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长篇综述:把“哈军工”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http://jczs.sina.com.cn 2003年8月28日 21:25 光明日报

  把“哈军工”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纪念哈尔滨工程大学建校50周年

  冶梅、朱伟光

  题记:2003年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建校50周年,这所学校的前身是闻名中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世称“哈军工”。从军工到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到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校的发展历程耐人寻味,学校的办学成就令人瞩目,学校在前进道路上的探索引人深思。值此庆祝50华诞之际,工程大学人抚今追昔,感慨无限,同时也满怀信心将50年发展的里程碑作为新的起点,把学校的事业推向深入,为科教兴国做出更大的贡献,在我国的高等教育领域开创自己的光辉前程。

  (一)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我国第一所综合性高等军事技术院校,它在国家强国安邦的迫切需求中诞生,又以其高起点的创建与跨越式的发展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成为我国高等军事技术教育的成功典范。

  半个世纪前,刚刚诞生的新中国在抗美援朝的炮声中意识到了培养我们自己的高级军事技术人才的迫切性。于是在国家百废待兴之际将创建高级国防科技院校作为当务之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由此应运而生。

  军工的诞生被后人视为传奇。学院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批准创办,被列为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中国人民志愿军代司令员陈赓从朝鲜战场受命回国,担任院长兼政委;周恩来批示、邓小平负责从全国各地抽调了第一批专家、教授和教师;校址选在“远离前线、濒临松花江、工业发达、大学较多”的北方名城哈尔滨。

  1953年9月1日,被陈赓院长称为“永远值得纪念和庆祝的日子”。这一天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隆重举行了军事工程学院成立暨第一期开学典礼,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高等军事技术院校的诞生。毛泽东为学院亲颁训词。

  从这一天起,军工成为一个时代的神话。它高起点的创建与跨越式的发展,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成为我国高等军事技术教育的典范。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50年代来校时说:“在我国现有的条件下,这么短的时间内办起这样一所完整的、综合性的军事技术学校在世界上也是奇迹。”

  学院建院之初设立了空军、炮兵、海军、装甲兵、工兵5个工程系,每个系都是未来有关军兵种单独的高等技术院校的基础和雏形。

  “哈军工”为国家培养了二百多位院士、将军、省部级领导以及数以万计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它完成了数百项科研任务,创造了包括我国第一艘实验潜艇、第一艘水翼艇、第一部舰载计算机、第一艘气垫船、第一部梯度声速仪在内的数十项国内第一,数项成果摘取了世界第一的桂冠。

  军工的成功取决于这样一些因素:

  ——中央高层决策者从战略高度对军工的定位使之成为我国国防科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一所综合性军事高等技术院校,是在当时条件下走科技强军之路所采取的重大战略步骤,国家主要领导人周恩来、朱德、刘伯承、贺龙等纷纷为学院题词,老一辈革命家先后来学院视察、指导工作。一所院校的发展史有如此辉煌的起点,受到中央高层如此关心与重视是非常罕见的。

  ——全国各行各业的大力支持使学校在极短的时间内聚集了足够的全国的优秀军事技术教育资源。在学院筹建、发展阶段,国家为其输送了一大批知名的专家、教授,成为学院迅速发展壮大的中坚力量。国家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给学院的拨款总是宽松的,有时甚至特事特办。超常规的建设和发展速度使哈军工一建立就处在很高的起点,因而使军工建院后很快就处于良性发展的十分主动的位置。

  ——以陈赓为代表的军工创建者的智慧、胆识和人格魅力。领导人及领导班子的卓越领导才能是哈军工取得卓越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陈赓大将作为第一任院长,有胆有识,高风亮节,团结群众,运筹帷幄,使学院的建立和发展有了一个良好开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毛主席训词作为办学的根本指导思想以及在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正确的办学理念,使学院沿着正确的轨道不断前进。军工形成的“两老”办院的思想,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教学和科研缺一不可的思想,走又红又专的道路、“教书教人”的思想等都是哈军工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的保证。

