送,诱人大奖等你拿
  英语口语能速成? 新东方GMAT、IELTS新课 任汝芬率队冲刺2004考研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