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我军军事物流专家:用“流”的观念打赢未来战争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9月15日 10:07 中国青年报

  从古至今,战争总是与刀枪舰炮相联,可今天却有人说,所有的战争都是“流”的战争,战争的胜利取决于“流”的胜利。仓库、仓储、物流……这些几乎与战争无关的东西,却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王宗喜以自己的视角,关注着每一场现代战争。

  “任何战争都可以用‘流’的观点来分析。现代战争的战场上,无非活跃着三大流,即人流、信息流和物流。仗在哪里打,这三大流就要保证在同样时间、同样地点、同样匹配
的数量到达哪里。古往今来的战争无不如此,我们今天要做的,无非就是要这三大流更准确、更协调。”

  为了这一天,61岁的王宗喜教授,奋斗了近40年。

  2003年5月16日,我军第一个军事物流工程实验室,在后勤指挥学院挂牌成立。作为该实验室领头人的王宗喜教授,这位在军事物流领域奋斗了近40年的老人,这位我军军事仓储学和军事物流学的创始人,开始了自己的又一次创业,这一次,他要用“流”的观念打赢未来战争。

  一位老领导说,看我扔的石头滚到哪里,军用仓库就建在哪里吧

  仓库选址定点带有盲目性

  “大学毕业那会儿,我被分到河南一个偏僻的军用仓库当助理员。那时候,部队的仓库管理很混乱,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想要在这个领域里开辟自己的天地。”回想起几十年前的事情,王教授很激动,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当时,我军仓库建设和管理没有任何理论指导,靠的就是经验,经验的不可靠,造成了很多建设上的不合理。比如说仓库选地址,本来是个要求严格、需要考虑综合因素的事情,可当时通常就是,一个有点经验的老领导,带着几个人到山沟里转转,翻完几座山,然后就定址。有一次,带队的老领导累得实在走不动了,就说,大家也别走了,我捡个石头往前一扔,看我扔的石头滚到哪里,军用仓库就建在哪里吧!

  选址的随意性,导致了运输的不畅通。“当时选择仓库地址,过分强调隐蔽性,通常在大山里面,往往只有一条路能通到里面,别说敌方用原子弹炸了,就是用一般的炸弹把道路炸毁,所有物资就运不出来了。当时,我们号称千座仓库,可是说到底,有多少选址合理、使用方便的,谁心里也没个底!”王教授回忆说。

  那时候的仓库管理员根本没有“管理”这个概念,守仓库,不少、不丢东西就行了。一些油料仓库的保管员,因为不懂油料的保管原则,把废油泼洒在山涧的小溪里,一不小心,火种掉到水里,立即引起了大火,这样的事经常发生。1975年的冬天,第一批仓库主任、业务处长被请到一个山沟里,由王宗喜给他们补习文化,从基础知识一直补到仓库管理和仓储理论。许多多年从事仓库管理工作的领导,第一次听到管理是一门学科、仓库管理是仓储理论的一部分。那段时间,王宗喜讲得特别起劲,每天讲课就他一个人,嗓子讲哑了,脚站麻木了,可心里高兴。

  “一个人讲课的影响力毕竟是有限的,我一直梦想着,有一天能够建立一个专门培养仓库管理人才的机构。”1978年,王宗喜调入了后勤指挥学院,开始酝酿自己的思路。当时的王宗喜还没听过“物流”这个词,更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军事物流”在中国的创始人。

  搞好一个仓库并不难,难的是把一个仓库放到全军的战略地位来考虑

  从仓库到仓储的飞跃

  真正下定决心建立这样一个机构,是因为王宗喜的一次基层之行。

  在基层,他听到一个故事。有一次,战斗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物资器材供应不上,因为这些东西必须从山沟里的仓库里运出来,然后再装汽车、上火车,再从火车换汽车、请民工搬运,等到达前线时,战机尽失。“谁要夺得战争的胜利,就必须夺取军事后勤保障的主动权,就必须重视军事仓库管理和物资的流通。这是我当时最深刻的体会。”