  ——苏联专家顾问团协助完成了教学体系的建立,成为创办学院的重要支撑力量。先后到军工工作的苏联顾问、专家累计近160名,他们为学院的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苏联顾问团把中国人民的事业看成是自己的事业,首席顾问奥列霍夫为学院的建设鞠躬尽瘁,最后倒在办公室里。他们对学校无私的援助、特殊的贡献与深深的情谊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军事工程学院的创立,是中国高等军事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果断、有远见的决策,以陈赓为代表的军工创始者为此做出了永远值得赞颂的历史性贡献。除高标准、高速度创建了国内一流大学——哈军工之外,陈赓还推动了军工与时俱进、勇攀高峰、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他紧跟世界科技前沿,克服困难亲手创建了电子、原子、计算机三个系。60年代初,陈赓根据国家的发展适时提出了“尖端集中,常规分散”的办学思想,将部分常规专业从军工分出去交给各军兵种独立办学,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战略思想。军事工程学院的分建、改建对中国高等军事工程教育体系的形成起到奠基性的作用,哈军工孕育的种子开花结果,为促进我军武器装备的现代化,为建立巩固的国防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对后来我国高等军事技术教育的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陈赓培养了哈军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以人为本,模范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好传统。这些都成为军工优良传统的重要内容。

  哈军工的物质和精神遗产,以及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产生的影响,成为后继者的宝贵财富。历代后人继承和发扬哈军工的光荣传统,不断把事业推向新的阶段。

  1970年军工搬迁分建,以哈军工海军工程系为主体,在军工原校址组建了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聂荣臻元帅为学校题写校名。在船院组建的过程中,学院的领导班子面对基础薄弱、人员短缺、归属不定、专业方向不定、办学地点不定、校舍问题未解决等诸多困难,果断做出“立足原地、当年招生,边建边教”等一系列重要决策,对学院的组建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加快了学院筹建的步伐,为日后跨入全国重点院校的行列奠定了基础。

  1978年,学院紧紧抓住国家再一次确定重点大学的机遇跻身其间,使学校的发展跨上一个高台阶并由此进入了一个日益规范并加速发展的新时期。

  (二)

  哈尔滨工程大学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这所有实力、有特色、为国家贡献了众多人才与科研成果的院校,对自己的使命有明确的认识,对办学有深刻的思索,对自身的发展充满紧迫感与忧患意识,并为自己的理想运筹帷幄、艰苦奋斗,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1994年,学校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

  如今它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文、法、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是全国55所设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学校隶属于国防科工委,是我国唯一一所具有鲜明船海特色的大学,学校的博士、硕士专业覆盖了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全部相关学科。在1996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院校后,2001年学校顺利通过国家“211工程”“九五”建设验收,并于2002年正式启动“211工程”“十五”建设项目;2002年底,国防科工委与黑龙江省签订了共建工程大学的协议,学校发展由此进入了一个充满希望又充满挑战的新的历程。

  经历50年的风雨,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实力水平已进入全国重点大学的先进行列。这是经几代人奋斗而产生的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变化。

  哈尔滨工程大学现有各类在校生两万余人,教职工2200余人,其中有2位工程院院士、6个特聘教授岗位、131位博士生导师、710位教授和副教授、42位国家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设有16个教学院、系,7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27个博士点和76个硕士点,44个本科专业;拥有水声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与制造,导航、制导与控制3个国家重点学科及4个国防重点学科、2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有水声技术实验室和军用水下智能机器人技术实验室2个国防重点实验室和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并拥有东北地区唯一的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学校与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等30多个国家中的18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互派留学生、交流与合作关系。

  杨士莪院士是我国水声工程专业的创始人之一,以他为核心的水声工程学科在水下目标检测和识别技术、水下目标定位和运动目标轨迹测量技术及海底地貌测量技术等多个领域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邓三瑞教授是我国第一艘常规动力实验潜艇的总设计师,第一艘核潜艇的总顾问。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徐玉如教授致力于我国军用水下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并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以他们为带头人的现代船舶设计与制造学科,在水下潜器技术、水下机器人研究、CAD/CAM设计开发、船舶产品数据交换技术等方向处于国内领先、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郝燕玲教授主持研发的组合导航设备代表了我国该领域的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其为核心的惯性技术及导航设备重点学科在舰船组合导航方向已达世界先进水平,成功实现产业化,目前已有多种型号数百套导航设备装备在各类舰艇上,工厂转产效益超亿元。

  在金鸿章教授、边信黔教授等同志带领下,船舶与海洋工程特辅装置与系统学科,总体达到国内同类学科领先水平,并在舰船动力定位和沉雷探测与打捞系统技术等方面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以廖振鹏院士和著名流体力学专家戴遗山教授为核心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学科,整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海洋结构物水动力研究等若干领域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在潮流发电装置研究技术、舰船新型推进实验研究系统等研究方向接近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

