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战后伊拉克 > 正文

恐怖主义在伊日益猖獗 美调整政策以免深陷泥潭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9月9日 14:08 舰船知识网络版

  布什宣布“伊拉克主要军事行动已经结束”已过去4个多月,在那片土地上,枪声和爆炸声始终没有间断。驻巴格达的联军发言人表示,平均每2小时就发生一次针对美军的袭击。截至8月25日,战后在伊死亡的美军人数已达138人,与美军在战争中的死亡人数持平。

  进入8月之后,恐怖爆炸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伊拉克已成为恐怖和仇恨的海洋。8月7日,约旦驻伊拉克使馆外发生汽车炸弹爆炸事件,14人死亡,数十人受伤。8月19日,联合
国驻伊办事处所在地巴格达运河饭店遭汽车炸弹袭击,造成22人死亡,包括联合派驻的伊拉克特使德梅洛。8月29日下午,伊斯兰教什叶派圣城纳杰夫发生汽车炸弹爆炸,至少125人死亡,142人受伤。伊拉克什叶派领袖、伊斯兰革命最高委员会主席哈基姆在爆炸事件中死亡。

  纳杰夫大爆炸惊现“基地”组织阴影

  纳杰夫大爆炸是一次经过精心策划的恐怖袭击事件。恐怖分子选择了全世界什叶派穆斯林最神圣、最尊崇的圣地——阿里清真寺,目标直指伊拉克什叶派中最有影响力的温和派领导人哈基姆。爆炸发生后不久,伊拉克警方立即逮捕多名嫌犯。调查发现,外籍疑犯都是逊尼派穆斯林瓦哈比派的成员,都同“基地”组织有关。而且,纳杰夫爆炸案所使用的炸药,与约旦大使馆爆炸案以及巴格达联合国办事处汽车炸弹爆炸案中的炸药属于同一类型,表明这3起爆炸很可能存在关联。疑犯还供认,他们制造这起爆炸案的目的,就是使伊拉克全国陷入混乱,便于更多的国外武装分子潜入伊拉克境内进行袭击活动。他们透露,还有其他人正策划暗杀伊拉克其他政治和宗教领袖,并计划破坏发电站、供水设施、输油管道等关键性设施。这一系列的恐怖爆炸事件表明,以“基地”组织为骨干的国际恐怖势力已经渗入伊拉克境内,并且聚集了相当大的活动能量。

  国际恐怖势力在伊拉克开辟“圣战”战场的企图十分明显。首先,萨达姆政权倒台后,伊拉克出现的权力真空,民众对美英占领军的敌视,为他们的反美活动提供了空间。萨达姆政权的残余势力很可能同恐怖组织同流合污,涉嫌卷入纳杰夫爆炸案的嫌犯中就有前政权的残余人员。其次,在担负维护治安、打击萨达姆余党、重建新政权的多重任务中,驻扎在伊拉克的美英联军必然出现战线拉长、兵力分散的局面,这为反美力量展开游击战争提供了机会。第三,伊拉克曾经是穆斯林帝国的中心,圣地被美军玷污的“耻辱”足以激起众多极端分子的激愤,这有利于动员和吸引大批“志愿军”投入“圣战”。联合国驻伊拉克办事处被炸事件清楚地表明,恐怖组织展开的就是一场伊斯兰与西方的“文明冲突”。最后,以“基地”为核心的国际恐怖组织属于逊尼派极端势力,失去政府控制的伊拉克很可能延续逊尼派与什叶派长达千年的教派冲突。纳杰夫爆炸事件把目标指向什叶派温和派领袖,直接触动了伊拉克人民在教派问题上的敏感神经。

  美国正在陷入恐怖主义的“伊拉克泥潭”

  伊拉克目前的状况是美国一手造成的。美国大兵打着反恐、消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的旗号开进伊拉克,换来的却是伊拉克国内局势的混乱、人民的苦难和恐怖主义的猖獗。美国把萨达姆政权所成支持恐怖主义的“邪恶轴心”,而事实上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可以说明萨达姆与拉登勾结。美国认定萨达姆企图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直到今天仍然无法找到可以自圆其说的证据。以拉登为代表的国际恐怖主义在本质上是与主权国家相对立的,包括萨达姆政权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把恐怖主义视为敌人,因此国际反恐应该建立在主权国家合作的基础之上。伊拉克战争打着反恐的旗号推翻一个主权国家政府,这种“指鹿为马”强权逻辑只能导致更多的恐怖主义行为。