  从基层回来,王宗喜又到东北、江南,对全军乃至全国国防战略物资的储存问题进行专题调查。调查回来,他马上找到学院领导,申请建立相关机构,培养仓库管理人才。

  1984年,中央军委正式批准建立我军历史上第一个仓库教研室,也就是从这时起,王宗喜开始接触“物流”这个概念,而一旦接触,就永远无法离开了。

  这一年,王宗喜没日没夜地按学科拟定教学计划、训练大纲和主干教材,对十几个战略后方仓库的320个仓储点进行调研,一口气写出了《仓库领导概论》、《军队仓库管理学》、《仓库战时勤务》、《国内外仓库机械化简介》等70余万字的专业教材,并一个人承担了3门课的教学任务。

  第一期仓库专业学员毕业了,这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批仓库管理人才。学员很快被分配到总部、军区机关和专业仓库,人才开始迅速转化为战斗力。

  仓库内部的管理比以前进步了,可是在实践中,王宗喜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原来,通过学习,很多仓库管理员知道如何加强自身管理,如何防范仓库内部的突发事件,可却很少把自己的仓库放到全局中去考虑。

  “搞好一个仓库并不难,难的是把一个仓库放到全军的战略地位来考虑。”王宗喜解释说,“比如说,有的仓库职能主要是储存物资,那么它除了考虑如何保证物资不变质、不腐烂外,同时更要把这个仓库放到这个战区中去考虑自己的地位,要考虑和别的仓库的联系,在特殊情况下,如何能够及时快速地运输调配物资,如何和其他仓库进行交流等等,而这不仅仅是一个仓库管理的问题,应该是一个新的领域了,这就是仓储学。”

  在王宗喜的努力下,1993年,仓库教研室更名为仓储教研室,成为我军历史上的又一个第一。

  仓储学培养的对象,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仓库管理人员了,而是能够把所有仓库联系起来,全面考虑各战区后勤业务的主管领导。

  一位同时参加了仓库管理和仓储学培训的学员,在给王宗喜的信中这样说:“从管理好自己的一个仓库,到看到所有仓库组成的一个链条,我的眼界更宽广了,每一个仓库都是这个链条上的一环。”

  1989年,专家估计,国家物流损失高达300亿元人民币,如果能研究一下物流,挽回的损失可以抵得上当年的军费

  军事物流在我国诞生

  1989年,第八届国际物流大会在北京召开。一位戴着宽框眼镜的中国军人,走上讲台,首次提出了仓储功能的评估理论,引起了国内外仓储专家的关注。这位军人就是王宗喜教授。

  “仓储评估”理论的产生,已经比军事仓储学更加宽广了。王宗喜用一个链式形象地反映这一切:物流,等于采购、计划、储存、包装、保管、运输等一系列活动相连的结果,而仓储只是链条中的一节。

  在王宗喜教授眼里,社会上一切存在的运动无非是人流、物流、信息流和经济流。人流反映在城市和道路上,信息流现在反映在计算机上,而物流集中反映在仓储和运输上。过去,就仓库进行研究,现在要走出仓库,研究进入仓库之前的采集、加工、包装,进入仓库后的储存调剂、管理、运输以及消耗。

  王教授这样给军事物流下定义,是指军事力量在平时和战时生活、训练、执勤及作战所需的军事物资,经过筹措、运输、包装、加工或生产、仓储、供应等环节,最终送达部队而被消耗使用,实现其空间(或与支配权同时)转移的全过程。

  军事物流的流向、流量及其精确性、预见性如何,不仅起着支持和保障军事行动的作用,还发挥着调整和强化军事后勤力量,将国家的经济力、科技力转化为战斗力,以及支援和巩固国防建设的作用。

  “这个东西好像很难理解,其实并不难。打个比方,一辆解放牌汽车每百公里消耗的油料有一定的数字,那么,对于仓储来讲,可能只是分别关心车的状况和油料的状况,很少考虑到两者的契合和配比。物流所要考虑研究的,就是两者的契合,多少辆车需要多少油料,永远是一定比例的,如果车多了,油料供应不足,如果油多了,容易造成浪费。

  “现阶段,物流就存在两个比较大的问题,一个是割裂了物流各方面的联系,比如储存车辆的仓库和储存油料的仓库老死不相往来,因为衔接不上,不是车多就是油多,造成很大浪费;另一个是各种物资的流动也是分开的,比如油料有自己的流动途径,医药有自己的系统,营房装备又是一种方式,这种本可以一起流动的物资偏要单独流动,造成人员和物资上的浪费。”