  以著名动力学专家王芝秋教授为核心的船舶动力工程学科,是国内舰船动力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和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基地之一。这里有我国唯一的一套闭式循环柴油机动力实验装置;有我国第一台高温蓄热实验台和热电直接转换实验台,使我国成为少数进行蓄热式热电直接转换技术研究的国家之一。

  50年来,学校的发展速度和成绩令人瞩目,但发展道路却不平坦,这里有许多令人深思、值得总结、对未来有益的经验。尤其是工程大学作为一个以船海为特色、为主体服务领域的大学,在一个理应靠海而不靠海的地方生存下来,并且不断发展壮大,更值得思索。这其中的道理令人惊奇,前人的奋斗历程让人骄傲,学校的丰硕成果使人欣慰。

  我们看到无论学校如何变迁,有一个根本的思想始终如一地支撑着这里的人们:那就是工程大学几代人在任何环境下,都充满着一种肩负历史使命,永远追求一流的理想,而且有为实现这种理想艰苦奋斗、运筹帷幄、抢占先机的精神与实践能力。同时,工程大学无论在什么历史阶段、什么环境条件下都有着一种紧迫感与忧患意识,顺境中居安思危,逆境中百折不挠,有着一种“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进取拼搏精神;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历练了在变化中学习变化的能力,这是学校一直以来和今后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这种学习力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一个组织,都是一种最根本的发展潜力,这些是工程大学人世代相传的支持学校不断进取的精神财富。

  历经50年的锤炼,哈尔滨工程大学探索出“三海一核”特色理念,是21世纪学校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

  学校的特色体现在学校的定位上、发展重心上和战略取向上。

  在我国高等教育对大学进行分层次重点建设的态势中,学校认识到:特色是生命,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

  由于源自哈军工、源自军工的海军工程系,工程大学与船海结下了不解之缘。经过几代人不断探索,学校形成了鲜明的船海特色,确定了以船海领域国家战略需求为主要面向,以构筑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支柱性学科新优势为核心内容,以增强科技前沿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和重大科技攻关能力为主要目标,带动学校整体水平上台阶的特色战略。力争使学校成为国内高等教育领域———特别是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培养高层次人才、解决国民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重大问题的主要基地之一。

  在“九五”“211工程”建设中,学校形成了以主要服务于“三海一核”即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和核能应用特色优势学科为主体的学科体系。国家计委、教育部和财政部对这一特色办学理念与发展战略给予了充分肯定。重点学科建设既是学校产生标志性成果的源头、学校发展的支撑体系,也是学校为国家做贡献的主要着力点。

  经过50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中国船舶工业高层次人才和技术的依托;成为海军高科技人才培养、海军武器装备研制的一支重要力量;学校在探测、开发、保护和利用海洋资源方面的一些关键技术,在海洋高技术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作为国防科工委委属高校中唯一拥有核学科的院校,在满足国防装备与和平利用核能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迫切需求方面正发挥独特的作用。

  特色是历史积淀的结果。工程大学的船海特色是几代人不断探索而形成的,这是前人留下的财富,它使工程大学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特色制胜的时代,占有了先机。但船海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工程大学人对那些在这一道路上付出无数心血与智慧的前辈怀着永久的敬意与感激。

  军工创建之初,苏联首席顾问奥列霍夫就向学院领导强调要办出自己的特色。这一观点被军工采纳,特色理念成为学校几十年办学坚持始终的重要理念之一,并且不断得到升华。

  70年代,学院根据自己在专业技术上形成的熟悉军用、专业围绕海军舰船领域比较配套、较为熟悉研究设计的三个技术特色,提出:建设为我国造船工业和海军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国防工业院校;一所多科性的包括造船与海军各专业门类比较齐全的院校。

  80年代学校办学定位为:“在面向造船工业、海洋工程、海军建设的基础上,扩大面向地方经济建设。”这时学校的特色与学科发展方向已具雏形。

  进入90年代,在进行“211工程”建设中学校进一步明确了特色办学的理念,并将服务的主体领域不断凝练概括为“三海一核”,并确立了“依托船舶、立足国防、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战略方针。