  萨达姆政权倒台导致的最直接的后果是伊拉克国内的无政府状态。早在伊拉克战争爆发之前,就已经有人指出,战争将使伊拉克陷入暴力和混乱,成为孳生新的恐怖主义的温床。“基地”组织的行动也表明,国际恐怖组织早已瞄准了战后伊拉克可能出现的权力真空,这正是所谓“一个萨达姆倒下,千万个本·拉登站起来”。

  美国占领伊拉克之后的政策则继续助长了伊拉克国内的混乱和无政府状态,占领当局拒绝执政的复兴党成员参与战后重建,将数百万治理国家的精英推入失业和衣食无着的境地。占领当局还一举解散了伊拉克国家军队40万军人,费尽心力地另组新军,这是导致目前伊拉克治安力量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这些前政府军人原本并不效忠萨达姆,正是他们的不抵抗为美国的轻松获胜创造了条件,美国的做法无异于把“几十万潜在朋友变成敌人”。

  出于自己的战略考虑,美国还企图独揽战后伊拉克的事务,排斥和限制联合国及国际社会参与。这一做法不但使得美国自己力不从心,又得不到国际社会的支持,致使伊拉克局势每况愈下。目前,美国只能依靠自己的军队和来自盟国的象征性支持来填补萨达姆倒台后留下的权力真空。而伊拉克人民却没有把美国大兵看成自己的“解放者”。老百姓普遍认为,萨达姆倒台是件好事,但美国人也不是“救世主”。纳杰夫爆炸事件后,50万什叶派穆斯林信徒走上街头,哀悼哈基姆。他们一边手举哈基姆的画像,一边高喊“与美国一起毁灭”。什叶派穆斯林曾经被美国人认为是支持自己的力量,而通过他们的反应,人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出,美国在伊拉克的存在不受欢迎。

  自伊战结束以来,美军在伊的阵亡人数以平均一天一人的速度增加,已超过战争期间的阵亡总数。在经济方面,美国每月支出军事和安全费用高达40亿美元。面对如此岌岌可危的处境,布什政府开始寻找摆脱困境的新出路。9月3日,美国向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散发了一份新伊拉克决议草案。该草案要求联合国出面组织和授权派遣一支多国部队,前往伊拉克执行稳定和安全使命。这被认为是布什政府立场的重大转折,美国不得不把伊拉克问题重新送回联合国的框架之内。9月4日,拉姆斯菲尔德突然访问伊拉克,视察驻伊美军和伊拉克局势。9月7日,美国总统布什就伊拉克问题发表战争结束以来的首次电视讲话,他在讲话中一方面呼吁美国公众支持在伊拉克的“反恐战争”,另一方面也呼吁国际社会为伊拉克的战后重建提供更大的帮助。

  这一连串的举动表明,布什政府正在竭力调整政策,力图避免使自己陷入“伊拉克泥潭”。现在距离下一轮美国总统大选已不足15个月,而伊拉克已经从布什自我炫耀的外交成就变成民主党人攻击的靶子。目前美国经济持续疲软,外交是布什谋求竞选连任的主要资本,而如果伊拉克局势继续恶化,美国付出的代价不断增加,布什的政治前途也将葬送在“伊拉克泥潭”之中。

  美国摆脱“伊拉克泥潭”的出路有两条:要么尽快在伊拉克国内扶持一个稳固的新政权,但鉴于伊拉克脆弱的国内政治形势、复杂的宗教民族矛盾,这条路在短期内恐怕很难出头。要么寻求联合国授权,让其他国家出钱出力,在危机四伏的伊拉克替美国“火中取栗”,而美国坐收渔利。这正是布什政府当下打得劈啪作响的如意算盘,在新的伊拉克决议草案中,美国一方面要求联合国出面组织和授权派遣一支多国部队,前往伊拉克执行稳定和安全使命;另一方面坚持由自己来掌握未来多国部队的指挥权和伊拉克重建的控制权。

  在这个新草案中,美国求助于联合国只是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联合国如果接受这个草案,一方面等于默认未经其授权的伊拉克战争的合法性,另一方面等于允许美国利用其权威为自己的利益服务。这对联合国和国际社会来说,是极度不公平的。就草案出台后的第二天,德国总理施罗德与法国总统希拉克在会晤后表示不接受美国提出的新决议草案,“距离联合国解决伊拉克问题的目标还相去甚远”。毫无疑问,联合国安理会又将围绕伊拉克战后重建的主导权问题展开一场激烈的外交角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余万里)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战后伊拉克专题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