  为了进一步推进学科的发展和改革,2001年,军事物流仓储教研室正式成立。军事物流这个全新的概念,在我国诞生了。而在2003年5月16日,我军第一个军事物流工程实验室成立了。

  在这里,轻点鼠标,不仅可以在屏幕上再现军事物资采集、加工、包装、储存、运输直至部队消耗的全过程,而且还能够为军事物流提供信息咨询、方案论证、决策分析、技术开发、人才培养等服务。

  比如说要建立一个仓库,可以把建造地点的地质情况、气候情况、人员配置、需要完成的任务、设备情况等数据完全输入,然后在电脑里通过软件,进行动画模拟演示,通过演示清楚地看见在各种气候条件下,仓库的运行情况,方便决策者做出科学的决定。

  部队机动到哪里,物资装备同时也要机动到哪里,信息流保障一切通畅

  信息战需要打造现代物流

  “任何战争都可以用‘流’的观点来分析。”王教授解释,现代战场上,无非活跃着三大流,即人流、信息流和物流。其中,人流指的是指挥系统和部队人员的机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路径、部队行动到什么地方,这些都是人流的关键。信息流,指的是部队通过网络等各种手段传输的信息。物流指的是武器装备的流动和军队自身的指挥系统的转移。

  “部队机动到哪里,物资也要机动到哪里,两者的衔接要求配合无误,保证在同样时间、同样地点、同样匹配的数量到达。中间起沟通作用的就是信息流,信息的畅通同样关键。”

  对于战争的理解,王教授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人。他时刻关注着每一场现代战争,他时刻用自己的理论分析着现代战争。

  海湾战争中,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之所以赢得胜利,正是因为拥有强大的现代军事物流体系作保障。美军海湾战区后勤主官在行动初期评论:“本次行动是美军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后勤方面采取的最大规模的行动,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后勤补给,仅头3周的运输量,就等于把美国密执安州首府杰斐逊市的一切生活设施搬到了阿拉伯沙漠。”

  物流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20世纪90年代初,美军就开始了“物流网点”的建设。机构上,由一个部门将过去几个部门分散管理的运输、补给、维修和其他保障职能统管起来。这个部门可以使用战场指挥通信渠道,了解作战部队的情况,掌握必要的指挥信息,因而能够准确预测,甚至预先在战场上配置所需物资。

  一批物流企业是准军事化的,平时属于地方,战时立即征用

  物流引发军事后勤革命

  “军事物流的发展,必然会引起军事后勤革命。而军地物流的一体化,则是这其中的重要发展方向。早在淮海战役时期,老百姓就用双手,保障了战争胜利。而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在平时如何动员一些单位和个人,进行有益的实践。”

  王教授说,理想的状态是,出现一批准军事化的物流企业,这些设施可以是军地通用的,一旦发生了战争,这些企业可以被部队征用。这样的好处是,一来可以大大减轻部队负担,同时也能要求专业化物流企业,保障物资准确到位,“外军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美军注意借鉴民间物流的经验和方法。供货商直接保障的方式,就是其最成功的经验,即军队物资保障机构与地方供货商签订采购合同,由供货商直接将物资供应部队的物资保障方式。

  1999年,美陆军器材部根据“批发级后勤现代化计划”,通过合同方式,将“产品司令部标准系统”和“标准仓库系统”外包,由民间企业负责其运行与维护工作。目前,供货商直接保障美军的物资,已有给养、服装纺织品、医疗器械和汽车配件等。

  军地物流一体化,不仅减少了物资供应环节,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而且使军民通用物资储备于社会、市场、企业产品中,技术储备于企业生产中,物流设施设备人员共享。一旦战事爆发,则利用地方成熟的物流资源,实现战争物资的快速、高效保障。海湾战争期间,美军依法征用了26个民航公司的70余架巨型运输机,运送兵员31万人,物资15万吨,对赢得胜利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这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王教授说。

  “未来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只有建立社会化的现代军事物流体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才能有效地满足战争对物资的需求。”王教授对此既充满理想又非常现实。

  来源:《中国青年报》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有奖订阅-情爱技巧日日送,诱人大奖等你拿
  开学了,四六级、考研、出国你准备好了吗? 英语口语解决方案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