  在“十五”建设规划中,学校提出“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特色理念已成为今天工程大学发展战略的核心,也使学校在高度竞争的高等教育格局中抢占了重要的制高点。“三海一核”特色理念这一战略资源必将在21世纪工程大学的跨越式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50年来,学校始终贯彻“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的办学指导思想,哈尔滨工程大学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特别是船海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50年间,从军工大院儿走出了5万余名人才奔赴祖国各地,成为各个时期和各领域内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

  工程大学树立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和质量意识,确立了为国防战略领域及国民经济建设培养基础宽厚、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致力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了“基础扎实、特色鲜明、教学严谨、学风优良”的人才培养特色。近五年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3%以上,学校毕业生被用人单位评价为“可靠、顶用”之才。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的观念在学校已深入人心,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由此,学校拥有了喜人的育人成果:

  在全国首届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学校2篇论文中选;学校近年获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30多项。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电脑大赛、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赛事中,获各种奖项达数十项。学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连续12年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联合表彰。学校被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列入“21世纪人才强军计划”,并成为海军在东北地区唯一一所选拔培养后备军官依托院校。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以“创新、创造、创业”为理念,以学生会和社团为依托,以文化文娱活动为基础,以科技创新活动为先导,形成课外活动网络,激发学生潜质,由此,被共青团中央和全国青联确定为黑龙江省唯一一个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示范基地。

  半个世纪以来,学校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形势,对培养计划进行适时调整、对校风学风进行持续建设、对教学思想进行不断探索,从而使学校各时期培养的人才都成为国家急需的优质、有用之才。

  近年,学校先后进行了数次教学思想大讨论并深入进行学风建设,统一全校教职工的教育教学思想,树立了“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命线”、“教学改革是学校各项改革的核心”的思想观念。

  在学校50年的发展历程中,重视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一贯的光荣传统之一。军工在成立仅一年的时间即提出了“教书教人”的概念,“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并且是学员的教养者”“教师应通过各个教学环节和学员各项活动,指导学员独立工作方法,进行品德教养,以树立教师对学员全面负责的观念。”教书教人是军工和军工后继者几十年一贯的追求,也是我们党对人民教师的一贯要求。几十年来,这一思想始终被继承和发展着,而且不断得到发扬光大,被赋予了更具时代特征的内涵。

  在工程大学的各个历史时期,教师中都涌现了大批“教书育人”的榜样,他们成为学校实践教育理念的重要基石,他们的奉献精神,他们在人才培养第一线上不懈的探索是工程大学办学的宝贵财富。

  历经50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坚持“科学研究是强校之路”的思想,已成为舰船基础与应用研究的主力军,海军装备研制的重要方面军,发展海洋高科技的生力军。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今天的工程大学在科研方面实力雄厚、特色独具、优势突出、成果卓著,已成为我国舰船科学技术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主力军之一,我国海军先进技术装备研制单位之一,我国发展海洋高技术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中的一些重要成果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的高度重视。

  鱼雷全程轨迹测量系统,是海军鱼雷武器设计定型的重要支撑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智能水下机器人技术达到美国同期水平,为我国水下智能兵器的研制和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深潜救生艇动力定位和集中显示系统,解决了我国深浅救生艇在大海流和混浊海水中救生的问题,处于国际领先地位。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某型潜艇综合导航系统是目前国内最先进、可靠顶用的第一代潜用综合导航系统,标志着我国舰艇综合导航能力接近世界先进水平。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深水水下机器人,是21世纪海洋高科技领域的支撑性技术和装备。工程大学发挥其水声工程学科国内领先的优势,在某型6000米自治水下机器人的研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参加单位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双工型沉雷探测打捞系统,其即可载人又可揽控的双工功能属国内外首创,系统的水面控制母船是我国第一艘带有动力定位系统的水面舰船。2000年获得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

  我国第一套海底地形测量仪——某型条带测深仪,实现了我国海洋测量史上测绘手段的革命性飞跃,将测绘我国三百万领海水下地形的时间由200年缩短至20年。1999年,获船舶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该产品已装备在我国海军最先进的中远海测量船上,被部队誉为适应现代化海上作业“可靠、顶用”的海底地形测绘装备以杨士莪院士为首席科学家,组织全国主要水声单位参加的“南海重点海域水声综合考察”,是我国建国以来首次独立进行的南海海域重大综合性考察,对未来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战场准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1998年获船舶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做为全国第一家通过质量体系“双认证”的大学,其科技产品的质量管理已经与世界接轨。

  5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教学、科研并举,两者相辅相成。军工时期就将教学科研工作作为学校“两个中心”进行办学定位。

  在军工创建仅四个月、教学工作初步走上轨道后,学院就将科学研究提上了日程,提出了一个深刻的论点:“教学工作与科学研究工作是两件并重的事情,缺一不可。”只有开展科学研究,才能使学院成为军事科学技术的最高学府,并一针见血地指出:教师如果不抓紧时间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很快地就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

  在学院创建一年之际,院党委就提出了“紧密结合教学,适当解决国防工业生产中的技术问题”的科学研究方针,制定了科学研究计划,开始了科学研究尝试。指出:“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教学的基础,没有科学研究工作就不可能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大力开展,不应有一个教员例外。”“高等学校教师只有从事科学研究才能不断提高科学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否则就会逐渐落伍退化成为中等技术学校的教师,当然更谈不上发展军事技术思想了。”

  60年代初,陈赓院长在病中对学院的工作进行了指示,其中谈到要“大力抓科学研究工作,要搞些成就,这是我们要卧薪尝胆、发愤图强、孜孜以求的大事,要大力提倡。”

  1975年,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召开了第一次科研经验交流会。到80年代后期学校的科研工作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曾创下一年内有6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业绩,先后有声靶等数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90年代学校科研进入了“增军扩民”的新时期。到2002年,学校的科研经费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24位。

  (三)

  哈尔滨工程大学有着辉煌的历史;有着不畏艰难、抢抓机遇、与时俱进、不断超越的精神;有着建设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理想和能够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有所大为的光明前程。

  50年的发展,工程大学始终志存高远、审时度势、追求一流、追求跨越,这成为它发展的不竭的动力源泉和最显著的精神特点。无论从“九五”建设,还是从“十五”规划中,人们都能感受到学校发展理念、自身定位及发展目标与国家相关领域息息相关的特点,以及学校始终将为国家、国防服务作为自己神圣职责的大家气度。

  追求一流,追求跨越,是自军工高起点创建起而形成的优秀传统,也成为军工及其后人的一种精神。在每一个历史发展进程中,学校都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将学校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60年代初,学校被确立为全国19所重点大学之一,成为中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典范;

  文革后,学校抢抓刚刚恢复招生的机遇,迅速使学校走向正轨,1978年成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并提出创办“具有特色的高水平国防工程技术重点大学”的目标;

  进入90年代,在筹划“211工程”建设时,学校将目标调整为“建设国内先进、主要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社会主义大学”;

  2000年学校在党代会上提出了要“建设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2002年国防科工委与黑龙江省共建学校的协议签署,这一年也是“十五”“211工程”建设启动年,值此之际,学校将发展目标定位于“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追求一流,追求跨越,使工程大学获得旺盛的生命力和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

  今天,哈尔滨工程大学站在50年发展的路标旁向未来眺望:“与时俱进,蓄势期远,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这一闪光的目标在前方,要走的路还很长,而前进的脚步已在路上:

  用30年左右的时间,使学校成为“中国高水平的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重要学科科技水平的标志;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若干重要科技成果转化的源头”。

  面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分层化、国际化的发展态势,工程大学清醒地认识到:大学间的合作性竞争与竞争性合作将成为常态,大学的办学思想观念、决策水平和操作能力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新形势,要站得更高些、看得更远些、想得更深些;要有所先为、有所后为,有所急为、有所缓为,有所大为、有所小为;要始终坚持“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科学研究和产学研结合是强校之路,特色与优势是学校生命线”的思想。在发展战略的取向上学校要面向大国防、进入大市场、长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既要成为国防科技发展的“主力军”,也要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为此工程大学确定了以特色为理念,以跨越为目标,以研究型大学建设为基本线索,以创新为动力的特色思路。

  回顾学校从哈军工到哈船院到工程大学的50年历史,是面向国防、面向世界、高起点创建、高速度发展的历史;

  是不畏艰难、抢抓机遇、在困境中崛起的历史;

  是凝炼特色、不断开创新的发展空间的历史;

  是面向未来、不断超越、再铸辉煌的历史;

  是永远值得人们珍藏的历史。

  回首半世纪历程,“雄关漫道真如铁”;放眼新世纪征程,“而今迈步从头越”。

  哈尔滨工程大学必将在前人事业的基础上铸造出新的辉煌。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